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9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钱穆的?国史大纲·引论?认为:〔新通史〕最主要之任务 ,尤在将国史真态 ,传播于国人之前 ,使晓然了解于我先民对于国家民族所己尽之责任 ,而油然兴其慨想 ,发奋爱惜保护之挚意也。
作者认为“新通史〞的核心价值是〔〕
A.培养民族精神与社会责任意识B.培养历史学家的个人素养
C.培养求真意识和不畏强权精神D.培养历史研究的踏实学风
2.莫言荣获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后认为 ,自己的创作深受?聊斋志异?的影响。
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创作中〔〕
A.正面描绘中国商人的形象 B.借鬼魅世界写人间好恶
C.刻画青年男女的叛逆性格 D.以山东方言表故国之思
3.李清照南渡之后 ,建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罢守江宁 ,李清照与丈夫具舟去芜湖。
沿江而上时经过和县乌江 ,李清照做?乌江?诗:“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这首诗〔〕
A.表达了婉约派诗词的特点
B.反映了北宋时期安逸的生活
C.反映了李清照对北宋不满
D.反映了两宋之交的社会动乱
4.由于城市和商业经济的繁荣 ,出现了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的世俗文学。
根据这一历史现象我们可以推知〔〕
A、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B、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根底
C、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D、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产物
5.以下历史事件中 ,不可能被司马迁载入?史记?的是〔〕
A.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B.战国时期最伟大的诗人屈原
C.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D.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6.“鸟飞返故土兮 ,狐死必首丘。
信非吾罪而弃逐兮 ,何日夜而忘之!〞屈原的这首诗〔〕A、抒发了志在四方的英雄气慨B、表达了超脱世俗的平和心境
C、表达了张扬个性、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D、抒发了忧国忧民的情感
7.1955年郭沫假设题写对联“世上创痍 ,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 ,笔底波澜〞称颂以下图中这位诗人 ,他是〔〕
A. 李白
B. 杜甫
C. 白居易
D. 李商隐
8.?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
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唐代〔〕
A. 具有重诗的社会风
B. 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
C. 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
D. 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
9.说“诗言志 ,歌咏言。
〞以下反映汉代文学主流形式的是〔〕
A.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B. 奏陶唐氏之舞 ,听葛天氏之歌;千人唱 ,万人和 ,山陵为之震动 ,川谷为之荡波。
C. 五花马 ,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D.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
10.宋元之际“市井间每有演说话者 ,演说古今惊听之事。
杂以诨语 ,以博笑噱;托之因果 ,以寓劝惩 ,是为小说;书贾或取说话人所说者 ,刻成书本 ,是为平话〞。
这反映出宋元时期〔〕A. 文学作品叙事粗疏勉强达意B. 文学形式适应统治阶级需要
C. 市民娱乐活动极为丰富多彩
D. 城市经济推动市民文学开展
11.有学者对明清四大长篇小说进行排序 ,排在第一的是?红楼梦? ,排在第二的本质上是一个寓言 ,那些妖魔鬼怪 ,全是象征性的存在。
“排在第二〞的著作是〔〕
A.?西游记?
B.?三国演义?
C.?聊斋志异?
D.?水浒传?
12.明末淸初 ,金圣叹择取历史上各体文学之精粹 ,选出“六才子书〞 ,即“一庄子、二离骚、三史记、四杜甫、五水浒、六西厢〞。
李贽也有“宇宙间有五大部文章〞之说 ,与上述吻合的有史
记、杜甫、水浒。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 这些著作真实地记录了历史
B. 文人们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
C. 世俗文学登上大雅之堂
D. 商品经济下文学观念逐渐开放
13.宋人项安世说 ,“学诗当学杜〔甫〕诗 ,学词当学柳〔永〕词 ,杜诗柳词皆无表德 ,只是实说〞。
他认为杜诗柳词〔〕
A.有直抒胸臆的特点 B.是诗词艺术的巅峰代表
C.注重道德教化功能 D.表达浪漫主义艺术风格
14.南宋女词人李清照以清新、明丽的艺术风格丰富了婉约派的词风。
以下各项与她的词风相同的是〔〕
A.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B. “醉里挑灯看剑 ,梦回吹角连营〞
C. “乱石穿空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D.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15.唐朝时期科技文化辉煌灿烂 ,以下关于唐朝科技文化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①武器创造家唐福制作出火箭、火球和火蒺藜献给朝廷
②书法家张旭以狂草名世
③诗人王维被奉为文人画的鼻祖
④诗人杜甫的诗作更多表现出凝重与沉郁的风格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6.明朝后期的“三言两拍〞是古代中国短篇小说的经典。
“三言〞120篇小说中 ,写到商人生活和以商人为主人公的有50多篇。
“二拍〞80个故事中 ,故事的发生地位于大运河沿岸城市的有40多个。
这反映出当时〔〕
A. 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开展
B. 中国文化的区域色彩浓厚
C. 商人的社会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D. 商业开展为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素材
17.唐代传奇、北宋风俗画、宋词、元曲和明清小说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A. 文人阶层不断壮大
B. 城市工商业的开展
C.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 春秋战国以来的文化底蕴
18.小说在明清时期被社会上层人士看成是“猥鄙荒谬 ,徒乱耳目〞 ,皆“黩载〞〔正史不记载〕。
1902年 ,梁启超创办?新小说? ,发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 ,把小说提到“文学之最上乘〞的崇高地位。
梁启超对小说这种地位的看法反映了〔〕
A.小说的政治功能日益突出 B.资产阶级思想影响的扩大
C.清末市民队伍进一步扩大 D.改进派政治立场发生变化
19.成语“骚人墨客〞指的是诗人、作家等风雅的文人。
其中将诗人称作“骚人〞是源于屈原作?离骚?。
该诗篇所展现的风格是〔〕
A. 现实主义
B. 自由主义
C. 浪漫主义
D. 理想主义
20.?诗经?中的史料可以用于先秦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研究 ,即使诗中的那些草木鸟兽虫鱼 ,也是古代博物学以及古代农业史、天文学史等学科珍贵的信实材料。
这说明?诗经?〔〕
A. 保存的完整性
B. 价值的多重性
C. 史料的真实性
D. 内容的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 ,完成以下要求。
材料一魏晋风度是魏晋名士表现出来的哲学态度、处世方式和人格精神。
魏晋士人崇尚自然 ,寄情山水 ,他们厌倦了政变的黑暗与残酷 ,更多地追求精神上不受外物的牵累 ,强调个性的真实与自由。
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 ,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魏晋风度〞形成的时代背景。
并说明其在绘画、书法方面的表现。
材料二〔宋代〕在文学领域 ,雅文学与俗文学之间 ,呈现出突破文体进而融会贯穿的趋势;以诗文言志传道 ,以词曲言情游戏 ,在宋代士大夫的文学活动里能够各得其所。
在艺术领域 ,不仅院体画、文人画与民间画齐头并进 ,各臻繁荣 ,张择端、李嵩等画院画家更以?清明上河图?与?货郎图?
等反映世俗生活的佳作而闻名于世。
〔2〕根据材料二 ,概括宋代文化的根本特点。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文化具有这一特点的原因。
答案
1.A2.B3.D4.D 5.D6.D7.B8.A9.B10.D11.A12.D13.A14.D15.C16.D17.B
18.A19.C20.D
21.〔1〕背景:①国家分裂 ,社会动乱;②政治黑暗;③士人群体的形成;④佛教、道教的传播。
表现:①凸显个性的文人画出现;②书法表达虚玄灵动的时风。
〔2〕特点:雅文化与俗文化并存。
原因:①理学兴起 ,文人阶层壮大;②商业兴盛 ,城市开展 ,市民阶层出现;③文化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