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模式”促进增产增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种模式”促进增产增收
作者:暂无
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7期
陕西省陇县下凉泉村共435 户1692 人,耕地2335 亩,川塬兼有,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的
优越条件。
但该村和关中地区其他农村一样,近年来也面临粮食种植效益低、种植结构不合理、缺乏劳动力等问题。
如何实现粮食增产增收?在村支书葛建军的带领下,下凉泉村探索出了一
条既稳定粮食生产,又提升种植效益的路子。
成立合作社,推进合作经营。
2012 年,葛建军带头发起成立了众鑫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期通过土地合作经营发展农业生产。
合作社成立时,就吸纳本村农户240 户,注册资金111 万元。
经过5 年发展,已经形成了以农机大队、新型农民培训基地、电子商务部等为主体的农民专业
合作社,拥有办公大楼一座、农机具30 余套,入社社员达到450 户( 包括外村社员15 户)。
通过合作经营,每年集中连片种粮面积达1800 多亩,亩均增产30% 左右,销售价格提高10%。
研究市场,确定种什么。
合作社立足土地资源现状,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合理确定种植结构。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保饭碗。
小麦是农民的口粮。
近年来,通过引进优质高产品种、改进
耕作技术、提高机械化水平,实现了增产增收。
下凉泉村小麦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100亩左右。
二是发展多种经营,增收入。
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引导发展辣椒、核桃、油菜等经济作物,创建了“清泉”牌辣椒产品,并通过电商等销售方式提高了效益。
全村辣椒面积稳定在
200 多亩,每亩纯收入2000 元以上。
三是应对价格下行,创模式。
针对玉米种植效益明显下
滑的情况,2016 年,合作社试种了300 亩青贮玉米,收益较籽实玉米亩均增收200 元以上。
2017年,合作社根据市场需求,提出了发展“青贮玉米+ 蒜苗”的复种模式,计划种植500 亩,每亩蒜苗预期收益5000 元。
多方实践,创新模式。
针对土地碎片化和农户普遍不愿意流转的情况,经过多年实践,合
作社探索出了5 种粮食生产模式。
小麦托管模式。
2012 年,合作社依托粮食高产创建项目,以全村生产条件较好的500 亩
耕地为试点,创建了小麦托管模式。
农户将土地交由合作社统一耕作,每亩交付托管费200元,所收粮食全部归农户自己所有。
从4 年实践看,小麦托管模式打破了生产界限,统一生产,既
便于机械作业,又提高了单产。
土地入股模式。
农户将土地入股交由合作社统一经营,每亩每年按500 元( 或500 斤小麦) 保底分红。
剩余粮食经营所得的60% 归农户所有、20% 归合作社所有、20% 作为发展风险金。
目前,已由当初的50 亩发展到2016 年的270 亩。
土地流转模式。
合作社引入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作育种试验项目,流转土地54 亩用于
科研示范,土地流转费用每年每亩650 元。
既保证了流转户的稳定收益,又通过科研示范为粮
食生产提供了科技支撑。
目前,全村每年参与该项目繁种小麦田100多亩,每亩可增加收益
200 元。
社会化服务模式。
主要为有劳动力、自己耕种的农户,合作社依托农机大队、病虫害防治
大队等为农户提供机耕机播机收、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服务,同时还免费提供技术服务。
这种模
式既满足了农户的需求,又增加了合作社收益。
目前已辐射到5 个村1000 多亩小麦。
合作互助模式。
合作社与农户商议确定种植方式,按低于市场价统一向农户提供种子、化肥、农药、农机等服务,由农户自己耕种,合作社负责产品销售,按销售额适当提成。
今年,
合作社已与农户达成了种植“青贮玉米+ 蒜苗”500 亩的协议。
这种模式既有利于发挥合作社
在统一提供生产资料、农机服务、技术服务、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优势,又有利于调动农户参与生产的积极性,还可有效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
( 赴陕西调查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