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历史上海二模试题精编 专题03 中国现代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3 中国现代史
1.(2021·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下列两图代表着中国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功范例,这一实践成果能够体现的政策是
A.一国两制B.政治协商C.民族区域自治D.人民代表大会
2.(2021·上海静安区·高三月考)上世纪末香港澳门问题得以解决的理论突破是
A.改革开放B.“一国两制”C.求同存异D.“一带一路”
3.(2021·上海浦东新区·高三二模)如图是为纪念当年外交成就发行的特别纪念邮票。

此成就直接得益于
A.“一国两制”B.全方位外交
C.中美关系正常化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2021·上海嘉定区·高三二模)下图为与中国建交国家增长年份与数量,导致20世纪70年代大幅增长的因素最合理的一项是
A.改革开放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升B.全球化加速,世界联系日益加强
C.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D.冷战结束,国际局势相对缓和
5.(2021·上海金山区·高三二模)以下属于新中国新时期对外关系成就的是
A.参加巴黎和会B.举行汪辜会谈
C.香港回归祖国D.加入世贸组织
6.(2021·上海松江区·高三二模)中国在全方位外交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是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参加日内瓦会议C.中美建交D.成立上海合作组织7.(2021·上海普陀区·高三二模)“不是冤家不聚头,狭路相逢板门店;谈谈打打二载半,磕磕绊绊二十年;披荆斩棘开通道,风雨兼程架桥梁”,评述的是新中国建立后的
A.中美关系B.中苏关系C.中日关系D.中英关系
8.(2021·上海奉贤区·高三二模)如图为1972年美国《时代周刊》封面。

标题是“尼克松的中国长征”。

这反映的是
A.中国开始正式迈入国际舞台B.中国恢复联合国的一切权利
C.中美间关系由此走向正常化D.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9.(2021·上海奉贤区·高三二模)“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总理这段发言的场合是
A.联合国大会B.万隆会议C.日内瓦会议D.开罗会议
10.(2021·上海金山区·高三二模)下列口号按照出现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扶清灭洋②振兴中华③速度是总路线的灵魂④反对“华北自治”
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①②④③D.②①④③
11.(2021·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197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社论指出“从今以后,(全党)都要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

”这个中心工作的基本内涵是
A.统一祖国B.经济建设C.拨乱反正D.和平外交
12.(2021·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下图中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盛典场面最有可能摄制于
A.国庆10周年B.国庆20周年
C.国庆30周年D.国庆40周年
13.(2021·上海徐汇区·高三二模)造成下图所示的中国公私经济成分比例状况出现的原因是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C.新中国完成土地改革D.一五计划提前超额完成
14.(2021·上海虹口区·高三二模)1979年安徽凤阳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大幅增长,取得这样成就的主要原因是A.创立经济特区B.实行包产到户
C.实施对外开放D.发展农业科技
15.(2021·上海奉贤区·高三期末)下列两幅照片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农村政策。

其共同作用不包括
A.保护了农民利益B.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C.改变了经营方式D.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16.(2021·上海奉贤区·高三期末)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

这里的“某一时期”最可能是指
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
开始年41.5 3.2 4 30.7 20.6
结束年54.5 17.1 27.2 0.04 1.2
A.过渡时期B.探索时期C.文革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
17.(2021·上海崇明区·高三二模)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

对此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A.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B.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
C.“中体西用”思想盛行D.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
18.(2021·上海金山区·高三二模)音乐作为特定时代的生命表现,它总是特定文化的产物。

1840年后,在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融碰撞中,中国合唱文化开始在剧变中寻求新的发展方向。

材料清末,欧洲宗教音乐伴随着传教士而来,我国的合唱音乐才开始了其缓慢的发展之路。

欧洲基督教音乐的传入和“乐歌运动”的开展对于我国早期合唱音乐的兴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中国合唱才开始正式步入多声部音乐的轨道。

在内忧外患的政治环境影响下,为唤起青少年学生、士兵、广大民众的爱国热忱,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学堂乐歌的情感表现多以振兴中华民族、抵御外强侵略为主。

20纪20年代,各类音乐团体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全国各地,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相继成立。

这一时期的合唱作品在曲式结构上进行了民族化的实验,精神上与科学、民主的精神息息相通,内容上将追求个性解放、反对封建思想作为内涵。

但合唱艺术在当时还处于初创阶段,合唱活动仅限于学校、教会和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中,它对大众音乐生活中的影响还局限于较小的范围。

20纪30—40年代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矛盾。

作曲家们以革命和爱国为主题,用合唱发出了“救亡的吼声”。

合唱作品在内容上直面救亡前沿和根据地生活,内容富有战斗性和号召性,符合主流文艺思潮所设定的“民族化、大众化”的精神指向,成为团结人民、抗击侵略的有力武器和推动社会转型的动力之一
20纪50年代后,各种类型(群众合唱、民歌合唱、少儿合唱、艺术合唱)均有较大的发展。

在群众合唱中,颂歌题材的作品数量居于首位,其中以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人民领袖的作品为主。

这些作品在表现时代主题的同时,也主动在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例如《歌唱祖国》(1950年)《春天的故事》(1994年)《七子之歌·澳门》(1997年)《走向复兴》(2006年)等。

——据石一冰:《百年合唱话沧桑》、杨红偲:《20世纪我国合唱音乐的历史发展》整理(1)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请分别列举在20世纪20年代、20世纪30—40年代、20世纪50年代后影响中国合唱发展的史实。

(2)根据材料,概括近代以来中国合唱在参与主体与表现内容上的变化。

(3)结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近代以来中国合唱的发展变迁?
参考答案
1.A
【详解】通过观察两幅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体现了中国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现祖国统一提出和实施了一国两制的政策,A项正确;政治协商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无关,B项错误;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体现的不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C项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不是中国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出的政策,D项错误。

2.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国两制是推动港澳问题的关键性因素,因此B正确,ACD排除。

故选B。

3.B
【详解】图片内容指的是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成就得益于全方位外交政策,故B正确;“一国两制”是解决祖国统一问题的方针政策,故排除A;中美关系正常化发生在1972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故排除D。

4.C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重返联合国,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C正确;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后,A排除;经济全球化加速是在20世纪90年代后,B排除;冷战结束是在20世纪90年年代,D排除。

故选C。

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新中国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对外关系成就,D正确;参加巴黎和会时,新中国尚未成立,A排除;BC属于内政问题,排除。

故选D。

6.D
【详解】根据所学,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是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调整之下全方位外交时期取得的外交成就,D项正确;ABC项都在是改革开放前的外交成就,不属于全方位外交的体现,排除。

7.A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内容可知,朝鲜战争中中美双方在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定,所以材料评述的应该是中美关系,故选A;板门店与中苏关系、中日关系和中英关系不符,排除BCD。

8.C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由此走向正常化,故选C;1954年日内瓦会议,中国开始正式迈入国际舞台,排除A;1971年中国恢复联合国的一切权利,排除B;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排除D。

9.B
【详解】“求同存异”方针是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故B正确;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选项与题干无关,故A排除;日内瓦会议主要解决印度支那问题,选项与题干无关,故C排除;开罗会议后
发表《开罗宣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必须将东三省、台湾和澎湖列岛还给中国,使朝鲜独立,选项与题干无关,故D排除。

10.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1900年义和团运动的口号;②是1894年孙中山在建立兴中会时提出的挽救国家危亡的口号;③出自1956年报刊关于总路线的宣传;④是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的口号,因此正确排序是②①④③,D正确,ABC排除。

故选D。

11.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新时期的中心工作即经济建设,B项正确;统一祖国不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工作重点,A项错误;拨乱反正是党的十一届三全会的主要任务,不是新时期党的中心工作,C项错误;党的十一届三全会后,和平外交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D项错误。

12.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于1958年,新中国成立于1949年,因此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人民公社好”可知判断出该图片设置于国庆十周年,故A正确,BCD排除。

故选A。

13.A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后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变化,因此A符合题意;农业合作化运动及土地改革属于农业政策的调整,与材料无关,BC排除;一五计划未触及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D 排除。

故选A。

14.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9年安徽凤阳粮食产量比上一年大幅增长的现象出现主要和当时农村生产关系局部调整有关,即包产到户的推行,B正确;经济特区的设置是在20世纪80年代,A排除;对外开放与凤阳地区粮食产量增加无必然关系,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

故选B。

15.D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并未改变中国的土地性质,因此D错误,符合题意;ABC均属于二者的共同作用,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6.A
【详解】从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可以看出,当时私营、个体手工业所占比重较高,可得出这一时期正处于过渡时期,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到结束年时,由于改造完成,私有成分基本消失,A正确;BC项时期我国已经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以公有制为主,排除BC;改革开放时期多种所有制并存,私有成分不能这么低,排除D。

17.B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礼拜”为西班牙天主教传教十于明末在菲律宾所创,后传入中国,“星期”系中国人于19世纪末创制。

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这既与世界通例相接又是对传统的坚持和革新,这反映出中西文化在碰撞中融合,所以B正确;根据材料“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
不用‘礼拜’”可知,材料仅涉及星期作息正式用语的变化,没有体现出社会生活习俗完全欧化,所以A错误;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洋务运动在19世纪末以失败而告终,所以C错误;根据材料“19世纪西方的星期作息制传入中国,1907年清廷明确规定在正式用语中使用‘星期’而不用‘礼拜’”可知,清廷接受了西方的星期作息制,“清廷固守传统意识形态”说法错误,所以D错误。

18.(1)20世纪20年代: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20世纪30—40年代: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开辟
20世纪50年代后: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澳门回归
(2)参与主体:传教士/教众——学生/知识分子——广大群众表现内容:救亡图存——歌颂祖国
(3)变: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发展过程中逐渐民族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不同时代主题(世纪之交——富国强兵、振兴中华;20年代——思想解放、批判传统;30、40年代——抗日救亡;建国后——歌颂祖国、民族独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过程中影响日益深入,群众基础日益广泛,逐渐大众化。

不变:爱国主义的主题始终贯穿其中。

【详解】(1)史实:根据材料“自20世纪初的学堂乐歌开始”“学堂乐歌的情感表现多以振兴中华民族、抵御外强侵略为主”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20年代的史实有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根据材料“20世纪30—40年代的中国面临空前的民族矛盾。

作曲家们以革命和爱国为主题”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30—40年代的史实有抗日战争、敌后根据地开辟;根据材料“其中以歌颂伟大祖国、歌颂人民领袖的作品为主”“例如《歌唱祖国》(1950年)《春天的故事》(1994年)《七子之歌·澳门》(1997年)《走向复兴》(2006年)等”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后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澳门回归。

(2)变化:根据材料“欧洲宗教音乐伴随着传教士而来”“为唤起青少年学生、士兵、广大民众的爱国热忱”“合唱活动仅限于学校、教会和一些中高级知识分子阶层中”“在群众合唱中,颂歌题材的作品数量居于首位”可归纳出变化主体是传教士/教众——学生/知识分子——广大群众;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变化的表现内容是救亡图存——歌颂祖国。

(3)看待:结合上述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变:是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产物,发展过程中逐渐民族化;在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不同时代主题(世纪之交——富国强兵、振兴中华;20年代——思想解放、批判传统;30、40年代——抗日救亡;建国后——歌颂祖国、民族独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过程中影响日益深入,群众基础日益广泛,逐渐大众化。

不变:爱国主义的主题始终贯穿其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