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2鲁科选修4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2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2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一、选择题1. 已知:氯化银、溴化银、硫化银的Ksp分别为1.56×10-10、7.7×10-13、6.3×10-50,某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 0.01mol/L 的Cl-、 Br-、 S2-,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加0.01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A. Cl-、Br-、S2-B. Br-、Cl-、S2-C. S2-、Br-、Cl-D. Br-、S2-、Cl-2.已知Ag2SO4的K sp为2.0×10-5 mol3·L-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3.已知Cu(OH)2在水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OH)2(s) Cu2+(aq)+2OH-(aq),在常温下,K sp=2×10-20。

某CuSO4溶液中,c(Cu2+)=0.02 mol·L-1,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加入碱溶液来调整pH,使溶液的pH大于( )A. 2B. 3C. 4D. 5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pM=-lgc(M),pc(CO32-)=-lgc(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B. 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C. 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D. a点可表示Mn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n2+)=c(CO32—)5.常温下,K 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节沉淀溶解平衡时测试题鲁科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节沉淀溶解平衡时测试题鲁科版选修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1课时一、选择题1.某温度下,Fe(OH)3(s)、Cu(OH)2(s)分别在溶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溶液pH,金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K sp[Fe(OH)3]<K sp[Cu(OH)2]B. 加适量NH4Cl固体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b点C. c、d两点代表的溶液中c(H+)与c(OH-)乘积相等D. Fe(OH)3、Cu(OH)2分别在b、c两点代表的溶液中达到饱和2.可溶性钡盐有毒,医院中常用硫酸钡这种钡盐作为内服造影剂。

医院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除催吐外,还需要向中毒者胃中灌入硫酸钠溶液。

已知:某温度下,K sp(BaCO3)=5.1×10-10。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9;Ksp(BaSO4)=1.1×10A. 不用碳酸钡作为内服造影剂,是因为K sp(BaCO3)>K sp(BaSO4)B. 抢救钡离子中毒患者时,若没有硫酸钠,可以用碳酸钠溶液代替C. 若误饮c(Ba2+)=1.0×10-5mol·L-1的溶液时,会引起钡离子中毒D. 可以用0.36 mol·L-1的Na2SO4溶液给钡离子中毒患者洗胃3.25 ℃时,5种银盐的溶度积常数(K sp)如表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gCl Ag2SO4Ag2S AgBr AgI1.8×10-1.4×10-5 6.3×10-50 5.0×10-138.3×10-1710A. AgCl、AgBr和AgI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 将Ag2SO4溶于水后,向其中加入少量Na2S溶液,不可能得到黑色沉淀C. 室温下,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食盐水中的溶解度D. 将浅黄色溴化银浸泡在饱和NaCl溶液中,会有少量白色固体生成4.25 ℃时,CaCO3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第3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

高中化学选修四(鲁科版)第3章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

化学复习学习资料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 )A.BaSO4属于难溶物,它在水中完全不能溶解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答案:B2.CaCO3在下列哪种液体中溶解度最大( )A.H2OC.CaCl2溶液 B.Na2CO3溶液 D.乙醇-2+解析:在B、C选项的溶液中,分别含有CO23、Ca,会抑制CaCO3的溶解,而CaCO3在乙醇中是不溶的。

答案:A3.在一定温度下,Mg(OH)2固体在水溶液中达到平衡:Mg(OH)2(s)Mg2+(aq)+2OH-(aq),若使固体Mg(OH)2的量减少,而且[Mg2+]不变,可采取的措施是( ) A.加MgCl2C.加NaOH B.加H2O D.加HCl解析:无论加多少水,只要Mg(OH)2固体没完全溶解,溶液一定为饱和溶液,[Mg2+]不变。

化学学习资料化学复习学习资料答案:B4.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sp减小B.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减小C.溶度积常数K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sp增大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sp不变解析:温度不变,溶度积常数不变,故A项不正确;大多数的难溶物温度升高,Ksp增大,但也有少数物质相反,故B、C均不正确。

答案:D5.在100 mL 0.01 mol·L-1 KCl溶液中,加入1 mL 0.01 mol·L-1 AgNO3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gCl的Ksp=1.8×10-10)( )A.有AgCl沉淀析出 B.无AgCl沉淀析出C.无法确定 D.有沉淀但不是AgCl沉淀0.01×0.01=1×10-6>Ksp,故应有100解析:由Q=[Ag+]·[Cl-]=AgCl沉淀析出。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强电解质的是()A.NH4Cl、CH3COOH、Na2S B.HBr、HCl、BaSO4C.NaOH、Ca(OH)2、NH3·H2O D.HClO、NaF、Ba(OH)22.25℃时,M(OH)2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M(OH)2的溶度积常数K sp为1x10-8B.向饱和M(OH)2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不能使溶液由Z点变为X点C.25℃时,M(OH)2在水中的溶度积和溶解度比其在KOH溶液中的大D.升高温度,可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3.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Na加到CuSO4溶液中 2Na+Cu2+=== Cu+2Na+B.氢氧化镁与稀硫酸反应 H+ + OH -=== H2OC.向硝酸银溶液中加盐酸 AgNO3 + C1-=== AgCl↓ + NO-3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盐酸)过多 Al(OH)3+3H+ === Al3+ + 3H2O4.下列有关溶液组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无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4+、Cl-、Cu2+B.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Mg2+、K+、Cl-、SO42-C.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lO一、SO42-、I-D.强碱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l-、HCO3-5.下列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1的KNO3溶液:H+、Fe2+、Cl-、2-4SOB.1mol·L-1的KHSO3溶液:Na+、+4NH、-4MnO、ClO-C .中性溶液中:Na +、SCN -、2-4SO 、Fe 3+ D .酸性溶液中:-3NO 、2-4SO 、Fe 3+、Mg 2+ 6.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是( ) A .Cu 溶于稀HNO 3:Cu+2H ++NO 3-=Cu 2++NO 2↑+H 2O B .NaHCO 3溶液中加入稀盐酸:CO 32-+2H +=CO 2↑+H 2OC .AlCl 3溶液中加入过量稀氨水:Al 3++4NH 3·H 2O=AlO 2-+4NH 4++2H 2OD .向NaAlO 2溶液中通入过量CO 2制Al(OH)3: CO 2+AlO 2-+2H 2O=Al(OH)3↓+HCO 3- 7.下列各组离子在选项条件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Na +、Fe 2+、Cl -、 SO 42- B .酸性溶液:NH 4+、 Fe 3+、I -、SO 42- C .碱性溶液:K +、Mg 2+、SO 42-、NO 3- D .遇酚酞变红的溶液:Na +、K +、SO 42-、Cl -8.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水的电离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B .温度升高,纯水中的c(H +)增大,显酸性C .水的电离程度很小,纯水中主要存在形态是水分子D .向水中加入酸或碱,都可抑制水的电离,使水的离子积减小9.某试液中只可能含有K +、NH 4+、Fe 2+、Al 3+、Cl -、SO 42-、CO 2-、AlO 2-中的若干种离子,离子浓度均为0.1 mol·L -1。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2鲁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2鲁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2 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2 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2 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知能演练轻松闯关[学生用书单独成册][基础温故]1.下列对沉淀溶解平衡的描述正确的是()A.开始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相等B.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沉淀的速率和溶解的速率相等C.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相等,且保持不变D.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将促进溶解解析:选B.A项,开始时,各离子的浓度没有必然的关系;C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溶液中溶质的离子浓度保持不变,但不一定相等;D项,沉淀溶解达到平衡时,如果再加入难溶性的该沉淀物,由于固体的浓度为常数,故平衡不发生移动。

2.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AgCl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蒸馏水,K sp(AgCl)增大B.在CaCO3的沉淀溶解平衡体系中,加入稀盐酸,平衡不移动C.可直接根据K sp的数值大小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D.25 ℃时,K sp(AgCl)>K sp(AgI),向AgCl悬浊液中加入KI固体,有黄色沉淀生成解析:选D.K sp的大小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A项错误;CaCO3(s)Ca2+(aq)+CO错误!(aq),加入稀盐酸,CO错误!与H+反应,导致溶解平衡正向移动,B项错误;只有比较相同温度下、相同组成形式的难溶电解质的K sp的数值大小,才可比较难溶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C选项错误。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4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检测题(包含答案解析版)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检测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在常温下,将pH=10的NaOH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最接近于( )A. 10.3 B. 10.7 C. 11 D. 11.72.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实验操作的叙述:①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②在锥形瓶中加入25 mL待测NaOH溶液③加入几滴石蕊试液作指示剂④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⑤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⑥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⑦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溶液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

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 )A.④⑥⑦ B.①⑤⑥⑦ C.③⑤⑦ D.①③⑤⑦3.25℃时,下列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生成的氢离子浓度之比①∶②∶③∶④是( )①1 mol·L-1的盐酸②0.1 mol·L-1的盐酸③0.01 mol·L-1的NaOH溶液④1 mol·L-1的NaOH溶液A.1∶10∶100∶1B.1∶10-1∶10-12∶10-14 C.14∶13∶12∶14 D.14∶13∶2∶14.现有常温时pH=1的某强酸溶液10 mL,下列操作能使溶液的pH变成2的是( )A.加水稀释成100 mL B.加入10 mL的水进行稀释C.加入10 mL 0.01 mol·L-1的NaOH溶液 D.加入10 mL 0.01 mol·L-1的HCl溶液5.准确量取25.00 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器是( )A. 500 mL量筒 B. 10 mL量筒 C. 50 mL酸式滴定管 D. 50 mL碱式滴定管6.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时,若测得的结果偏低,则产生误差的原因可能是( )A.滴定时,装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锥形瓶忘记用NaOH溶液润洗B.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没用盐酸润洗C.滴定前,滴定管的尖嘴处有气泡,而在滴定后气泡消失D.滴定前仰视读取了酸式滴定管的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7.下列有关溶度积常数K sp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向BaCO3饱和溶液中加入Na2CO3固体,BaCO3的K sp减小B.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减小C.溶度积常数K sp只受温度影响,温度升高K sp增大D.常温下,向Mg(OH)2饱和溶液中加入NaOH固体,Mg(OH)2的K sp不变8.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NH):③>①B.水电离出的c(H+):②>①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c(Cl-)>c(OH-)>c(H+)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强碱的水溶液中不存在H+B. pH=0的溶液是酸性最强的溶液C.在温度不变时,水溶液中c(H+)和c(OH-)不能同时增大D.某温度下,纯水中c(H+)=2×10-7mol·L-1,其呈酸性10.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用白醋(醋酸浓度约为 1 mol·L-1)进行下列实验,能证明醋酸为弱电解质的是( )A.白醋中滴入石蕊试液呈红色 B.白醋加入豆浆中有沉淀产生C.蛋壳浸泡在白醋中有气体放出 D.经检验白醋中c(H+)约为0.01 mol·L-111.两人用同一瓶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3鲁科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3鲁科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一、选择题1. 在t ℃时,Ag2CrO4(橘红色)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又知AgCl的K sp =1.8×10-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 ℃时,Ag2CrO4的K sp为1×10-8B.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不能使溶液由Y点变为X点C.t ℃时,Y点和Z点时Ag2CrO4的K sp相等D.t ℃时,将0.01 mol·L-1AgNO3溶液滴入20 mL 0.01 mol·L-1KCl和0.01 mol·L-先沉淀-1 K2CrO4的混合溶液中,Cl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 sp越小,则它的溶解度越小B.任何难溶物在水中都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溶解度大小都可以用K sp表示C.溶度积常数K sp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D.升高温度,某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说明它的溶解度是减小的,K sp也变小3.关于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饱和Na2SO4溶液加入到饱和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K sp[Ca(OH)2]大于K sp(CaSO4)B.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无关C.已知25℃时,K sp[Fe(OH)3]=4.0×10-38,该温度下反应Fe(OH)3+3H+Fe3++3H2O的平衡常数K=4.0×10-4D.已知25℃时,K sp[Mg(OH)2]=1.8×10-11,在MgCl2溶液中加入氨水,测得混合液的pH=11,则溶液中的c(Mg2+)为1.8×10-5molˑL-14.化学平衡常数(K)电离常数(K a、K b)、溶度积常数(K sp)等常数是表示、判断物质性质的重要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温度升高时,弱酸、弱碱的电离常数(K a、K b)均变大B.K a(HCN)<K 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的强C.向氯化钡溶液中加入等体积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硫酸钠溶液,先产生BaSO4沉淀,则K sp(BaSO4)>K sp(BaCO3)D.化学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有关,与催化剂无关5.常温下,已知Ksp(AgCl)>Ksp( AgBr),现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根据Ksp(AgCl)>Ksp( AgBr),可知AgCl的溶解能力比AgBr强B.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后,AgCl和AgBr的溶度积Ksp均不变C.加入足量浓AgNO3溶液后,溶液中只有AgBr沉淀D.在含有AgBr、AgCl固体的悬浊液中,c (Cl-) >c (Br-)6.在饱和Mg(OH)2溶液中,c(OH-)=1.0×10-4 mo l·L-1。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作业鲁科版选修420171206144.doc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三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作业鲁科版选修420171206144.doc

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经典基础题]1. 要使工业废水中的重金属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剂,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A.硫化物B.硫酸盐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答案 A解析由表中数据可知,PbS的溶解度最小,沉淀最彻底。

2.工业上用Na2CO3溶液浸泡锅炉水垢使其中CaSO4能转化为CaCO3,下列有关CaSO4和CaCO3性质有关推测正确的是( )A.CaSO4是一种强酸弱碱盐B.CaSO4溶解度小于CaCO3C.CaSO4溶解度大于CaCO3D.CaSO4溶解度等于CaCO3答案 C解析CaSO4的沉淀溶解平衡向左移动,生成更难溶的CaCO3。

3.为除去MgCl2酸性溶液中的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的一种试剂是 ( ) A.NH3·H2O B.NaOHC.Na2CO3D.MgCO3答案 D解析Fe3++3H2O Fe(OH)3+3H+,调节pH,可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后除去。

在①不引入新杂质,②Mg2+不沉淀的条件下,选用MgCO3,过量的MgCO3可一起过滤除去。

也可选用MgO、Mg(OH)2等试剂。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AgI沉淀中加入饱和K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AgCl比AgI更难溶B.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和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生成蓝色Cu(OH)2沉淀,则K sp[Mg(OH)2]<K sp[Cu(OH)2]C.B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K sp(BaSO4)大于K sp(BaCO3) D.向1mL 0.2 mol·L-1 NaOH溶液中滴入1 mL 0.1 mol·L-1 Mg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FeCl3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答案 D解析A项加入的是饱和KCl溶液,[Cl-]比较大,会引起c(Cl-)·c(Ag+)>K sp(AgCl),不能说明AgCl比AgI更难溶;B项说明K sp[Mg(OH)2]>K sp[Cu(OH)2];C项加入的是饱和Na2CO3溶液,[CO2-3]比较大,会引起[CO2-3]·[Ba2+]>K sp(BaCO3),不能说明K sp(BaSO4)大于K sp(BaCO3);D项加入的FeCl3溶液后,白色沉淀转化为红褐色,所以能证明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Mg(OH)2 >Fe(OH)35.已知CuS不溶于醋酸、浓盐酸、浓硫酸,但在浓硝酸中溶解,溶液变蓝并有红棕色刺激性气体产生。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含答案)

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和Y位于同主族,R-和Y+的简单离子相差8个电子。

甲、乙化合物均含上述四种元素;常温下,0.01mol∙L-1甲溶液的pH=2,0.01mol∙L-1乙溶液的pH=a(2<a<7)。

向乙溶液中滴加甲溶液,产生气体的物质的量与甲的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假设气体全部排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简单的离子半径:Z>X>YB.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X>ZC.甲、乙中均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D.常温下,甲、乙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H+和OH-之间存在:c(H+)水∙c(OH-)水=1.0×10-14 2.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区别NaNO2和NaCl的是A.测定这两种溶液的pH值 B.在酸性条件下加入KI淀粉溶液C.观察二者的颜色 D.用AgNO3和HNO3两种试剂来区别3.常温下,将1mLpH=2的一元酸HA溶液加水稀释至100mL,其pH与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热HA溶液时,溶液酸性增强B.lmol/LHA溶液与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若所得溶液中c(Na+)>c(A-),则2<a<4 C.某浓度的NaA溶液的pH=d,则其中由水电离出的c(OH-)=1014-dD.HA溶液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有c(Na+)>c(A-)>c(OH-)>c(H+)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NaOH 溶液与 CO2反应,当 n(NaOH)∶n(CO2)=4∶3 时, 4OH-+3CO2=CO32-+2HCO3-+H2O B.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4NH3·H2O= 4NH4++ AlO2-+2H2OC.Cl2与FeBr2溶液反应,当n(Cl2)∶n(FeBr2) =1∶1 时,2Cl2+2Fe2++2Br-=4Cl-+2Fe3++Br2D.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ClO-+CO2+H2O= HClO+HCO3-5.下列有关化学反应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的活化能接近于零,所以反应速率很高B.过程的自发性既能用于判断过程的方向,也能用于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C.电解质溶液导电的过程中,一定发生了电解质溶液的电解D.溶解度较小的BaSO4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化为溶解度略大的BaCO36.25℃时,用0.1 mol·L-1NaOH溶液分别滴定20.00mL 0.1 mol·L-1的盐酸和醋酸,滴定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Ⅰ、Ⅱ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B.pH=7时,滴定盐酸和醋酸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相等C.V(NaOH)=10.00mL时,醋酸溶液中c(CH3COO-)> c(Na+)> c(H+)> c(OH-)D.V(NaOH)=20.00mL时,两溶液中c(CH3COO-)> c(Cl-)7.纯碱被视作“碱”用于油污清洗,溶液碱性较强。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3鲁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3鲁科版选修4(2021年整理)

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3 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3 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学年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作业3 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1。

CrO错误!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错误!(aq)+2Pb2+(aq)+H2O(l)22PbCrO 4(s)+2H+(aq) ΔH<0。

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解析:选A。

K sp与温度有关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A项正确.错误!在常温时的下列溶液中,BaSO4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A.40 mL 1 mol/L的BaCl2溶液B.30 mL 2 mol/L的Ba(OH)2溶液C.10 mL纯水D.50 mL 0.1 mol/L的H2SO4溶液解析:选C。

BaSO 4在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aSO4(s) Ba2+(aq)+SO错误!(aq).A项BaCl2中的Ba2+促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B项Ba(OH)2中的Ba2+同样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C 项纯水中BaSO4的溶解度不受影响;D项SO错误!使平衡左移,溶解度减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一定温度下的AgCl水溶液中,Ag+和Cl-浓度的乘积是一个常数B.AgCl的K sp=1.8×10-10 mol2·L-2,在任何含AgCl固体的溶液中,[Ag+]=[Cl-]且Ag+与Cl-浓度的乘积等于1。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鲁科版选修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学案鲁科版选修

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1.了解沉淀溶解平衡的概念、建立过程及影响因素.2.理解溶度积的概念,能用溶度积规则判断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3.能够运用平衡移动的观点对沉淀的溶解、生成和转化进行分析,并能解释一些生活问题和自然现象.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58页知识点一沉淀溶解平衡和溶度积1.沉淀溶解平衡(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的水溶液里沉淀形成的速率和沉淀溶解的速率相等,固体的量不变的状态。

(2)特点:符合化学平衡的特点“动、等、定、变”。

(3)表示方法:如PbI2的沉淀溶解平衡可表示为:PbI2(s)Pb2+(aq)+2I-(aq)。

2.溶度积(1)概念:沉淀溶解平衡的平衡常数叫溶度积常数或溶度积,通常用符号K sp来表示。

(2)表达式:若难溶强电解质A m B n溶于水形成饱和溶液时,建立沉淀溶解平衡:A m B n(s)m A n+(aq)+n B m-(aq),其溶度积的表达式为:K sp=[A n+]m[B m-]n。

(3)影响因素:溶度积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浓度无关.(4)意义:K sp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当化学式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

[自我诊断]溶解度与溶度积都表达了物质的溶解能力,那是否溶解度越大,其溶度积也越大呢?[提示]不一定,溶解度是用质量表达的,而溶度积是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出来的,与物质的摩尔质量及组成形式有关.知识点二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沉淀的溶解与生成(1)原理:通过改变条件使溶解平衡移动,最终使溶液中的离子转化为沉淀或沉淀转化为溶液中的离子。

(2)判断:在难溶电解质溶液中,①当Q>K sp时,就会有沉淀生成.②当Q=K sp时,处于平衡状态。

③当Q<K sp时,就会使沉淀溶解。

(3)应用:①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去某些离子的目的。

②用来解释某些生活现象.如溶洞中石笋、钟乳石的形成,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有:CaCO3+CO2+H2O===Ca(HCO3)2,Ca(HCO3)2错误!CaCO3+CO2↑+H2O。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鲁科版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练习(含解析)鲁科版选择性必修1-鲁科版

沉淀溶解平衡(40分钟7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20·福州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沉淀溶解平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难溶电解质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且是一种动态平衡B.K sp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而与沉淀的量和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无关C.K sp反映了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直接根据K sp的数值大小比较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D.K sp改变,可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动【解析】选C。

沉淀溶解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难溶电解质的K sp的大小反映了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它只与难溶电解质的性质和温度有关,与沉淀的量无关。

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只能使平衡移动,并不改变溶度积。

在一定温度下,K sp为一常数。

但通过K sp数值大小比较电解质溶解能力时,应是同一类型的电解质。

2.(2020·长沙高二检测) 在下列各种液体中,CaCO3的溶解度最大的是 ( )A.H2OB.Na2CO3溶液C.CaCl2溶液D.乙醇【解析】选A。

B、C项的溶液中分别含有C和Ca2+,均会抑制CaCO3的溶解,而CaCO3在乙醇中是不溶的。

【补偿训练】要使工业废水中的Pb2+沉淀,可用硫酸盐、碳酸盐、硫化物等作沉淀物,已知Pb2+与这些离子形成的化合物的溶解度如下:化合物PbSO4PbCO3PbS溶解度/g1.03×10-41.81×10-71.84×10-14由上述数据可知,沉淀剂最好选用( )A.硫化物B.硫酸盐C.碳酸盐D.以上沉淀剂均可【解析】选A。

沉淀工业废水中的Pb2+时,生成沉淀的反应进行得越完全越好,由于PbS的溶解度最小,故最好选硫化物作为沉淀剂。

3.(2020·安庆高二检测) 入冬以后,许多果树、林木的树干都要涂上一层白白的东西,习惯称为“涂白”。

这层“涂白”就是将足量的熟石灰放入蒸馏水中制得的。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作业(含解析)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作业(含解析)

第3节 沉淀溶解平衡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温度明显升高,所得溶液的pH 会增大B .AgCl 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l(s)Ag +(aq)+Cl -(aq),往其中加入少量NaCl 粉末,平衡会逆向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会减小C .AgCl 悬浊液中加入KI 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 sp (AgCl)>K sp (AgI)D .硬水中含有较多Ca 2+、Mg 2+、HCO -3、SO 2-4,加热煮沸可以完全除去其中的Ca 2+、Mg 2+解析: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液的pH 会减小,A 项不正确。

B 项,加入NaCl 粉末,平衡尽管逆向移动,但溶液中由于引入Na +、Cl -,离子总浓度会增大。

C 项,根据沉淀的转化规律,沉淀会向溶解度更小的方向转化,因此可以证明K sp (AgCl)>K sp (AgI)。

D 项,煮沸只能降低暂时硬水中Ca 2+、Mg 2+的浓度,对于永久硬水则无影响,D 项不正确。

答案:C2.下列关于沉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产、科研中常利用生成沉淀来达到分离或除杂的目的B .沉淀的溶解只能通过酸碱中和反应来实现C .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D .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成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解析:酸碱中和反应是实现沉淀溶解的方法之一,沉淀的溶解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实现。

答案:B3.25 ℃时,在含有大量PbI 2的饱和溶液中存在着平衡PbI 2(s)Pb 2+(aq)+2I -(aq),加入KI 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溶液中Pb 2+和I -的浓度都增大 B .溶度积常数K sp 增大 C .沉淀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D .溶液中Pb 2+的浓度减小解析:加入KI 溶液时,溶液中[I -]增大,使PbI 2的沉淀溶解平衡逆向移动,因此溶液中[Pb2+]减小,但由于溶液的温度未发生改变,故PbI 2的溶度积常数K sp 不变。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3.3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时练

高中化学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3.3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时练

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3.3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时练鲁科版选修4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3.3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时练鲁科版选修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化学第3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3.3 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课时练鲁科版选修4的全部内容。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1.工业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可采用不同的方法处理。

以下处理措施和方法都正确的是()【答案】D【解析】废酸与碱中和属于化学法,A项错;Cu2+不能用SO错误!沉降,B项错;活性炭无法吸附苯,C项错;Na2CO3+ Ca(OH)2===CaCO3↓+ 2NaOH,是复分解法,属于化学法,D项正确. 2.25 ℃时,已知下列三种金属硫化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分别为K sp(FeS)=6。

3×10-18mol2·L -2;K(CuS)=1.3×10-36 mol2·L-2;K sp(ZnS)=1。

6×10-24 mol2·L-2.下列关于常温时的sp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硫化锌、硫化铜、硫化亚铁的溶解度依次增大B.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入到0。

1 mol·L-1的Na2S溶液中,Zn2+的浓度最大只能达到1。

6×10-23mol·L-1C.除去工业废水中含有的Cu2+,可采用FeS固体作为沉淀剂D.向饱和的FeS溶液中加入FeSO4固体后,混合液中[Fe2+]变大、[S2-]变小,但K sp(FeS)变大【答案】C【解析】化学式所表示的组成中阴、阳离子个数比相同时,K sp数值越大的难溶电解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越强,由K sp可知,常温下,CuS的溶解度最小,故A错;将足量的ZnSO4晶体加入到0.1 mol·L-1的Na2S溶液中,S2-的浓度将减至非常小,而Zn2+的浓度远远大于1.6×10-23mol·L-1;因CuS比FeS更难溶,FeS沉淀可转化为CuS沉淀;温度不变,K(FeS)不sp变。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1鲁科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测试题1鲁科版选修4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一、选择题1. 某温度时,Ag2SO4在水溶液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b点对应的K sp等于c点对应的K spB.采取蒸发溶剂的方法可以使溶液从a点变到b点C.该温度下,Ag2SO4的溶度积常数(K sp)为1.6×10-5D.0.02mol·L-1的AgNO3溶液与的0. 2mol·L-1的Na2SO4溶液等体积混合不会生成沉淀2.化学平衡常数(K)、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K a)、难溶物的溶度积常数(K SP)是判断物质性质或变化的重要的平衡常数.下列关于这些常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常数的大小与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有关B. K SP(AgCl)>K SP(AgI),由此可以判断AgCl(s)+I-=AgI(s)+Cl-(aq)能够发生C.当温度升高时,弱酸的电离常数K a变小D. K a(HCN)<K a(CH3COOH),说明相同物质的量浓度时,氢氰酸的酸性比醋酸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0.1mol·L-1的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B.稀醋酸中加入少量醋酸钠能增大醋酸的电离程度C.AlCl3溶液和NaAlO2溶液分别加热、蒸发、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相同D.0.1mol·L-1AgCl和0.1molAgI混合后加入1L水中,所得溶液中c(Cl-)=c(I-) 4.已知T℃时AgCl的K sp=2×10-10;Ag2CrO4是一种橙红色固体,T℃时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Ag2CrO4的K sp=2×10-12B.浓度均为2×10-5mol/LAgNO3溶液与NaCl溶液等体积混合没有沉淀生成C.在饱和Ag2CrO4溶液中加入K2CrO4固体可使溶液由Y点到X点D.保持温度T℃不变,Ag2CrO4溶液长时间放置可使溶液由X点到Z点5.已知25 ℃时,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该条件下向100 mL的CaSO4饱和溶液中,加入200 mL 0.03 mol·L -1的Na2SO4溶液,针对此过程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忽略混合过程中的体积变化) ()A.溶液中析出CaSO4沉淀,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B 溶液中析出CaSO4沉淀,溶液中c(Ca2+ )、c(SO 42-)都变小C.溶液中无沉淀析出,溶液中c(Ca2+ )、c(SO42-)都变小D.溶液中无沉淀析出,但最终溶液中c(SO42-)较原来大6.某温度下,已知Ksp(BaSO4)= 1.1×10-10,Ksp(BaCO3)=2.5×10-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第3节沉淀溶解平衡第2课时一、选择题1. 已知:氯化银、溴化银、硫化银的Ksp分别为1.56×10-10、7.7×10-13、6.3×10-50,某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 0.01mol/L 的Cl-、 Br-、 S2-,向该溶液中逐滴滴加0.01mol/L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是( )A. Cl-、Br-、S2-B. Br-、Cl-、S2-C. S2-、Br-、Cl-D. Br-、S2-、Cl-2.已知Ag2SO4的K sp为2.0×10-5 mol3·L-3,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 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 mL 0.020 mol•L-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AB. BC. CD. D3.已知Cu(OH)2在水中存在着如下沉淀溶解平衡:Cu(OH)2(s)Cu2+(aq)+2OH-(aq),在常温下,K sp=2×10-20。

某CuSO4溶液中,c(Cu2+)=0.02 mol·L-1,在常温下如果要生成Cu(OH)2沉淀,需要向CuSO4溶液加入碱溶液来调整pH,使溶液的pH大于( )A. 2B. 3C. 4D. 54.一定温度下,三种碳酸盐MCO3(M:Mg2+、Ca2+、Mn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已知:pM=-lgc(M),pc(CO32-)=-lgc(CO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gCO3、CaCO3、MnCO3的Ksp依次增大B. c点可表示Mg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g2+)<c(CO32—)C. b点可表示CaCO3的饱和溶液,且c(Ca2+)<c(CO32—)D. a点可表示MnCO3的不饱和溶液,且c(Mn2+)=c(CO32—)5.常温下,K 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B.a点对应的K sp等于c点对应的K spC.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不等于3×10-3mol•L-1D.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6.向含有CaCO3固体的溶液中滴加少许浓盐酸(忽略体积变化),下列数值变小的是( ) A.c(H+) B. c(Ca2+) C. c(CO32-) D. Ksp(CaCO3)7.已知常温下:K sp(AgCl)=1.6×10-1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gCl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K sp比在纯水中的小B.AgCl的悬浊液中c(Cl-)=4×10-5.5mol/LC.将0.001 mol·L-1AgNO3溶液滴入0.001 mol·L-1的KCl,无沉淀析出D.向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Br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淡黄色,说明K sp(AgCl)<K sp(AgBr) 8.以MnO2为原料制得的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Pb2+等金属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这些金属离子形成硫化物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溶解度 MnS<PbSB.MnS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MnS(s)Mn2+(aq) + S2-(aq)C.Cu2+转化为沉淀的原理为 MnS(s) + Cu2+(aq)=CuS(s) + Mn2+(aq)D.沉淀转化能用于除去溶液中的某些杂质离子9.MnCl2溶液中常含有Cu2+离子,通过添加过量难溶电解质MnS,可使Cu2+离子形成CuS沉淀,经过滤除去包括MnS在内的沉淀,再经蒸发、结晶,可得纯净的MnCl2。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可推知MnS具有的相关性质是( )A.具有吸附性 B.溶解度与CuS相同C.溶解度大于CuS D.溶解度小于CuS10.已知25℃时,Mg(OH)2的Ksp =5.6×10-12,MgF2的Ksp=7.4×10-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B.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c(Mg2+)大C.25℃时,Mg(OH)2固体在同体积同浓度的氨水和NH4Cl溶液中的Ksp 比较,前者小D.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饱和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成MgF2 11.常温下,CaSO4[K sp(CaSO4)=9×10-6] 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任何溶液中,c(Ca2+)·c(SO42-)均相等B.d点溶液通过蒸发可以变到c点C.b点对应的K sp大于a点对应的K spD.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42-)一定小于3×10-3 mol·L-112.常温时,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滴加pH="11" 的氨水,当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氨水的体积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Ksp[Cu(OH)2] = 2.2×10-20)()A. 若将氨水加水稀释,则稀释过程中,c(NH4+)/c(NH3▪H2O)始终保持增大B. 滴加过程中,当溶液中c(Cu2+) = 2.2×10-2 mol/L 时,溶液的pH = 9C. 滴加过程中,当溶液的pH =" 7" 时,溶液中2c(NH4+)= c(SO42-)D. 若滴加pH =" 11" 的NaOH 溶液,Cu2+完全沉淀时消耗溶液的体积小于V13.工业回收铅蓄电池中的铅,常用Na2CO3或NaHCO3溶液处理铅膏(主要成分PbSO4)获得PbCO3:PbSO4(s) + CO32—(aq) PbCO3(s) + SO42—(aq) K = 2.2×105。

经处理得到的PbCO3灼烧后获得PbO,PbO再经一步转变为P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PbSO4的溶解度小于PbCO3B. 处理PbSO4后,Na2CO3或NaHCO3溶液的pH升高C. 若用等体积、等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处理PbSO4,Na2CO3溶液中的PbSO4转化率较大D. 整个过程涉及一个复分解反应和两个氧化还原反应14.下列反应的发生与沉淀溶解平衡或盐类水解平衡的移动无关..的是( ) A.硝酸银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B.镁条与氯化铵溶液反应生成氢气C.盐酸与碳酸钙反生成二氧化碳D.硫酸铝溶液和小苏打溶液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非选择题15. 硼镁泥是硼镁矿生产硼砂晶体(Na2B4O7·10H2O)时的废渣,其主要成分是MgO,还含有Na2B4O7、CaO、Fe2O3、FeO、MnO、SiO2等杂质。

以硼镁泥为原料制取的七水硫酸镁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

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Na2B4O7·10H2O中B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_____;(2)Na 2B4O7易溶于水,也较易发生水解:B4O72-+7H2O4H3BO3(硼酸)+2OH-,(硼酸在常温下溶解度较小)。

写出加入硫酸时Na2B4O7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滤渣B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但能溶于浓盐酸的黑色固体,写出生成黑色固体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4)加入MgO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己知MgSO4、CaSO4的溶解度如下表:温度(℃)40 50 60 70溶解度(g)MgSO430.9 33.4 35.6 36.9CaSO40.210 0.207 0.201 0.193操作“A”是将MgSO4:和CaSO4混合溶液中的CaSO4除去,根据上表数据,简要说明“操作A”步骤为____________________;(6)Na2B4O7·10H2O失去全部结晶水后的硼砂与金属钠、氢气及石英砂一起反应可制备有机化学中的“万能还原剂——NaBH4”(该过程B的化合价不变)。

①写出NaBH4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②“有效氢含量”可用来衡量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其定义是:每克含氢还原剂的还原能力相当于多少克H2的还原能力。

NaBH4的有效氢含量为_____(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③在碱性条件下,在阴极上电解NaBO2也可制得硼氢化钠,写出阴极室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16. 草酸钴是制作氧化钴和金属钴的原料。

一种利用含钴废料(主要成分为Co2O3,含少量Fe2O3、Al2O3、CaO、MgO、碳及有机物等)制取CoC2O4的工艺流程如下::(1)“550℃焙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浸出液”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钴浸出”过程中Co3+转化为C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4)“净化除杂1”过程中,先在40 ~ 50℃加入H2O2,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再升温至80 ~ 85℃,加入Na2CO3溶液,调pH至4.5,“滤渣1”主要成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5)“净化除杂2”可将钙、镁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若所得滤液中c(Ca2+)=1.0×l0-5mol /L,则滤液中c(Mg2+)为________________ [已知K sp(MgF2) =7.35×10-11、K sp(CaF2) =1.05×10-10] ;(6)为测定制得样品的纯度,现称取 1.00 g样品,将其用适当试剂转化,得到草酸铵[(NH4)2C2O4]溶液,再用过量稀硫酸酸化,用0. 1000 mol/L KMnO4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共用去KMnO4溶液26.00 mL,则草酸钴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