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考研经济地理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9科目代码:879 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A卷)(满分值150分)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其他地方的一律无效。
一名字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工业用地选择
2.城市环境容量
3.地域分工
4.城乡一体化
5.集聚经济
6.圈层结构
7.综合平衡
8.外部不经济性
二问答题(共6小题,共82分)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针对经济活动的集聚与分散特征?(15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乡统筹?(15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中,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度”?(15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3分)
5.在区域条件评价过程中,如何体现系统分析的观点?(12分)
6.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的目标?(12分)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论基于测度与评价的区域发展决策。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08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8*4分=32分)
区位条件用地空间结构功能分区地区专门化区域规划规模经济技术经济论证法生态工业区
二、问答题(共82分)
1、在区域条件分析过程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优势?(12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体现因地制宜的基本原理?试举例说明。
(14分)
3、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14分)
4、在区域发展决策中,除坚持“地区专门化”,为什么还要坚持“综合发展”?(14分)
5、如何理解区域发展决策的环境影响评价?(14分)
6、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系统性?(14分)
三、论述题(2*18=36分)
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并举例说明。
2、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基本方法。
07年经济地理
1.名词解释(4分*8)
2.用地选择因地制宜用的平衡城乡一体化组团布局距离衰减作用城镇体系人地
关系
3.问答题
4.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的特色?(12分)
5.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实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5分)
6.在区位条件评价中,如何正确把握区位条件的基本特征?(15分)
7.在区域发展决策中,如何体现区域的分工与协作?(15分)
8.如何理解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的集聚与分散机制?(13分)
9.如何理解区域经济活动的空间结构及空间结构的优化?(12分)
10.论述题(18分*2)
11.试述区域经济地理空间组织决策的综合评价。
12.试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环境保护。
13.(经济地理的问答题第1、4、6小题全部是第七八章的,第2、5小题是第四章的,第
三小题笔记里有,所以第四、七、八三章非常重要,要好好复习,
14.论述题第一题也是第八章的内容,第二题结合第八章和其他章内容答,这题具体标准
答案我目前我也没有,先自己总结一下)
15.
06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6.区位选择2.区位条件3.成组布局4.环境容量5.城乡一体化6.农业生产地域结构7.因地
制宜8.技术经济论证法
二.问答题(共6小题,共82分)
1.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或在进行经济活动布局中,如何把握区域发展条件?(15
分)
2.在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中,如何理解综合平衡、统筹安排?试举例说明。
(13分)
3.在区域发展决策中,为什么要坚持“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12分)
4.在工业布局中,如何把握工业活动在地理空间中的位置,强度与关系?(15分)
5.如何理解经济地理的研究对象和主要研究内容与方法?(15分)
6.在线路布局中,如何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形成合理的综合运输系统?(12分) 三.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
1.论区域分工与协作,试举例说明。
2.试论经济活动地理空间组织的集聚与分散相结合。
05年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布局原则布局指向区位选择线路布局三要素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成组布局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
二简答题
1 如何理解地域条件分析与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组织的关系?
2 如何正确分析评价区域发展条件?
3 城市中,如何合理配置工业区?
4 地区经济发展决策时,如何把握“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5 交通线路布局时,如何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6 若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在进行城市布局-确定它的位置、强度以及与其他要素的关系时,有何考虑?
三综述题
1 综述经济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和主要方法。
2 试述农业生产地域结构的合理特征,并举例说明。
04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1.城镇体系
2.环境容量
3.线路布局三要素
4.农业生产地域专门化
5.生产布局因素
6.工业
地域组合7.城镇布局型式8.用地选择
二.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13分,共78分)
1.如何理解生产布局条件分析与布局规划工作的关系?
2.如何理解布局条件评价的基本原则?
3.生产布局时如何考虑生产布局经济效益的地域性特征和完整性特性的影响?
4.实现农业地域专门化的前提和基础是什么?
5.简述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过程。
6.在交通运输业布局中,如何把握运输产品的非物质性、非实体性和同一性特征?
三.综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论地区发展决策时应坚持走“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2.论述城市用地现状布局合理性分析的要点和难点。
03年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
地理位置人地关系产业布局的原有基础技术经济论证法成组布局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地域结构运网系统区域规划用地选择
二简答题
1 简述布局规划目标、布局影响因素与布局原则之间的关系
2 运用评分法进行布局条件评价时,如何体现布局条件评价的基本原则?
3 工业布局时,如何体现环境保护的原则?
4 为什么工业在城市中的布置一般分为远离城区、城市边缘和城区内或居住区内三种情况?
5 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主要具备哪些特征?如何定量描述?
6 交通线路布局时,如何充分发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势?
三论述题
1 如何分析城市用地现状的合理性?
2 区域发展决策时,如何分析地区发展的优势和找出现状存在的问题?
02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布局原理
2.用地选择
3.城镇体系
4.线路布局三要素
5.农业生态系统
6.土地分等二.论述题(共5小题,第1小题10分,第2、5小题各20分,第3小题12分,第4小题14分,共76分)
1.如何理解布局原则与布局条件之间的关系?(10分)
2.如何理解生产布局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可持续发展目标之间的关系?(20
分)
3.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的关系?(12分)
4.在农业生产布局中,如何建立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14分)
5.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试加以分析说明?(20分)
01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本题共24分,共8小题,每小题3分,)
1.布局条件
2.因地制宜
3.生产地域综合体
4.线路布局
5.用地选择
6.城市工业区
7.地域分
异规律8.环境污染
二.简答题与简述题(本题共54分,共6小题,每小题9分)
1.为什么说布局条件分析是布局规划工作的前提与基础?
2.简述布局规划目标、影响因素与布局原则之间的关系。
3.简述生产布局经济效益的地域性特征和完整性特征。
4.什么是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
5.为什么过境公路不宜穿过密集的居住区?
6.用地功能组织时,为什么要采取功能分区方法?
三.综述题(本题为22分)
如何分析现状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试扼要说明。
2000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32分)
1.成组布局
2.地理位置
3.用地选择
4.布局条件
5.农业地域综合体
6.地域分异7。
因地制宜8.运输线路布局三要素
二.问答题(68分)
1.如何正确分析布局条件,才能充分发挥原有基础的作用?(10分)
2.生产布局为什么要坚持“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10分)
3.工业布局时如何采取措施来防止大气污染?(10分)
4.农业生产布局时应如何考虑农业生产自身特点的影响?(10分)
5.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技术性能、对地理环境的适应程度以及经济指标,应如何充分合理、有效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试加以简要说明。
(14分)
6.如何解决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用地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14分)
1999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32分)
1.因地制宜
2.原有基础
3.工业最佳区位选择
4.成组布局
5.农业生产地域结构
6.资源承载力
7.地区专门化
8.城镇体系
二.问答与论述题(68分)
1.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谈谈你对布局的两种基本形式的理解。
(8分)
2.为什么说布局条件分析是布局规划的前提和基础?(10分)
3.如何理解生产布局的经济效益?(10分)
4.如何分析工业区布局的合理与否(10分)
5.应从哪些方面对各种运输方式进行技术经济评价,并举例说明在线路布局中如何发挥各自的优势。
(10分)
6.试论农业生产特点与布局要求。
(10分)
7.城市用地现状调查的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是什么?(10分)
1998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40分)
1.布局原则
2.用地选择
3.工业地域结构
4.布局指向
5.土地分等
6.地理位置7。
运输线路布局三要素8.城镇布局形式
二.问答题(60分)
1.生产布局之前,如何正确分析布局条件?试简要说明。
(10分)
2.工业用地最佳区位具有哪些特征? 试简要说明。
(10分)
3.如何定性定量分析农业生产地域结构的合理性?(10分)
4.如何正确处理过境公路与城市之间的关系?试举四例说明。
(15分)
5.为什么在城市用地现状合理与否的分析中,要先将城市作为一个整体放在更大的区域中来考虑?(15分)
1997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40分)
1.布局因素
2.技术经济论证法
3.用地选择
4.成组布局
5.人地关系
6.因地制宜
7.城镇体系
8.功能分区
二.问答题(60分)
1.为什么说布局条件分析是布局规划的前提和基础?(10分)
2.工业布局时,如何正确处理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15分)
3.农业生产地域结构的合理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10分)
4.如何正确确定运输线路布局的三要素?(10分)
5.如何分析现状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与否?(15分)
1996年科目名称:经济地理学
一.名词解释(40分)
1.因地制宜
2.成组布局
3.土地适宜性评价
4.城市功能分区
5.布局原则
6.农业生产地域结构
7.布局因素
8.城市对外交通
二.问答题(40分)
1.生产布局时,为什么要遵循“地区专门化与综合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为什么说布局因素分析是布局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3.为什么过境公路不应穿过密集的生活居住区?如出现这种情况,一般有哪几种解决办法?
4.合理的农业生产地域结构应具备什么特征?如何定量描述?
三.论述题(20分)
1.如何分析现状城市总体布局的合理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