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作为单位长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教案:认识米作为单位长度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米作为单位长度,了解米的基本概念。
2.学习使用尺子、卷尺测量长度。
3.熟练掌握米的换算法则。
二、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米作为单位长度的概念。
2.学生能够熟练测量长度并进行换算。
三、教学方法:
1.讲解法
2.实验法
3.游戏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老师拿出一个尺子,询问学生是否见过,问学生这是什么工具,有什么作用?
2.新课讲解:
(1)让学生对尺子测量误差有一个认识。
老师可以让一名学生用手指指一下桌子长度,另一名学生估计长度看看,不要使用尺子进行测量。
接着,再用尺子测量桌子的长度,与前面的估计进行比较,看看误差有多少。
(2)让学生了解基本长度单位——米。
逐步引导学生,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常会涉及到长度测量的问题。
比如下面这些情境:
掌握米的基本概念:
“我门”这个单词大家都很熟悉吧,它是我们用来度量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
当然,不同的地方,我们所使用的单位长度可能会不一样。
比如,你打算去附近的便利店买面包,它距离你有多远呢?如果在英国,你可能需要知道其距离你有多少“码”或者“英尺”;如果在法国,你就需要知道距离你多少“公尺”。
而在中国,我们所使用的单位长度是“米”。
(3)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米作为单位长度。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分别用尺子测量每条边的长度,并将其填入表格中。
教师可以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用米来表示这样的长度,如何进行换算。
(4)学生游戏互动,加深对于米作为单位长度的了解。
学生可以组成小组,分别进行测量、计算等步骤,看看哪组用时最短,答案最准确。
3.巩固练习:
(1)练习1:长100米的田径赛道,你耗时20秒走完了一圈,那么你一分钟可以走多少圈?
(2)练习2:你买了一卷卷尺,长度为20米,现在需要测量房间的长度,你需要卷几圈?
(3)练习3:你观察了一下,房间的长度大概是8米,宽度是5米,请你算一下这个房间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五、课堂反思:
通过本堂课,学生逐渐认识了米作为单位长度的概念。
同时,课堂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游戏互动等方式增强了对米的理解。
在巩固练习后,结合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应当适时对知识点进行巩固和强化,并注意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细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