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深圳市2024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阅卷人一、创生态文明生活;学校举行“倡导低碳生活”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小题。

(24分)
得分
【任务一】探究自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条件。

请在横线上填写对应的诗文名句。

手法赏古诗文中的大自然
直抒胸臆
①最爱湖东行不足,1.。

(白居易
《钱塘湖春行》)
意象传情
②2.,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
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以乐写哀③感时花溅泪,3.。

(杜甫《春望》)
动静结合④4.,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⑤5.。

(曹操《观沧海》)
借景抒情
⑥山气日夕佳,6.。

(陶渊明《饮酒(其
五)》)
化用诗句
⑦7.,秋容如拭。

(秋瑾《满江红
(小住京华)》)
白描手法
⑧8.,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张
岱《湖心亭看雪》)
探究发现: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

”诗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往往就浸透着作者的情感。

正如徜.徉在荒漠中,壮丽的景色让王维感慨:⑨“9.,⑩
10.”所以,当我们用心感受大自然时,我们也能够在花草树木间发现人生的zōng jì,在山川溪泉中听见回荡的心声。

⑴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zōng jì11.
⑵为“徜”标注正确的读音。

12.
【任务二】制作宣传材料——同学们搜集了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资料,请完成小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①我们要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建设美丽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

这个春天,各地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种下更多绿色希望。

这个春天,神州大地,绿意涌动。

从黄河岸边到林海草甸,从长城脚下到高原湖泊,人们踏青赏花,感受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②这个春天,中国的绿色发展不断提高,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贡献持续增加,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徐徐铺展、气势恢宏。

13.以上两句划线句子中有一句是病句,请找出并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各地因地制宜、分区施策,种下更多绿色希望。

”2024年3月12日是第46个植树节,南山区植树活动在征集对联,请你选择一副合适的上联()。

上联:____下联:绿水长流润神州
A.佳木挺拔满华夏B.秀木林立树风范
C.青山常在绿华夏D.秀木似画江山美
15.为了倡导低碳生活,2024年4月12日校学生会策划了后天去南山公园的“捡拾跑”活动。

参与者要携带环保垃圾袋,在跑步过程中捡拾垃圾,再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

请你撰写《“捡拾跑”活动邀请函》。

“捡拾跑”活动邀请函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为倡导低碳生活,4月14日我校将举办去南山公园的“捡拾跑”活动。

请参与的同学带环保垃圾袋。

16.这个春天,公园早已成为南山市民亲近自然、低碳生活的踏青的好去处。

请你从以下两座公园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写一段推荐语给你的朋友。

示例:在小南山公园中,阳光透过车窗幻化成斑驳的花影,装点了整个车厢。

随着列车走
进温馨的花海,你和花都成为了风景。

来吧,搭乘春天的列车,给心灵放个假。

A.中心河公园
B.桂湾公园
阅卷人
二、阅读(48分)
得分
享山川古韵之美
【甲】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
中有小溪,广可二丈,愈西愈隘。

渐闻瀑泉淙淙有声,仰而望之,如苍龙白蛇其来若趋其去若追未尝有一息之间。

旁有石室,幽敞可坐,洒洒溅沫沾衣浥面,觉有寒意焉。

遂起而北,有亭翼然,亭之上有屋比然,屋之左有阁杰然,所谓石门洞者,适当其下,盖山之绝胜处也。

归鸟四集,山光向暝,知不可留矣,乃缓吟而还舟焉。

【丙】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7.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不可久居.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B.以其境过清.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C.似与游者相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D.盖山之绝胜.处也予观夫巴陵胜.状
1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归鸟四集,山光向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文是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离开小石潭——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乙文中画线句子的正确断句是“如苍龙白蛇/其来若趋/其去若追/未尝有一息之间”。

C.丙诗借景抒情,写出诗人前往楚地途中的所见所感。

颔联描写长江两岸特有的景色,体现山水的静态美。

颈联描绘了水中映月和天边云霞两幅美丽的画面。

D.甲文第2段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了潭水的清澈,乙文以两个比喻表现了瀑布凌空而下的壮观气势,丙诗的尾联,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巧借故乡水抒惜别之情,言有尽而意无穷。

20.甲文说小石潭“不可久居”,乙文说石门山“不可留矣”,两句话意思相近,但其原因和包含的情感不同,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寻自然共生之道
【材料一】
4月2日,2024年国际桥梁大会授予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乔治•理查德森奖”,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桥成为本届我国唯一在广东省内首个获此殊荣的桥梁工程项目,同时也是奖项设置以来我国第十个获此殊荣的项目。

国际桥梁大会认为,深中通道项目不仅确保内在质量优和外在品质美,还始终坚持科技创新,遵循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和谐、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选自深中通道官方公众号2024年4月10日,有删改)【材料二】
粤港澳大湾区11座城市形成了A字形布局。

东起深圳,西至中山,深中通道正是其中重要的一横。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区域,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深圳和中山的行车时间将从目前的约两个小时缩短至半小时以内,最直接的好处就是为老百姓提供了高质量的美好出行。

(节选自方鹏《登石门山记》,有删改)
(图片源自网络)

____
在浩瀚的伶仃洋上,深中通道的桥梁宛如巨龙一般。

其中,一座全长2826米的大桥像一个巨人,矗立在伶仃洋主航道上,它就是创下了多项“世界之最”的伶仃洋大桥:大桥主跨达1666米,是世界最大跨径全离岸海中钢箱梁悬索桥;大桥桥面距离海平面高达91米,相当于30层楼高,是目前世界最高通航净空的海中大桥,达到76.5米;大桥主塔高270米,相当于90层楼的高度,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海中桥梁主塔;单个锚碇重约100万吨,是当前世界上最大海中锚碇;由于身处珠江口台风频发区,解决桥梁的抗风安全问题就成为了技术难度之一,为此,建设团队研发了新型组合气动控制技术,将大跨整体钢箱梁悬索桥的颤振临界风速,提高到世界最高的88米/秒,能抵御17级台风。


“海上鲲鹏”,伶仃洋上的新地标
从海面上几十米高的桥上,车辆怎样才能安全顺利地开进海底隧道呢?在茫茫大海上首先建起的西人工岛,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西人工岛面积约_13.7_万平方米,相当于_19_个足球场,从空中俯瞰,就像一只鲲鹏,展翅在伶仃洋海面上。

一座人工岛是如何筑起的?
处于采砂区内,地层复杂,硬质夹层最大厚度达9米,用常规装备和技术,钢圆筒无法顺利振沉就位。

建设团队通过自主研发的12锤联动锤组在海域地基上同频震动,成功将一个个巨型钢圆筒打入海底岩层中,创造了四个半月快速成岛的世界纪录。

这座“海上鲲鹏”也将成为伶仃洋上的新地标。


八万吨沉管“参北斗”,海底穿针无缝对接
建设团队突破了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建造领域的技术难度,在国内首次创新提出了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新型结构形式。

全长6845米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是世界上最长、最宽、技术难度最高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

双洞双向8车道,隧道口上方独特的减光结构设计,让人们在进入隧道时,也不会感觉到光线由明转暗的强烈变化,实现视觉上的舒适转换。

正式运营后,隧道中的驾车速度可以达到100公里/小时,也就是说,只需要四五分钟,就可以顺畅地在海底隧道完成一次穿越之旅。

(选自央视新闻2023年11月28日,有删改)【材料三】
深中通道将生态环境保护融入工程建设全过程,着力打造与自然和谐共生、可持续发展的高质量工程。

比如项目人工岛的景观设计采用整体化思维,将岛体、建筑与景观绿化一体化考虑,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滨海气候特征,选用耐盐碱、易养护、抗台风的植被树种,并结合智能化灌溉、氛围化照明、休憩化设施等做法,实现绿色节水。

为了节能减排,项目还专门打造了一艘全球唯一的沉管隧道浮运安装一体船,相比传统的拖带方案可节约燃油80吨以上,减少排放废气约100万立方米。

同时可降低船舶碰撞导致燃油泄漏等环保事故风险。

(选自深中通道官方公众号2024年3月15日,有删改)21.根据以上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互通”为一体,是当前世界上综合建设难度最高的跨海集群工程。

B.沉管隧道浮运安装一体船可降低船舶碰撞导致燃油泄漏等环保事故风险。

C.深中通道是连接珠江三角洲环湾城市群大通道的唯一通道。

D.当人们驾驶车辆从海面进入到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时,不会有光线由明转暗的强烈变化。

22.请在材料一的横线处,将小标题补充完整,不超过1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小南认为材料二中的划线句在介绍西人工岛的面积时,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进行具体准确地说明即可,不需要再把它比作“鲲鹏”。

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为深圳少年,深中通道项目所体现的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理念给了你哪些启发?请选择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结合材料和生活实际发表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溯传统时光之路。

在“散文阅读欣赏”专题系列课程中,小文同学分享了本文,请你完成以下自读任务。

青石板路
李汉荣
①没有一条路能把我们领回到过去,但是青石板路能。

青石板路,它就是过去,你站在上面,就是站在过去的时光里面。

②它青灰色的皮肤上,烙满了各种痕迹。

低下头来——如果你是个喜欢凝视的人,你一定要低下头来,在时间面前,你只有低下头,才能看见时间的秘密。

③古老的青灰色石板,它多古老呢?据说它是宋朝的一段路面,够老了吧。

现在,你和古老面对面,你和时光面对面,你看见多少细节,都藏在时光的容颜里。

④你看见牛蹄踩下去的凹痕,你看见宋朝的牛、明朝的牛、清朝的牛、民国的牛,嚼着一样的青草,迈着相似的牛步。

它们一生重复着上山下山的路,几乎每一天都要经过这段青石板路,它们或许也喜欢这段路吧,因为它们发现:这段路不陡,也不泥泞,这段路上没有追赶和鞭子,这段路不需要它们负重拉犁,青石板上不种植什么,青石板上只需要放松行走,于是它们全都放松下来,也放慢下来。

这时,你会从这散漫的蹄痕里,看见那散漫的黄昏、散漫的牛、散漫的夕阳、散漫的古代生活。

⑤你会从众多牛蹄痕之间,看见少许马的蹄痕。

那是哪个朝代,这里出过一个进士,他成了朝廷的官人,但是他不习惯匍匐在一堆帽子和官衔里,他想念那被轿子和文牍隔离了的亲爱的南山,他想念月夜里的田园,想念故乡的青石板。

他早早地托病辞官,带回很多书,骑回一匹马,马背驮着那个朝代的明月清风和琴棋书画。

他回乡办学收徒,授业传道,闲时就骑马漫游,踏雪访梅,寄情山水。

你看见那深深浅浅的蹄痕了吗?一匹马行走在一群牛中间,诗书行走在青草中间,儒雅行走在质朴中间,马粪和牛粪都成了庄稼的肥料,马蹄和牛蹄都成了岁月的回声。

后来,这里一直延续着办学、读书、吟诗的儒风,是否与那匹马、与马背上的那个人有关呢?你无法考证,但当你低下头来,你看见了马蹄,你听见了在那些霜晨月夜里,马蹄敲出清寂的声音。

那个年代远去了,但留下了马蹄,马蹄曾经为一首田园诗押韵,为一个村庄的记忆押韵。

⑥你还会看见什么呢?你不愿从历史的磁场里迅速抽身,你愿长时间逗留在时光长久逗留过的地方。

——
⑦这时,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布鞋
..、.宽鞋
..、.瘦鞋
..、.小鞋
..
..、.棉鞋
..、.草鞋
...、.大鞋
..、.单鞋
..、.绣花鞋
数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

是的,是鞋底,青石板把每一双走过去的鞋底看得最清楚,鞋面是属于人看的,鞋底是属于路看的,看鞋底,这是路的职业。

青石板看清了,
也记住了每一双鞋底,记住了每一个年代的鞋底,不管是民间的样式,还是官家的样式,不管是细针密线,还是粗针疏线,不管走得慢,还是走得急,不管鞋印是深是浅,不管鞋们有着怎样的鞋面,不管鞋们的目的地是什么,青石板记住了,所有的鞋底上都有母亲的针脚,都有母亲的手纹。

世世代代的鞋走过去了,母亲们的针脚和手纹,反复抚摸着青石板,那其实是母亲们的手在反复抚摸。

青石板就在母亲们的抚摸里,忘记了时间,也忘记了衰老,它一直保持着它的青灰色,那最初的青春容颜。

⑧青石板保持着它千百年前的样子,甚至保持着它千万年前的样子——在它没有下山之前,它见过女娲补天,那时候,它是青石山上的青石头,它青灰的眸子映照了女娲的身影;它下山之后,成为一段青石板路,虽然地处偏僻,但是无论显赫的王朝或迷乱的年月,都必须经过这段路才能把那个年代走完,把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走完。

青石板是录音的光盘,如实录下了时光的足音和生活的口音。

可惜我们还没有破译的技术,更由于我们的耳朵里灌进了太多现代的水泥,我们习惯了噪音的轰炸和谎言的诱拐,我们失去了微妙真切的听力,我们已经听不见时光深处的声音,听不见任何深沉的声音。

⑨此时,我执意从密集的高速路网里逃出,从高速的央击里、从机械的追赶和围困里逃出,撤退到这段青石板路上,撤退到这段古老的缓慢里。

我缓慢地走着,有时就蹲下来,低下头,与时光面对面,凝视,聆听,感到天长地久的岁月,踏踏而来。

25.请根据文章内容及相关提示,完成以下板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同学们完成板书后发现了本文的抒情线索。

请你具体说出本文抒情线索,并分析它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文中划线的句子被很多同学圈画批注,若加点的词语换成“各种鞋子”,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不同?请赏析。

——数这时,你看见密集的鞋的印子,布鞋
..、.小鞋
..、.宽鞋
..、.瘦鞋
..
...、.大鞋
..、.绣花鞋
..、.棉鞋
..、.草鞋
..、.单鞋
不清的鞋子们走过去,声音踩着声音走过去,鞋底贴着鞋底走过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小文认为最后一段是本文的妙笔,意蕴无穷,请你简述本文最后一段在内容与结构上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有同学认为:时代发展,青石板路最终都得让位给高速公路。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结合生活表达自己的见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本书阅读
30.请根据提示,选择正确的人名填入空格内,填序号不得分。

①儒勒·凡尔纳②艾萨克·阿西莫夫③法布尔④蕾切尔·卡森
⑴他被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

作品中的科学幻想大部分已被科学家、工程师们变成现实。

潜水艇发明者美国人西蒙·莱克在他的自传中的第一句话是:“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

⑵被称为科学诗人,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把他称为“掌握田野无数小虫子秘密的语言大师”。

31.学校将举行名著话剧展演活动,在试镜环节导演组安排了以下两个选段供选择:【选段一】
想了一会儿,酒往上涌,不觉沉醉,便狂荡起来。

他向酒保借了笔砚,在粉墙上写道:“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选段二】
他费了好大劲才把一只脚从黏糊糊的泥里拔出来。

他觉得脚底下冰冷彻骨,他这才发觉,那只破靴底已经整个掉了下来。

自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他就吃够了这双烂皮靴的苦头,靴子总是湿漉漉的,一直往里灌泥浆。

你选择试镜的角色“他”是
(填人名)。

请你向导演解说选段中“他”此刻的处境和心境。

32.一个团队需要领导者、谋划者、决策者、实干者、监督者等角色。

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发挥自己独特、积极的作用,才能使团队克服困难、化险为夷达成目标。

请从人物中选择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他在团队中所担任的角色。

人物:吴用尼摩李逵
示例:唐僧是“西游”团队的领导者,在取经路上面对性格各异的妖怪,能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徒弟出手,还能够化解徒弟们之间的矛盾,此外他用坚定的意志保持团队的凝聚力。

因此,虽然取经路上困
难重重,但最终能够修成正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卷人
三、作文(45分)
得分
33.请阅读材料,任选一个任务根据要求完成写作。

盼望
艾青
一个海员说,
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
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
最使他高兴的是抛锚所发出的
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任务一:盼望是一份寄托,一份憧憬。

无论是盼望往踏上新征程,还是盼望迎来成功的辉煌。

内心的期盼都如阳光般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如春风般充盈着我们的内心,如宝剑般给我们战胜困难的气魄……
请以“▲的期盼”为题,补充题目,写一篇记叙性文章。

任务二:请以“期盼与行动”为题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⑴字数不少于600字,不得抄袭或套作;
⑵文体符合任务要求;
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绿杨阴里白沙堤;2.杨花落尽子规啼;3.恨别鸟惊心;4.树木丛生;5.洪波涌起;6.飞鸟相与还;7.为篱下黄花开遍;8.雾凇沆砀;9.大漠孤烟直;10.长河落日圆。

;11.踪迹;12.cháng 【解析】【点评】(1)-(10)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11)-(12)题考查易错的字音字形。

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是否正确。

遇到记忆模糊、不确定的字词,可以采用排除法排除选项,得出正确答案。

要正确地读写词语,应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

在日常的学习阅读中也要注意多积累,丰富自己的字词量,在积累的过程中要做到准确无误,这样才能在实际的读写运用中避免错读错写。

1.注意易错字的书写:阴
故答案为:绿杨阴里白沙堤
2.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啼
故答案为:杨花落尽子规啼
3.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恨
故答案为:恨别鸟惊心
4.注意易错字的书写:丛
故答案为:树木丛生
5.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涌
故答案为:洪波涌起
6.注意易错字的书写:与
故答案为:飞鸟相与还
7.注意易错字的书写:篱
故答案为:为篱下黄花开遍
8.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凇、沆
故答案为:雾凇沆砀
9.注意易错字的书写:漠
故答案为:大漠孤烟直
10.注意易错字的书写:圆
故答案为:长河落日圆
11.注意易错字的书写:迹
故答案为:踪迹
12.注意易错音的书写:cháng
故答案为:cháng
【答案】13.②,改为:这个春天,中国的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贡献持续增加,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徐徐铺展、气势恢宏。

14.C
15.我们会在跑步过程中捡拾垃圾,再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

让我们一起加入环保运动吧!;校学生会;2024年4月12日
16.示例1:在中心河公园,一河碧水滋养两岸的繁花。

河畔绚烂绽放的花如烟似霞漫入眼帘。

这里是与家人假日漫步,赏花朵摇曳,品味惬意生活的最佳之选。

示例2:走在桂湾公园里,遍地是青草,满眼是鲜花。

是都市高楼下人们的栖息之所,是都市繁忙中人们的放松之地。

当你感到疲劳时,不妨来桂湾公园走一走,让心灵散个步。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

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2)本题考查对联常识。

拟写对联时应注意:①字数相等;②词类相当;③结构相应;④平仄相对,仄起平收;⑤内容相关。

(3)本题考查邀请函撰写以及语言运用能力。

邀请函,包括称呼、正文、结尾敬语、署名和日期等要素。

邀请函应该简洁明了,语言得体,表达出邀请的诚意和目的。

(4)本题考查语言表达。

做这样的题,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多读、多看、多听、多练,逐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答这样的题就非常的容易。

本题没有统一答案,只要答案符合题意即可。

13.②句是病句,“发展不断提高”动宾搭配不当,应将“提高”改为“加快”
故答案为:②,改为:这个春天,中国的绿色发展不断加快,绿色版图接续扩展,绿色贡献持续增加,一幅新时代的千里江山图徐徐铺展、气势恢宏。

14.根据对联常识,对联的上下联的句式必须一致。

A选项中“挺拔为形容词,下联中“长流”为动词,故可排除A选项;“树风范”与对联语义不搭,故可排除B;D选项“江山美”与“润神州”结构不一致,故可排除D 选项。

故答案为:C。

15.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在跑步过程中捡拾垃圾,再将垃圾分类投放到垃圾桶中”邀请函正文应补充具体做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