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社会热点——小牛学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牛学耕
【热点命题】
图画材料:小牛学耕
认真观察这幅漫画,请以“小牛学耕”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材料自选,文化自定,立意深刻,感情真挚,语言流畅,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名师点津】
这幅漫画,寓意深广,可以从多角度立意。

可谈实践出真知的道理,也可以谈如何对待下一代的态度问题。

是放开手让他们去锻炼,还是包办代替,两种态度,两种结果,可全面分析,也可取一点论述。

行文中,要抓住漫画的寓意,从眼镜先生不让下田的做法引申开去,联系实际,对生活中溺爱子女、包办代替和青年学生在学习中遇难而退的现象进行分析,说明“干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一道理。

最后,最好站在小牛的角度呼吁,表达一下年轻一代的心声。

【佳作示范】
由《小牛学耕》想到的
徐铭
我看到一幅题为《小牛学耕》的漫画,画面上,一位农民要把一头从未耕过田的小牛拉去耕田,一位戴眼镜的人却拼命拉着牛尾巴不让去,还嚷着:“不会耕田怎能下田”?那位农民笑着反问道:“不让下田怎会耕田?”画中的人物的表情惟妙惟肖,令人捧腹。

仔细想一想,那位农民说的话很有道理:不让下田怎会耕田?
干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

学耕田也是这样,小牛第一次耕田,肯定耕不好,但是,不会耕田,就不让它下田,这肯定不行,把牛拴在牛棚里,它永远也学不会耕田。

正确的做法应是,大胆地把牛牵出去,让它下田学耕。

第一次耕不好没关系,让它耕第二次、第三次……耕的次数多了,总能学会的。

任何一头会耕田的牛都是由第一次不会耕田开始的,去哪儿找生来就会耕田的小牛呢?“不会耕田怎能下田”的说法,岂不荒唐?
有些家长非常疼爱子女,近乎溺爱,除了学习,什么事都不让他们干,使他们产生了对父母的依赖心理。

这些孩子长大以后,一些简单的生活常识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干。

事实上,这些家长同图画中的“眼镜先生”犯的一样的错误。

据《青年晨报》载,四川仪陇县一位休学在家的清华大学生的学生,收到学校催他作好复课准备的通知后,竟跳楼自杀了。

消息说,这位学生在中学时代成绩一向居全校第一,父母望子成龙,儿子的吃喝住行,样样帮他料理,连脸都是父母给洗。

有一次,父母因公出差,留给他饭票,到吃饭时,他竟连食堂都找不到。

当年,他以603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

报到后,他才发现自己生活上完全不能自理,没过多久,便坚决要求休学回家。

接到学校让他复课的通知后,他便从自家的四楼跳下。

这个消息令人震惊,这不正是“眼镜先生”式的父母造成的吗?
不下田就不会耕田,不大胆尝试,无开拓精神,就一事无成。

为此,我们大声呼吁:“为了我们的健康成长,多给我们一些‘下田’的机会吧!”
得分揭秘
这篇文章很有特点,作者吃透了漫画的寓意,明白了问题的根源,于是,从“眼镜先生”不让下田的做法引申开去,联系实际,对生活中溺爱子女、包办代替和青年学生在学习中遇难而退的现象进行了批评,通过此,说明“干任何事情,都要经历一个由不会到会的过程”这一道理。

认识深刻,感受具体,语言凝练,叙议结合,写出了对话题的深刻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