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年级科学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把发声的音叉放入水中,会看到水花四溅,这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3、噪声、污水、废气、垃圾被称为污染环境的“四大公害”。

4、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5、当物体振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6、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组成。

7、次声波就是振动频率低于 20 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二、探究选择
1、声音是以②方式向④传播的。

①振动②声波③四周④四面八方
2、往杯子里面倒水,当杯子里面水面较高时①,杯子里面水面较低时②。

①水声高②水声低
3、制作土电话时,用②做电话线,效果更好。

①棉线②铜线
4、通过对比,锯条伸出桌面长短不同的实验,发现尺子伸出桌面较短时,①;伸出桌面较长时,②。

①声音高②声音低
5、停止敲鼓后,还能听到鼓声,这是因为②。

①耳的错觉②鼓面仍然再振动③振动虽然停止了,但声音要持续一段时间
6、下列声音中,让人听后愉悦的是①。

①钢琴声②喇叭声
三、探究判断
1、我们说话或唱歌的声音是空气振动发出的。

(√)
2、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所以在月球上听不到人们的对话声。

(√)
3、噪声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心情。

(√)
4、次声波不依靠其他辅助设备,能在地球上传播更远的距离。

(√)
5、液体、气体、固体中,只有固体能传播声音。

(×)
6、人耳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20000赫兹。

(√)
7、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每秒340米。

(√)
8、中耳和内耳在头的内部,我们看不见。

(√)
9、鼓膜是椭圆的,半透明的薄膜。

(√)
10、所有的物体发声时都在振动。

(√)
四、名词简答
超声波:当物体振动超过一定频率,即高于人耳听觉上限时,人们便听不到了,这样的声波称为超声波。

五、动脑动手做实验
1、怎样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把你的实验方法写下来。

(1)、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绿豆、音叉、水
(2)、实验步骤:①、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在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观察现象。

②、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敲鼓,观察现象。

③、用锤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

(3)、实验现象:①、皮筋在振动。

②、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

③、水面有波纹,并有水滴溅起,音叉震动。

(4)、实验结果: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真空能传播声音吗?请你设计实验证明.
(1)、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玻璃钟罩、抽气机
(2)、实验步骤:①、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把闹钟放在真空的玻璃钟罩内是否能听到声音。

②、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听到声音吗?
③、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在水槽中;将耳朵贴在水槽上,你能听到声音吗?
(3)、实验现象:除了在真空玻璃钟罩内听不到声音外,其余都能听到声音。

(4)、实验结果: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六、思考回答
1、简要说一说,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答: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2、怎样降低噪声,结合自己的学校生活说一说。

把你的建议写出来,课下与同学们交流。

答:如: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
七、展示台
查阅资料,在月球上,如果不借助其他工具能听到声音吗?
答:不能,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只有真空,而真空又不能传声.
1、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用土电话打电话时,电话线要绷紧,电话线中间不要碰到任何障碍物。

3、在一些公共场合安装“禁止鸣笛”的宣传标语,是为了降低噪声。

4、物体振动发声时,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面八方传播的。

5、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6、超声波就是振动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一种高频率波。

7、中耳由听小骨、鼓膜组成。

二、探究选择
1、用手拨动两把疏密不同的梳子,①发出的声音高,②发出的声音低。

①梳齿密的梳子②梳齿疏的梳子
2、向玻璃瓶内吹气,玻璃瓶会发出声音,这主要是①原因。

①空气振动②瓶子振动
3、把耳朵贴在桌上,用手轻轻敲桌底,听到的声音主要是②传播的。

①空气②桌子
4、我们生活中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①传播的。

①空气②大地
5、在月球上,不借助其它东西①听到声音。

①不能②能
6、人耳能听到的声波为①赫兹①20——20000 ② 20——2000
7、②与听神经相连。

①鼓膜②耳蜗
三、探究判断
1、敲打物体的力量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
2、要使物体的发声立刻听下来,最好的方法是让物体立刻停止振动。

(√)
3、我们把闹钟放到真空玻璃罩里,我们也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
4、次声波因为有它独特的优点,所以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

(√)
5、声音只能向四周传播。

(×)
6、植树造林是城市降低噪音的有效方法之一。

(√)
7、任何物体发声时,都有振动。

(√)
四、名词简答
次声波:次声波就是振动频率低于 20 赫兹的一种低频率波。

五、动脑动手做实验
1、声音是怎样传播的?请你设计实验探究。

①、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玻璃钟罩、抽气机
②、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听到声音吗?
(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在水槽中;将耳朵贴在水槽上,你能听到声音吗?
③:实验现象:(1)、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2)、在桌子另一头能听到敲桌子的声音。

(3)、能听到水中小闹钟的声音。

④、实验结论:固体、气体、液体都可以传播声音。

2、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声音的大小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

①、实验材料:鼓、碎纸屑、木梳、硬纸片
②、实验步骤:(1)、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轻敲鼓,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情况;敲击由轻逐渐加重,观察鼓面上纸屑的振动。

(2)、用一张硬卡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和细齿,仔细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③、实验现象:(1)、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

(2)、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波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
④、实验结论:(1)、响度越大,纸屑跳动越高,说明振幅越大声音越高。

(2)、卡片拨动细齿听到的声音比波动粗齿听到的声音高,说明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六、思考回答
1、怎样保护我们的听觉?结合自己举例说一说。

答:一是尽量避开噪音。

二是避免乱挖耳朵。

三是听到巨大声响时要张口,以免震破鼓膜。

四是鼻、咽部发生炎症时及时治疗,以免引起中耳炎。

五是不让污水进入外耳道,避免外耳道感染。

2、各举出三例生活中的乐音、噪音。

谈一谈如何降低生活中的噪音,把你的建议写出来。

答:(1)、乐音使人感到愉快,如:清脆婉转的鸟语,悠扬动听的琴声、美妙的歌声。

噪音使人厌烦,如:震耳欲聋的雷声,建筑工地的杂声、集市的吵闹声。

(2)、如何降低噪音:在学校里,轻声关门、阅览室里不大声喧哗、楼道里放轻脚步。

七、展示台
有些动物的耳朵特别大?这是为什么?受此启发,你有什么想法吗?
答:蝙蝠的耳朵圆圆的,与身体相比显得很大。

蝙蝠飞行时,耳朵像两只喇叭口,能接收反射回来的超声波,耳朵上的毛还能觉察到轻微的振动,比蜗牛的触角还灵敏。

兔子的耳朵是竖起来的,只要有一点声响,它就能听见,而耳朵还能转向,听到四面八方传来的声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