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102《天下
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10.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崇尚劳动,感受历史进步、国家发展是劳动者创造的,尊重劳动者;积极发扬实干精神,主动承担历史重任。
能力目标:通过亲自参与活动,提高自己为国家发展做贡献的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归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劳动的重要性;明确劳动者身上的优秀品质;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明确国家发展对青少年的要求。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
(一)内容分析
本课是第十课《建设美好祖国》中的第二框题《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认识成长的社会环境,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认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关心祖国的发展和命运。
本框题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认识国情,爱我中华”。
该部分的课程目标是:感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增强热爱祖国、热爱XXX的情感;了解实现全成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立志报效祖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认识当代青年的社会责任,增强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世界共同发展的使命感与自信心。
本框题是在第一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
(二)重难点分析
讲授重点:尊重和进修国家的建设者。
讲授难点:实干才能创造未来。
三、学情分析
今天的成就是由劳动实现的,未来的辉煌更需要实干创造,中国梦需要包括青少年在内的所有人通过劳动、实干来实现。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学生很少接触真正的劳动,对劳动的意义、代价认识不足,以至于轻视劳动,有的甚至对某些岗亭的劳动有蔑视、讨厌等错误态度。
也有部分学生认为,美好的未来天然会实现,对只有勤劳劳动、艰苦付出才能实现梦想
认识不足,从而缺乏实干精神,不能脚踏实地、埋头苦干。
另有部分学生不能认识青少年自身的责任,总觉得国家的发展是成人的事情、是未来的事情,很难从我做起,从目前做起。
基于以上学情分析,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体会理解创新的重要,感受劳动、实干的价值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明确自己的历史重任。
四、教学设计过程
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
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
活动三:实干实现中国梦
活动四:辩论——“书本知识与实践谁更重要”
活动五:培养科学精神
引入:展示教材“运用你的经验”
想一想:你的观点是甚么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
教师小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国家发展是每个人的事,我们中学生也应关注国家发展,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活动一:感受劳动成果
这些图片展示了我国哪些成就?
这些成就是谁通过什么方式创造出来的?
教师小结:劳动是财富和幸运的源泉,广大人民用勤劳的劳动创造了今天的辉煌,劳动者值得我们尊重和进修。
设想意图:通过这一活动,匡助学生认识劳动的代价和意义,明确劳动创造了今天的辉煌,今天我们取得的成就是每个人奋斗的结果,劳动者值得我们尊重和进修。
活动二:劳动者的身影
教材“探究与分享”
他们为甚么令我们感动?
说一说:我父母的工作及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
你还能说出身边令你感动的其他劳动者吗?与同学分享典型事迹,并谈谈你研究了先进人物事迹的感想。
劳动的重要性是什么?在生活中,你应该怎样做?
教师小结: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研究。
在家里、学校和社会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当你热爱劳动并乐于劳动时,你一会收获劳动的快乐,成为快乐的劳动者。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我们身边平凡的劳动者还是为祖国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物,这些不同岗位的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每一个人
尊重和研究。
同时也让学生充分认识劳动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生活中产生提高劳动能力的意识。
活动三:实干实现中国梦
播放视频:“高铁焊接大师XXX大国工匠通报匠心精神”
XXX和他的工作团队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在于他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怎样理解工匠精神?
他们的成功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小结:工匠精神就是实干精神在新时代的最好体现,实干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只有继承和发扬实干精神,才能用劳动创造新的辉煌。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一代代人埋头苦干和接力奋斗,需要每个人在各自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
活动四:辩论——“书本知识与实践谁更重要”
教材“探究与分享”
活动:将全班同学分为甲方和乙方,进行辩论。
双方先对观点各自进行讨论,各选出三位发言代表组成辩论小组,进行五分钟限时辩论。
甲方观点:进修书本知识更重要
乙方观点:实践更重要
教师小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研究书本知识应与实践结合起来,现在这个阶段以学书本知识为主,为将来参与社会实践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设想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我们既要努力进修,积聚知识,又要积极实践,学以致用。
活动五:培养科学精神
青少年科技立异大赛是一项具有30年历史的全国性青少年科技立异成果综合性科技竞赛,每年一届,由教育部、XXX、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心等联合举办,是目前我国中小学最具权威性的科技竞赛
为培养青少年创新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山东省青少年科学素质,由XXX、XXX、XXX、XXX、团省委、XXX、XXX共同主办,XXX和XXX承办的山东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XXX举行。
思考回答:各地纷纷举行青少年科技立异大赛,你对此有何感想?
结合教材“拓展空间”,小组讨论:面对国家的期望,我们应该怎么做?
教师小结:我们是国家的未来,一定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研究,积极探索,勇作走在时代前列的研究者、劳动者、奉献者,担负起历史重任,让青春绽放出绚丽的光芒。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活动,让学生懂得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充分明确自己的历史责任,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自觉为国家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我们知道了国家所取得的每一项成就,都是广大人民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换来的;明白了无论是脑力劳动者还是体力劳动者,都是国家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尊敬和研究;懂得了把中国梦变成现实,创造未来的美好生活,需要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付出更多的辛勤和汗水;我们青少年应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努力研究,积极探索,肩负起历史重任。
课后拓展作业:
某校正在开展“劳动美﹒创造美”主题教育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实现中国梦需要实干家,作为青少年,你准备做出怎样的努力?
设想意图:课后作业是对讲授环节的延伸,不仅引导学生感受劳动、实干的代价与意义,树立尊重劳动的意识,发扬实干精神,而且XXX认识到要努力进修,积极探索,不断立异,担当起自己的历史重担。
五、教学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