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随州市中考语文考点之文言文复习备考及解题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随州市中考语文考点之文言文复习备考及解题巧(鄂教版)
《中考说明》解读:
《随州市2009年初中学业考试语文科说明》提出了09年语文试题命题的内容是:一是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二是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一般用法;三是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四是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并能简要地加以概。
这与《课标》对文言文阅读提出的目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一脉相承的。
根据这一要求,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的选取必须符合“浅易”这一标准。
怎样才能在文言文部分取得满意的成绩呢?我认为备考及应考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分值及题型:
分值14分,第一小题解释加点的实词(4分);第二小题常见文言虚词用法,以选择题形式出现(3分);第三小题是翻译句子(4分);第三小题是拓展题(4分)。
复习备考及解题策略:
2009年中考文言文阅读材料选择继续延续2008年的模式----课外文言阅读材料。
但答案在课内。
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意义。
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复习时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与现代汉语比较,掌握文言词义。
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是一脉相承的。
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词语还保留着古代汉语的意义和用法,而学生对现代汉语比较熟悉,因而从现代汉语的角度出发文言文中的多数词我们并不难理解。
根据语言环境,揣摩词义,有的可以直接把单音节词解释成合成词,例如《陋室铭》中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的“调”可译为“调弄”、“弹奏”。
有的则可以从已有的现代汉语知识出发,充分调动已有的词汇词义积累,展开合理而丰富的联想,进行合理的推测,去正确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
例如:
①.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岳阳楼记》)
②.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③.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郦道元《三峡》)
上面的“观”使人一下子想到了“景观”,根据上下文再推测可解释为“景象”,“大观”就是“雄伟景象”;“硕”使人想到了“硕大”,“硕师”就是“大师”,也就是“才学渊博的老师”;根据语言环境,“良”在此不能作现代汉语的“好”来讲,但现代汉语中有“良久”、“用心良苦”等词,“良”都作“确实”、“很”来讲,在此句中可引申为“的确”。
有时会碰到一些词类活用等语法现象,而初中语文教学又不允许接触这一些名词术语。
这时,要是你联系一下现代汉语中的一些语言现象,这一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动心忍性”的“苦、劳、饿、动、忍”可解释为“使……苦、劳、饿、动、忍”,这里采用了使动用法。
你
只要和我们现时流行语“瘦身(使身体瘦)”一对照,问题就解决了,类似的还有像广告语“万家乐,乐万家”、标语“人人动手,清洁家园”中加点词“乐(使……快乐)”、“清洁(使……清洁)”等。
当然,古汉语词汇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也有一些词的词义已发生了变化。
如果我们从词义变化的角度来理解,就会有利于准确地掌握文言实词的含义。
如《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主人日再食”,《曹刿论战》中的“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两个“再”在句中分别解释为“两次”和“第二次(击鼓)”的意思,而现在一般是“又一次”的意思;《出师表》中“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痛恨”和“卑鄙”,在句中分别翻译为“痛心和遗憾”、“身份低微,出身低下”,这两个词在现在则分别是“深切地憎恨”和“(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的意思。
许多古代汉语中流传到现在的双音节词,在当时一般都是两个词,翻译时要分开解释,类似的还有像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妻子”、“交通”、“鲜美”、“无论”等。
二是通过分析字形,掌握文言词义。
汉字属于表意文字,字形与词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在教授文言实词时,常常结合汉字字形结构,来分析汉字的本义。
例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的“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后又引申为“死亡、不存在”,如“人琴俱亡”。
“亡”还假借为“无”,读wú,如《愚公移山》中的“河曲智叟亡以应”。
汉字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形声字。
形声字是由表意偏旁和表声偏旁构成的。
了解表意偏旁的表意功能,通过分析字形,就可掌握词义。
例如“绝”,从丝从刀,表示用刀割断丝缕的意思。
引申为“断、断绝、消失”等,如“沿溯阻绝”(《三峡》)中“绝”为“断”,近体诗中“绝句”的“绝”,也是“断绝”的意思,即所谓“断律为绝”;“哀转久绝”(《三峡》)中的“绝”是“消失”的意思。
“绝”也有“极点”或“极”意,因为断绝处,也就是尽头,“绝巘多生怪柏”(《三峡》),都含有到了“极点”或“极”意思。
引申义都与本义有着密切联系,都是由本义引申出来的。
抓住了本义,引申义也就容易掌握了。
三是结合利用成语,掌握文言词义。
相当多的成语来源于古典文献,成语中的一些词的意义和用法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
在学习文言词语时,如果结合学生所熟知的成语,就能温故而知新,取得良好的效果。
试看下边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④.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口技》)
⑤.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岳阳楼记》)
⑥.及其日中如探汤。
(《两小儿辩日》)
⑦.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
(《送东阳马生序》)
⑧.投诸渤海之尾。
(《愚公移山》)
如果把这些词语抽出来单独讲解,学生就会感到很抽象,难以接受;如果与学生所熟知的成语联系起来,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讲“走”,就联系成语“奔走相告”、“走马观花”,义为“跑”;讲“薄”,就联系成语“日薄西山”,义为“迫近”;讲“汤”,
就联系成语“赴汤蹈火”,义为“热水”;讲“假”,就联系成语“狐假虎威”,义为“借”;讲“诸”,就联系成语“付诸东流”,义为“之于”,这里是兼词,上文两个“诸”义相同。
又如:
⑨.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⑩.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出师表》)
⑾.其岸势犬牙差互。
(《小石潭记》)
⑿.凄神寒骨,悄创幽邃,寂寥无人。
(《小石潭记》)
⒀.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捕蛇者说》)
上面句子中的加点词的用法也都能在一些成语中找到影子。
如讲“被”,就联系成语“披坚执锐”,这里是通假字,同“披”;讲“毛”,就联系成语“不翼而飞”,“不”字后名词活用为动词,义为“长草木”;讲“犬牙”,就联系成语“狼吞虎咽”、“风餐露宿”,是名词在动词前用作状语,义为“像狗的牙齿一样”;讲“凄”、“寒”,就联系成语“息事宁人”,这里采用了使动用法,意为“使……凄”、“使……寒”;讲“出”、“入”,就联系成语“入不敷出”,这里是动词活用为名词,意思分别为“出产的东西”、“收入”。
通过例举和解析成语的方法让我们掌握并积累文言实词的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以简驭繁,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在文言文实词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引导学生不断积累,温故而知新,学会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合理的联想和推测,那么学生一定能轻松自如的理解并掌握文言实词,教学也必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㈡.理解常见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初中阶段应掌握的常用文言虚词有“之”“于”“而”“以”“其”“为”“乃”“焉”等,我们要根据这些文言虚词的不同用法,结合例句进行归类积累,在此基础上才能有把握地完成虚词题。
同学们不妨通过卡片的形式,识记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下面将初中常见的12个虚词举例如下(以鄂教版为主):
之
⒈代词
作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事、代物。
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她)(他们)”、“它(它们)”。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③肉食者谋之。
(《曹刿论战》)
有时也作第一人称,译为“我”。
如:太尉苟以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上枢密韩太尉书》)
⒉助词
⑴.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
如: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岳阳楼记》)②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曹刿论战》)
⑵.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扁鹊见蔡桓公》)②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
⑶音节助词。
用来调整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
如:公将鼓之(《曹刿论战》)
⑷结构助词,是宾语提前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陋室铭》)②宋何罪之有?(《公输》)③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满井游记》)
⑸结构助词,是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岳阳楼记》).
⒊作动词,可译为“到”、“往”。
如:吾欲之南海,何如?(《为学》)
者
⒈结构助词,译作“……的”“……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的原因”等,相当于名词性短语。
如: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愚公移山》)②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出师表》)③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为学》)
⒉语气助词,用在主语之后表示停顿,谓语部分一般用“也”字结尾,起判断作用。
如:①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而
主要作连词用,可以表示以下关系:
l.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如: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八则》)
2.承接关系,可译作“就”“接着”,或不译。
如:①扁鹊望桓候而还走(《扁鹊见蔡桓公》)②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3.转折关系,译作“但是”“可是”“却”。
如: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爱莲说》).
4.递进关系,译作“而且”“并且”或不译。
如:①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②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八则》
5.修饰关系,可译为“地”“着”,或不译。
①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
其
⒈代词
⑴作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作“他(她)”“他(她)的”“他们”“他们的”“它”“它们”“它们的”。
如:①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八则》)
有时也译作第一人称代词“我”。
⑵指示代词,可译为“那”、“那个”、如:复前行,欲穷其林(《桃花源记》)也可译作“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如: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为学》)
⒉副词
放在句首或句中,表示疑问、猜度、反诘、愿望等语气,常和放在句末的语气词配合,可译为“大概”“或许”“恐怕”“可要”“怎么”“难道”等,或省去。
①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⒊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如: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
心不若
余之专尔。
(《送东阳马生序》)
以
⒈介词
⑴介绍动作行为产生的原因,可译为“因为”“由于”。
如: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②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前一个“以”表原因,后一个“以”表目的。
)(《出师表》)
⑵介绍动作行为所凭借的条件,可译为“凭借”“按照”“依靠”等。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可译作“把”、“拿”、“用”等。
如: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⒉连词
⑴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来”如:①以光先帝遗德(《出师表》)③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⑵表示结果,可译作“以至”‘“因而”。
如:①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出师表》)②以伤先帝之明(《出师表》)
⑶有时相当于连词“而”。
如:①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之驴》②醉则更相枕以卧(《始得西山宴游记》)
⒊“以”还可作动词(属于实词)用,可译为“认为”。
如:①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出师表》).
焉
1.疑问代词,可译为“哪里”。
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句末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为“呢”。
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
3.代词,相当于“之”。
如:忽啼求之,父异焉(《伤仲永》)
4.兼词,用于动词、形容词之后,即兼有介词和代词的作用,相当于“从这里”“在那里”。
如:①不复出焉(《桃花源记》)②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③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曹判论战》)
虽
连词“虽”在文言文中主要有两种用法。
1.表示假设,可译为“即使”。
如:①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2.表示转折,可译为“虽然”。
如: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送东阳马生序》)
然
⒈代词,起指示作用,译作“这样”“如此”。
如:
⒉连词,表转折关系,译作“然而”“但是”等。
(三)语气助词,分三种情况:
⑴用在形容词之后,作为词尾,译作“……地”。
如: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⑵用于词尾,译作“……的样子”。
如: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醉翁亭记》)
⑶用于句尾,常与“如”“若”连用,构成“如……然”“若……然”格式,相当于“……的样子”
乃
⒈作副词。
有三种情况。
⑴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才”。
如:①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世说新语〉三则》)
⑵表示动作在时间上的承接,译作“就”。
如:例: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
⑶表示出人意料,译作“竟”“竟然”。
如: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桃花源记》)
⑷用于判断动中,相当于“是”“就是”。
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⒉作连词,表示前后的衔接或转折,可译为“于是”。
如:①乃重修岳阳楼。
(《岳阳楼记》)
⒊作代词,译为“你、你的”。
如: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儿》)
于
介词“于”的主要用法有:
1.表示动作发生的处所、时间,译作“在”“从”。
如: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②子墨子闻之,起于鲁(《公输》)
2.表示动作的对象,译作“向”“对”“同”“给”“到”等。
如:①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愚公移山》)②贫者语于富者曰(《为学》)③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④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孟子〉二章》)
3.用在被动句中,介绍行为主动者,可译为“被”。
如:“受制于人”的“于”。
4.用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作“比”。
如: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
(《鱼我所欲也》)
5.表原因,可译为“由于”“因为”。
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二章》)
为
“为”作为动词有两种基本用法,一是表判断,一是表动作行为。
这里只介绍“为”作为介词的用法。
1.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可译作“向”“对”等。
如:①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
②此人——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
2.表示被动,译作“被”。
如:梅花为寒气所勒(《西湖游记二则》)
3.表示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给”等。
4.表示动作、行为的目的,可译作“为着”“为了”。
如: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
5.表动作、行为的时间,可译为“当”“等到”,
㈢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教师要教会学生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
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比如“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沛公的侍卫樊哙。
“者也”是语尾助词,不译。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3)补出省略了的语句。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翻译时一般应调整语序,以便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如“波澜不惊”,可活译成“(湖面)风平浪静”。
(四)拓展迁移题。
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
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育理念。
例:阅读下面《范仲淹罢宴》,完成文后问题。
范文正公守邠(bīn)州,暇日率僚属(下属的官吏)登楼置酒,未举觞,见缞绖(cu ī dié丧服)数人营理葬具者。
公亟(jí急迫地)令询之,乃寓居士人(寄居在外的读书人)卒于邠,将出殡近郊,赗(fènɡ)敛棺槨(下葬的物品)皆所未具。
公怃然(失意的样子),即彻(通“撤”)宴席,厚赒(zhōu救济)给之,使毕其事。
坐客感叹有泣下者。
《岳阳楼记》是范仲淹应谪守“江湖之远”的滕子京之邀而写的,既为劝戒对方也有自勉之意。
根据这篇短文所叙的故事,你对“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这句话的意思,有什么新的理解?应该这样回答:不仅忧君而且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