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价值012汇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道德与价值
〔美〕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p.249

现代道德哲学以一种平静的启示语调而肇始 迄今为止的道德哲学家们未能令人满意地回答他们自 己提出的问题,因为他们自己并没有弄清楚这些问题 尤其,未能区分这两个问题:1.我们应当采取哪种行 为?2.哪种事物应当为它们本身而实存? 最终,在摩尔《伦理学原理》的序言中宣称作了这种 区分,意味着要解决这些问题,其日期是1903年



一是绝对的道德形而上学基础 这理性主义伦理学追求的目标。道德形而上学以某种 先验、既定的普遍性原则、观念或人性为出发点,建 立超经验的普遍性道德原则。 二是立足人类理性本质来寻求和建立道德的普遍性、 一般性原则,强调人类理性、精神对道德的决定作用。 三是信奉整体主义和理性主义的道德原则 强调人类道德关系和行为的共同性和理想性。如柏拉 图的“理想国”、康德的“目的王国”、黑格尔的 “社会总体主义”,等等。
元伦理学(meta-ethics)
摩尔的《伦理学原理》一书标志着元伦理学的兴起



元伦理学是2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主脉之一 通常称为“分析伦理学”,是对传统伦理学的超越 与规范伦理学的区分主要是: 前者注重于制定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并借助于形而上 学或经验科学的方法来确证这写原则、规范的正当性。 从亚里斯多德开始的西方伦理学基本都遵循这一主旨, 整个西方传统伦理学也可视之为是规范伦理学。 元伦理学号称立足“严密的科学逻辑基础”、是“伦理 学科的科学”,注重分析伦理学的概念、命题、判断所 表达的含义及其逻辑关系,研究伦理学的语言、词汇, 可称之为分析、评判的道德哲学。


从存在( is )之中求应当( ought ) “是然”(What it is )与 “应然”(what ought to be)混为一谈 康德的伦理学局限于形而上学,企图从 “应然”、“应当”中求“实在” 以上两者形式各异,但殊途同归
自然主义(方法)P.44-45

自然主义方法,就是用一个自然客体的或者自然客体集团的某一 性质来代替“善” 自然主义将善等同于简单或复杂的自然客体的单纯或复杂的性 质——但善本身并不是一自然性质 自然主义最著名的一条伦理准则就是宣传“依照自然而生活”— —这是古希腊斯多葛学派的伦理原则,并在卢梭那里再出现 但,我们不能说任何事物都是善的,善也不意味着任何自然的事 物——这始终是一个有待于探讨的问题 关于“进化论”用于伦理学——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优越的种 族将存在得更长久

摩尔指出以往伦理学的“自然主义谬误”





将“自然性事实”当作与“善”完全相同的东西,于是 导致了“自然主义谬误” 本质上混淆了善与善的事物 并以自然事实或超自然的实在来规定善 “自然主义谬误”在历史上有两种表现: 一种是“善性质”混同于某种自然物或某些具有“善性 质”的东西 ……进化论伦理学/功利主义/快乐主义 ……以感觉快乐和享受来定义善; 另一种是把善性质混同于某种超自然、超感觉的实 在……康德将人的理性/ 善良意志作为善的同义词 这两种伦理思想都未能解决好伦理学的本原问题
二、两种价值分类

摩尔认为:全部伦理学的问题不外乎三类 1、善是什么意思?这是伦理学的本原问题 2、什么就其本身而言是善的?(目的善) 3、如何达到善的行为?(手段善) 后两类问题正是伦理学作为价值学科的内容构成, 说明作为伦理学的价值包含着两方面 “内在价值”……“目的善”、“自在善” “外在价值”……“手段善”、“工具价值” 某些“就其本身而言是善”
怎样给“善”下定义 是一种仅仅属于伦理学的探讨



怎样给“善的”下定义是全部伦理学中最根本的问题 “善”所意味的,事实上是伦理学特有的唯一单纯的思 想对象 对于“什么是善”,我的回答是:善就是善,并就此了 事。(P.11) 被问到“怎样给‘善’下定义”,我的回答是,不能给 它下定义;并且这就是我必须说的一切。 这个答案虽似令人失望,却是极其重要的 对于熟悉哲学术语的读者,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达它们的 重要性,即是说它们相对于:关于善的诸命题都是综合 的,而绝不是分析的。这显然不是无足轻重的问题。
逻辑起点: 新实在论者摩尔 ( G.E. MOORE,1873-1958)出版了《伦理学原理》 摩尔因此成为现代西方伦理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也成为英国实在论的主要发端 伦理学因为摩尔被区分为两个大类型: 理论的或分析的/实践的或行动的 并区分了元伦理学与规范伦理学 并创立了“常识合理化的直觉主义伦理学” …… 被称之为伦理学的“哥白尼式的革命” (开始了对伦理学自身的审慎与反思)
传统宗教伦理学

宗教伦理学是传统西方伦理学的重要一脉 从宗教伦理学开展对西方伦理学的考察也一个 不可或缺的方面 宗教伦理学对理性主义和感性主义伦理学都有 一定影响和渗透 西方宗教伦理学传统主要是指欧洲中世纪以来 被程序化了的各种宗教伦理学理论,是西方当 代宗教伦理学的历史渊源
《伦理学原理》(1903)20世纪西方伦理学的扛 鼎之作 《伦理学》(1912)是前一本著作的通俗本和某 些补充

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挑战及非理性主义/后现代主义的兴起 唯意志论和存在主义伦理学的冲击 原本设置的理想化的道德观念和原则,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实际人出相悖, 被认为是:“幼稚的心理主义幻想”
西方伦理学的历史转换
传统经验主义伦理学也面临困境并蜕变 个别经验无法得到普遍性认同 新的语言和逻辑分析的方法的引入 传统宗教伦理学的也受到冲击及新宗教伦理学的更新
(序P.1)
一、伦理学 d“一次哥白尼式的革命”


西方古典伦理学寿终正寝 理性主义/经验主义/宗教伦理是传统伦理学三 大构成部分,也是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的西方 伦理思想主流,并为现代西方伦理思想的发展 演变奠定了历史基础 20世纪西方伦理思想的各个流派在不同程度上 更新了这三大传统
传统理性主义伦理学的三大特征
如果是从本原入手, 就须告诉我们“什么是善”,进而“什么是行为”





但问“行为”就不是本原的,因为“善的行为”是复合的概念, 也有恶的或无所谓善恶的行为 其他事物也可以是善的 善表示了某种行为和某种事物的共有的性质 将善仅仅看作是行为就有出错的危险 首先须探讨“一般来说,什么是善的” 伦理学不讨论个别价值问题,即不处理具体、单个、特殊的事 物和事实(如他应送儿子上什么学校);对个人进忠言和规劝, 也不是伦理哲学家的事情(P.8) 伦理学应讨论“快乐是善”或“唯有快乐是善” 这一判断
“善”是一种单纯的概念

念的人阐明 什么是“黄”一样,也不能向事前不知道“善” 这个概念的人阐明什么是“善” 给“马”下定义,是因为马有许多不同性质和特 质(马是复合的) “黄”和“善”不是复合的,而是单纯的概念, 它不是若干部分所组成的 “善”是没有定义的,因为它是单纯的,并没有 若干部分——是无数不能下定义的思想对象之一

他认为,伦理学领域 “其实可以定义为:关于那个对于一切此类判断 来说,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东西(指 “善”这个概念)之全部真理。” 伦理学为什么 是那个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特殊性的东西?



各种伦理哲学家并未提出一个完全令人满意的答案 日常判断的真理性是伦理学关心的 伦理学也人类行为的讨论极密切地联系着 行为无疑是伦理判断最平常和最广泛有趣的对象 伦理学也仅仅被当作探究行为和实践的哲学——在处理 各种问题时、即人类行为什么是善的或恶的? 摩尔认为“伦理学”应包括比这更多的东西——用它来 包括对“什么是善”作一般探究(P.7)
摩尔: 以自明性的直观方法取代传统的经验归纳或演绎方法 ……伦理学从规范性实践科学转为纯理论性的元伦理学



“善”本身的性质是自明的,是不能下定义、不能分析的 边沁提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的错误,是把“公共幸福” 当作道德正义,混淆了作为“目的的善”和作为“手段的善”之 间的界线 西季威克也有自然主义的错误,未明确区分“快乐”和“快乐的 意识” 对什么是“善”的说明是不能诉诸于行动的 只能诉诸于“善本身”自明的直观……非自然主义或形式主 义……伦理学因此被摩尔当作倚门纯粹的知识科学

自然主义没有为伦理判断提供任何站得住脚的 理由 但自然主义却成为接受错误原理的一个原因— —诱骗心灵接受各种错误的的伦理学原理 如“善的东西”就是“普遍快乐”的结果 关于伦理学的第一个结论:有一个单纯的、不 能下定义的、不能分析的对象,伦理学的研究 对象必须参照它来下定义
摩尔认为:自然主义谬误的通病是
摩尔认为 坚持“善”是不能下定义的,

是因为这将减少我们在探索给“善的东 西”下定义时犯错误的危险性




要力求说明两者的区别:“善的”(形容词) /“善的东西”(善者-名词) “善者”必须是与“善的”这个形容词适合的一 个名词 “善的”这个形容词,必须是真正适合这一东西 整体的,而这一东西又必须是跟形容词本身不同 的 这很明显,给“善者”(善的名词)下定义,不 同于给“善的”(善的形容词)下定义,前者还 有其他形容词可下定义 断言“快乐和理智是善”,是给“善的”(性质) 下定义
1、目的善是事物内在的本性,在独立存在的;手段善 是某事物(或行为)与善事物的外在联系,是在关 系之中存在的; 2 、目的善与手段善不同的存在方式决定了两种价值 的不同的认知方式……一是直觉/ 自明性,另一是 依赖经验事实的推论; 3、目的善(直观)是绝对自明/普遍的、不受任何限 制;手段善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有一定的真理性 和确定性;
麦金太尔《伦理学简史》 P.249


1.我们应当采取哪种行为? 这是指,“在这个世界上,这种行为将比任何其它可 供选择的行为产生更大的的善。”——怎么办(行动) 才是正当的? 2.哪种事物应当为它们本身而实存? 应当为它们本身而实存的事物,是那些我们称它们为 “具有内在善的事物”——我们如何才能够知道什么 是内在善呢?
J· 摩尔《伦理学原理》 英国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教授


“在伦理学上,正像在一切哲学学科上一样,充满其历 史的困难和争论主要是由于一个十分简单的原因,即由 于不首先去精确发现你所希望回答的是什么问题,就试 图作答。” “即使哲学家们在着手回答问题以前,力图发现他们正 在探讨的是什么问题,我也不知道这一错误根源会消除 到什么程度;因为分析和区别的工作常常是极其困难的: 我们往往不能完成所必需的发现,尽管我们的确企图这 样做。”
传统经验主义(感性主义) 伦理学的三大特征



从古希腊酒神狄奥尼索斯、普罗太戈拉的智者学派、伊 壁鸠鲁的快乐主义,到17、18世纪英国经验论和法国的 唯物主义、19世纪的英国功利主义、德国的费尔巴哈的 人本主义伦理学(这一传统比理理性主义传统更成熟) 特征1.是强调通过经验、观察、归纳推演等来建立实际 道德理论,不热衷构建纯粹的道德形而上学体系。 特征2.是主张从人的感觉中寻找道德的起源,利益的满 足和快乐是道德的起源,也是道德评价的标准,主要的 流派有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霍布斯的利己主义、边沁 的功利主义等。 特征3.是坚持从个人道德经验出发、坚持以个体主义、 利己主义为道德原则(个人主义/现实主义)。
摩尔要创立 “一种能够作为科学出现的未来伦理学导论”

各种伦理学都中缺乏严格的科学性,伦理学仍然在 真理的王国之外徘徊 原因是伦理学家“没有精确地发现他们要回答的问 题,就试图作回答”……要改变这个情况,就要确 定伦理学研究的范围、性质和内容
“‘善’是不能下定义的”
《伦理学原理》P.75
如何对“善”下定义……是全部伦理学中最根 本的问题 “善”(good)是一个最单纯的概念,是不可 分析,也不能被定义的,是“非自然”性质 的——否定此说就会陷于谬误。 1、“善”是单纯得不可再分割的词,是一种性 质、价值 2、“善”与“善的东西”是有区分、截然不同 的 3、人对“善”的认识是直观的、自明的,不是 描述和推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