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三地理复习(真题 模拟 原创)专题7城市与交通教师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7 城市与交通
【高考预测定位】
本专题内容包第四部分,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从考查内容上看,城市的空间结构、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化进程及特征、城市环境问题,城市产业发展方向及新老城区功能定位。
从考查形式上看,题贴近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实际,以区域图、数据统计图表、示意图和文字材料为背景命题。
从考查能力上看,对相关基础知识,基本原理的理解和灵活运用,突出综合分析能力考查。
以某一重大交通工程建设为切入点,考查交通线、点的区位因素,或以某一城市交通发展为命题背景,通过交通图判断交通网络及特点,并分析问题,提出措施。
在高考复习中重点注意进一步联系生产、生活实践,将涉及城市的空间结构、功能分区,新城区建设及新老城区功能定位。
联系我国城市发展特点及发展方向,我国城市化过程的客观性及问题体现和城市发展的科学探讨。
【核心知识精讲】
一、城市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城市形态是指受地形、河流、主要交通线等的影响而形成城市总体上的外部轮廓形状。
主要类型分析对比如下:
城市各组成部分集中,连
二、城市空间结构及其功能区的布局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市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
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分析如下表所示:
质量的影响;不同污染程度的工业应按照污染越轻、离市中心越近的原则布局;不同污染类型的企业在布局时,应遵循下表:
1.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区分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土地地租的高低在经济因素中又占据主要地位,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是距离市中心远近和交通便捷程度两个方面,具体分析如下: (1)距市中心远近
城市地价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每一块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地租的高低。
通达度越差,土地价格或地租越低。
具体如下所示:
①市中心(O 处):因有多条道路穿过,通达度最高,故地租最高,形成地租最高峰。
②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如OA 、OB 、OC 、OD 、OE 、OF)两旁、公路交会处(如图中A 、B 、C 、D 、E 、F 处):通达度高,地租高,形成地租次高峰。
③城市外环路及公路干线两侧(如图中G 点):通达度较高,地租较高。
④远离公路区或城市外缘(如图中M 处):通达度较低,地租较低。
综合付租能力和地租两方面因素,一般在地租最高的市中心、地租次高的道路相交处形成了商业区;在地租较高的道路两侧形成了住宅区;在地租较低的其他地方则形成了工业区。
2.除经济因素外,历史、社会、行政等因素也通过不同途径影响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三、城市化进程
1.从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来看,城市化水平随时间的变化可表示为一条稍被拉平的“S”形曲线,如下图所示:
2.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城市是人类对环境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方面,还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具体分析如下表:
四、交通运输线(铁路、公路)建设的区位因素及发展变化
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
决定性因素,技术因素始终是保障因素。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必面面俱到,根据题目材料信息和题目题干的提示来确定。
3,交通运输站点的区位因素和选址原则
道往往容易淤积
【2011年高考题】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图2,显示青藏铁路从拉萨向北上坡段某处的景观。
其中T是为保护铁路而建的工程设施。
据此完成9~11题。
图2
9.据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A.该段铁路沿等高线布线 B.该段河流冬季结冰
C.铁路沿P箭头指示向拉萨延伸 D.P箭头指示北方
10.M、N间的堆积物来源于
A.坡 B.河流 C.沟 D.原地
【答案】C
【解析】M、N间的堆积物在沟口处,所以是流水从沟里带来的沉积物堆积而成,C正确。
11.T设施的主要作用是
A.防御坡部位崩塌对铁路的危害 B.防御沟部位洪水及泥沙对铁路的危害C.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 D.方便野生动物穿越铁路线
【答案】B
【解析】如果是防御坡部位崩塌T设施就不建在沟口处,A不正确。
T设施相当于个隧道,铁路从下面穿过,让沟里的洪水与泥沙从上面流过,对铁路起到保护作用,B正确。
防御河流洪水对铁路的危害,T设施就与河岸平行,而非与河岸垂直,C不正确。
由上面分析,T 设施是为了保护铁路而不是为野生动物留下通道,D不正确。
(2011年高考全国卷)芝加哥是美国五大湖区最大的城市,其位置见图2。
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
这段时期,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
1890年,芝加哥人口达到100万。
20世纪上半叶,芝加哥发展以钢铁为主导的重工业,并成为20世纪美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
据此完成3-5题。
3.1848年后,芝加哥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是
A.濒临五大湖 B.位于美国中西部的中心位置
C.位于密西西比河航运的上游起点 D.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
【答案】D
【解析】结合题干中信息“1848年修通联系密西西比河水系和五大湖的运河,随后兴建铁路并形成以芝加哥为中心的放射状铁路网”,则可知芝加哥位于密西西比河与五大湖的转运地点,是成为美国中西部农产品集散中心的主导区位条件。
4.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
A.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B.五大湖沿岸各城市
C.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D.美国本土
【答案】A
【解析】20世纪之前,芝加哥工业主要有农产品加工、农具、交通工具等生产部门,还没有形成钢铁工业基地。
所以20世纪之前,芝加哥的工业活动主要联系芝加哥周边农村地区。
5.芝加哥发展钢铁工业最有利的条件是
A.良好的工业基础 B.便捷的交通运输
C.充足的劳动力 D.丰富的原料和燃料
(2011年高考上海卷)(七)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结构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17.城市土地利用的一般模式是,自中心城区到远郊区依次为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
影响这种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①土地价格②发展历史③交通条件④生活习惯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解析】考查城市地租理论: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原则。
18.目前,一般城市选择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土地价格
B.地租支付能力
C.交通条件
D.土地利用效率
【答案】A
【解析】考查经济适用房等区位选择,其主导因素在于土地价格低廉,一般在远郊地价低廉。
(2011年高考全国卷)到2010年底,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约7500千米,图3显示我国某段高速铁路景观。
据此完成6-8题。
图3
6.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地质
C.气候
D.水文
【答案】A
【解析】为了保持列车高速运行,从图中可知高速铁路选线要求地势平坦,所以高速铁路选线时首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是地形。
7.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
主要是为了
A.减少噪音扰民
B.较少占用耕地
C.缩短运营里程
D.保护野生动物
【答案】B
【解析】在平原地区,修建高速铁路时多采用高架的方式主要是为了较少占用耕地,因为我国耕地资源有限,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国策。
8.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下列区段中,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
A.武汉——广州
B.杭州——上海
C.成都——上海
D.兰州——北京
【答案】A
【解析】我国高速铁路网建成后,民航客运业受冲击最大的是该区段高速铁路网发达且两地距离不是很远的区段,即武汉——广州符合,而成都——上海和兰州——北京两区段距离远对民航客运业影响不大,杭州——上海距离近,在高速铁路网建成前,两地民航客运业就较弱,主要是通过公路和普通铁路运输。
(2011年高考山东卷)图3为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三个年份的常住人口密度分布图,图中楼高表示2000年城市商务楼相对高度。
读图回答7-8题。
200010000
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
0M N 3060
距市中心距离(km )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年1990年1982年楼高
20005000
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
年1990年1982年楼高常住人口密度(人/k m 2)P Q 51015
距市中心距离(km )
甲城市 乙城市
图3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相同
B. 1982-2000年,两城市的市中心人口密度变化特征不同
C.2000年甲城市的人口规模比乙城市的小
D. 2000年乙城市的服务范围比甲城市的小
【答案】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1982-2000,甲城市中心区常住人口密度变化不断减小,而乙城市则不断增大;1982-2000两城市边缘区常住人口密度都降低变化相同;2000年甲城市中心区人口密度几达4000人/KM 2
;从图中可见乙城市的服务半径只有15KM,而甲城市达到60多千米。
8.关于2000年两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
①甲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M 处 ②乙城市的中心商务区位于P 处
③甲城市的卫星城位于N 处 ④乙城市的卫星城位于Q 处
A.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③④
【答案】D 【解析】中央商务区具有交通最优和市场最优的原则,甲图中的N 地形成二级商务区。
(2011年高考天津卷)1.图1 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
图1
A.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B.耗能状况、商业区分布
C.空间结构、经济水平 D.人口密度、功能区分布
【答案】A
【解析】2010年卫星拍摄的京津地区夜景照片中白色区域就是北京、天津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和轮廓,即从中可以看到所示城区的空间形态、道路格局。
(2011年高考重庆卷)图1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
读图1回答1-2题。
1.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B.工业用地
C.道路用地
D.绿地用地
【答案】D
【解析】符合国家标准的用地应该大于国际标准最小值,小于国家标准最大值。
2.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B.发展高技术工业
C.改善交通建设
D.美化城市环境
【答案】C
【解析】要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需要一定的交通条件支持,从图中信息看,该城市的交通用地明显低于国家标准最小值。
因而,答案选C。
(2011年高考福建卷)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低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的居住问题。
图1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
读图完成5-6题。
5.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
B. 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图例信息和公共住房的分布位置,可知公共住房相对集中分布在中心城区的周边公共交通沿线地区,而不是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从图中得不到呈现明显的等级分布。
6.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答案】A
【解析】结合上题得到结论,该国公共住房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布局在中心城区和工业区之间的公共交通便捷地区,所以可推出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2011年高考广东卷)3.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由此可推断该阶段我国
A.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升高
B.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发达国家
C.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高于发达国家
D.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滞后于城镇空间扩张
速度
【答案】D
【解析】由“1996-2006年,我国城镇人口平均增长4.46%,城镇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23%”可知我国城镇建成区面积增长速度大于城镇人口,城镇建成区城镇人口密度降低,我国城镇化水平没有超过发达国家,2006年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发达的国家的1.58倍,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低于发达国家。
(2011年高考浙江卷)表1为2005年联合国城市研究机构发布的关于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英国等四国的城市化水平表。
完成1-2题。
表1
1.
A. 日本、英国、泰国、沙特阿拉伯
B. 日本、英国、沙特阿拉伯、泰国
C. 英国、沙特阿拉伯、日本、泰国
D. 英国、日本、沙特阿拉伯、泰国
【答案】C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城市化水平,城市的分布以及人口出生率等相关知识。
根据表格中的城市化水平数据可以判断最高达90%为英国,最低为32%为东南亚发展中国家泰国,沙特阿拉伯和日本两国城市化水平都较高,沙特阿拉伯因位于西亚,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自然环境恶劣,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城市,城市化水平高于日本。
2.下列关于乙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出生率低
B. 人口集中在东南沿海城市
C. 人口集中在中部平原城市
D. 人口集中在绿洲城市
【答案】D
【解析】沙特阿拉伯属于发展中国家,主要是阿拉伯人,人口出生率高,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沙漠中水源较丰富的绿洲处。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7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4题。
13.与北坡相比,南坡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A.相对高度大,纬度低B.坡向朝南,纬度低
C.坡度大,纬度低D.海拔高,降水多
【答案】A
【解析】与北坡相比,南坡相对高度大,纬度低,自然带分布空间范围大,所以南坡自然带丰富。
14.我国西藏的墨脱县位于喜马拉雅山区。
2010年12月15日,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
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
A.改变墨脱的生态环境B.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
C.保持墨脱经济发展的特色D.促进墨脱的产业向外转移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墨脱公路的嘎隆拉隧道贯通,结束了墨脱县不通公路的历史”,则说明修建墨脱公路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墨脱与外界的联系,对墨脱的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9为某城市地价等级分布图。
读图回答17~18题。
图9
17.与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相符的是
【答案】C
【解析】图9中M—N一线地价等级变化与沿线经过的地价等级有关,一类等级地价最高,六类等级地价最低,从M到N依次对照地价等级图例可知C项符合。
18.图中P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是因为
A.土地形状不规则B.交通不便C.远离市中
心D.受铁路影响
【答案】D
【解析】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地区虽然位于城市中心区,交通便利,但由于受铁路影响,P 区域地价低于周边地区。
(2011年高考江苏卷)图11为同一降水过程形成的自然状态的洪水过程线、自然状态的地下径流过程线、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示意图。
读图回答21~22题。
(双选)
21.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AC
【解析】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洪水过程线包括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和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①曲线洪峰出现最早最高,是城市化后的洪水过程线,③曲线洪峰出现最迟最低,是修建水库后的洪水过程线。
22.防治城市内涝的措施有
A.兴建污水处理厂B.疏浚河道C.加强道路建设D.完善排水系统【答案】BD
【解析】防治城市内涝,就是加快城市内地表水快速顺利流出城市,结合选项可知疏浚河道和完善排水系统满足要求。
【2010年高考题】
(2010广东卷)读“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市各圈层闻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可知该市
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
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
C.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
D. 近郊区人口净迁人量最大
(2)可推测该市
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
C. 城市“空心化”现象明显
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
【解析】(1)观察图中箭头和读取数据,计算出净迁入或净迁出的人口数量。
(2)我国现处于城市化的加速阶段,本题反映的应是我国(发展中国家)东部沿海某市的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郊区的人口城市化和郊区地域城市化,而不是在市中心出现产业和经济的衰退导致的"空心化"现象,该市城市人口规模是在增加。
【答案】(1)D (2)B
(2010江苏卷)图8为我国某城市工业、商业和居住用地比例时空变化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①、②、③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符合一般城市三类用地时空变化特点的是A.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商业用地 B.居住用地、商业用地、工业用地
C.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D.商业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2)2005年与l990年相比,距市中心12千米处
A.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居住用地比例减小
B.工业用地比例增加.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C.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工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D.居住用地比例减小.商业用地比例变化很小
(2010天津卷)我国东北地区某重工业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人口增长在10年中出现了图中所示状况。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7所示人口增长状况分布,能够反映该城市
A.人口由中心向周边迁移
B.老龄人口增多
C.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 D.人口密度变小
(2)伴随图中所示的人口变化,该城市
A.商业用地减少 B.居住用地扩大 C.交通用地减少 D.工业用地扩大【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资源型城市的转型问题,关键在产业结构调整方向。
重工业城市调整应该是压缩重工业企业的数量,扩大重点企业规模,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
新兴工业要求环境质量好,交通便利,不能继续布局在市中心。
伴随产业布局移动,人口也相应由市中心向外围移动。
注意题目的前提条件是产业结构调整期间,不可能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导致的人口增加。
(2)由于产业布局变化,导致人口向外迁移,外围地区的商业用地会增加,居住用地也要扩大,交通用地增加。
注意不是由于人口外迁引起工业用地扩大。
【答案】(1)A (2)B
(2010天津卷)据图8判断,莫斯科城市道路网络布局形式的主要形成因素是()
A.城市性质,城市规划 B.城市职能,产业布局
C.环境质量,城市规模 D.地表形态,经济水平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影响城市道路网络的因素。
影响交通线的区位因素包括:为了完善路网、经济发展需要、人口与城市分布需要、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等5个方面。
其中社会经济条件是主导因素,自然条件是限制因素(主要是地形、地势、地质、河流、气候等条件限制)。
图中为典型的环行—放射式道路网络,交通便捷,反映了城市建筑集中,是在地势平坦的条件下才能做到。
同时交通线路密集,结构完整,反映了经济发展水平高。
【答案】D
【2009年高考题】
图5为“某特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图”。
白天人口主要指工作人口,夜间人口主要指居住人口。
完成7—8题。
1. (09安徽卷)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答案】C
【解析】由1970-1990的白天和夜间人口密度变化曲线来看,两者之间的差距是在逐渐加大的,白天中心商务区人口密度加大,而夜晚密度减小,说明城市的功能分区更加的明显,中心商务区和外围的住宅区之间出现了人口的钟摆式移动。
【考点定位】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差异
2. (09安徽卷)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变化的必备条件是()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D.城市生态黄精优化
【答案】B
【解析】作为白天和夜晚在城市内的人口频繁流动,必然对交通运输提出较高的要求,城市交通运输条件改善,才能促进人口的流动。
【考点定位】城市交通运输的作用
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09重庆卷)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4. (09重庆卷)适合布局在防护带的是()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C.幼儿园、医院
D.医院、停车场
【答案】3.D 4.A
【解析】
3.从规划图中看出,规划中工业区远离铁路,居住区临近铁路不是优点,位于山区建筑工程量大,则只有D选项正确。
4.在防护带内适合布局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因为防护带并不能完全把有害有毒气体、尘埃隔离,幼儿园、医院等不能布局在内。
【考点定位】该题组考查城市规划布局基本原理的应用。
5. (09广东卷)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
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A.地价便宜 B.人流量大 C.接近货源地 D.道路通达性好
【答案解析】
5.AD 根据题干的提示,专营多种高档
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
带,则热流量不大,远离货源地,经营却获
得了成功。
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在城
郊地带地价便宜,道路通达性好。
【考点定位】该题考查商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右下图是某城市从市中心到远郊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示意图。
6.(09上海卷)该城市2000年与2007年地价变化反映了
①远郊地价升值幅度高于市中心
②地价整体有所上涨
③中心城区范围扩大
④城市规模扩大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④
D. ③④
7.(09上海卷)在2007年地价变化曲线上,近郊区地价出现了两个峰值,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理论模型推测该区可能建设了
①蔬菜种植基地②高新技术开发区③大学城④美术馆
A.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解析】6.C 7.B
8.(09福建卷)正确表述图中城市等级或服务范围的是()
A、苏洲市有4个城镇等级
B、昆山服务范围最广
C、常熟、张家港、太仓的服务范围层层嵌套
D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
9.(09福建卷)与I、Ⅱ走廊相比.Ⅲ走廊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A、当地市场广阔
B、水运便利
C、科技实力强
D、原有工业基础雄厚
10.(09福建卷)促进Ⅲ走廊,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A、建设具有功能结构趋同的城市群
B、进一步推进原有单一的重化工业发展
C、加强重化工业与港口业的新技术应用促进产业升级
D、依托当地的矿产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冶金与能源等产业
【解析】
8.D 从图中城市的分布和图例的提示,可知苏州市只有3个城镇等级,不能包括上海;昆山只是属于苏州市的一个县级市,其服务范围比苏州小;常熟、张家港、太仓三个是同一等级的城市,同一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是相互排斥的,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范围才是层层嵌套;苏通大桥建成通车后,加强了与南通市的联系,使得两地时间距离大大缩短,从而使苏州市的服务范围扩大,即选D。
9.B 与I、Ⅱ走廊相比.Ⅲ走廊穿过的城市等级低,规模相对较小,因而在市场、科技、工业基础等方面与I、Ⅱ走廊相比没有优势,但由于Ⅲ走廊靠近长江,发展港口条件好,水运便利,即选B。
11.(09海南卷)制约图示区域城镇分布及城镇人口规模的主导因素是()
A.交通线分布及线路等级 B.地表形态及土地面积
C.热量条件及农作物产量 D.水资源分布及数量
12.(09海南卷)图示区域内,与古代相比,当代()
A.河流水量更大 B.城镇向河流上游迁移
C.交通线离山地更远 D.山地森林覆盖率更低
1 3.(09海南卷)图示区域城镇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地荒漠化 C.水土流失 D.地面沉降
【答案解析】
11.D 据图例分析,所在区域有沙漠、季节性河流和城镇分布,该地城镇多沿河流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