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赣南医学院,江西赣州341000)
摘要:临床实践教学环节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是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组成。

本文分析目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培养现状,进一步探讨原因,构建完善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岗位胜任力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健康观念的转变和健康需求的增加,我国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逐渐暴露,特别是在临床实践教学培养环节中出现的重临床轻科研、组织管理松散、轮转考核流于形式等问题,影响了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医学院校要实现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预期目标,就必须把提高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放在首要。

一、当前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培养现状分析
(一)制度建设不健全
承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的单位缺乏系统健全的管理机制。

主要表现在研究生的日常管理等同于一般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生,未设立专门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管理部门等。

导致学生对自己在读研究生和规培生的双重身份混淆不清,身份存在感、归宿感不强,培训积极性不高,培养效果差强人意。

(二)实践教学考核体系不完善
轮转科室未根据专业方向的不同制定规范、严格的考核体系。

一些考
核流于形式,僅限于出科理论成绩的考核,临床操作技能的考核较少或未
纳入考核体系。

考核科目、形式单一,对轮转期间的职业素养、医德医风、思想政治纪律等缺乏考核,影响考核的系统性、公平性和完整性。

(三)重临床轻科研教学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由于大多数时间在临床上,医院日常事
务性多,临床压力大,对科研教学投入的精力相对少。

许多研究生临近毕
业仍未有相关的科研成果,科研、临床带教、理论教学等水平与其他社会
住培生并未有太多区别,根本无法体现研究生的学历优势和相应的层次水平。

(四)师资队伍不匹配
临床轮转期间,未指定专门的临床老师进行系统的带教培养,而是轮
转于各科室不固定的老师,师资队伍职称结构不合理,人员缺口较大。


仅使学生的临床理论知识、临床实践能力得不到系统、连续性的跟进和提升,更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高。

二、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是以教育评价的理论和技术为基础,对培养过程质量、条件质量和结果质量进行全面监测,也称为培养质量内部评价[1]。

研究生教育在大学分科教育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专业背景和培养阶段
的不同具有多样性。

开展切合个体特征的教学质量内部评价是监控和增强
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是建设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内涵,也是接受外
部评价的基础。

(一)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内涵及特征
作为一种新兴的素质论和能力论,胜任力强调的是与工作岗位相关的
特定个体素质、个体素质对工作组织绩效的影响及优秀绩效所需的素质和
才能。

哈佛大学著名的心理学家麦克·利兰(McClelland)[2]在《测量
胜任特征而非智力》一文中首次提出“胜任力”一词,强调胜任力是能够
区分在特定的工作岗位和组织环境中绩效水平的个人特征。

随着研究的不
断深入,临床医生的胜任力被明确定义为:“胜任能力是在日常医疗服务
中熟练精准地运用交流沟通技能、学术知识、技术手段、临床思维、情感
表达、价值取向和个人体会,以求所服务的个人和群体受益。

”[3]医学
的发展趋势和公众健康需求的转变,使当前优秀的临床医学人才更应具备
应对社会老龄化、患者人群变化、慢性病与文化多元化、就医行为方式变
化和公共期望值增加所带来的挑战的能力。

因此,作为高层次培养的临床
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在培养过程中,应紧紧以优秀临床医
生的“岗位胜任力”相关特征作为培养、考核的导向及杠杆。

(二)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导向
随着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化,以“岗位胜任力”为评价、改
革导向的培养模式越来越受到关注,并在未来成为教育模式改革的最重要
依据。

熟练掌握和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操作技能,运用专业思维
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一个重要特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更是临床实践教学质
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导向。

本文基于前人优秀的研究成果,结合实地调查访
谈结果、赣南及周边三甲医院临床医生的实际工作现状,确定城市综合三
甲医院临床医生普遍具有的岗位胜任力主要包括“职业素养”、“合作与
管理能力”、“掌握和运用医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操作技能”、“科研能力”、“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专业思维方式”等六个方面,并以此
作为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的评价导向。

(三)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评价指标的构
建及完善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培养涵盖了医疗技能训练、
医德医风、组织管理、沟通协作、临床教学和临床科研等环节。

因此,通
过前期的调研及分析,结合我校2022级、2022级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
研究生的培养情况,拟以上述优秀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的六个主要特
征为研究导向,构建完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
指标体系。

该评价指标体系包含组织管理、团队合作、师资队伍、临床教学、临床技能和临床科研六个二级评价指标。

(1)组织管理。

加强组织管理及制度建设是保证临床医学专业学位
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所在的学院或规培医院要高度重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建立医院党政下的实践教学管理部门、导师组和轮转科室三位一体的三级
管理体系。

制定详细规范的管理制度及流程,明确各个环节的职权,加强
临床实践考核体系指标的完善和优化。

(2)团队合作。

随着学科交叉的深化,知识的发展与创新越来越需
要多学科的融合,学术研究越来越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知识背景的成
员组成团队。

同时,临床诊疗常需要团队合作完成。

团队合作与管理能力
在今后临床实践与科研活动中越发重要。

在教學实践环节中,各学科专业、方向的专家组成指导小组,对研究生在临床实践、教学实践等方面进行有
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

该二级评价指标包括临床实践指导小组、教学指导小组两个三级考核评价指标。

(3)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是教育的核心资源,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是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及指标。

师资队伍二级评价指标中涵盖研究生导师、轮转科室科主任、带教老师的职称结构、人员职数、师资水平、带教水平等几个三级指标,通过对这几个三级指标的考核和评估,进一步发现临床实践教学中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切实提高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及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临床教学。

根据培养目标及“岗位胜任力”的要求,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能参加教学查房、病例讨论会、专题讲座、小讲课和承担导师的部分教学任务等教学工作;要参与见习/实习医生和低年资住院医师的临床带教工作,指导一名本专科层次规培生的临床实践等。

该培养环节主要通过教学评价、教学内容和教学效果等三级考核指标考核、评估研究生在临床教学环节中的语言能力、管理能力、团结协作和沟通协调等是否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

(5)临床技能。

临床技能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环节中最重要的部分,最终目标是学生应具有较强的临床分析、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临床技能二级考核指标下又细分临床综合素质、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三个三级考核指标。

综合素质指标主要考核学生的仪容仪表、服务态度、劳动纪律和动手能力等方面。

临床理论知识的考核主要采取试卷考试的方式,临床操作技能则采取临床操作、上机模拟等方式考核学生临床诊断治疗和应急处理等能力。

在33个月的临床技能训练中,研究生以临床轮科的方式进行临床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在每个科室
轮转结束后,从临床综合素质、临床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技能三方面进行
综合考核评估。

培养质量评价是判断教学活动、教育成果与培养目标相符程度的手段。

以“岗位胜任力”为评价导向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质
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完善,不仅使临床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更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实用性,对进一步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推进研究生内涵建设,
提高我校与其他兄弟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也有着
重要的促进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