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傲慢与偏见》赏析
《傲慢与偏见》作为简·奥斯汀的一部传世之作,一直以来被世人所传颂和解读。

故事以班内特一家姐妹的爱情和婚姻为主要内容。

这本著作被翻拍成电影,有许多个版本,包括了04、80、95、05年版本。

其中,05年由Joe Wright导演的电影画面唯美,演员阵容更是不容小觑。

不过有不少网友却批评其空有演员阵容而使原著本身失真。

电影要将一本名著的内容浓缩于一到两个小时的视频中,本就是一项取舍艰难的工程。

使观众在愉悦的时光里,粗浅地完成一部作品的略读,电影也必有其可取之处。

在人物塑造方面,电影和文本书籍之间就会产生一些差别。

电影往往侧重于故事情节和影片画面的表现,至于一个人物的刻画就相对文本要来得模糊。

它必须保证电影放映时情节紧凑、人物性格饱满鲜明、对话不至于繁琐冗长。

原著中则会对人物有一些具体定义,比如“某某人是镇上有名的吝啬鬼”之类的描写。

所以在05年版本的《傲慢与偏见》中,原著的大部分对话都没有呈现,而是采取了几句甚至几个可以强烈表现人物性格的台词。

其中,伊丽莎白的人物性格坚强刚毅、顽皮机灵,对自己的喜恶直言不讳,在电影中表现得活灵活现。

相较之,1995年版本的《傲慢与偏见》更加完整地诠释了原著的对话和情节,大部分是原著的再现。

对于年轻读者来说,电影一定是一个可以让你简略地了解读本的好途径。

电影可以声色俱全地展示人物和剧情,但电影毕竟有它本身的娱乐性质。

看原著则需要一个安静的外在环境和内在心境。

我总觉得外国名著中的人物对话读来特别繁琐,他们的话语并不直截了当。

然而,作者不管以何种人称来叙述故事,都可以让读者更为深刻而准确地抓住人物性格特点。

05年版本的电影中的主要角色都由俊男美女来扮演,尤其是简的扮演者——罗莎蒙德·派克将简塑得格外青春而娴静。

伊丽莎白的风趣、灵动、聪慧,特别是她招牌式地调皮的笑,与拿捏得当的待人处事方式,也都可以在电影中加以呈现。

而书本由于穿插了许许多多的叙述语言和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在书中的伊丽莎白尽管爱憎分明,却也同时拥有着她本身人性的缺陷:她在与柯林斯这样滑稽可笑的亲戚交谈时,同样会觉得受罪;与威肯交往中,也会肤浅地为他着迷……当然,缺点的存在才证明了她拥有鲜活的人性。

这就是我喜欢电影中的伊丽莎白胜过原著中的她的原因。

电影无法呈现心理活动也让电影观众对电影中的许多片段产生迷惑。

比如,在简病倒在内色菲尔德庄园时,简前去探望。

在与宾利兄妹、达西之间相处时,他们之间的对话让我看了许多遍也无法理解。

当然,细看原著之后,就可以懂得人物之间的细微关系。

电影之中,许多的信件都无法细细展现。

例如,在达西和威肯的问题上,达西为伊丽莎白对自己误会辩解的信件;迪莉娅逃跑时,伊丽莎白收到的家里寄来的信件等等。

信件可以更加详细地将事情原委阐明清楚,看名著就缺少了一种跌宕起伏的趣味感。

另外,电影为了其艺术效果和喜剧性,往往要将个别人物进行夸张放大甚至做一些改动。

比如柯林斯先生这样一个粗鄙而滑稽的人物形象,就在电影中发生了变化。

书中描写柯林斯先生是一位“身材高大、体态笨拙”的人,电影中的他身材却极其矮小。

在由宾利举办的舞会上,他穿梭于受邀的民兵之中,尤其地鼠头鼠脑。

电影中的莉迪亚表现出来的谄媚、可笑和浪荡也是显而易见的。

有些性格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显得更加深刻,而文字的描述会因为每个人心中对个别性格的见解不同而印象深浅不一。

电影往往会利用许多艺术手段来深刻作品的内在。

当得知好友夏洛特将与滑稽可笑的柯林斯订婚的消息,与听到夏洛特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看法时,伊丽莎白坐在旋转的秋千纸上,眼神呆滞,心中怅然若失。

当然并不是因为失去了柯林斯这一追求者,她对于柯林斯的鄙夷态度从始至终没有任何改变。

电影开头便是伊丽莎白从美丽的乡村风光中边看着书边缓缓归家的画面,这就交代了伊丽莎白不可能成为金钱和地位的附庸而下嫁某人。

在旋转的画面中,
伊丽莎白面对于夏洛特因为年长、没钱没势而满足地下嫁给一名她认为可笑的人、简由于家庭原因受到宾利的离弃、母亲一心趋炎附势好向邻居夸耀自己的伟大成果……这一切都让伊丽莎白对爱情和婚姻疑惑。

当然,她本人也在认识了达西内心后而渐渐认识了真爱。

由于故事主次性的需要,电影中省略了一大段对莉迪亚婚后落魄生活的描写。

莉迪亚生性放荡、年纪轻轻极不成熟,威肯挥霍无度、用情不一,他们的结合可想而知就是个错误。

电影中只出现了一个画面暗示了他们不幸的未来必将来临:他们的马车离开班内特家,还没走得多远,威肯便一把拽回了正在尽情向家人挥手告别的莉迪亚。

在书中的最后一个章节,莉齐夫妇的结合虽然引来了不少人的非议和反对,最终也都怨气消散,乐意接纳了。

唯独莉迪亚给莉齐的一封信,显得格外地悲惨:果不其然,他们家入不敷出,威肯情淡爱弛,到处地惹人嫌弃和嘲笑。

19世纪的文学世界奇峰林立。

简·奥斯汀作为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以《傲慢与偏见》在其赢得一片一席之地,并让其在不同时代里获得不同人群的呼声。

可以说,小说最后的圆满结局是作者内心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构想。

在女性地位远不如当今的19世纪,在欧洲庄园里的大财主们横行肆意的19世纪,女性如何在婚姻中获得自己的权利和地位,如何与男性平等相爱,答案将带来一个全新的女性意识觉醒的时代。

简·奥斯汀本人也同样对爱情异常执着,在伊丽莎白的身上,一定程度上也带有着简·奥斯汀的影子。

可以说,小说最后的圆满结局是作者内心对于爱情和婚姻的理解和构想。

不少人总能在这部不朽之作中取得独到而有益的经验。

2011211444 中文114班管雅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