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
发布时间:2021-05-07T14:48:38.38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蒋英1 江加慧2 段丽荣3 马楠3 岳丽华3 [导读] 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蒋英1 江加慧2 段丽荣3 马楠3 岳丽华3 邓瑞君3 1贺兰县人民医院宁夏银川750200
2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宁夏银川 750000
3贺兰县人民医院宁夏银川 750200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然后制定相应的防范对策。
方法: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40例患者。
采用临床分析以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在此基础上应用SPSS20.0软件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防范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
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6%和12.86%,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71%和8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在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采取安全隐患防范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关键词: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对策
引言
呼吸内科疾病种类繁多,患者病情复杂且危重,机体免疫力差,是临床护理的重点和难点对象。
若护理不当,极有可能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甚至引发患者死亡,引起医疗纠纷,造成医患关系紧张,不利于临床诊疗安全。
本文选择我院140例呼吸内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报道如下。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呼吸内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40例患者。
应用SPSS20.0软件对其随机进行分组。
实验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47例和女性患者23例,平均年龄(52.64±7.26)岁。
对照组患者中包括男性患者45例和女性患者25例,平均年龄(52.95±7.34)岁。
组间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
1.2方法
1.2.1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采用临床分析以及访谈调查等方法分析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整体来说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跌倒。
在呼吸内科中,患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体质比较虚弱,且视力和反应能力都比较弱。
部分患者在服药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跌倒意外事故,进而导致患者受伤。
(2)坠床。
一些肺性脑病患者在患病期间容易出现异常的兴奋、烦躁等情绪,再加上老年患者随着神经系统出现的问题则非常容易在住院期间发生坠床事件,尤其是患有老年痴呆的患者,很难控制,所以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非常高。
(3)室息、误吸。
有些患者由于咯血、痰液比较多,在咳嗽的时候出现痰液咳不出的问题,进而容易发生窒息。
而有些患者在伴随着神经系统疾病时,容易发生吞咽困难问题,特别是脑梗死的患者,在吃东西时很容易出现误吸、窒息意外。
(4)管路脱落:气胸患者一般运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式,若固定不当,或者在活动中出现问题,那么则会引发管路脱落现象。
同时,胃管、气管插管等管路也有外拔管状况出现的可能性[1]。
(5)压疮:在护理过程中,若未能关注患者的体位,让患者长久的保持一个姿势,那么也很容易产生压疮现象,如此就会消极影响到患者的康复,这也不利于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1.2.2护理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防范性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
防范性护理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成立强化护理风险管理小组。
小组成员由呼吸内科工作年限超过5年、具备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护理经验丰富的优秀临床护理人员组成,并邀请呼吸内科主任医师担任顾问。
寻找呼吸内科日常工作中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制定强化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并定期针对管理效果进行评价。
(2)风险识别。
召集风险小组成员进行护理管理制度、护理风险事件发生原因、护理程序进行讨论,对风险发生率进行评估分析,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做好各环节细节防控管理[2]。
(3)风险改进措施。
①对护理人员工作任务进行细化,由风险管理小组对护理人员工作质量进行评估、监督;②护理人员应每月根据护理工作目标,有计划的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计划合理控制进度,提高护理质量,一旦发现护理中出现问题,应及时向护士长反馈,并督促护理人员对问题进行改进;③做好日常消毒隔离处理,病房每天应进行2次紫外线消毒,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和患者接触前,应先做好双手消毒,避免医源性病毒传染;④提高输血、静脉输液穿刺操作准确性,合理控制输液速度,确保药品、血液安全;⑤如患者存在肢体障碍,病情危重,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对体位调整,提高患者体位舒适性,并加强患者生命体征监测[3]。
1.3观察指标
1)意外事件发生率;2)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分别为3.86%和12.86%,组间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71%和81.43%,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对比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医疗观念的不断更新,人们对于护理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呼吸内科具有患者流量大、护理工作强度高、易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特点,给临床护理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如何采取一种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提高临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保障临床诊疗安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一般而言,呼吸内科参照常规的护理管理经验开展临床护理管理工作,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风险管理意识差,导致护理质量较差,患者满意度低。
近年来,强化护理风险管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管理模式在呼吸内科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首先,通过优化护理管理措施,细化日常护理工作量,加强对护理风险的排查工作,以防范护理风险事故,提高呼吸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确保临床护理安全;另一方面,加强对护理人员的护理安全风险意识教育,重视无菌操作,降低护理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确保临床护理的质量,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8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2.86%(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1.43%(P<0.05)。
这表明在呼吸内科护理过程中采取安全隐患防范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贾永鑫.分析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要素以及预防手段[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17):117-118.
[2]董华敏,郭传敏,孙明华.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对策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11):131+134.
[3]陈翠霞.呼吸内科护理意外事件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防范对策分析[J].心理月刊,2018(11):30-31.
[4]刘明辉.呼吸内科老年病人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防范措施[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