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记排骨面馆家常菜的起源故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永记排骨面馆家常菜的起源故事
“永记排骨面馆”位于北京西城区南新华街1号,店主是我家邻居赵金山。

为什么要取名为“永记”呢?因为面馆的老板是赵氏第十一代传人,自从第十一代传人接管了这个饭馆后,一直把面馆作为“永记”来打理。

相传明朝天启年间,京城里有位武官叫赵永安。

他官至三品,身着紫袍玉带,权倾一时,前呼后拥,出入宫廷,受人敬仰。

然而,赵家的饭庄生意却江河日下,每况愈下。

起先还能勉强维持开销,但不久家财耗尽,只得停业关门,重操旧业。

赵家在京城的几处产业也被亲戚朋友抢占了去。

赵家因无钱还债而债台高筑,只好离乡背井,搬到北京南城清华园一隅另辟小店营生。

说来也巧,那时候刚刚进入康乾盛世,国泰民安,百姓们安居乐业,经济复苏,市场繁荣,生意红火,顾客盈门。

这年秋季,赵永安在城南大栅栏卖馄饨,妻子则在西单卖米糕,夫妻俩辛苦劳动,勤俭节约,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

夜晚生意冷落,夫妇俩便打起精神卖包子、卖烧饼、卖灌肠、卖豆腐脑,夫妻俩分头忙碌,夫妻俩都勤奋好学,通晓厨艺,味道十分可口,又特别注重质量和信誉。

当时天桥、厂甸等集市兴起,卖艺、算卦、拉洋片的人很多,他们生活贫穷,衣衫破烂,蓬首垢面,吃喝难以计数,成群结队地围拢过来买包子、烧饼。

赵永安夫妇利用剩余时间把面食做得喷香扑鼻,味美可口。

由于这里环境幽静,有一条小河流过,附近住着十几户贫困农民,村里还有几户孤寡老人,他们上门求食,赵永安夫妇就给他们煮面,虽然很简单,却很可口,成为特色小吃,并
逐渐有了名气。

经过厨师们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把一碗普普通通的家常汤面做得异常鲜美,香飘四里,名声远扬,成为家喻户晓的一方美食,并且闻名遐迩。

周围各县赶集的人都纷纷慕名前来,许多人还预订,早来的人还要站着吃,由此便形成了热闹非凡的“围棚吃面”,吸引了不少人来品尝。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经济,国家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但有些人却把公款胡吃海喝,铺张浪费,腐败之风又重新抬头。

人们对物资的需求,转向了健康消费,即使天天山珍海味,也不如一碗家常汤面营养健康。

”这是赵老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直到如今,在“永记”面馆,每天仍然是食客盈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