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中学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考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江苏省扬州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地 理 试 卷(选修 海洋地理) 1、图甲为“2月某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图乙为沿北纬32°纬线所作的“某月份海水盐度和温度分布示意图”,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共12分) (1)甲图中①代表的渔场名称是 渔场。
乙图所示的是 (2月或8月)海水温度和盐度曲线图(2分)。
(2)甲图中A 处海区等温线比B 处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2分)。
(3)在甲图中,与甲海区等温线相比,乙海区等温线向北方凸出,主要是乙处受 的影响(2分)。
(4)图乙中字母A 处盐度最低的原因是 ,C 处盐度较低的原因是 (4分)。
(5)此时图乙中 (填经度范围)附近海区的水温最高,其原因是 。
(2分) 2、读“六大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图中数码①代表_____________板块,数码②代表______________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
①
② ③ A . B .
C .
D .
……题……………… 由图中板块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板块名称)相挤压形成的。
(3分)
(2)图中字母A 处与B 处相比,地震较频繁的是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3)图中字母C 处与D 处相比,岩石年龄较轻的是_______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
(4)运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日本多火山喷发的成因: 。
(2分)
(5)最能反映南美洲西部高大山脉形成原理的是应该是下面的 图(2分)。
3、读图4,回答下列问题。
(10分)
(1)A 、B 两处的海底地形名称:
A 是______________,
B 是_____
______________。
(2)①处为基岩海岸,其主要利
用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②处为
砂质海岸,其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②处附近有莺歌海盐
场,其发展晒盐业的主要有利自然条
件是(答出3点,6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
4、读下面的“两幅海岸景观图”,回答相关问题。
(15分)
(1)按照海岸物质组成来分,图甲中的海岸属于 海岸,图图4 C
D
乙中的海岸于海岸。
(2)图乙中海岸具有的特征是___________ ,这里是发展制盐业、、,以及开展生态旅游的理想场所。
(3)如果这两种类型的海岸发育在热带海域,那么有可能发育成珊瑚礁海岸的
是。
(填甲或乙)
(4)两种类型的海岸,有可能适宜建设优良海港的是(甲或乙),原因是这里常发育有海湾,湾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利于航行和停泊,所以可建海港。
图6(见试卷第7、8页)示意某雏形生态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箭头表示物质、能量流动过程,其中虚线箭头表示副产品或废弃物的流动。
完成(5)-(7)题。
(5)图中a、b、c分别代表()
A.电厂、化工厂、盐场 B.盐场、电厂、化工厂
C.电厂、盐场、化工厂 D.盐场、化工厂、电厂
(6)该生态工业园区中()
A.发电厂的废水、废气与废渣得到有效利用 B.制盐的副产品得到利用
C.建材厂有效利用了盐场的废弃物 D.化工厂的废弃物得到利用
(7)该生态工业园区可能位于()
A.晋南 B.粤北 C.冀东 D.闽西
5、图7(见试卷第7、8页)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分)(1)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是:水温由递增。
这样分布的原因是什么?(6分)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8分)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图8(见试卷第7、8页)为太平洋西部部分海域海洋初级生产力分布图。
材料二海洋初级生产力是指浮游植物、底栖植物及自养细菌等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能力,以每年单位面积所固定的有机碳或能量来表示。
海洋初级生产力主要受光照、温度、营养盐、海水垂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
材料三海洋初级生产力决定了鱼虾蟹等海洋生物饵料的多少.进而影响海产品产量的高低。
(1)图示海区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点是。
(2分)
(2)E地海洋初级生产力高的原因是:位于长江口附近,海水中的较为丰富;海底地形类型是,深度较,较为充足。
(4分)
_______________ 学号
不……………要……………答……………题……………… (3)①、②、③地中,渔业资源最丰富的是 地,原因 是 。
(2分)
(4)沿海易发生赤潮,其危害是 。
(2分)
(5)简述为防止近海天然捕捞量下降,促进我国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
(6分)
7、阅读图9(见试卷第7、8页)和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6分)
材料一:2008年2月27日,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全线贯通,预计6月通车。
杭州湾跨海大桥是同三国道(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跨越杭州湾的便捷通道,北起嘉兴市海盐郑家埭,南止宁波市慈溪水路湾,全长36公里。
材料二:东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涛之起也,随月盛衰,小大满损不齐同” 。
我国自古以来,钱塘观潮之风盛行,著名诗人对之吟咏不绝。
苏东坡诗云:“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
材料三:随着“长三角”在全国经济地位的日益凸现,专家学者认为,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的“东方大港”应是个组合概念,它应该是上海、宁波、舟山三港分工协调、互为犄角的一个全新的大港口格局。
(1)专家介绍杭州湾跨海大桥不会截断闻名于世的钱江潮。
每年的农历八月十八钱江潮最为壮观,试分析该季节钱江大潮形成的有利因素有哪些?(3分)
(2)影响该群岛渔业生产的自然灾害是 ( )
A .台风和风暴潮
B .海洋环境污染
C .赤潮
D .咸潮 (3)从自然地理条件的角度分析“东方大港”的区位优势有哪些?(3分) (4)杭州湾地区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有 。
(至少写两种) (5)核电站对海洋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有哪些?(2分) (6)简析全球海平面上升对该地区可能带来哪些影响?(4分)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材料一 氮、磷等无机盐是水生植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盐,营养盐增加使各种藻类异常快速地繁殖,会使水生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称为“赤潮”。
材料二 下图是某近海海域中浮游生物与鱼类的发展过程(t 1→t 2→t 3)示意图(阴影区代表浮游生物,黑点代表鱼类)。
(1)图示表明该海域海水有 现象,水中营养物质显著增加,其来源可能是 。
(3
分)
(2)造成图中鱼类从t 1 到t 3大量减少的原因是 。
(2分)
(3)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2分)
A .杭州湾
B .莱州湾
C .辽东湾
D .珠江口
(4)赤潮 (多项选择题) (3分)
A .是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所导致的结果
B .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C .在封闭的较低纬海域更易产生
D .阳光强烈、风力较弱也有利于其发生
9、读下面的图11和图12,完成下列要求:(14分)
(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图11表示多数沿海国家由其海岸向外延伸拥有的 。
A .领海范围最宽为a+b=200海里
B .专属经济区范围最宽为a+b=200海里
C .领海范围最宽为a=12海里
D .专属经济区范围最宽为b=200海里
(2)图12中a 、b 、c 、d 所示的岛屿中,表示澎湖列岛和钓鱼岛的字母分别是 和 。
(3)图12中台北到甲地的实地距离约为 千米。
(1分)
图11 图12
120° M
25
90° 60°
0° (4)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其主要原因是 。
(4分)
(5)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钓鱼台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和管辖权。
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6分)
命题:杨得勇 审核:赵春宏
附图1:
附图6:第4题
附图7:第5题
图6
附图8:第6题
附图9:第7题
图4
高二期中考试地理(海洋地理)试题评分标准
1.(14分)
(1)纽芬兰渔场 8(2分)
(2)A处为寒暖流交汇处,南北方向上海水温差大(水温梯度大)(2分)
(3)北北大西洋暖流(2分)
(4)A处位于长江口附近,大量陆地淡水注入,使海水受到稀释(2分) C处位于大洋东部,受来自较高纬的(沿岸/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盐度较小(2分)
(5)120°-140°E (2)受流经该海域的(日本)暖流的影响,水温较高(2)2.(13分)
(1)美洲太平洋印度洋板块
(2) B A位于板块内部,地壳较为稳定,B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较为剧烈。
(3) C 位于大洋中脊(或海岭或生长边界)附近。
而D位于海沟(板块的消亡边界)附近。
(4)两大板块互相挤压,地下深处的岩浆沿裂隙上升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5)D
3.(10分)
(1)大陆架(1分) 洋盆(海盆)(1分)
(2)筑港(或旅游)(1分) 坡缓水清(1分)
(3)地势平坦,滩面宽阔(2分);位于背风坡,降水量少,蒸发量大(2分);纬度低,气温高 (2分)。
4.15分
(1)基岩淤泥质(三角洲)
(2)岸线平直,潮间带宽阔平坦,滩涂农业海水增养殖业
(3)乙甲(4)甲海阔水深,风浪小(5)C(6)B(7)C
5.14分
(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2分)
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4分)。
(2)温度偏高(厄尔尼诺现象),下沉气流势力减弱,甚至出现上升气流,降水增多,易出现洪涝灾害(4分);温度偏低(拉尼娜现象),下沉气流势力增强,降水减少,加剧干旱(4分)。
6.16分
(1)由沿海向外海递减
(2)营养盐大陆架浅光照
(3)③海洋初级生产力较高,饵料丰富
(4)威胁海洋生物生存;破坏海域生态环境
(5)实行休渔制度;防止过度捕捞;发展海洋牧场;防治海洋污染。
7、16分
(1)天体引潮力最大,正值天文大潮;口大内小,呈喇叭口;受偏东风和台风的影响;河水的顶托作用
(4)潮汐能波浪能盐差能
(5)热能污染,水质变坏;产生放射性污染
(6)影响:淹没沿海低地;加剧风暴潮、洪涝灾害的威胁;海水入侵和地下水水质下降;破坏红树林、珊瑚礁等湿地生态环境;影响城市和港口功能发挥。
8.答案要点:(10分)
9.15分
(2)a b。
(3)220(±10千米) (4)地处热带、亚热带;降水多;山地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