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帝朱棣五次远征蒙古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乐皇帝朱棣五次远征蒙古
明太祖驱逐鞑虏,定鼎中原。

明成祖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

驱逐的,防备的,无外乎漠北的蒙古。

朱棣为了彻底解决元朝蒙古的残余势力,从公元1410年(永乐八年)开始,朱棣亲自率领明军进行北伐。

这次北伐,明军在飞云山大战中击破五万蒙古铁骑,蒙古本部的鞑靼向明朝称臣纳贡。

五次北伐致使蒙古势力进一削弱,维护了明朝边境的安宁,后来朱棣亦在第五次亲征得胜回朝途中病死,也就是1424年。

历史上,对朱棣的远征蒙古评价很高,但是 1449年,距离朱棣最后一次远征蒙古刚刚25年,就发生了土木堡之变,朱棣的太孙皇帝朱祁镇成为阶下囚。

因为这个,有人认为朱棣的五次远征蒙古,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军事笑话。

打开网易新闻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
(朱棣)
对于朱棣的五次远征蒙古,历史评价很高。

然而,历史却非常搞笑,最后一次远征蒙古不到25年,蒙古国就抓了大明皇帝。

因为这个,人们就对朱棣的五次远征蒙古提出了质疑。

那么,五大征都有哪些功
绩?
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师出北京,一路游山玩水、狩猎赏景,所获者野马、狡兔、黄羊耳,金幼孜能够记录下来的朱棣谈话,也无非“汝等观此,方知塞外风景”。

“汝等观此,四望空阔,又与每日所见者异”一类品鉴风光之语。

在路上行了整整三个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报第一次军情:某胡骑都指挥使“获虏一人至”。

第二天,五月九日,再获“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

之后,敌又无踪影。

直到六月九日,总算见到一小股比较整齐的敌人“列阵以待”,“上麾宿卫即催败之,虏势披靡,追奔不十余里”。

这“十余里”的追逐,竟然就是朱棣惊天动地第一次北征之最大战役。

后面,仅偶遇“游虏”而已。

六月十四在一河边发现“游虏”,“虏怆惶渡河,我骑乘之,生擒数人,余皆死。

虏由是遂绝”。

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军回到北京,第一次北征结束。

1414年(永乐十二年),永乐帝举行第二次北伐,在忽兰忽失温(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南)击败瓦剌将领马哈木,追至土剌河,马哈木逃遁。

瓦剌战败,明成祖诏告天下。

跟第一次比,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战果堪称“巨大”,但也不过“毙贼数百人”,且是以“五十万之众”对“可三万余人”极悬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永乐二十年的北征,三十万大军未至,鞑靼首领阿鲁台率部撤离,朱棣完全扑空。

即便一贯极尽粉饰之能事的《太宗实录》,在添油加醋编造“杀首贼数十人,斩馘其余党无算”之余,也还是闪烁其词地透露了实情:“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其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

”既称“远遁”,当然连影子都见不着了,何来“首贼”可杀,且至
“数十人”?彼此矛盾,其说不攻自破。

真实情况如何呢?此次北征系因阿鲁台的鞑靼部寇兴和杀明朝守将王焕而起,可是阿鲁台在朱棣亲统大军来伐之前就已撤军,朱棣根本没有跟他所欲“惩罚”的鞑靼人交上手。

没找着鞑靼人,他就拿另一部落即东部蒙古的兀良哈人出气,所杀数百人亦属该部落,而且多为老弱平民。

时任礼部郎中的孙原贞随军参战,他描述说,蒙古人在明军将至之前,“各先远避,保其种类,是以天兵如入无人之境。

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并获其马牛羊以归”。

如入无人之境,杀俘老弱平民,这也算“盖世奇功”?
第四次即永乐二十一年的北征,如出一辙,阿鲁台又使用“敌进我退”这一手,朱棣则再次扑空,再次“如入无人之境”。

他正懊丧之际——《明史》的说法是“帝方耻无功”———另一部首领前来归附,朱棣总算可以搪塞一把,就像前一次杀俘兀良哈部老弱以充战果那样。

永乐二十二年最后一次北征,索性空手而回,连可以冒充的“战果”也没有。

整个过程从头到尾,“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辄(应为“辙”字之误,抄者所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人(应为“久”字之误)”。

“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

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师”,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一命西归。

因为蒙古的地盘太大了,一遇到明军来打,蒙古就远遁他乡,根
本找不到。

所以说,朱棣的几次远征,根本没有伤到蒙古的筋骨。

但是,为了这些远征,明朝的付出是十分巨大的。

明成祖五次千里出师,远征漠北,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第三次亲征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兵部尚书方宾等人以为频年用兵,戎马资储丧失不少,且粮储不足,不宜兴师。

但是,朱棣却坚持远征,给明朝的国民带来很大负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