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8.1 认识等式和方程|冀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相同点是它们都是等式。
生:不同点是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师:观察得很认真,总结得也很好。像30+X=80、 x+20=70、2x=10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方程。
教师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接着讨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2)以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为标准,也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两类:
一类含有未知数,如:30+x=80、x+20=70、x>30、40<x+30;一类没有未知数,如:20+30=50
如果第(2)种说法没出现,不做介绍,如果出现给予肯定。
2.介绍等式的意义。提出:“观察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方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读书。
2.交流学生的判断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作为参与者可进行必要的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判断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生:30+X=100是方程,因为它是一个等式,并且含有未知数。
生:8-3X>6,它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
……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鼓励学生列出一个方程,然后交流。
二、看图列式
1.出示天平示意(1),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观察到的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教师板书:不平衡——不等。
师:用天平比较两个物品的质量,我们都清楚了。谁知道怎样用天平测量一件物品的质量呢?
生:把物品放在一个托盘中,另一个托盘放砝码,当天平左右平衡时,物品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
师:天平保持平衡时,说明什么?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写完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先读懂题,再试着列出方程。
师: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先认真读一读,再列方程。
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2)题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方程。如: 2.5+2X=4.9或4.9-2X=2.5
交流时,重点让写出不同方程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让学生观察第(2)(3)两幅图,先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再自己写出方程。
师:请同学们看第2、3两幅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图2中有4本趣味数学和一本新华字典,每本趣味数学x元,一本新华字典11元,一共39元。
生2:图3中有3盒彩色笔,每盒x支,还有4支铅笔,一共40支。
师:请同学们看图试着列出方程。
师:下面我们来看书上练一练第1题的苹果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第一筐苹果32千克,第二筐X千克,两筐一共57千克。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试一试!
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交流学生写出的方程,教师板书。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方程。如: (1)32+x=57,(2)57-x=32,(3)x=57-32,如果出现方程(3),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写的是对的。然后指出:一般情况下,不列未知数单独在等式一边的方程。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练一练第3题,把文字叙述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表示出来。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师:请同学们看第3题,自己列出方程。
学生写完后集体订正,结果如下:
(1)x+42=56
(2)9.6÷x=8
(3)5x-21=14
(4)6x+10=20.8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师: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像20+30=50,30+x=80,x+20=70、2x=100……这些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在数学上它们有一个名字,叫做等式。
教师将黑板中的第一列表示“平衡”式子上面写上“等式”。如果有学生问,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式子叫什么?可告诉学生这样的式子叫不等式,上初中后会学到。
师:我们来看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师:如果用图来表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教师边画边说。
师:用一个大集合圈来表示等式,那么方程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
画出下图:
四、尝试应用
1. 出示试一试,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师: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请看书上的试一试,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1:天平可以测量物体质量。
生2: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
……
师:用天平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呢?
学生可能会说:
●把两个物体放在两边的托盘里,指针偏向哪边,哪边托盘上的物品就重。
●哪边的物品重,哪边的托盘就低;哪边轻,哪边的托盘就高。
教师用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物品实际测量一下。
师:天平左右两边质量不相等时,我们一般说天平是不平衡的。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30+x=80
师:很好!有一个砝码用X表示,同学们都能写出式子。再看下面这幅图。
课件出示图3
师:请你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x+20=70
4.出示最后一个天平示意图,让学生自主写出式子。
师:(课件出示图4)再来观察这幅天平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真聪明,天平两边物品质量不相等的情况,也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我这里还有一幅图,请同学们先说一说天平的状态,然后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出示图(5),学生写出式子,全班交流。
师:还有最后一幅图,请同学们写出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学生说式子教师板书,得到下面的式子。
形成板书:
平衡 不平衡
20+30=50 x>30
生1:现在天平不平衡,左边重,右边轻。
生2: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不相等。
师:谁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这个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试一试!
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和试写的时间。
师:说说你写的式子。
生:X>30
教师在“不平衡”下边板书:X>30
三、认识方程
1.提出“观察写出的式子,说一说“它们可以怎样分类”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并举出一个例子。
学生可能会说:
●方程首先是一个等式,而且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只含有未知数,不是等式,不叫方程。
……
学生只要说的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师:看来,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联系。想一想,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重
点
难
点
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课前准备
天平实物和质量不等的小物品,天平示意图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
随笔
一、创设情境
出示天平,由天平的作用引出怎样比较测量物品质量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天平“平衡”与“不平衡”表示的意义。
教师出示实物天平。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天平,谁来说一说天平有什么作用?
生: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教师板书:平衡 ——相等
2.分别出示天平示意图(2)(3),要求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观察到的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天平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现在天平是平衡的,说明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如果学生提不到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教师启发提问: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小学新课程教案
授课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课题
认识等式和方程
教
学
内
容
冀教版《数学》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
生:20克+30克=50克
师:由于两边物品的单位相同,可以不写单位。
教师在“平衡”下板书:20+30=50
3.分别出示天平两边不等的示意图(4)和(5),让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图2)观察这幅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天平也是平衡的,有一个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
30+x=80 40<x+10
x+20=70
2x=100
师:刚才,根据天平的状态,我们写出了这些式子,认真观察这几个式子,说一说它们可以怎样分类?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1)根据符号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用等号连接,如:20+30=50、30+x=80、x+20=70、2x=100;另一类是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如:x>30、40<x+30
生:不同点是有的等式含有未知数,有的等式没有未知数。
师:观察得很认真,总结得也很好。像30+X=80、 x+20=70、2x=100……这些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叫做方程。
教师板书: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3.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并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接着讨论方程与等式的关系,并用集合图表示。
(2)以式子中是否含有未知数为标准,也可以把这些式子分成两类:
一类含有未知数,如:30+x=80、x+20=70、x>30、40<x+30;一类没有未知数,如:20+30=50
如果第(2)种说法没出现,不做介绍,如果出现给予肯定。
2.介绍等式的意义。提出:“观察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介绍方程的意义。然后让学生读书。
2.交流学生的判断结果。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表述,教师作为参与者可进行必要的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判断的结果?并说明理由。
生:30+X=100是方程,因为它是一个等式,并且含有未知数。
生:8-3X>6,它不是方程,因为它不是等式。
……
五、课堂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1)让学生观察第(1)幅图,说一说图中的信息,鼓励学生列出一个方程,然后交流。
二、看图列式
1.出示天平示意(1),引导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观察到的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教师板书:不平衡——不等。
师:用天平比较两个物品的质量,我们都清楚了。谁知道怎样用天平测量一件物品的质量呢?
生:把物品放在一个托盘中,另一个托盘放砝码,当天平左右平衡时,物品的质量就等于砝码的质量。
师:天平保持平衡时,说明什么?
学生试写,教师巡视,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学生写完后全班交流。
2.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先读懂题,再试着列出方程。
师:练一练第2题,请同学们先认真读一读,再列方程。
学生自主尝试列方程,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第(2)题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方程。如: 2.5+2X=4.9或4.9-2X=2.5
交流时,重点让写出不同方程的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让学生观察第(2)(3)两幅图,先说一说知道了什么,再自己写出方程。
师:请同学们看第2、3两幅图,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生1:图2中有4本趣味数学和一本新华字典,每本趣味数学x元,一本新华字典11元,一共39元。
生2:图3中有3盒彩色笔,每盒x支,还有4支铅笔,一共40支。
师:请同学们看图试着列出方程。
师:下面我们来看书上练一练第1题的苹果图,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生:第一筐苹果32千克,第二筐X千克,两筐一共57千克。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列出一个方程吗?试一试!
学生自己写,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给予帮助。
交流学生写出的方程,教师板书。学生可能会列出不同的方程。如: (1)32+x=57,(2)57-x=32,(3)x=57-32,如果出现方程(3),教师首先肯定学生写的是对的。然后指出:一般情况下,不列未知数单独在等式一边的方程。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练一练第3题,把文字叙述的数量关系用方程表示出来。由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师:请同学们看第3题,自己列出方程。
学生写完后集体订正,结果如下:
(1)x+42=56
(2)9.6÷x=8
(3)5x-21=14
(4)6x+10=20.8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师:用等号连接的式子,像20+30=50,30+x=80,x+20=70、2x=100……这些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在数学上它们有一个名字,叫做等式。
教师将黑板中的第一列表示“平衡”式子上面写上“等式”。如果有学生问,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的式子叫什么?可告诉学生这样的式子叫不等式,上初中后会学到。
师:我们来看这几个等式,它们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
师:如果用图来表示方程和等式的关系,可以这样表示。
教师边画边说。
师:用一个大集合圈来表示等式,那么方程应该是其中的一部分。
画出下图:
四、尝试应用
1. 出示试一试,提出问题,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
师: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请看书上的试一试,判断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方程?
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1:天平可以测量物体质量。
生2:天平可以比较两个物体的质量。
……
师:用天平怎样比较两个物体哪个轻,哪个重呢?
学生可能会说:
●把两个物体放在两边的托盘里,指针偏向哪边,哪边托盘上的物品就重。
●哪边的物品重,哪边的托盘就低;哪边轻,哪边的托盘就高。
教师用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物品实际测量一下。
师:天平左右两边质量不相等时,我们一般说天平是不平衡的。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
学生说,教师板书:30+x=80
师:很好!有一个砝码用X表示,同学们都能写出式子。再看下面这幅图。
课件出示图3
师:请你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x+20=70
4.出示最后一个天平示意图,让学生自主写出式子。
师:(课件出示图4)再来观察这幅天平图,你发现了什么?
师:真聪明,天平两边物品质量不相等的情况,也能用式子表示出来。我这里还有一幅图,请同学们先说一说天平的状态,然后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出示图(5),学生写出式子,全班交流。
师:还有最后一幅图,请同学们写出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学生说式子教师板书,得到下面的式子。
形成板书:
平衡 不平衡
20+30=50 x>30
生1:现在天平不平衡,左边重,右边轻。
生2: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不相等。
师:谁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这个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试一试!
给学生一点独立思考和试写的时间。
师:说说你写的式子。
生:X>30
教师在“不平衡”下边板书:X>30
三、认识方程
1.提出“观察写出的式子,说一说“它们可以怎样分类”的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名回答。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样的式子是方程。并举出一个例子。
学生可能会说:
●方程首先是一个等式,而且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只含有未知数,不是等式,不叫方程。
……
学生只要说的意思对,就给予肯定。
师:看来,方程和等式有很密切的联系。想一想,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呢?
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生: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重
点
难
点
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课前准备
天平实物和质量不等的小物品,天平示意图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
随笔
一、创设情境
出示天平,由天平的作用引出怎样比较测量物品质量的讨论,使学生了解天平“平衡”与“不平衡”表示的意义。
教师出示实物天平。
师:同学们,大家都认识天平,谁来说一说天平有什么作用?
生: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教师板书:平衡 ——相等
2.分别出示天平示意图(2)(3),要求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观察到的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图1)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天平示意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现在天平是平衡的,说明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
如果学生提不到天平左右两边物品的质量相等,教师启发提问:天平平衡说明了什么?
小学新课程教案
授课年级
五
学科
数学
任课教师
课型
新授
课时
1
课题
认识等式和方程
教
学
内
容
冀教版《数学》
教
学
目
标
1.结合具体情境,在观察、用式子表示数量关系,归纳、类比等活动中,经历认识等式和方程的过程。
2.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义,能判断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能根据具体情境列出方程。
3.主动参与学习活动,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师:你能写出一个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吗?
生:20克+30克=50克
师:由于两边物品的单位相同,可以不写单位。
教师在“平衡”下板书:20+30=50
3.分别出示天平两边不等的示意图(4)和(5),让学生观察,并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数量的关系。
师:(课件出示图2)观察这幅图你又发现了什么?
生:天平也是平衡的,有一个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
30+x=80 40<x+10
x+20=70
2x=100
师:刚才,根据天平的状态,我们写出了这些式子,认真观察这几个式子,说一说它们可以怎样分类?
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然后交流。学生可能会说:
(1)根据符号的不同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用等号连接,如:20+30=50、30+x=80、x+20=70、2x=100;另一类是用大于号、小于号连接。如:x>30、40<x+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