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语文说课7苹果里的星星_西师大版-教育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语文说课-7苹果里的星星西师大版2019
一、深入探究,说教材
1、教材感悟:
《苹果里的星星》一文是美国作家迪·恩·帕金斯的作品。
初读课文,我对文中所说的横切苹果就会发现一颗五角星的现象也十分好奇,于是我也做了这个实验,果然看到了可爱的小星星。
可是当我再拿起课文准备备课时,我读完课题便停住了,我切错了吗?这样切苹果错了吗?有些事其实原本就无所谓对错,只是我们都习惯于按照固有的方式去做,没有了突破,没有了创新,视野受到了限制,便认为其他方式是错的了,恰恰忽视了那隐藏在苹果里的精彩。
文章看起来简简单单,相信学生预习时一定也会边读边做这个实验,再回到课堂讲起文章一定是索然无味的。
可是文中隐含的道理又是深刻难懂的,空讲道理,也必然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怎样才能既充分体会文本,又使课堂充满活力呢?受这篇文章的启示,我觉得我可以把课堂教学比喻成再普通不过的苹果,只要我们能从不同的角度去钻研教学,用创新的思维去预设课堂,就可以在每节课上收获那苹果里的星星。
我何不也横切一次苹果呢?
2、教学目标:
根据课标要求、课文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5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清晰”、“魅力”造句;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学难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教学准备:课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词卡
二、联系实际、说学情
作为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着好奇的心理。
经过前面几年的学习已经拥有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对周围事物有自己的看法。
特别是经过前面几学期自己的训练,多数学生已经知道用自己满意的方法进行尝试性的学习,找出自己知道的东西,提出自己不太明白的问题。
但是,由于受身边环境的影响,一些学生也学会了“随声附和”,遇事不太爱自己动脑筋,喜欢听人家的,更不太喜欢去实践。
因此,学习本课是对儿童进行遇事多动脑筋、善于发现问题、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的好教材。
三、紧扣课标,说理念
(1)、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要三年级的小学生达到这个理想目标还很困难,因此教师有效地引导显得更为重要。
(2)、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3)、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演;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四、注重实效,说策略
1、根据课文内容,遵循儿童认知规律,联系生活实际。
创设教学情景,构建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气氛。
2、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注重学习方法的适时指引。
3、合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多元对话,说流程
(一)、谈话引题:
课始,我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小朋友们吃过苹果吗?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吃的吗?”在学生兴致勃勃地说出自己是是怎么吃的后,教师随机揭示课题。
这样,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前测激趣:
这一环节重在检测巩固生字词,为教学课文做好铺垫,扫清语言生字词障碍。
(三)、定标激励:
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课题提出问题,自然认定目标。
由学生自由提问,随机认定目标,定能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
(四)、自主学习: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但作为三年级学生学习方法较少掌握。
据此,我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归纳、提出学习方法,并尝试运用方法进行学习。
让学生在读读、勾勾、演演、说说中自主学习课文,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五)、导学达标: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我紧扣目标让学生自主汇报、交流、补充、评价。
在读一读、演一演、说一说的学习活动中理解小男孩能切出“五角星”的原因,并通过这个故事受到启示,敢于质疑传统打破常规。
1、动手操作:
第一段我抓住重点词:两个“新”字,展开教学。
然后通过感情朗读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然后直奔重点段——第二段来教学。
我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苹果,四人一组练习切。
关照同学们不要一齐切,最好先切一个,观察观察再切第二个,再观察再切第三个、第四个。
然后请学生汇报刚才切苹果的情况。
估计到许多学生第一次切,是找不准腰的,所以我让他们小组一个一个切,观察后再切。
我事先对此做过多次尝试与测量,最好在苹果的黄金分割点上才能切出好看的五角星。
所以等他们汇报完后,我让他们请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自己切的苹果,绘制一张图谱,说明什么是拦腰切?怎样才能切出五角星。
而让学生绘制图谱也有利于学生从动手实践的角度深刻理解这种切法的魅力所在,才能与一般的切法形成对比。
通过这样的动手操作,让学生了解什么叫拦腰切。
2、直入重点:
接下来我就直奔第5自然段,在这一段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一句话,我出示第5自然段的内容,并且这一句话用红色显示,引导学生多读。
因为魅力这个词不好解释,而本课学习,如
果每个孩子不能真实的理解这个词,孩子也很难理解什么是作者告诉学生们的创造力。
所以在这点教学上,我不急于忙着让孩子回答,而是要求他们反复读课文,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当然也允许学生借助有关手段来理解这个词。
同时“魅力”这词用红色显示。
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加以点拨指导。
3、练说解读:
怎么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
”?请同学们自读第四自然段,我想学生一定能够自己理解这一自然段的内容了。
在研究研究这一环节的教学中,我向学生提了两个问题。
同学们,老师有两个问题没搞清我想请同学们帮老师来解决“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两个问题。
可以吗?用这一富有鼓动性的提问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探索: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组织学生以四人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从刚才观察学生切苹果中估计到学生会回答:不拦腰切好看,不拦腰切能体现公平,不拦腰切也是一种习惯,人们习惯了,也感觉到这种方法顺手。
4、研究研究:
人们不会想到切苹果还会有什么创造,怎么方便怎么切……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回答,所以我设计这样一番总结语:亲爱的同学们,太感谢你们了!我听出来了,因为好看、美观,人们发现不到丑拙之中也有美;因为公平,人们少了发现;因为习惯,人们缺少了思考,少了创造发明……我被你们创造性的理解“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感动了。
我想请你们根据自己的发现的喜悦之情,用你特殊的那份感情,重读这篇文章。
(六)达标拓展:
1、让学生自主读读课文,“让学生在课文中走一个来回”(张志公语)再次感悟语言之美,为下一环节做好铺垫。
2、课外延伸:
关于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这一问题参考书中没有告诉这个五角星是由谁最早发现的,而了解这一问题是很重要的,也是很有意义的,所以就布置学生课后借助计算机上网查找这一活动性作业,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
六、图文结合,说板书:
板书是微缩的教材。
板书中我设计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既形象生动,又浅显易懂,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体现了文本内涵。
总之,本堂课的教学,我紧紧围绕目标,各环节流畅过渡,遵循儿童身心特点,努力体现目标教学“目标明确;快反馈、强矫正”的鲜明特点,努力探寻新课标指导下的目标教学新模式。
以上所说是我对这篇课文的教学预案,但我的教学设计很难预见到课堂教学的全部,我的教学设计不可能事无巨细地罗列出所有的细节,许多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知识都是在师生互动中自然生成的,我将在具体的教学中将根据学生情况不断调整,力求有所突破。
诸多不足,敬请指导为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