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次周周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次周周清(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得分: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20分)
怆.然()岱.宗()决眦.()足鸡豚.()
箫.鼓()吟.鞭()德馨.()锲.而不舍()
蕃.()淤.泥()叩.门()发扬滋.长()
薪.金()案牍.()气魄.()酣.然入梦()
浩荡.()攀.谈()呜咽.()苛.捐杂税()
2.下列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甚潘腊酒鸿儒亭亭净直
B.清涟气魄惩罚至死不懈
C.俏壁哺育犁耙污秽不堪
D.高梁懊悔胸膛刺入肌骨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谦逊懊诲亦复如是顾名思义
B.奔驰泛滥高山之巅惊涛澎湃
C.丰饶田垄一泄万丈巾帼英雄
D.顷斜亘古淳朴帖花黄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现场采样是环境监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B.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使人民生活逐渐恢复正常。

C.老王和老李是我的忘年交,他80多岁了,很喜欢侍弄花草。

D.能否搞好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是提高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途径。

5.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8分)
(1)指锐气和才干全都表现出来。

多形容人气盛逞强。

()
(2)指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

()
(3)指很少有人知道。

()
(4)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
(5)形容情绪十分激动;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
(6)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
(7)魄力;气势。

()
(8)指对人或事物无法猜测和估量。

()
6.文学常识填空。

(13分)
(1)《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代文学家、诗人。

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

(2)《望岳》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填创作风格)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被后世尊称为(),他的诗被称为()。

(3)《登飞来峰》的作者是()(填朝代)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填人名),“唐宋八大家”之一。

(4)《游山西村》的作者是(),字务观,号(),()(填朝代)著名爱国诗人。

(5)《己亥杂诗》(其五)的作者是()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填人名)。

7.古诗文默写。

(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2)__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_______
(4)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拄杖无时夜叩门。

(6)_____________________,吟鞭东指即天涯。

(7)运用夸张手法写出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描写木兰在边塞军营艰苦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爱莲说》检测题。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字词(每空1分,共12分)
蕃()独()甚()濯()亵玩()蔓()益()亭亭()植()鲜()宜()枝()(2)翻译下列句子(每题4分,共16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理解(每题4分,共12分)
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写莲花的?
②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作者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③文中的“牡丹”“菊”“莲”分别象征了什么样的人?
答案:
1.
2.B
3.B
4.A B.“随着.....”和“使......”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删去“随着”或“使”;C.有歧义,“他”指代不明,可将“他”改为“老王”;D.“能否”和“是”两面对一面,可删去“能否”。

5.(1)锋芒毕露
(2)可歌可泣
(3)鲜为人知
(4)鞠躬尽瘁
(5)慷慨淋漓
(6)深恶痛绝
(7)气魄
(8)不可捉摸
6.(1)陈子昂唐
(2)杜甫现实主义诗圣诗史
(3)北宋王安石
(4)陆游放翁南宋
(5)清龚自珍
7.(7)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8)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8.
(3)
①从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和风度气质三个方面来写莲花的。

②运用衬托的手法,以突出莲的高尚情操。

③“牡丹”象征追求功名富贵的人,“菊”象征淡泊名利的隐士,“莲”象征品行高尚的贤能之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