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及改进策略
摘要:随着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改革,议题式教学受到更多教师关注,也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议题式教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它能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生活,帮助学生掌握思想政治的知识内涵,从而提高自身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存在问题;改进策略
1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的现状及问题
1.1存在理解误区
现如今,议题式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了其作业的发挥,不是方法本身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教学的执行上,部分教师对其的认知比较模糊,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是对问题情境、课程活动、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有效融合,而是更多地将教学重点放在固定的问题回答上,就如同“为什么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类似的议题一样,学生从以往的“探究式思考”变成了“回答固定的问题”,实际上是大大降低了议题式教育的效果。
1.2议题选择不合理
在思想政治课程中,选择议题是帮助学生思考、推动教学的首要环节。
与大多数学科类似,都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议题进行选择,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如果选择的议题超出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对缺乏经验的学生来说是“拦路虎”,一定程度上会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情绪,而无法达到合作探究的教学初心;如果选择的议题学生可以回答,但是与提升核心素养关系并不大,也不是源于生活,并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探索意识,也是无法达到“合作探究”的目的。
1.3学生参与意识不足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上,学生的参与力度也会对议题式教学产生影响,有研究曾经表明,可能只有4%的学生能很好地参与这种教学方式之中,体现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主要体现在学生在讨论议题的时候,会谈论与议题无关的话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可能会“开小差”,也会因“聊日常”而影响到其他学生的讨论,虽然教师已经积极地进行了引导,但是无法兼顾到所有的学生,讨论的效果与教学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不利于教学的开展。
1.4课堂效果不佳
议题式教学与之前进行的“高效课堂”类似,都是通过小组的形式进行问题讨论、问题探究,而讨论的时间较长,会让短暂的课堂时间显得相对紧凑,教师可能完不成课程的目标,影响教学效果。
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讨论时,可能很热烈,也可能很冷淡,导致教师课堂难以运作,可能会对议题式教学产生怀疑,无法将课程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长此以往,不利于探究活动的开展,也不能够提升课堂实效。
2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优化对策
2.1优化教学议题设计,奠定高效教学基础
在议题式学习资源的开发和设计过程中,一方面要求教师能够立足学生实际学习和生活经验进行设计,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高奠定良好的基础。
另一方面,议题式教学的设计工作也要求教师在议题设计时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求,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教育本位,对议题教学内容进行科学的设计,有效提高教学议题的合理性。
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含了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以及公共参与四个维度的内容。
在议题式教学内容的设计环节,教师要突出议题核心本质的指向作用,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和学生实际发展需求,科学整合课堂教学议题资源。
2.2优化议题教学过程,提高课内教学质量
议题式教学作为一种开放的课堂活动,是连接学生和教学知识点的沟通桥梁,有助于学生在自主参与讨论和辩证分析的过程中主动汲取学科知识,从而加深学
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在议题式的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
要充分发挥教学主导和引领作用,确保议题式教学活动能够围绕既定的教学目标
高效推进。
由于议题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载体,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将教
学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从议题教学引领、贯穿
和辅助三个维度出发提高教学管理力度,进一步优化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
首先,议题教学引领方面。
这一维度的教学管理主要体现在通过明确学习议
题的方式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基调,让学生的课堂学习活动能够围绕设计的教学
议题高效地开展。
其次,议题教学贯穿方面。
学习议题作为议题式教学的重要载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统领作用。
教师在课堂应用过程中不仅要
借助议题创设具体的教学情境,还要通过议题的引领在夯实基础知识讲解的同时
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育工作,将教学情境的创设、学习任务的设计紧密地
融合起来,促使学生在“议”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在交流与分享的过程中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认识;最后,议题教学辅助方面。
2.3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效推进教学活动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实施以来,高中
思想政治教师也在与时俱进地革新学科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方法,新时代教育背
景下的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议题式教学模式的
应用旨在转变传统教师单一说教式的授课方式,将课堂学习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学科知识的灵活应用并
实现知识迁移,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带动学生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学生作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对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对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关键
作用。
在议题式的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学习兴趣点出发,合理选
择课堂学习的议题,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议题的分析
和探究过程中主动汲取学科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4完善议题教学评价,规范学生学习过程
众所周知,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师既可以通过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有效的诊断和检测,又可以在教学评价中对学生实际学习状态形成更加全面的了解,进而为后续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供参考的依据。
针对当前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和补足,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诊断和反馈作用。
在教学评价内容方面,教师应围绕学科主要的要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具体包含基础知识掌握、知识灵活应用迁移以及知识体系构建三个维度的内容。
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内容时,可以从这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考量,突出学科知识的育人价值。
另外,在教学评价方式方面,教师要将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进行结合,围绕学生课堂参与情况、辩证思维的过程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全面性的教学评价,突出教学评价的诊断与反馈作用,为学生进一步优化学习明确了方向,在议题探究与问题解决过程中带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仍以“正确对待外来文化”部分的议题教学活动为例,在学生积极发表个人的意见和看法之后,教师可以先不用急于评价对错,而是借助教学评价的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的思维,使其既要看到好莱坞模式的优势与文化价值,也要关注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影响,以及新模式发展给影视产业经济带来的利弊两方面的影响。
这种综合性的评价方式凸显了教学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搭建了良好的思维发展平台。
3结语
立足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实践,教师在议题式教学的课堂实践中要积极从以往教学过程中总结经验和不足,从学生实际学习认知特点出发对课堂教学活动进行深入的优化和完善,将议题式教学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议题式教学的作用与价值,科学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苏鹏.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新疆师范大
学,2022.
[2]王丽梅.议题式教学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研究[D].长春师范大学,2022.
[3]冯淑娟.高中思想政治课议题式教学活动设计问题及优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22.
[4]甘庆蓝.探究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及改进策略——以高中思想政治课为例[J].教育观察,2018,7(18):92-9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