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路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1年第38卷第5期
基寸代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456究
徐波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新时代青年有能力、有担当、有理想,民族、国家生存和发展就有前途、有希望%我国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报国担当与爱国自觉的品质%而此种品质的培养需要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协同作用。
本文基于高校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统一性,确认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具有教育对象统一、教育逻辑一致以及教育效果互促的关系%而后分析基于新时代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的困境,确国防教育教育指导思想的认知存、教育资源投入并未实现协调性、教育工作过程存协同问题,后基于新时代思政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创新:确教育目性、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教育逻辑性。
关键词: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校;国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7327(2021)-05-0114-05
Research on the Path for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XU Bo
(College of Hunanities Shandong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Jinan Shandong250100)
Abstract:When young people in the New Era are capable,responsible and ambitious,a nation or a country will have the future and hope fo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of our country should have the qualities of serving the country,taking responsibility and patriotic consciousness.The cultivation of such qualities needs the synergistic effec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Based on the un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have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unity of educational objects,the consistency of educational logic and the mutual promotion of educational effects.Then it also analyzes the dilemma faced by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Era,clear and definite the problems that the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has cognitive bias in the educational guiding ideology,that education resources did not achieve coordination and that there is non-coordination in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nd finally puts forward a innovation and optimization path for 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based on the New Era,that is,clearing and defining the
收稿日期:2021—03—01
作者简介:(1978—),,山东人,山东业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
基金项目:山东业工学院2019学生教育管理%
・114・
similarities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increasing the investment of education resources and following the universality of educational logic.
Key words:New Era;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national defense education
高等院校德育大纲有关文件中清晰提出,要着力把主体军政训练与国防教育切实融进思政教育体系当中,在协同发挥高等院校国防教育综合育人效果的基础上,不断推进思政教育课程体系的时代化扩充及变革。
高校思政教育作为塑造教育队伍和学生群体民族意识、国家安全思想的关键支撑。
基于新时代思政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国防教育,要重新审视现教育工作的困,思政教育育人和国防的双重"
1高校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的统一性
1.1教育对象统一
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所面向的对象均为在校学生群体,以两者在教育对象层面具有-性。
对化、不断发展,新时代下国、、关系、以及向化发,大思想具的、、以及发化o E这一现象,有助于大学生意向、意识、
意识以及新,同时生
响。
部分大学生在着不同程的理想[模、政、意识、队合作与意识、以及
化等。
在新与新形势下,化学生爱国意识和民族,是新时代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共同承担的历史重。
1.2教育逻辑一致
思想作为高等院校国防教育、思政教育作开展的基本逻辑,二者在意识、、与觉悟等层面的教育逻辑具有一致特点。
在指导思想,二者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等为根本指导,旨在为社会主义事业实现现代化设奠基础;在教育,二者均主张以生为本,所有教育均以学生现实需求及实际状为着眼点o回并且,二者均基于如何培养人时代,提出落实大学生群体全面、综合发展的新理念;在知识传授层面,二者作为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要,承担着依赖不同渠道向学生群体进行知识传授的重要使命,而这些知识既涵盖专的国防知识,也包含与学生们生、心理、学习及工作等息息相关的理论知识,旨在拓展学生思维;在素质能力培育,二者作为具有较强实践和综合的学科,均调学生们在学习与接受理论知识时,可把学理论运用到生活实践当中,切实提升学生生存及发展能力,培育其思维能力和积进取意识,从而提高其综合。
1.3教育效果互促
思政教育、国防教育与其各子系统间相辅相成且互相。
首先,思政教育贯穿在国防教育工作的各个角落中,促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实效性的。
国防教育作为思想意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于体的实践和综合学科,国高校国防教育作以军事论课程教学为基础,学生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在中学生思想和,使其积
观;基于国教育进行国防教育工作,有利于增学生们国意识,化其国,养民族、以及;将国防教育作为媒介,有于培养学生群体优秀的文行为及道德品。
冈其次,思政教育课为国防教育提供特殊的教育,国防教育实效。
我国高等院校着充实的思政教育和,将
教育和作为媒介,可有效国防教育渠道,化国防教育实践。
而在国防教育中:思政教育,如关于国主义教育的素,融合国家历史实,能有效培育学生爱国意识,以二者在教育效果有着互促性。
2基于新时代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面临的困境
2.1教育指导思憩的认知存在偏差
高等院校国防教育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国防教育工作体及息息相关,是高校国防
•115-
教育工作的着眼点与落脚点!所以,高校国防教育根本指导思想应涵盖基本方向、布局、最终目的与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和国防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其关键在于为谁服务。
在国家相关政策与法律层面,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指导思想已十分明确,但社会大众认知却尚未达到准确状态,主要呈现在:首先,在高校国防教育基本方向层面,部分院校还停滞在学生方面,认为学生、、,落国防教育。
也有部分院校学生学体拳与擒敌拳,或瞄靶打子弹等,并未的
,也未国防国防教育!部分院校国防教育视作,教育工作于式,基方向在。
[4]其,在国防教育基本布局层面,部分高校在国防教育方面
,,与,未思政教育的国防教育:!最!在国防教育最终目的层面,部分高校国防教育目的为培育青年学生
体与的和,忽
了国防教育国国防的重要性。
部分高校国防教育作,国防教育课体系中,但关心该课的最终目的。
2.2教育资源投入并未实现协调性
思政教育,高校国防教育开展普遍面临着教育资源投协调的困境,具体表现在三个层面:首先,在人力支持层面,多数高校存在“一刀切”现象,育高校国防教育:化师资力量的渠道,高校国防教育工作普遍由校内其他公共课程授课教师担任,而这部分教师大多没经过且系化的国防理论知学,其知与能力结构以应思政教育的国防教育要。
并且,高校国防教育授课教师职称、薪资待遇以及务等方面还未健全的评制度与人才市场体系!其次,在物力供给层面,高校国防教育在课置方面在明显随意性,化教体系支撑或相关教但范,导致国防教育在短期化!冈同,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的机整合需要的基础备数量、质量较差,在教育场地方面也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最后,在财力配套方面,资金保障不足,国防教育工作开的资金保障主要来自学校自身投入或教育部门面向国防教育目的财政,资金投入相,导致国防教育工作开过中经
2.3教育工作过程存在不协同问题
现,从整体上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已经健路,但国防教育
还相对迟缓,导致两者在践教育中难以实现协同!究其,一方面,两者教育目标尚未现高度![6]高校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基在状态,基的合与,在的位主理,未在具体教育工作中生应。
另一方面,教育差。
新时代思政教育的高校国防教育,
教的多,而真正内化于心的则较少,
大学生体个化及身心要。
,教育体!相于思政教育而,国防教育在教育体方面体较为,且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在具体践中,践作层面的
生,两者教育合力应还有待!
3基于新时代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创新优化路径
3.1明确教育目标相似性,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理作为行动的重要导向,教育工作者应首先明确思政教育国防教育工作的要、、系以及,两者深结合化学生体的
,导其为心体系的
者、者与践行者。
以来,国终I 国家、生和发展的重要。
条言,大学生的思想和自觉与国家、及社会相关!思政教育的高校国防教育,其指向着力担和任的才,为国家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培育坚实力量。
从
上来,国防教育和思政教育二者于教育目标层面着相,指向学生全面且自由
•116-
展,促进大学生们综合素养有效提升。
对此,在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应以明确教育目标为前提条件,将厘清教育目标相似性作为关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环境下国防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强化教育新合力,切实树立并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3.2增加教育资源的投入,挖掘育人成才的关键载体
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对国防教育实效性具有直接影响,增加教育资源投入,挖掘育人成才的关键,对新思政教育景下的国防教育新优化以教育实效性提高具有促进作。
,师资力量构建。
高校要统筹
调思政教育国防教育,
主导相关师资的作。
教育教的念,在国校构建国防教育的教师育,这
国防教育,将这
师资力量合理校国防教育教师。
,对现任国防教育教师
校教师实统化,思政教育师资养,以高校国防教育思政教育工作展"明确教育理与教育工作,合理有效,掘高校思政教育人才优势,展国防教育价能。
,对国防教育教师
应,构建合理。
占
方面,提高力力。
高校要理论课教育,将为学生必修,发挥教育作,实现与思政理教育推,从而充满足大学生展和成长需求与期待o各所高等校应教师队伍推出具备本土化国际视野的高质量教材,革新国防教育话语。
增加物质、备与场地等I 资源投入力,有效整合学校颛资源、汇集校资源,断提升物力利合力效应。
除此之,提高财力支力。
首先,要构建政府部门和高等院校专项拨款,以社会力量着力支新格局,为思政教育国防教育实现深融合、调发展提资金保障。
次,要优化资金效益,将论证、预算与监督工作落到实处,使资金在公开透明的条件下使用,切实弥补资金效益较低的短板。
3.3遵循教育逻辑共通性,建设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
首,尊重主体性,切实发挥创造力。
无论是思政教育是国防教育,作均是青年大学生群,以生为本,充尊重学生性是逻辑起点o所以,在新思政教育背景下,高校国防教育要以学生群需求为基本导向,注重学生们情求,并具有性人文关教育。
-面,深挖教育情着点o卩&学生群
思维模态、为机思政教育、国防教育之间存在通性,以此为建设教育机制框o,利用新大学生群o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工作不能只采取以往向模教育,要有效合新大学生群新,QQ、
等,通、视、以
,并融合话语,
学生们接,进而实现教育到教育情。
,化教育实-调动学生情。
教师学生们
,学生等,加强学生们对于国防教育情念。
其次,加强性,推动整合力提高。
新思政教育景下高校国防教育是统化:,在此,思政教育国防教育是重要构成,在推合要重视整合力提高。
所以,高校国防教育应重视有机整合教育、教育环境等诸多要素,生成教育合力,到教育成效。
具,高校在此要注重,将思政教育国防教育的有机结合加以统筹。
,思政教育要有国养、国以国防理念等融入课堂教学,在国防教育养学生群树立思理念、
以政点,真正实现国防教育目标o 最后,强化性,促成催化力生成。
新时代思政教育景下,国防教育革展,是、长期统。
在此,关键在
•117-
于实现学生群体的情感和思想认同,即如何有效实现思政教育和国防教育协调发展的亲和力"基于心理学理论,人在接纳某个事物时会历经四个阶段,包括图式认知、局部同化、行为从众以及结构顺应"所以,学校方面应按照宣传教育、同化激励、依从肯定以及创造巩固四位一体的教育发展逻辑范式,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和国教育有,实现教育的接,
加强教育实效性"
4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迈进了新时代,国国,以及教育事发展发展阶段。
新时思政教育,校国教育的展
o所校应国防教育创
,构国教育和思政教育有
,校思政教育体,时
会的接人,加强学生群体国理和国,为有效实现国、实现国,实定人
基础。
参考文献:
[1],崔博鹰,周雅露.新媒体视域下加强高校国防教育的创[J].学学报, 2019(4):82-86.
[2],刘金亮,李承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军事理论教学的[J].当代教育实教学研究, 2020(2):155-156.
⑶强.将国防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研究[J].大陆桥视野,2021(1):98-99.
[4]罗光晔.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国防教育融合发展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4):88-90+97.
[5]罗强强,张晓松.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思考[J].襄阳职业技术学学报,2019(1): 110-114.
⑹黄月胜,杨素霞,黄5.新媒体技术在高校国防教育中运用的现状及策[J].学学,2019(3):85-89.
[7]王泽宾,闫利兵,赵勇.“强军梦”视域下高校退役复学学生在国防教育征兵工作中时效性提升探究[J].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3):106-109+80.
编辑:董刚
•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