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课时跟踪练:第一章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直线运动
第一讲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课时跟踪练(一)
A组基础巩固
1.2016年7月中国军队在南海进行军事演习,参加此次演习的轰油—6空中加油机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空中加油机.图为加、受油机梯队保持为预对接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B.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是静止的
C.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D.参考系必须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解析:选地面为参考系,受油机是运动的,故A错误;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受油机相对于加油机是静止的,故B正确;选加油机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运动的,故C错误;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取,可以是静止的物体,也可以是运动的物体,故D错误.答案:B
2.(2018·宜春模拟)“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后,通过一系列的姿态调整,完成了与“天宫二号”的交会对接.关于以上消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神舟十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路程为零
B.“神舟十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位移为零
C.“神舟十一号”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的过程中,每一时刻的
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都不为零
D.交会对接过程中,可以把“神舟十一号”飞船看作质点
解析: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路程为其运动轨迹的长度,即轨道的周长,路程不为零,A错误;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其初、末位置相同,位移为零,B正确;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周,其瞬时速度不为零,而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平均速度为零,C错误;对接时,不能把飞船看作质点,D错误.
答案:B
3.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C.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作瞬时速度,它是标量
D.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平均速度大小的仪器
解析: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故A正确;平均速度等于某段位移与对应时间的比值,不是速度的平均值,是矢量,故B错误;瞬时速度是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故C错误;汽车上的速度计是用来测量汽车瞬时速度的大小即速率的仪器,故D错误.
答案:A
4.(2018·桂林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只要有加速度,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C.物体的加速度增大,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
D.物体的加速度减小,物体的速度和位移可能都在增大
解析:当物体有加速度且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时,物体的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反向时,物体的速度减小,选项A错误;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最高点的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为g不为零,选项B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增大时,只有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时,物体的速度才增大,选项C错误;物体的加速度减小,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同向,物体的速度仍增大,位移也增大,选项D 正确.
答案:D
5.对于体育比赛的论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
B.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位移大小为4.50 m
C.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刻D.足球比赛挑边时,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可以看作质点
解析:运动员跑完800 m比赛,指的是路程大小为800 m,选项A正确;运动员铅球成绩为4.50 m,指的是抛出点和落地点水平距离的大小,选项B错误;某场篮球比赛打了两个加时赛,共需10 min,指的是时间,选项C错误;上抛的硬币落回地面猜测正反面,该硬币的形状、大小不能忽略,不可以看作质点,选项D错误.答案:A
6.两位杂技演员,甲从高处自由落下的同时乙从蹦床上竖直跳起,结果两人同时落到蹦床上,若以演员自己为参考系,此过程中他们各自看到对方的运动情况是( )
A.甲看到乙先朝上、再朝下运动
B.甲看到乙一直朝上运动
C.乙看到甲先朝下、再朝上运动
D.甲看到乙一直朝下运动
解析:乙上升过程,甲、乙间距越来越小,故甲看到乙向上运动;乙下降过程,因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甲、乙间距仍然变小,故甲看到乙还是向上运动,B正确.
答案:B
7.下表是D3111次动车宁德至福州南站区间运行时刻表,则( )
B.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的位移为88 km
C.能从表中数据求出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的平均速度
D.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题表中“12:15”表示时刻,选项A正确;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的路程为88 km,选项B错误;从表中数据无法知道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的位移,故无法求出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的平均速度,选项C错误;该动车从宁德至福州南站全程中不是做直线运动,故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错误.答案:A
8.(多选)我国新研制的隐形战机歼-20,已经开始挂弹飞行.在某次试飞中,由静止开始加速,当加速度a 不断减小至零时,飞机刚好起飞,则此过程中飞机的( )
A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减小
B .速度不断增大,位移不断增大
C .速度增加越来越快,位移增加越来越快
D .速度增加越来越慢,位移增加越来越快
解析:飞机的加速度不断变小,但速度不断变大,只是增加变慢而已,速度变大时,位移增加变快,B 、D 正确.
答案:BD
9.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度为v 1,下山的平均速度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
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
A.v 1+v 22,v 1+v 22
B.v 1-v 22,v 1-v 22
C .0,v 1-v 2v 1+v 2
D .0,2v 1v 2v 1+v 2
解析: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爬山往返一次,
位移Δx =0,平均速度v =Δx Δt =0Δt
=0;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由于此人往返一次,路程为山脚到山顶距离的2倍,平均速
率为s 1+s 2t 1+t 2=2s s v 1+s v 2
=2v 1v 2v 1+v 2,所以D 项正确. 答案:D
10.(2015·广东卷)如图所示,帆板在海面上以速度v 朝正西方向运动,帆船以速度v 朝正北方向航行,以帆板为参照物( )
A.帆船朝正东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B.帆船朝正西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v
C.帆船朝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D.帆船朝北偏东45°方向航行,速度大小为2v
解析:以帆板为参照物,帆船具有朝正东方向的速度v和朝正北方向的速度v,两速度的合速度大小为2v,方向朝北偏东45°,故选项D正确.
答案:D
B组能力提升
11.(多选)三个质点A、B、C均由N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点,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点出发,同时到达M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
B.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
C.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位移方向都相同
D.三个质点从N点到M点的位移相同
解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在任意时刻,三个质点的位移方向不同,只有均到达M点时,位移方向相同,C
错误,D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v=Δx
Δt
可知三个质点从N点
到M点的平均速度相同,A正确;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故三个质点的速度方向不会在任意时刻都相同,B错误.
答案:AD
12.(多选)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和目的地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率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 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 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D.经过路标时的速率是150 km/h
解析:利用地图计算出的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直线距离为整
个运动过程的位移,里程表显示的是路程,平均速度v=x
t
=
9 km
1
12
h
=
108 km/h,A正确,B、C错误;车内速率计示数为对应位置的速率,故D正确.
答案:AD
13.假设从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
B.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后方
C.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
D .从飞机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
解析:由于惯性,物体在释放后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以抛出时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在水平方向和飞机不发生相对运动,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从飞机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始终在飞机的正下方,故A 正确,B 、D 错误;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故C 错误.
答案:A
14.(2018·伊春模拟)一个质点做变速直线运动,以v 1=1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前13路程,以v 2=30 m/s 的平均速度完成剩下23
的路程,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20 m/s
B .18 m/s
C .23.3 m/s
D .40 m/s
解析:设全程长为x ,则前13路程所需的时间t 1=13x 10,后23
路程所需的时间t 2=23x 30
.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v =x t 1+t 2=x 13x 10+23x 30
m/s =18 m/s , 故B 正确.
答案:B
15.(多选)运动学中有人认为引入“加速度的变化率”没有必要,然而现在有人指出“加速度的变化率”能引起人的心理效应,
车辆的平稳加速(即加速度基本不变)使人感到舒服,否则人感到不
舒服.关于“加速度的变化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从运动学角度的定义,“加速度的变化率”的单位应是m/s3
B.加速度的变化率为0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
C.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表示的是物
体的速度在减小
D.若加速度与速度同方向,如图所示的at图象,已知物体在
t=0时速度为5 m/s,则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
解析:加速度的变化率是指加速度的变化与时间的比值,即
Δa
,由单位制知其单位为m/s3,A对;加速度的变化率为零时,指Δt
加速度不变,若加速度为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加速度不为
零,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错;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物体
做加速运劫,题图所示加速度减小,则物体速度增加得越来越慢,
但仍在增加,C错;在加速度与时间的图象中,图象与时间轴所包
围的面积为这段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则得Δv=3 m/s,由于加
速度与速度同向,物体做变加速运动,已知初速度为5 m/s,则在
2 s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D对.
答案: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