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聋生厌学原因分析及矫正策略
摘要:聋生的心理问题解决是聋校和谐校园创建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要解决聋生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必须弄清楚它的成因,在此基础上要认真探索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聋生;厌学;解决策略
厌学是指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学习活动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行为。
厌学,即“厌烦学习”、“不愿意学习”。
学生厌学主要表现为注意力分散,上课不认真听讲、思维迟缓, 提不起精神,情绪消极, 作业拖拖拉拉, 敷衍了事并伴随着学习效率降低, 考试及作业的错误率上升等等。
总而言之, 就是对学习失去了兴趣。
厌学的孩子对上学不感兴趣,但迫于家庭或外界压力又不得不走进学校。
在校学习状态消极,学习效率低下,人也会变得烦躁不安,产生焦虑情绪,注意力不能集中,甚至看什么都不顺眼,对自己和别人都感到厌烦。
过度的厌学情绪还会使人脱离现实,造成生活适应困难,阻碍人格的发展。
当觉得自己无论如何再也学不进去的时候,当他觉得上学和学习对他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的时候,他就可能会从心底产生对上学和学习的厌恶情绪,最终可能会选择退学、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学生厌学是当前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既是家庭问题,又是学校问题,也是社会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2005年有关专家调查
显示,有57.6%的中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相当多的学生厌学情绪严重,心理健康堪忧,相当多的中小学生难以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
小学生正处于他们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长身体、长知识、长智慧的时期,也是其道德品质与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他们面临着生理与心理上的急剧变化,加之紧张的学习,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不适应。
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师大教育系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大型调查,因“喜欢学习”而上学的学生仅有百分之八点四。
学生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依次为实验、用电脑、读课外书,而认为最有效的即适合应考的学习方式则依次是听讲、作业练习,这恰恰是造成他们厌学的重要因素。
通过查阅大量的关于研究厌学情绪方面的书籍和文献,发现这些资料中多是研究中学阶段、职业教育阶段学生的厌学情绪,而且大部分只是对现在学生厌学情绪的理论研究,缺乏对于小学生厌学情绪的个案分析,同时对小学生如何克服厌学情绪未做可行性研究。
在此情况下,本文采用个案分析法,通过访问一位五年级的带有典型厌学情绪的小学生,分析其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原因,并针对该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该生走出困境,重新树立对学习的兴趣,使其以集中的注意力和充沛的精力投入生活和学习,从而提高该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厌学心理的表现
(一)情绪状态不佳
由于对学习感到痛苦,由苦学而发展到厌学,逐渐地产生了对学
习的厌倦,产生对学校教育的厌恶和反感情绪。
由于过多的在学习方面否定和贬低自己,很容易产生悲伤和抑郁情绪。
在与其交谈中,他说道:“我现在觉得自己一点也比不上别人,上课时被老师骂,回家了还要被爸爸妈妈教训,我难道就一点优点都没有了?”尽管他有时也想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差,自己还是有很多优点的,但每当遭到老师和父母的数落时,他就整天惶惶然,不知所措,处于矛盾、焦虑和痛苦之中。
(二)行为方式异常
在转学之前的班级上性格外向,和同学们相处融洽,积极参加并组织集体活动,但在转入现所在学校后,觉得自己就像一只“丑小鸭”,被人们遗弃而没有价值。
由此产生做任何事都缺乏信息,缺乏勇气、犹豫不决,甚至逃避、退缩。
由此表现出一些逃避的行为方式,如靠近教室墙壁、角落等较隐蔽之处,话语变少,很少言笑等等。
三、厌学心理的成因
通过一系列的访谈和调查,初步了解了产生厌学心理直至厌学行为的原因,经过整理,导致厌学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外部的环境因素,也有内在的身心因素,更有自身不良的认知因素。
(一)不良的家庭教育方式
1、家长不合理的价值观
今天,独生子女家庭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家庭构成的主要形式。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溺爱子女已或多或少地成为了一个普遍的现象。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儿童有充分的时间与家长生活在
一起,因此,家长的素质、教养、言谈、举止等都对儿童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道德观、价值观及行为习惯。
2、家长过高的要求和期望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当家长的心愿。
可是,每位孩子的心理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同的,过高的要求反而会适得其反。
家长只有在孩子的实际能力和水平下,提出适当的要求,才会使孩子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甜头。
如果期望过高,只会使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样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无论怎样努力都是失败,渐渐的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3、家长的听之任之不重视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孩子。
××的父母自身工作繁忙,孩子父亲有时一连一个礼拜都不在家里,母亲对孩子的学习又无法做到尽心尽力。
“爸妈可以玩,我不可以玩,爸妈可以玩到深更半夜,我呢?被反锁在家里抄书,有时出去玩被发现了,就要遭到一顿毒打!这凭什么啊?”“因为我是学生,我要学习!”“别的学生可以玩,我不可以玩,我还是被反锁在家里抄书,这又是为什么啊?”“因为人家成绩好,我成绩不好,我还要学习!”
(二)学校因素
学校是学生进行科学文化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
学校所推行的教育方针、所采取的教育措施、教师的教学和言行等等都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1、学校传统的教育观念
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到处都高举“素质教育”的大旗,但并不意味着“应试教育”已退出历史舞台。
在学校,它仍有一定的市场,传统的“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以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的标准,无形地加大学生压力,在学校每天七、八节课,只有课间午休时间可以由学生支配,有时老师还要占用学生的时间让他们订正作业。
上课时部分老师不注重教材、教学和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教学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呆板、单调,仍采用僵化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重知识传授,轻思想教育、学法指导和能力培养,采用“满堂灌”、“题海战术”,每天回家还要背着如山的作业,这怎么可能让小学生感到上学很愉快,学习很快乐呢?学习对他来说就是一件苦差事。
在访谈中我也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教不会你!考会你!”这是一句什么样的话!正如传遍大江南北的“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使得学校成了考试的演练场,频繁的考试让学生疲于奔波,考试考不好就要抄试卷,这是何等地痛苦!
学校一再推行死板的教育措施,沉重的学业负担使得在校学生们苦不堪言。
同时,校园文化对于这所学校而言根本就是空谈。
常常连体育课都被占用。
小学生居然已经成为了学习的机器。
学校用这样的教学观念当然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2、不良的师生关系
朱智贤教授主持的国内十省市在校青少年理想、动机和兴趣的研究发现,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学生形成学科兴趣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小心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里有爱迪生。
”教师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的深远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采取相应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要么认为其智力水平低而放弃,要么责怪其学习不努力,从而导致学生的成绩越来越差,由最处的不愿学变成厌学。
另一种情况是教师的重视不够。
教学过程既包括教师的教,也包括学生的学。
如果教师只注意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必然会造成对学生学法的忽视而缺乏有意识的指导和训练,有许多学生常把学习中的困难归因于缺少能力,但实际上他们的问题在于没有人教过他们如何学习。
国外有一个研究发现:小学教师只用3%左右时间向学生建议一些记忆和学习方法。
教师教学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新意,手段老套,自然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教师对于学生的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因“亲其师”而“信其道”,有利于引起学习兴趣;而不良的师生关系会使学生因惧怕或讨厌老师,从而丧失学习兴趣。
教育实践表明,学生喜欢学习某一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与他喜欢的老师有关,这也很符合小学生“向师性”这一特点。
(三)自身因素
1、学生自己的不良心理因素
(1)学习节奏和方法的不适应,导致失败感。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时,由于功课很少,内容浅显,学牛依靠死记硬背也能取得好成绩,而到了高年级,课程急剧增多,内容不断加深,
教学的节奏也相应加快,新课程改革后,许多知识并不能靠死记硬背,机械重复,大量的学习内容需要动手、动脑,要求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学会概括、理解、分析,学会合作和探究才能将知识消化〔于是部分在小学时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小学生常常会显得手忙脚乱,无法适应,力不从心,穷于应付。
2、学生不良个性特点和个性倾向
家长过度的溺爱容易造成孩子偏执和自私的性格。
在如今社会,许多家庭条件优越,孩子从小受到父母的宠爱,一家人将之当作宝贝一样,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养成娇纵任性的性格,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甚至部分学生养成好逸恶劳的恶习,因此意志薄弱,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奋发上进的精神。
另一方面,父母对于孩子的放纵,致使还处于心智成长期的小学生来说,很容易使他们偏离成长的正确方向。
在学习上一旦遇到困难,不是想设法解决,而是逃避退缩,如果在学习中遇到外界诱惑,也容易放弃学习。
这些个性倾向都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兴趣爱好不在学习上,注意稳定性差。
小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最强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含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心理成分,由于现在社会娱乐的丰富多彩,学生很容易发生偏离学习的兴趣。
兴趣的产生是与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分不开的。
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遭到失败和挫折,再加上成人的指责,使得学习变成了一件痛苦的事,从而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
3、学习目的不明确,意志力不够坚强
小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学习什么以及怎样学不很明确,学习目标往往是强加给他们的,因此,他们对学习就不会有多大兴趣。
另一方面,小学生的自我控制力较差,即我们说的学生的“失控”。
由于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需要学生有很强的自控力、坚持性。
小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加之他们不善于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不知道为何学习,自然久而久之会产生厌学情绪。
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学习有关的意志品质主要是自觉性、坚持性和自制力。
自觉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
坚持性是指能够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
自制力即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能力。
学生意志品质差是导致厌学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自觉性来看,现在大多数小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
当然,我们不能要求小学生从一开始就很明确自己学习行为的社会意义,因为认识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
但是,如果对学习的认识只停留在为了父母、老师,显然是不够的。
事实上外在的诱因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容易失去作用,一旦他们对父母的责骂和教师的批评习以为常,而父母在物质上也不可能无限制满足,那么,他们在学习上便连这些外在的动机也不存在了,哪谈得上什么学习自觉性。
当今小学生多数为独生子女,凡事都由父母为他们想得周全细致。
因此,学生很少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体验。
一旦在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便打退堂鼓,畏缩不前而放弃学习。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教育。
此外,这一代小学
生不仅有传统的玩具及游戏活动方式,还有电视频道、节目也日益丰富。
这些多彩娱乐活动当然远比学习活动更为吸引人。
这意味着,现代学生会受到“诱惑”,使之分心的事物越来越多了。
许多学生由于自制力不强,沉溺于玩耍之中,而有意无意便“忘”了作业。
学习毕竟是一项艰苦活动,需要付出脑力、消耗体力,需要克服人本身的惰性。
因而承认学习的艰苦性,让学生充分了解这种艰苦性,然后指导学生学会克服学习上的困难,体验战胜困难后的愉悦,从而激励学生进行新的学习,形成良性循环,这才是愉快学习所追求的。
四、厌学心理的干预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法国教育家福禄贝尔指出:“国民的命运与其说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掌握在父母手中”,这充分说明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为家长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在有意无意、有形无形地进行教育影响着孩子。
对孩子的同一个行为,父母及家庭成员之间的认识和态度要一致。
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要达成一致、形成合力,让孩子健康、自主、有活力的成长发展。
1、父母要以身作则,起示范模范作用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父母以自身的高尚思想,良好品质和优良作风去影响孩子,发挥父母的身教作用。
要求孩子不做的父母坚决不做,如果父母都做不到,又如何去要求孩子呢?
2、父母要调整好心态
应考虑孩子的实际情况、年龄特征、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特长等,要重视孩子全面发展。
同时,对孩子的期望程度要适当,一段时间学习不良或一次考试的失败并不说明孩子不够努力,父母必须调整好心态,对孩子的培养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
3、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意志力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生的学习光靠智力不行,有了学习热情也不够,还得有坚持到底的意志力,才能克服大的困难,使学习取得成功。
”父母对孩子的意志力的培养应采取监督执行手段,父母可要求孩子从一点一滴做起,并时时检查监督,根据子女执行情况,采取奖励或惩罚措施,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意志力得到锻炼提高。
马卡连柯认为:“家庭教育工作中最主要的在于组织家庭生活”,父母和家庭成员的和睦以及整个家庭生活的和谐是培育人的学校,父母之间以及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会形成一种家庭心理气氛,这种心理气氛较之家庭环境中的其它因素,对子女的影响更直接、更明显。
创造和谐的家庭生活还要求家庭中的所有成员严格要求自己、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关心、相互谦让,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孩子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生活。
(二)更新教育观念减轻学生学业负担
1、学校应更新教育观念
更新教育观念,以“不求人人成才,但求个个成功”为指导思想,实施成功教育,以便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发挥人的力量。
中小学生厌学现象与过分重视教育目的功利性有直接
联系。
学校、教师、家长都只重视分数和升学,从而导致学生紧张、苦闷、焦虑、厌学。
实施成功教育,就是要超越教育的实用功利目的,重视教育的发展性功能,使每个人的潜在才干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现所就读的学校仍然崇尚所谓的“应试教育”,将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在身心还未成熟起来的学生身上,每天都是上不完的课,做不完的作业。
这种教育理念没有将学生看作是发展的人,学生通过这样的教育变成了学习的奴役。
这种教育模式当然会造成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
2、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要坚信每一个学生的“可教性”,相信每一个学生身上蕴藏着与众不同的极大的发展空间。
要树立正确的教育功能观。
教育不仅要为社会发展培养各方面的人才,重要的是使每一个人获得发展,取得成功。
少数人成才固然可喜可贺,但大多数人的成功更是现代教育的目的。
教师要解放思想,在学校整体培养目标指导下,要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特点制订不同的培养目标。
在制订目标时,要超越单纯的认识目标,强调学生个性、潜力、才能和天赋获得尽可能充分的展示与发展,充分调动起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一个学生坚信:“我是有用的,我是成功者。
”
教师应尊重学生,允许学生在思想、感情和行为中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给他们提供更大的独立的活动空间。
把学生作为与自己平等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意愿和情绪,善于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当然,教师的爱决不是让学生放任自流、一味迁就,而是爱中有严,严而有度。
教师必须有一颗爱生之心。
不偏爱,不强制地爱,不盲目地爱,不粗暴地爱,不扭曲地爱。
教师的爱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境界。
因为爱,才会有师生情感的共振和共鸣;才会有教和学的同步;才会有师生角色的互换;才会有师生教学的互补。
(三)进行客观自我评价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项和短处,正确的自我评价是帮助确定正确的奋斗方向的前提。
(四)利用多种途径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是多方面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知识特点和独特魅力,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往往是由该学科的特殊趣味所引起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蕴涵在各学科知识中的那些能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
创设问题情境是另一个有效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提出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使学生不能单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习惯的方法解决问题,这时,就激起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求知欲,使学生进行“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未能”的境界。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充分考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起来摘果子”。
只有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到新颖而知识储备又不够时,最能诱发好奇心,机器求知、探究、操作等学习意愿。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习兴趣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能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价值,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他眼到成功的愉快和学习的乐趣,并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也能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利用心理规律培养学习兴趣
积极的心理自我暗示,能调动人的潜意识的能量来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变消极情绪为积极情绪,使人满怀兴趣地学习。
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根据这一心理学原理,教师可以将学生对其他事物或活动的兴趣迁移到学习上。
4、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
重视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引起需要、培养兴趣、激发情感、形成性格为核心,实施愉快教育,使学生愿学、好学、乐学、勤学。
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人格中的需要、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成分,它是学生的潜在动机,贯穿于学习活动中,并对学习活动起到调节和定向的作用。
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的核心部分。
情感基于认识又以其巨大的力量反作用于认识,对认识和行为起到组织和瓦解作用。
只有激发学生的积极情感,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乐在其中。
否则,学生迫于应付,显得“后劲不足”,易产生厌学情绪。
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情感要使他们认识到知识的巨大力量和价值,激发求知的需要。
因为,情感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当客观事物能满足已产生的需要或能促进这种需要的满足时,便引起主体积极的
情绪与情感。
因此,只有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热爱之情,才能激发学生求之若渴的欲望。
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感到知识的丰富、智慧的增长给自己带来的喜悦和幸福、体验到掌握知识和技能带来的欢乐和满足时,才真正对学习产生兴趣。
(五)加强家校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针对家长存在的不正确的教育观和教育态度、不恰当的教育方式,要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订家教周刊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如何教育孩子做人,如何指导孩子的学习,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自我心理调适、承受挫折、培养自控能力等。
并大力宣传优秀家长的言传身教,自身如何热爱学习的事迹,宣传一味溺爱、打骂、体罚、放纵等教育方式的危害性。
使家长能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心理特点和个性特长确定符合孩子实际性期望目标,不断改进教育方法,家长和老师要全面了解学生、有机配合、形成合力、有针对性教育,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充满希望、不断奋进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消除厌学心理及行为。
总之,排除厌学心理及行为是一项长期艰苦、复杂的工作,需要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努力,只有全社会形成一个尊重科学、尊重人才的社会环境,深化改革,确实减轻学生负担,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给孩子一个科学的教育,注重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地消除厌学的蔓延,使学生健康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