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术的观察和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术的观察和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行乳突根治术的护理。

方法:分析我
科 2012年 7月 -2014年 12月对80例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根治术患者的护理。

结果: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良好的观察和护理能有效提高
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关键词】中耳乳突炎;乳突根治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08-0245-02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for Mastoidotympanectom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purative of ear mastoiditis Song Chunli. The Red Cross Hospital of Nanning city, Guangxi, Nanning 530012,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care of chronic suppurative mastoiditis from the middle line of mastoidotympanectomy. Methods: Analysis from July 2012 to December 2014, 8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uppurative middle ear mastoidotympanectomy care. Results: This group of cases were recovered and discharged, no complications occurred. Conclusions: Good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cure rate and 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help patients recover.
【Key words】 The middle ear mastoiditis; Mastoidotympanectomy; Nursing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及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多为急性中
耳炎未及时治疗迁延不愈所致,是耳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该病的临床特征有长
期或反复发作的耳道流脓、鼓膜穿孔、听力下降三大特征[1]。

其病理分型为:单
纯型、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三型,其中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保守治疗效果差。

施行手
术是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

本人通过对80例病人进行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2012年7月~2014年12月收治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80例,其中男47例,女33例;左耳41例,右耳30例,双耳9例;年龄4~55岁;病程2-20年。

住院天数最长的21 d,最短的10d。

本组病例均痊愈出院,术后3个月随访,无
并发症发生。

1.2 方法
患者全麻下进行气管插管,取仰卧位,头部偏向健侧,常规消毒术野皮肤,
铺无菌巾于患者耳后做一弧形切口,逐层深入,切口深至骨质,用剥离子钝性分
离骨膜,暴露乳突区:筛区、颞线、道上棘。

用电钻磨开骨质,垂直向下,进入
乳突腔,彻底清除乳突腔内分泌物及病变组织,探针探及鼓窦入口,术中根据病
人情况清除残余听骨,削薄削低外耳道后壁,断桥,凿除鹰嘴骨质,削低面神经
脊等。

逐层缝合耳后切口。

外耳道口填塞碘仿纱条,伤口加压包扎。

2.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因病程较长、慢性流脓及听力下降等因素,以及对疾病
相关知识不了解而产生焦虑、恐惧心理。

因此,在术前做好解释工作,进行心理
指导, 消除紧张、焦虑、恐惧心理,很好地配合治疗。

2.1.2术前完善各项辅助检查。

常规备皮,清洁患侧外耳道后用3%过氧化氢
溶液棉签擦洗消毒。

术前禁食、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等处理。

2.2 术后护理
2.2.1体位按全麻术后常规护理,术侧耳向上,或健侧卧位,避免术后受压,
减少头部活动以减轻疼痛[2]。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的变化。

告知患者
禁止擤鼻、打喷嚏, 以免牵拉引起疼痛及伤口出血。

2.2.2伤口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渗出液及耳痛情况,注意伤口包扎的松紧度,
过紧可引起局部不适和耳痛,过松起不到加压包扎的作用。

保持切口敷料干燥及
外耳的清洁干燥,更换敷料每天一次,继续抗感染治疗,防止细菌进入鼓室导致
感染。

外耳道口填塞碘仿纱条,渗出液多时及时更换,碘仿纱条留置14天取出。

2.2.3鼻腔的护理保持鼻腔通畅,术后3 个月内勿用力擤鼻或打喷嚏,教会
患者正确的擤鼻和打喷嚏的方法,防止或避免在打喷嚏时使中耳气压突然改变,
影响伤口愈合。

2.2.4饮食护理术后指导患者进食高蛋白、高热量、高纤维、易消化的清淡
饮食,禁辛辣、刺激性、煎炸性硬食,以提高机体抵抗力,有利疾病的康复。

3.并发症的观察与处理
3.1 面瘫
面瘫是中耳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与术中损伤面神经或面神经水肿有关。

表现为患侧额纹消失,鼻唇沟变浅,不能皱眉和闭眼,口角向健侧歪斜,鼓腮漏气,进食时液体易从口角外流。

如出现应立即给予相应处理,嘱患者注意面部保暖,可温水洗脸及面部热敷。

本组病例未出现面瘫症状。

3.2 眩晕
常因前庭、半规管损伤所致,表现为恶心、呕吐、旋转性眩晕、不能睁开双
眼或不能坐起,患者情绪紧张等。

应给予心理安慰,嘱其闭目静卧,眩晕症状未
消退时应专人陪伴,加强生活护理,一周左右眩晕症状减轻消失。

3.3 迷路炎
主要表现有剧烈的眩晕、恶心、呕吐、常伴有耳痛或头痛,自发性眼震突然
自患侧转向健侧,同时患侧听力消失。

应给予抗感染、对症治疗、支持疗法,给
予术区超声波及中频脉冲治疗,改善内耳血液及淋巴循环。

3.4 颅内感染
注意观察有无神经系统症状如:高热、头痛、恶心和呕吐,颈抵抗、颈项强直
等脑膜刺激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意识的改变,应给予抗感染、对症处理等。

3.5 脑脊液耳漏
严密观察耳部引流液的性质、气味、颜色,警惕脑脊液耳漏。

如出现应及时
采取相应处理措施,避免病情加重,并做好病情记录。

3.6 术后耳内长期流脓
多因术中未将乳突腔轮廓化,病灶未清除干净所致。

术后保持创面切口清洁
干燥,清理乳突腔,减少并发症发生。

4.出院指导
4.1 加强营养,注意锻炼
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时治愈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术耳腔未完全上皮化前不
能进水,洗头、洗澡、洗脸时注意用干棉球堵塞外耳道口。

短期内不宜游泳、乘
飞机。

术耳完全上皮化后才可以同常人一样正常起居。

4.2 定期复查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术后复发率为10%~20%[3]。

最初6个月内定期复查
尤为重要,术后6个月内每月复查一次。

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诊。

5.小结
中耳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其骨膜、乳突骨质的慢性炎症。

主要表现为耳内长期间歇性流脓,可伴有恶臭,听力下降,耳闷胀感或闭塞感等症状[4]。

通过对慢性中耳乳突炎患者采取乳突根治术的治疗及护理,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术后3个月随访,本组病例无并发症发生。

减轻病人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春梅,李越,刘静明.中华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三基”训练手册[M].济南“山东科学出版社,2006.
[2]徐静,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室成形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护理版),2007,3(3):74.
[3]颜楚娟刘海英,胆脂瘤型中耳乳突炎行鼓膜成形手术后的护理及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1(下),219.
[4]赵素平,10例中耳乳突术后迟发性面瘫患者的临床护理[J]现代护
理.2006,3(8)8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