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印度市场崛起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印度市场崛起看中国品牌国际化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信息化》 2017年第7期
文/马振贵
调研公司Statista近日发布报告称,印度将在两年内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智能手机市场。
据Statista预计,到2019年,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将达到15%,美国将跌至10%,而中国将继续保持霸主地位。
印度是全球第二人口大国,市场潜力巨大。
随着OPPO、vivo和小米等中国厂商进入,印度智能手机市场迅猛增长。
2017年,印度是否会成为中国手机厂商国际化
征程的新福地?在这场利益争夺战中,谁将获得更多机会?
中国手机厂商攻城拔寨
印度手机市场的崛起,与早期的中国手机市场有一定相似之处。
近年来,随着中国智能手
机市场增速放缓,中国手机厂商将目光瞄准了极具市场潜力的印度。
市场研究机构IDC近日发
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厂商占印度智能手机市场51.4%的份额,环比增长
16.9%,同比大涨142.6%。
相比之下,印度本土厂商的市场份额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40.5%跌
至2017年第一季度的13.5%。
当前,中国主流手机品牌已悉数布局印度市场,包括默默耕耘印度市场多年的金立、酷派、联想、中兴,也包括试图将公开渠道复制到印度的OPPO、vivo,还包括欲借印度电商再上层楼
的小米、华为、魅族。
经过近年的发展,中国手机厂商已经占据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
综观印度智能手
机市场,销量排行榜的第二名至第五名均被中国手机厂商包揽,其中小米夺得14.2%市场份额,成为在印度出货量最大的中国手机厂商。
IDC报告显示,2017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推出的
两款机型红米Note 4和红米4A,不仅推动小米整体销售量增长,也帮助小米斩获了40.6%的线上市场份额。
尤其是红米Note 4,取代2016年第四季度最受欢迎机型三星Galaxy J2,成为印度市场出货量最大的智能手机。
vivo、OPPO则分别以10.5%、9.3%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名、第五名。
这两家以线下渠道见
长的手机厂商正在印度复制中国市场经验,获得快速增长。
根据统计数据,2017年第一季度,VIVO环比增长44.2%,OPPO环比增长14%。
联想以9.5%的市场份额夺得第四名,出货量与上一季度持平。
过去几个季度以来,联想在
零售和线下渠道扩张方面遭遇了诸多挑战。
此外,一些国产手机厂商纷纷在印度建厂。
据悉,当前印度人工成本大约是中国人工成本
的三分之一左右,在印度实现手机的本地化组装,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成本。
撼动三星霸主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三星仍是印度市场上最大的手机厂商。
2017年第一季度,三星在印度
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高达28.1%,环比增长16.9%,同比增长21.7%。
20世纪90年代初,三星开始在印度生产电子设备,生产手机则始于2005年。
近年来,在
中国手机厂商竞争下,三星倍感压力,为了巩固江湖地位,三星在印度市场动作频频。
近日,
三星表示将投资7.6亿美元,将印度的手机和冰箱产能提高一倍。
三星印度工厂坐落于首都新
德里郊外的Noida,该工厂扩建计划凸显出印度市场对三星的重要性,而新投资计划将帮助三
星降低在印度的生产成本。
近年来,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不断蚕食三星的阵地,但并未采取早期那种单纯的价格
战方式,而是更加注重综合实力。
其主要表现:一是主打迅速成长的中端市场,这是最易接受
新兴厂商的市场;二是在双摄像头和指纹密码方面不断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国手机厂商崛
起的重要支点,这些技术不仅被用于国内市场,也迅速延伸至印度等海外市场;三是大胆营销
投入和渠道分成,这种营销策略几乎可以在任何市场复制应用。
目前在中国,三星手机早已跌出销量前五名,在市场份额方面成为名副其实的二线厂商。
有业内人士表示,在印度市场,中国手机企业的当务之急就是沿袭过去的中国市场打法,不断
蚕食三星市场份额,直至抢走第一名的位置。
苹果蠢蠢欲动?
库克对中国市场的青睐可谓路人皆知。
然而从iPhone 6之后,苹果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地位从波峰开始下滑,一路几乎跌出一线阵营。
但作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库克对中国仍然热情不减。
近年来,随着印度市场迅速崛起,库克对印度市场的热情陡增。
不仅亲自造访印度,而且开始商讨在印度建厂、生产中低端
iPhone手机等计划。
事实上,苹果一直计划在印度开设实体零售店,但最大的阻力来自印度政府。
印度政府希
望苹果将更多零件搬到印度本土生产,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印度本土制造业水平,另一方面,可
以有效避免苹果使用翻新零件。
此前坊间有消息称苹果已经开始在印度组装手机,并通过生产最便宜的iPhone SE,得到
当地市场份额的提升。
据悉,该手机的组装被中国台湾制造商Wistron承包,目前已完成组装,开始陆续为下订单的印度客户发货。
随着iPhone在全球市场增长放缓,苹果急于寻求新的增长点,印度市场或许正是其中意的下一个蓝海。
但在印度这样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苹果将面临诸多挑战。
首先,它需要满足当地法律要求,即单一品牌零售商必须在本地采购30%的零部件;其次,考虑到当地
经济发展水平,它需要降低相关设备价格。
IDC数据显示,目前印度智能手机的平均售价约为155美元(约合人民币1066元),而iPhone SE起价为399美元(约合人民币2330元),比均价高出两倍以上。
不仅价格面临挑战,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亦如影随形。
在印度组装iPhone有助于苹果满足当地采购需求,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苹果在印度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超过六成的市场份额,但大多数印度民众并不属于高端}肖费者。
因此,降价以及出售翻新iPhone对苹果非常关键。
有印度媒体指出,在印度手机市场,苹果的策略出现了重大失误。
苹果不应该指望像在中国市场一样、借助品牌影响力追求高价格高利润,而应该
针对印度国民的实际购买力,推出价格更便宜、民众更欢迎的手机。
从“复辟”厂商到本土品牌争夺战
有意思的是,一些计划“复辟”的手机企业也将目标瞄准了印度市场,如诺基亚、亚马逊、微软等厂商,都计划在印度市场挖掘更多机会。
印度本土厂商亦值得关注。
众所周知,中国手机品牌的崛起,一度源自本土手机厂商的蜂拥而起(在功能机时代),但随着智能机发展,中国功能机手机厂商全线崩盘,经过一定市场蛰伏期后,智能手机市场相对成熟,中国本土手机厂商再度崛起,并开始表现出强大的技术和市场实力。
那么,印度厂商是否也会经历这样的阵痛期?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中国手机厂商在印度市场的快速崛起,直接挤压了印度本土企业的市场份额,令本土品牌市场占有率从54%暴跌至20%。
市场份额下降令印度手机厂商叫苦不迭,印度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Intex Technologies创始人Bansal称“每个孩子都需要家长的扶持,应该对中国手机征收反倾销税”。
而印度最大的手机品牌Micromax也表现出相同态度。
但是,如果执意打击进口,或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因为中国企业大幅增加在印度本土组装手机的力度,这些在印度售卖的手机不少就产自印度本土,而与此同时,印度本土企业依然高度依赖中国产品设计师和组件供应商。
印度中低端市场一度被当地本土品牌占据。
时至今日,它们聚焦的仍是15000卢比以下的中低端市场。
中国手机厂商则更多将目光聚焦在三星、苹果身上,中国厂商在印度市场的广告轰炸、地面销售齐头并进,让中国品牌迅速崛起于中高端市场,抢占三星和苹果的份额。
事实上,中国手机厂商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上下游体系完备,虽然相当一部分零件需要进口,但其能为这些零部件开发外壳、主板,搭配电容、设计电路,配套附加外壳,切割玻璃,配套贴膜,迅速组装,一周即出大量成品。
在出货速度方面,中国比任何一个国家都快。
在核心制造能力上,印度厂商普遍缺乏优势,所以将产业逐步转移,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是增强自身在手机产业链的话语权。
印度本土品牌应该找到适合的、能够达成长期战略合作的ODM厂商,借助其后端供应链资源和研发能力,迅速形成能够跟随中国品牌产品脚步的能力。
印度本土品牌可以利用其天时、地利、人和之便,简化渠道,深耕广大农村市场。
通过细分市场定位,根据自身和合作伙伴的资源、能力,选择相应的市场价格竞争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