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作者:***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22年第09期
摘要:成果導向教育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设计课程和组织教育教学的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本文在遵循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三大理念的基础下,分别阐述了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教学实施的前提条件与要求、课程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的路径与方法,以期为成果导向教育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成果导向;学习成果;教学模式;课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2)09-0164-02
1 成果导向教育的内涵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是威廉·斯派蒂(W.Spady)(1981)在泰勒原理、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 education)、精熟学习(mastery learning)、标准参照教学与评估(criterion-referenced instruction and assessment)等理论基础上
提出的。
自20世纪80年代兴起至今,OBE已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该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
成果导向是教育的一种新范式,它追求的是卓越教育。
1994年Spady提出了成果导向教育的金字塔模式(the OBE Pyramid),包括1个执行范式、2个主要目的、3个关键前提、4个操作原则、5个通用领域实践。
其不仅是成果导向教育的基本理论框架,也是一个实践框架[1],见图1。
在OBE范式中强调的是学生学习什么和是否成功学习比何时以及如何学习更为重要。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种教育导向意味着教育体系运作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这种转变使“取得成果”比简单地“提供服务”更为重要。
在OBE范式中隐含的是让所有学生从系统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成功学习者的愿望。
该成果导向教育金字塔模式中包含着两个主要目的:一是确保所有学生毕业后都具备成功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二是加强学校建设,使所有学生都能实现这些成果,并将其最大化。
简而言之,这两个目的使教育系统更为关注学生的未来表现能力,并建立一种以成功为导向的操作行为。
2 成果导向教育实施的前提条件和要求
上述两个主要目的的实现需要基于以下三个关键前提下开展:第一,所有的学生都可以学习和成功,但发生的时点、实现的方式会有所不同;此前提明确地将学生的学习速度和学习风格的差异考虑在内,不是将其作为成功学习的障碍,而是将其作为设计良好教学过程的因素。
第二,成功的学习甚至能促进更成功的学习;该前提强调的是成功的学习依赖于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有一个强大的认知和心理基础。
第三,学校控制着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成功的条件。
该前提强调的是实力越强的学校越能够帮助建立这两种基础,学生越容易成功地继续学习。
在实施成果导向教育的前提条件下,需要遵循以下四个基本原则:第一,聚焦清晰(clarity of focus)原则,强调学生预期学习成果的定义和编写。
第二,向后设计(designing back)原则,强调围绕学生预期学习成果设计与开发教学、学习活动以及评估活动的相关方法。
第三,高度期望(high expectations)原则,强调教师必须建立高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成果绩效标准,以鼓励学生深入参与他们正在学习的问题,帮助学生达到高标准,与成功的学习促进更成功的学习这一理念紧密相连。
当学生体验到成功时,该原则会加强他们的学习,建立他们的信心,并鼓励他们接受进一步的学习挑战。
第四,扩大机会(expanded opportunities)原则,即教师必须努力为所有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机会。
其强调教师必须设计与预期学习成果相匹配的多种教与学活动,包括评估形式与方法的多样化[1]。
只有当上述四个操作原则作为教育体系的核心时,我们才有理由称其为成果导向的教育。
具体的实施参考模型见图2。
3 成果导向课程教学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是学校能否从课程体系出发,为学生构建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课程地图。
一旦确定了专业学习成果,就可以将其映射到课程及其相关要素中。
通过映射开发出的课程地图可以帮助设计和表达专业及其相关要素的连贯性和一致性(包括发展性、顺序性和目标导向性)[2]。
学校可以通过课程地图开发和识别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帮助学校评估教学层次、发现预期学习成果与课程体系间的差距,同时还可以确认课程间的排序是否最优、识别课程体系结构与个别课程对专业目标的贡献程度。
教师可以通过课程地图了解所授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根据学习成果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有利于教师及时的增删教学内容。
教学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课程地图进行有效的教学管理和评估。
学生可以通过课程地图清楚地知道自己未来要选择什么就业岗位,该岗位需要具备哪些核心能力,在校需要学习哪些课程、所学课程的先后顺序以及课程间的相互关系。
课程地图的建构是成果导向教学设计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具体设计路径为:首先,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法规、市场或行业需求、学校办学思想与定位以及学生发展等因素确定出人才培养目标与毕业要求的核心能力,并依此进行课程开发。
其次,根据毕业要求的核心能力构建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关课程,由此来确定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授课进度、课程配套、教学组织方式、课程顺序、教学评量、课程评估等。
再次,成果导向教学实施。
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坚持遵循上述四个操作原则,始终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使学生在探索、体验、合作中进行知识构建,核心能力与素养同步得到提升。
最后,评价与持续改进。
评价内部回圈,即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否实现了预期的教育目标,是否与毕业要求相契合,学生毕业后是否具有相应的核心能力等;评价外部回圈,即培养目标是否与需求相一致。
建立PDCA (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循环且闭环的质量管理机制,通过对课程体系、教学过程、师资队伍、实训条件等多方面进行持续改进,实现教学活动、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相一致,确保学生具有相应的专业和职业能力,满足社会的用人需求及学生的全面发展。
课程地图的绘制不是一蹴而就的,面对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学校需要不断地完善课程体系规划(含课程覆盖的核心能力、课程大纲、授课进度、授课内容等),开设更多的修习课程,提供更多的就业方向,这样的课程地图才更加具有生命力。
具体的课程地图绘制路径参考模型详见图3。
4 成果导向课程教学实施方法
成果导向教育是一种全新教育理念,并不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它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3]。
在确定好课程地图后,按照成果导向课程调整路径与要求,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或素质通识课)、工作任务类课程、设计类课程、技能训练类课程结构。
为了实现“课堂还给学生”的成果导向教学理念,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设计出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
公共基础课(或素质通识课)在设计教学内容上可以采用更加生活化、情境化的形式或资源来充实课堂,使学生可以通过图、文、声、像等多媒体技术在学习中实现体验、实践、判断、内化和运用。
学生在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下,更容易激发学习热情、启迪思维、开发智力、健全人格。
工作任务类课程是根据工作岗位或岗位群的任务,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分解学习单元课程。
该类任务课程的实施,首先需要教师根据学生学习成果的对应关系将完整的工作任务分解成主题单元,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达到课程能力核心指标的要求。
其次,该类课程需要教师采用六步法(信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来组织教学,使学生能独立地获取信息,独立地参与到计划的制定、实施、评估中去,真正的调动學生“手、脑、心、口”全面感官系统的参与,使学生在学习职业技能和知识的同时,也能获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信息处理、团队沟通协作的综合素质。
设计类课程可以使用项目式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在项目中建构CDIO教育模式使学生在整个项目中进行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通过该模式可以建立学生以主动实践的积极心态参与到课程体系的学习中去,学生通过多个项目中培养的创新意识与团结协作的精神,最终可以达成学生对于综合性项目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维护和淘汰的完整生命周期的综合能力培养。
技能训练类课程可以采用CBE模式(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它更多是强调学生动手操作为主,教师需要从职业岗位的能力目标出发,将课程分解成任务单,学生按照任务单中明确的目标、内容、程序、考核标准来展开训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训练结合起来,达到在“工作中学习”的培养目标,该模式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4]。
5 结语
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三大核心是以成果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和持续改进,其课程设计并没有固定需要遵循的格式或形式,关键是理念的重构。
学校的教育目标是帮助学生达成学习成果,学习成果不仅是学生专业知识或技能上的获得,还应包括学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更重要的是建构所能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教学组织方式上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体验式实践教学,不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
学习成果的评价方面更强调的是学生在每个分级阶段中所能达成的最高绩效成就,不再是学生之间的成果比较。
在实施过程中应时刻注意追问,我们想让学生取得什么样的学习成果?为什么要取得这样的成果而不是那样的成果?我们如何采用有效的措施帮助学生取得这些成果?我们如何评价学生是否取得了预期成果?[5]由于我国引入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时间较短,对成果导向教育的课程设计尚处于研究与实践摸索阶段,不过成果导向教育的核心理念与当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需要相吻合,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应对“十四五”期间的新问题和新任务的有力法宝。
参考文献:
[1] Spady.W.G. 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1994.
[2] 严中华.学习成果导向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与课程开发指南:基于OBE专业(群)认证与高水平建设[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20.
[3] 王晓典,田文君,陈桂香,等.成果导向教育的理论内涵及对高职教育改革的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8,39(8):26-31.
[4] 王明海.基于高职成果导向教育的行动学习模式构建[J].职教论坛,2016.
[5] 邹吉权.高职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与实施[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