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教之窗
务。
本项目由于时间与经费关系,未能按设想对全部通信电子类专业课程调整优化,所作部分工作也需在今后实践环节中有待观后效。
今后有机会仍将继续探讨与实践,为创新与改革教育事业、结出丰硕的人才之果出一份力。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2.[2]蒋青,于秀兰,范馨月.通信原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马骏,芘庆续,等.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的管理和实效[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5,(31).
[4]许桢英.工科类复合型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3).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
原因
吕连菊,阚大学
(南昌工程学院经济贸易学院,江西 南昌 330099)
摘 要: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较多问题,原因在于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认识不足、教学经验缺乏、教学师资队伍实践能力不足、资金投入不足、制度上不合理。
为了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需坚持“以生为本”、教师授课为辅,本科生参与为主、教学计划内实践教学和计划外实践教学相结合、全过程实践和质量监控等原则。
关键词:实践教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原因
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教学体系针对性较差、教学课时不足、教学内容与经济现实脱节、实践教学手段落后、校外教学实践基地过少、实践教学考核指标单一、没有形成体系等问题,那么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为了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需坚持哪些原则,显然值得探讨。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
1.1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存在认识上的不到位
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普通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被看作理论教学的补充,尤其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只重视理论教学,轻视或忽视实践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更多是讲解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国际贸易规章制度、国际结算方式等,至于如何在实际外贸业务中应用讲解的较少。
所授理论知识虽然有实用性,但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没有和理论讲解相互衔接,缺乏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教学。
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认识不够到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多停留在表面,真正落到实处的高校较少。
同时很少有高校制定了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环节的专门监督指标体系,导致学生实践教学随意性强,计划性少。
1.2 实践教学经验较少
过去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生的培养方向偏重于理论研究人才,现在更多的提法是培养理论与实践水平相结合的高层次人才,然而,使之成为现实绝非易事。
虽然现在高校认识到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要将原有教学模式转变,建立起新教学模式进而符合国际贸易发展需要,显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有一个过程和时间。
如实践教学课时在总学时中应占多大比例、定比例依据何标准、如何划分较为适合;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实践教学课教学大纲起草等问题;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专科生相比,本科生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实践形式内容有何区别;实践教学考核指标体系和监督体系制定完善等等,都需要不断的探讨。
只有经过不断实践才能逐渐总结出一套较为丰富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经验。
1.3 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从教师队伍来看,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能力不足。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师,大多数是从学校直接毕业的博士,从理论到理论、从学校到学校,没有参与过外贸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进出口方面的业务和国际结算业务,缺乏实践经验及解决各类国际贸易业务问题的能力。
又由于目前本科高校科研任务繁重,教师将时间更多放在论文写作和项目申报上,难以有精力提高自身外贸方面的实践能力。
现有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师资队伍培养与引进方面,多是引进理论教学和从事科研的教师,实验指导教师引进较少,
基金项目:南昌工程学院2015年校级教改课题“国际经济贸易本科专业“五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2015JG021)。
科教之窗
且相对教学科研能力等较差,刚走上工作岗位经常地被安排到从事实验和实习工作是大多缺乏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的年轻教师,这实际上是以牺牲本科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为代价。
1.4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从属于经济学,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而人文社会科学在实践教学经费投入方面,不少高校认为没什么方面需要投入。
相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招生人数增长幅度而言,部分学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验室建设方面的投入增长较低,很多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经费不足。
1.5 制度上不合理
就国际经济与贸易仿真实验室管理制度而言,多数高校仅是服务于本科生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中规定的实验项目,学生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进行外贸流程和国际结算等方面的仿真实验是不可以的,实验室开放时间受到限制,且学生使用仿真实验室手续较为繁琐。
因此,服务意识单薄,开放时间不足,使得国际经济与贸易仿真实验室闲置时间较多。
另外经费制度不合理、实习经费控制过于严格、报销困难,也导致本科生去校外外贸企业实习时间较短,实习效果不 显著。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遵循的原则要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教学,需坚持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2.1 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
这里的“以生为本”,主要是指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需要为中心;二是以本科生能力拓展为中心来开展实践教学;三是因生制宜。
具体而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需要为中心,就是以他们需要为目标来设计教学进程,为教学提供支持服务。
由于社会往往不仅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还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能有较高的专业实践能力。
故实践教学必须要满足社会的这种需求。
以能力拓展为中心则是指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需向学生多传授新知识,拓展学生专业能力,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及思维空间,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和科学钻研精神。
而因生制宜是指针对不同本科生制定不同的实践教学培养方案,加强模块化的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设置适应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块。
2.2 必须坚持教师授课为辅、本科生参与为主的原则
教师授课为辅、本科生参与为主是指以国际经济
与贸易专业本科生为主体,开发本科生的潜能,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本科生的人格,调动本科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实践教学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思维和主动创新的过程。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计划内实践教学和计划外实践教学引导、启发本科生思考,帮助他们解决疑难问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则通过案例研究、模拟实验、研讨等方式,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实践教学达到锻炼能力的目的。
2.3 必须坚持教学计划内实践教学和计划外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来说,实践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计划内和教学计划外实践教学两部分,教学计划内实践教学有案例教学、参观教学、课程实验、模拟实验、本科生自行讲课、专项实践、教学计划外实践教学有项目教学、企业与社会调查实践活动、学长回校经验交流、生产实习、集中实践等内容。
可见,只有坚持计划内实践教学和计划外实践教学相结合,才能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本科生更好地满足社会以及市场的需求。
2.4 必须坚持全过程实践和质量监控原则
全过程实践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实践教学贯穿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教学各个环节。
过去实践教学只有课内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认为实践教学内容仅是仿真模拟下理论课程所学内容,提交实验报告和撰写毕业论文,而忽视了整个教学过程中实践的重要性。
课内实验只是实践教学的一部分,而撰写毕业论文只是实践教学的最终结果,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应当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一个完整的过程。
而坚持全过程质量监控原则,是指对影响实践教学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全过程监控。
其是以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的实践能力为核心,以教师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共同参与为基础设置的监控。
参考文献:
[1]潘婷.《国际经济学》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经贸导刊, 2016(11).
[2]翁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J].学术探索, 2013(10).
[3]郎永峰.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经济研究导刊, 2012(19).
[4]汪洋.高职院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2(15).
作者简介:吕连菊(1982-),女,湖北武穴人,讲师,硕士,研究领域是教育经济与管理;阚大学(1982-),男,安徽合肥人,副教授,博士,研究领域是教育经济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