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无机推断复习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证对市爱幕阳光实验学校高三化学无机推断复习【本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高三无机推断复习
二. 、难点:
1. 掌握常见元素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知识的综合用
2. 考查推理能力,是本知识的难点
三. 具体内容:
〔一〕解题“五步曲〞
①审②找③析④验⑤答
:找题眼——抓“特〞
1. 特殊颜色
2. 特征反
3. 特殊条件
4. 特征转化
5. 特征结构
6. 特征现象
7. 特征用途
〔二〕小结注意点:
1. 审题时,要特别留意隐藏在题目要求答复的问题中的信息
2. 不能忽略小信息,如气体、单质
3. 一般的物质都是每一族中的代表物
4. 必须养成的一个习惯:填好题目答案后,检查所写答案是否符合题意,特别是填写什么式,如电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离子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式。
【典型例题】
[例1] 有A、B、C、D四种短周期的非金属元素〔其单质也可分别用A、B、C、D表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按B、D、C、A顺序增大,D、C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相邻。
在一条件下,B可以分别和A、C、D化合生成甲、乙、丙化合物,C 和D化合可得丁。
乙、丙两个分子中各含有10个电子,并且甲、乙、丙、丁、戊有如下的变化关系:
请填写以下空格:
〔1〕甲的浓溶液与一种黑色粉末共热可得A,工业上保存A的方法为:
_____。
〔2〕写出以下化学用语:
用电子式表示乙分子的形成过程_____________,
戊分子的结构式是____________,
甲和丙反产物的电子式 _______________。
〔3〕写出以下反的化学方程式:
丙+丁→D + 乙:_______________
A+丙→D + 甲: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枯燥后加压液化贮存于钢瓶中
〔2〕 H-O-Cl
〔3〕4NH3+6NO5N2+6H2O;2NH3+3Cl2=6HCl+N2
解析:考察元素周期律和物质的性质综合考察。
[例2] A为常见金属,X、Y为常见非金属,X、E、F、G常温下为气体,C为液体,B是一种盐,受热极易分解,在业生产中用途较广〔如被用作某些电池的电解质〕。
现用A与石墨作电极,B的浓溶液作电解质,构成原电池。
有关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以下图:〔注意:其中有些反的条件及生成物被略去〕请填写以下空白:
〔1〕反④为A在某种气体中燃烧,生成单质Y和A的氧化物,其反方程式为:。
〔2〕从D溶液制备D的无水晶体的“操作a〞为。
〔3〕反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反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
〔5〕原电池反①中正极的电极反式为。
答案:〔1〕2Mg+CO22MgO+C;〔2〕将D溶液在HCl气流中蒸干;
〔3〕②4NH3+5O2催化剂
△
4NO+6H2O;〔4〕⑤C+4HNO3〔浓〕CO2+4NO2↑+2H2O 〔5〕2NH4++2e-=2NH3↑+H2↑
解析:考察原电池反原理的用。
[例3] 以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A、D、F 、H均为单质,X常温下为无色液体,B为淡黄色固体,J溶于酸得到黄色溶液。
请按要求填空:〔1〕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
〔2〕写出生成E的电极反式:_________,反⑤的现象是_______。
〔3〕反①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在室中引发反④的操作是_____。
〔4〕反⑥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
答案:〔1〕Na+[]2-Na+;〔2〕Fe+2OH――2e-=Fe〔OH〕2;白色物质迅速转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3〕3Fe+4H2O〔g〕Fe3O4+4H2;加少量KClO3,插上镁条并将其点燃;〔4〕2Al+2OH-+2H2O=2AlO2-+3H2↑解析:考察各元素性质的综合推断。
[例4] 有一固体X它由两种常见元素组成,其中金属元素与另一元素的质量比为14:1。
在一条件下X可发生以下转化,有的反标出产物,有的反标出产物。
P为混合物气体,R是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为红褐色物质,M为常见金属单质。
试填空:
〔1〕X的化学式为。
〔2〕N选择以下物质中的_____〔填序号〕
a. KMnO4
b. HNO3
c. H2O2
d. C12
〔3〕写出反的离子方程式:
D→G ;
H→C 。
〔4〕B+M反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Fe3C;〔2〕c d;〔3〕Fe3O4十8H+==Fe2++2Fe3++4H2O;
Fe3++3NH3·H2O==Fe〔OH〕3↓++3NH4+
解析:考察利用信息推断未学过的物质。
[例5] 以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常温下D、E、F、I、J为气体,且D、I是水煤气的主要成分;B是无色液体,M为红褐色固体,C的焰色反为
黄色。
〔1〕基于反①原理的化学工业称为,写出该反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K和E反的离子方程式_____。
写出F溶液和H反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由G分解得到的H、I、J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那么G 的化学式为____。
答案:〔1〕氯碱工业;2NaCl+2H2O H2↑+C12↑+2NaOH;〔2〕2Fe2++Cl2=2Fe3++2Cl—;FeO+2H+=Fe2++H2O〔3〕FeC2O4
解析:考察无机推断和量计算相结合。
[例6] A~I分别表示化常见的一种物质,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以下图所示〔反物、生成物没有列出〕,且G为主族元素的固态氧化物,A、B、C、D、E、F六种物质中均含同一种元素。
请填写以下空白:
〔1〕A、B、C、D、E、F六种物质中所含同一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______。
〔2〕写出C、G物质的化学式。
C_____ G____
〔3〕写出①、④、⑥反的化学方程式:
反①:________反④:__________反⑥:__________
〔4〕从能量变化的角度看,①②③反中属于△H<0的反是____〔填序号〕答案:〔1〕第四周期、第Ⅷ族;〔2〕FeCl2 Al2O3;〔3〕8Al+3Fe3O44Al2O3+9Fe;2Al+2OH-+2H2O=2AlO2-+3H2↑;4Fe〔OH〕2+O2+2H2O=4Fe〔OH〕3;〔4〕①②
解析:考察电解知识和金属知识的整合。
[例7] 一种白色晶体A极易溶于水,将A配成溶液进行如下框图所示的,现象及转化关系如以下框图所示。
其中A为正盐,气体D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气体F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蓝。
试答复以下问题:
〔1〕写出以下物质化学式:A:______;C:____;
〔2〕写出以下反的离子方程式:
① A和酸性KMnO4溶液:____________。
② A和制氯水:________。
〔3〕通过此题的解答在检验SO-2
4
时是使用HCl酸化的BaCl2溶液还是使用硝酸酸化的Ba〔NO3〕2,你得到的启示是:__________。
答案:〔1〕〔NH4〕2SO3;BaSO4;
〔2〕① 2MnO-
4
+5SO-2
3
+6H+==2Mn2++5SO-2
4
+3H2O;
② Cl2+H2O+SO-2
3
==SO-2
4
+2H++2Cl-
〔3〕在确溶液中不含Ag+干扰离子存在时可选用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作
试剂检验SO-2
4
,在确溶液中不含SO-2
3
干扰离子存在时可选用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作试剂检验SO-24
解析:考察离子的鉴。
[例8]A—L所代表的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都是化学里常见的物质。
通常状况下,A、B均是淡黄色固体,D是气体单质,E是无色无味气体,K是不溶于水的酸。
反①~③是化学工业生产重要产品的反,反④是工业生产玻璃的反之一。
一条件下,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以下图所示〔反时参加或生成的水均没标出〕。
请填写以下空白:
〔1〕写出以下物质的化学式:B____;D的同素异形体___。
〔均填化学式〕〔2〕画出A中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指出E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填“极性键〞或“非极性键〞〕_____。
〔3〕指出反①②③是吸热反,还是放热反?_____。
〔4〕完成以下反方程式:
① I+G→M+L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
②写出反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答案:〔1〕FeS2;O3;〔2〕Na;极性键;〔3〕放热反;〔4〕①2Fe3++ SO2 + 2H2O2Fe2+ + SO42- + 4H+;②Na2CO3 + SiO2高温Na2SiO3 + CO2↑解析:考察工业生产和元素性质推断结构判断。
【模拟试题】
1. 有一种白色粉末由质量的两种物质混合而成,分别取适量该白色粉末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
〔1〕逐滴参加6 mol·L-1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
〔2〕加热试管中的白色粉末,试管口有水滴凝结。
〔3〕逐滴参加6 mol·L-1硫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泡产生,反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
以下混合物中符合以上现象的是〔〕
A. NaHCO3、AgNO3
B. BaCl2、MgCO3
C. NH4HCO3、MgCl2
D. CaCl2·6H2O、Na2CO3
2. 如以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A为单质,试判断A、B、C、D、E各是什么物质,写出分子式。
A B C D E
A为气体时
A为固体时
3. 甲、乙、丙是三种常见的单质;A、B、C均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常见的无机物;上述物质间存在如以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反条件未注明〕。
答复以下问题:〔1〕假设反①中甲是常见金属,乙是常见非金属固态单质,那么A的结构式是,B的电子式是,C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
〔2〕假设反①中甲是常见非金属气态单质,丙是常见金属,甲由短周期元素组成,乙与甲同主族、与丙同周期,且反①、②、⑤通常在溶液中进行。
请写出以下化学反的离子方程式:反①:;反②:;反⑤:。
4. 以下图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A、B、C、G为单质。
②为工业生产中常见反,E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Y易潮解,M是一种化合物,L是一种白色沉淀。
试答复以下有关问题:
〔1〕M的化学式,Y在室中的用途〔列举一例〕。
〔2〕X的熔点为801℃,实际工业冶炼中常常参加一量的Y共熔,猜测工业上这样做的目的:。
工业生产中,还常常利用电解X和F的混合物制取。
〔3〕反②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
〔4〕反④的离子反方程式是。
5. 东临大海,利用海水可制得多种化工产品。
以下图是以海水、贝壳为原料制取几种化工产品的转化关系图,其中E是一种化肥,N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
试填写以下空白:
〔1〕N的化学式为:_________;E的电子式_________。
〔2〕写出反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3〕反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由K溶液经如何处理才能制得N?_________。
6. 以下图每一方框中的字母代表一种反物或生成物,它们都是化常见的物质。
其中A、C都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固态化合物,常温下甲是短周期元素的气体单质, E是过渡元素的单质。
〔1〕假设A是黄色固体,反①用于工业生产,那么A的化学式为______,此时反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假设A、C都是黑色固体,A经反①生成C时,固体质量不变,那么A 的化学式为____。
〔3〕反③在工业生产中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
7. 以下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强酸。
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B跟Cl2反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
用化学式号填写以下空格:
〔1〕A是__________。
〔2〕当X是强酸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__________。
〔3〕当X是强碱时,A、B、C、D、E、F均含同一种元素,F是__________。
〔4〕B跟Cl2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8. 如图,各物质有以下转化关系:请答复以下问题:
①假设C是可用作自来水消毒的气体,D、E是氧化物,D转化为E时,增加氧的质量约是D物质总质量的2%,那么A是________。
②假设B为常见金属或非金属单质,E是酸酐,且为易挥发的晶体,那么A是_____;D转化为E的一条件是______。
③假设C是水,B是有机化合物,且是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E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那么A是____。
9. 以下物质间在一条件下可实现图中所示的一变化。
其中固体W的焰色反呈紫色,A是一切生物都不能缺少的气体。
请答复:
〔1〕判断X、Y各是什么物质? X_______Y_______。
〔2〕写出有关反的化学方程式:
① Z+H2SO4〔浓〕→C ② W+H2SO4〔浓〕→D+T
10. 甲、乙、丙为常见单质,A、B、C、D、E、F、G、X均为常见的化合物;B和X的摩尔质量相同,E的相对分子质量比D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在一条件下,各物质相互转化关系如以下图所示:
〔1〕写出X的电子式和G的化学式:X__________,G__________;
〔2〕写出有关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B+H2O:____________;
D+丙:_____________。
11. 有A、B、C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逐渐增大,B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C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一半,A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比B
多一个。
甲、乙、丙是3种含氧酸的钠盐,含B元素,乙中含C元素,丙中含A元素,甲、丙溶液pH>7,乙溶液pH<7;丁为气体,戊为淡黄色固体。
甲、乙、丙、丁、戊、己六种物质之间的相互反关系如图:请答复:
〔1〕写出C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写出丁和戊的电子式_____、_____;
〔2〕用有关化学用语解释:乙溶液呈酸性的原因_________;丙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
〔3〕写出有关反的离子方程式:①乙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②己溶液+丙溶液→丁_________。
12. A~J是化学教材中常见的物质,A~J有如下转化关系,J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
那么〔1〕A的化学式是____,J的化学式是_____。
〔2〕B和E反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试题答案
1. D
2. N2、NH3、NO、NO2、HNO3;S、H2S、SO2、SO3、H2SO4;
3.〔1〕O=C=O ;;用作燃气
〔2〕① 2Fe2++4Br-+3Cl2=2Fe3++2Br2+6Cl-;② 2Fe2++Br2=2Fe3++2Br -;⑤Fe+2Fe3+=3Fe2+
4.〔1〕Al2O3;用作枯燥剂
〔2〕降低X、Y熔化时的温度,节约能源;Cl2、H2和NaOH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Al3++3AlO2-+6H2O=4Al〔OH〕3↓
5.〔1〕Mg
〔2〕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
〔3〕MgO+2H+=H2O+Mg2+
〔4〕MgCl2溶液必须在氯化氢气体中进行蒸发结晶制得MgCl2晶体,熔融后电解才能制取金属镁
6.〔1〕FeS2 4 FeS2+11O2高温2Fe2O3+8SO2
〔2〕Cu2S
〔3〕催化剂、400℃一500℃
7.〔1〕〔NH4〕2S 〔2〕H2SO4〔3〕HNO3
〔4〕H2S+Cl2=2HCl+S↓;8NH3+3Cl2=N2+6NH4Cl
8. ① NaCl;② H2S,高温、催化剂;③ CH3CH2OH
9.〔1〕KClO3、MnO2
〔2〕① 4KCl+MnO2+2H2SO4〔浓〕====Cl2↑+MnCl2+2K2SO4
② 2KCl+H2SO4〔浓〕====2HCl↑+K2SO4
10.〔1〕 Na+[:..
..
S:]2-Na+;SO3
〔2〕2Na2O2+2H2O=4NaOH+O2;2Na2SO3+O2=2Na2SO4
11.
〔1〕;..
..
O::C::..
..
O;Na+[:..
..
O:..
..
O:]2-Na+
〔2〕HSO4-= H++SO42-, CO32-+H2O=HCO3-+OH-
〔3〕① 2H++CO32-= CO2↑+H2O;② 2Al3++3CO32-+3H2O=2Al〔OH〕3↓+3CO2↑
12.〔1〕NaHCO3,CaCO3 〔2〕2Mg+CO2======2MgO+C
【试题解析】
1. 根据〔1〕可排除A组。
根据〔2〕可排除B组。
根据〔3〕分析C和D组,只有D组中的氯化钙可以跟硫酸反留下的白色不溶物硫酸钙〔硫酸钙微溶〕。
所以选D。
要注意,作为选择型推断题,也可以从选择项入手进行验证,逐项判断跟题干中各个条件是否吻合。
2. 根据第1课时学生归纳出的“特征络〞:〔1〕A2O
−−→B2O
−−→C2H O
−−−→D〔酸或碱〕,结合题目中“E Cu
−−−→C〞,能与Cu反的是酸,且只有HNO3和浓H2SO4,即可推断出结果。
3.〔1〕根据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反产生单质,为Mg和CO2反生成;〔2〕根据溶液中反的特点和非金属单质之间的置换主要考虑卤素之间。
4. 根据E是一种具有漂白作用的盐,Y易潮解,判断E为Ca〔ClO〕2,Y为CaCl2,那么A和D为氯气和氢氧化钙,F为水,M为氧化铝,L为氢氧化铝。
5. E 为化肥,为氮肥,贝壳煅烧得到的C 为氧化钙,D 为二氧化碳,固体B 为氯化钠,反〔1〕利用了侯氏制碱法。
母液主要为氯化镁,生成H 为氢氧化镁,G 为氯化钙,煅烧得到的I 为氧化镁,N 为镁,那么K 为氯化镁,J 为盐酸,那么M 为氯气。
6. 过渡元素中考察铁,所以E 为铁,〔2〕为铝热反,C 为氧化铁,根据〔1〕提示A 为二硫化亚铁,B 为二氧化硫,甲为氧气,D 为三氧化硫,F 为硫酸。
固体质量不变,表示该原子到A 中非金属原子的质量和氧原子成倍数关系。
7. 正盐A 能与强酸反生成气态氢化物,那么A 中含无氧酸根即非金属阴离子。
该非金属单质可被O 2连续两次氧化,分别生成两种氧化物,故A 中含S 2-。
其转化过程是:
S
2-
−−→−+H H 2S −−→−Cl 2S −−→−O 2SO 2−−→−O 2SO 3−−−→−O H 2H 2SO 4
又因为正盐A 能与强碱反生成气态氢化物,那么A 中含NH 4
+。
气态氢化物NH 3中氮被Cl 2置换后生成的HCl 又与NH 3化合成NH 4Cl 。
其转化过程是:
NH 4
+
−−→−-
OH NH 3−−→−Cl 2N 2−−→−O 2NO −−→−O 2NO 2−−−→−O H 2HNO 3
8. ① 可用作自来水消毒的气体C 是Cl 2,由氧化物D 转化为氧化物E 时,增
加氧的质量约是D 物质总质量的2%,可知D 是Na 2O ,E 是Na 2O 2,那么B 是Na ,A 是NaCl 。
其转化过程为:NaCl −−
→−电解 Na −−−→−O 2Na 2O −−−→−O
2
Na 2O 2 Cl 2
② 由酸酐E 为易挥发的晶体,可知E 是SO 3,那么D 是SO 2,B 是S ,A 是H 2S 。
③ 由B 是有机化合物,C 是水,可知A 可能发生脱水反生成烯烃B ,烯烃的燃烧产物CO 2与水反生成H 2CO 3,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
又因B 是同系物中相
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那么B 是C 2H 4,故A 是CH 3CH 2OH 。
其转化过程为: 9. 一切生物都不能缺少的气体是O 2,固体Y 在加热制取O 2后未发生变化,那么Y 是MnO 2。
焰色反呈紫色的固体W 中含钾元素,来自于固体X ,那么X 是KClO 3,W 是KCl 。
气体A 和气体B 都是固体T 的水溶液的电解产物,因A 是O 2,
那么B 不可能是Cl 2,是H 2。
KCl 和MnO 2的混合物与浓H 2SO 4混合加热,生成的气体C 是Cl 2,那么D 是HCl 。
T 和E 是MnCl 2和K 2SO 4中的各一种。
10. 单质甲、乙均能分别与单质丙连续两次反,可能是单质甲、乙分别被O 2
连续两次氧化,生成不同的氧化物,那么丙是O 2。
氧化物B 与水反能放出O 2,那么B 是Na 2O 2,那么C 是NaOH ,A 是Na 2O ,甲是Na 。
又因B 和X 的摩尔质量相同,那么X 是Na 2S ,那么乙是S ,F 是SO 2,G 是SO 3。
进一步推出D 是Na 2SO 3,E 是Na 2SO 4,而Na 2SO 4的相对分子质量比Na 2SO 3的相对分子质量大16,符合题意。
11. 气体丁能与淡黄色固体戊反,生成的丙是含氧酸的钠盐,可知丁是CO 2,戊是Na 2O 2,丙是Na 2CO 3。
乙是含氧酸的钠盐,其溶液pH<7显酸性,且能与Na 2CO 3
溶液反放出CO 2,可知乙是强酸的酸式钠盐,那么乙是NaHSO 4。
甲也是含氧酸的
钠盐,其溶液pH>7显碱性,甲是强碱弱酸盐,且含有的元素B 满足:原子序数介于碳和硫之间,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硫原子的一半、比碳原子少一个,可知
B 是Al 元素,那么甲是Na AlO 2,己是Al 2〔SO 4〕3,己与丙生成的白色沉淀是
Al 〔OH 〕3。
12. J 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且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知J 是CaCO 3。
D
与K 反生成I 和J ,可知D 与CaCO 3含有相同的离子或元素。
C 能与Na 2O 2反生成H ,还有和D 与K 反相同的产物I ,可知C 是CO 2或H 2O ,I 不可能是O 2,H 是O 2。
因G 和H 反生成B ,那么B 可能是一种氧化物。
A 受热分解生成B 、C 和D ,结
合以上对B、C和D的分析,可知A是NaHCO3,那么B是CO2,C是H2O,D是Na2CO3。
进一步推出E是Mg,F是MgO,G是单质碳,I是Na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