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知识点+习题1-5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食物到哪里去了
重点内容:
5.1.1消化器官主要有哪些?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
肠、肝、胆、胰。

5.1.2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有哪些?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能把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5.1.3食物的消化包括两个方面:一物理性消化:靠牙齿的咀嚼和胃的蠕动;二化学性消化:靠唾液、胃液、肠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的帮助,把食物变成可以被吸收等成分。

5.1.4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1.不挑食;
2.定时定量;
3.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
吃饭时不看书、不看电视;6.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5.1.5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的消化作用实验;
1.对比实验:不同条件就是1号试管加入唾液,2号试管没加唾液。

2.放入37℃左右温水中,是为了创设和口腔类似的环境。

3.加入碘酒:是因为碘酒遇淀粉变蓝色。

4.实验结论:口腔中的唾液对食物进行初步消化,能把淀粉转化成麦芽糖。

练习题:
1.1 人的口腔内能分泌唾液,唾液能分泌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它把淀粉分解成()。

1.2 食物的消化主要靠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和()将食物磨碎,这是物理性消化。

二靠()帮助将食物变成了可以被吸收的物质,这是化学性消化。

1.3 我们吃的食物主要在()被消化吸收。

1.4 我们吃食物时,食物经口腔进入人体其它消化器官,那么在口腔就被初步消化的营养物质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1.5 良好的饮食习惯对消化器官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从而有利于身体健康,下列饮食习惯有利于保护消化器官的是( )
A.吃饭定量
B.吃饭后立即运动将食物大块的咽下去C边看电视边吃饭 D.吃饭时尽量将大块的食物咽下去
1.6 人体的消化器官有()
A口腔 B食道 C胃 D小肠 E大肠 F肝、胆、胰
1.7如何保护消化器官?
5.1食物到哪里去了-答案:
1.1酶麦芽糖 1.2牙齿胃消化液 1.3小肠 1.4 A 1.5 A 1.6 ABCDEF 1.7如何保护消化器官?1.不挑食;
2.定时定量;
3.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4.饭前便后要洗手;
5.吃饭时不看书、不看电视;1.7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5.2我们的呼吸
重要知识点:
5.2.1. 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

5.2.2人在呼吸时,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5.2.3.保护呼吸器官的方法有不吸烟、注意环境卫生、冬天戴口罩、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5.2.4.呼吸是人体吸取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5.2.5.消化器官吸取的养料与呼吸器官吸收的氧气在人体内作用,并释放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

5.2.
6.心脏总是在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少年儿童在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60—100次。

5.2.7呼吸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

5-2《我们的呼吸》练习题
1.呼吸是人体吸入(),呼出()的过程。

2.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

3.二氧化碳的特性有()。

A.不支持燃烧
B. 可以让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C.支持燃烧
4.()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气管是气体的通道。

A.肺
B. 气管
C.鼻
5.下列对保护呼吸器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寒冷的冬天戴口罩
C.吸烟对呼吸器官没有影响
6.冬季天气非常寒冷,教室里要关紧门窗来保暖,不能开窗通风换气。

这种说法是()。

A.正确
B.错误
答案:
1.氧气、二氧化碳
2.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口腔
3.AB
4.A
5.C
6.B
5.3心脏和血管
重点知识:
5.3.1.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左侧,形状像一个倒置的梨,它的内部有四个腔,分别是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右心室。

5.3.2. 血管分为动脉血管、静脉血管和毛细血管。

5.3.3心脏总是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

收缩时,心脏把血液压入动脉血管;舒张时,血液从静脉血管流回心脏。

5.3.4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60——100次。

5.3.5心脏和血管属于(循环)系统。

5.3.6血液把肠吸收的(养料)和肺吸收的(氧气)运送到全身各处,又把全身处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交给(呼吸)器官、(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5-3《心脏和血管》练习题
1. 人的心脏位于胸腔的()侧,分别由()、()、()、()四个腔组成。

2. 血管分为()、()和()。

3.心脏每收缩一次,我们就感觉到心跳一次,这种说法是()。

A. 正确
B.错误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心脏的四个腔是互相通着的 B心脏的四个腔互不相通
C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
5.在正常情况下,少年儿童每分钟心跳( )次。

A.60—100
B. 50-60
C.100次以上
6.怎样保护我们的心脏和血管?
答案:
1.左、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
2.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
3.B
4.C
5.A
6.科学饮食、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心脏的功能;不吸烟、不饮酒。

5.4脑和神经
重点内容:
5.4.1 认识脑。

1.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2.脑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体的一切活动。

5.4.2 认识神经。

神经是人体的电话线,能把身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并能把脑下达的命令传给身体各部分。

5.4.3 认识脊髓。

脊髓是连接脑和其他神经的大通道,它好比是整个系统中的主干线,起上传下达作用。

5.4.4 大脑神经中枢包括哪些,作用是什么?视觉中枢:负责人体的视觉;听觉中枢:负责人体的听觉;感觉中枢:负责人体的感觉;
运动中枢:负责人体的运动。

5.4.5 如何科学用脑?1.劳逸结合; 2.要有充足的睡眠;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全面均衡的营养。

练习题:
1.1人的神经系统是由()、脊髓、()
1.2大脑神经中枢,包括运动中枢、()、()和视觉中枢。

1.3为了保护大脑,必须注意()。

1.4()是人体的司令部主管人的一切活动。

A脑 B神经 C心脏 D肺
1.5( )是电话线,能把人体各部分获得的信息及时报告给脑。

A血管B神经 C呼吸道 D消化道
1.6那如何做到科学用脑呢?
5.4脑和神经-答案:
1.1脑神经 1.2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
1.3科学用脑 1.4 A 1.5 B
1.6那如何做到科学用脑呢?1.劳逸结合;
2.要有充足的睡眠;
3.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
4.全面均衡的营养。

5.5凸透镜
重点内容:
5.5.1凸透镜的基本结构中间厚、边缘薄(凸透镜可以单面凸起)
5.5.2凸透镜的作用:放大物体(成虚像)、聚集光线、使物体成像(成实像)5.5.3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当凸透镜距离蜡烛较近,距离纸屏较远时,此时纸屏上成的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当凸透镜距离纸屏较近,距离蜡烛较远时,此时纸屏上成的是缩小的倒立的实像。

5.5.4凸透镜在生活中的应用:放大镜、老花镜、望远镜、显微镜、投影仪······5.5.5如何自制凸透镜?答:可以用透明的塑料或玻璃瓶装满水(两面凸),或者在透明玻璃片上滴上一滴水(单面凸)
练习题:
1.1凸透镜的结构是()、()。

1.2凸透镜的作用有()、()、()。

1.3利用凸透镜形成的实像是()立的。

1.4老年人使用的老花镜其实就是(),青少年使用的近视镜其实就是()。

1.5使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时候,实际上利用的是凸透镜的()。

A.放大物体
B.聚集光线
C.使物体成像
1.6下列哪些仪器中用到了凸透镜()
A.放大镜
B.照相机
C.手电筒
D.近视镜
答案:1.1中间厚、边缘薄
1.2放大物体、聚集光线、使物体成像
1.3倒 1.4凸透镜、凹透镜
1.5 A 1.6 A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