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业分层测评 人民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版高中历史专题7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1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业分层测评人民版必修2
(建议用时:30分钟)
[学业达标]
1.到1918年下半年,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

在此背景下,列宁( )
A.领导了十月革命
B.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开展农业集体化
D.领导俄国坚决退出一战
【解析】根据时间“1918年”和“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社会主义祖国在危急中’”可得出当时苏俄处于国内战争时期,为了集中人力物力战胜国内外敌人,列宁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B项正确;十月革命发生在1917年11月,故A项错误;开展农业集体化属于斯大林模式的内容,故C项错误;1917年11月8日,列宁签署《和平法令》,宣布退出一战,故D项错误。

【答案】 B
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后,农民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较为普遍,这说明( )
【导学号:68230104】A.苏维埃政权得不到农民的拥护
B.工农联盟已经出现严重危机
C.这种政策严重损害了农民利益
D.小生产者的自私性暴露无遗
【解析】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规定:农民除保留口粮、种子粮和饲料粮外,其余粮食以极低的价格交售给国家,这引起了农民的不满,隐瞒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日益普遍。

A、B、D三项与题干材料含义不符。

【答案】 C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其中的“非常时期”是指这一时期苏俄面临(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困境
B.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
C.严重的兵变和农民暴动
D.法西斯侵略势力的威胁
【解析】十月革命后,面对严峻的内忧外患,苏维埃政府实行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开始实施的时间是1918年,当时苏俄已退出了一战,A项错误;C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施的消极影响;D项发生在二战期间,与时间不符。

【答案】 B
4.1921年10月,列宁在党的代表会议上指出:“新经济政策的全部意义……就在于而且仅仅在于:要找到我们用很大力量才能建立起来的那种新经济同农民经济的结合点。

”这里,列宁主要强调( )
A.利用市场机制B.建立工农联盟
C.生产资料公有D.按劳分配产品
【解析】新经济政策的突出特点在于注意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故选A项。

【答案】 A
5.列宁说:“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以下符合上述理论的措施是( )
【导学号:68230105】A.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B.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
C.实行余粮收集制
D.禁止自由贸易
【解析】实践证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之后,列宁提出新经济政策,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答案】 A
6.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主要“新”在( )
A.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改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C.目的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解析】A项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B项只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方面,不如D 项概括全面;C项是两者的共同点。

【答案】 D
[能力提升]
7.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颁布法令,宣布一切土地为全民财产,禁止土地买卖、出
租等。

粮食税颁布后的1922年,全俄苏维埃中央执行委员会颁布了《土地劳动使用法》,允许出租土地和使用雇佣劳动。

该政策的出台和实施表明当时苏俄( )
A.以往的土地法令被彻底废除
B.农村个体经济的合法地位得到承认
C.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商品经济的主导地位得到巩固
【解析】A项“彻底”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B项只是一种改革的尝试,当时党内还有很多反对意见,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

【答案】 C
8.苏共领导人布哈林曾指出:“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我们过去认为,可以一举消灭市场关系,而实际情况表明,我们恰恰要通过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

”新经济政策中与之相关的举措是( )
A.以固定的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
B.苏共推行全面的工业国有化措施
C.废除实物分配制,允许自由贸易
D.开始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解析】从材料“市场关系的存在是新经济政策的决定性因素”可知该材料旨在强调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和价值规律来发展经济的特点,故C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排除;苏共推行全面的工业国有化措施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故B项错误;D项属于赫鲁晓夫改革的措施,故排除。

【答案】 C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导学号:68230106】材料一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上访的老农。

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

政府拿走的太多了。

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的兴趣呢?
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
老农:正是这样。

材料二1921年,美国人哈默大学毕业后到俄国访问。

在那里他看到饥荒,也看到蕴藏着巨大宝藏。

他用易货贸易的方式为俄国购买了价值100万美元的小麦。

后来列宁特地接
见他,并授予他在苏俄开采石棉的特许权。

(1)造成老农所说的“现在主要的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列宁是如何解决这些“农村主要的问题的”?
(2)结合材料二回答,此时的哈默能在苏俄开采石棉的前提是什么?如何认识苏俄的这一政策?
【解析】第(1)问“原因”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方面回答原因,“办法”结合新经济政策。

第(2)问“前提”从新经济政策内容回答。

“认识”结合新经济政策的作用、评价、特点回答。

【答案】(1)原因: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直接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起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挫伤了农民劳动生产的积极性。

办法: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前提: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在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大生产和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部分国有企业采取租让制和租借制方式,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认识: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私人经济等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

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巩固了工农联盟,稳定了政治形势。

是一条适合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