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5节中国江苏省工业和城市化的探索 中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探究
探究:江苏工业化的发展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苏省2008年前三季度部分行业综合能耗增幅变动 情况表。
指标名称
黑色金属冶 炼及压延加
工业
综合能耗 (万吨标
准煤)
2 763.03
2008年前 三季增幅
(%)
7.80
2007年前 三季增幅
(%)
17.15
增幅同 比升降 百分点
重难点3 城市化建设的思路
(1)加快实现“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2)打破旧体制下的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 体化协调发展。 (3)从四个层面铺开:适当发展特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 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中心城镇。
重难点4 推进工业和城市的主要措施
措施
内容
作用
,联合城市
区域经济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重视科技知识和人才 提高产品质量,使乡镇企业长久不衰
重难点2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1)城市化滞后于工业化 江苏省的工业化水平为50%,而城市化水平不到40%,明显滞 后于工业化。城市化的滞后使工业发展未能形成推动服务业发 展的内在动力,制约了产业结构的升级进程。 (2)工业发展产生环境问题 由于环境治理没有与工业发展同步进行,江河湖泊等水体普遍 受到污染,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使污染点增多、面积 扩大。
命题视角
考查目标: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例】 下图分别是我国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形成的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有哪 些? 答案:然条件:地势平坦,气候温暖湿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工农业发达,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利。 (2)B图所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是 _地__理__位_置__优__越__,__海__陆_交__通__便__利___。 (3)与长三角相比,珠三角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境,原因有哪些? 答案:受南岭阻隔,经济腹地小;产业基础薄弱;科技实力、人 才队伍与长三角相比均处于劣势。 (4)近二十年来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产业结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影响;污染扩大
答,不利之处主要是城市化使果
树的种植面积减小,有利之处主
(4)利:就业机会增多,经济发展
要是城市人口的增加使水果的市
得到促进; 弊:加大环境污染,加重交通负担
4分
场需求量增大。第(4)小题也需要 从利弊两方面去分析回答。

答题启示 分析考虑问题应注意尽可能全面,如分析“影响”时应从利弊两 个方面去回答。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5节 中国江苏省工业和城市化的探索
知识整合
知识点1 工业化和城市化
温馨提示:城市化指居住在城镇地区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 长的过程。工业化是指工业或第二产业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 中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以及工业就业人数在总就业人数中 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为 46.75%,已经接近47%的世界平均水平。随着环渤海经济圈的 崛起和黄河经济带的振兴,2000年到2006年山东省从事第二产 业的人口数从1 286万增加到1 870.3万。近年来山东省已成为 中国经济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材料二 2008年山东省矿产资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在莱州发
现 一特大型金矿,探明金矿资源量103吨;在济宁新发现一处特大 型铁矿——济宁铁矿,其中兖州颜店矿段已控制资源量高达10亿
工业化推动了城市化,城市化 也促进了工业化的进一步发展
①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打消农 民顾虑;②广泛吸纳社会资金 ,盘活城市存量土地,将土地 推向市场以得到增值
城市化战略的 重要内容
促进小城镇发 展的重要因素
稳固了农村城 市化的基础
经典借鉴
试题:(2010·济宁3月质检)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17分) 材料一 山东省总面积15.78万平方千米,2007年城镇化水平
化和城市化。据此回答1~2题。
1.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 )
①对城市化内涵认识不够 ②工业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突出 ③
忽视了“以人为本” ④基础设施成本高,效益差 ⑤城市优

显著,城乡差别扩大 ⑥特大城市多,城市经济.①②④⑥
答案:A
2.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包括( ) ①城市现代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 ②打破旧体制下的 行政区划,增强城市聚集力,带动城乡一体化 ③适当发展特 大城市,加快发展大城市,积极合理发展中小城市,重点培育 中心城镇 ④实现主要大中城市基本现代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C
•1、纪律是集体的面貌,集体的声音,集体的动作,集体的表情,集体的信念。 •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5、诚实比一切智谋更好,而且它是智谋的基本条件。 •6、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失败。2022年1月2022/1/312022/1/312022/1/311/31/2022 •7、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对人以诚信,人不欺我;对事以诚信,事无不成。2022/1/312022/1/31January 31, 2022 •8、教育者,非为已往,非为现在,而专为将来。2022/1/312022/1/312022/1/312022/1/31

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经历时间长 ,工业化和对自然资源利用程度基本 上是可持续的,城市化过程付出代价 相对较小,城市化水平高;发展中国 家城市化和工业化起步晚,发展快, 导致城乡差距扩大,城市化水平明显 高于工业化水平,城市发展不合理,
形成“城市过度膨胀症”
3.我国区域城市化的五种典型模式
4.图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
【规律·方法·技巧】
通过解答本题,同学们应掌握研究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方法, 首先要结合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分析该区域发展存在哪 些有利条件,然后应找出哪些因素会限制区域的发展,最后 针对这些制约因素分别找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一、选择题
江苏省城市众多,人口密集,经济发达,在中国城市化的历史上
有过辉煌,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为此采取了许多措施推进工业
撤并乡镇600多个;222个
行政区划调整
省重点中心镇调减为120个 ;南京、苏州、无锡等市
加快城市化最 有力度的措施
所辖5个县纳入市区
“组团式” 发展城市群 ,建设三大 “城市圈”
工业化促进 小城镇建设
体制和政策 保证进城农 民的利益
把南京、苏州、无锡、徐州四 个中心城市“做强、做大、做 优、做美”,构建南京、苏锡 常、徐州三个“都市圈”;将 南京、镇江两市纳入“苏南板 块”一体规划,以区域群体强 势,带动中小城市及城镇发展
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4.各国各区域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存在着较大差异
知识点2 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和
知识点3 工业化和城市化过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
深化拓展
1.图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
2.表解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异同点
相同点
不同点
工业化初期,工 业化水平与城市 化水平都比较低 ,城市化水平略 高;工业化以后 ,城市化水平明 显高于工业化水
解析:长三角城市群和珠三角城市群的形成在自然条件和社 会经济条件两大方面存在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珠三角地区 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珠三 角与长三角相比,在产业基础、技术、腹地等方面存在劣势, 所以产业升级面临诸多困境。近二十年来,珠三角的产业结 构由以轻纺工业为主转变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
材料二 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能耗增长情况对比图。
(1)表中__纺_织___行业节能降耗效果最明显,该行业在苏北发展的主 要优势区位条件是_丰__富__的__廉__价_劳__动__力__;__地_价__低__廉__;__政__策_优__惠__等___。 (2)图中苏北、苏中和苏南同期耗能增幅变化的特点是 _2_0_0_8_年_前__三__季__度__较_上__年__同__期__相_比__苏__北__能__耗__增_加__;__苏__中__和_苏__南__下__降__。苏北 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接__受__苏__中_和__苏__南__高__能_耗__产__业__的__转__移_;__科__技__水__平_较__低__,__技__术_较__落__后__;__设_备__老__化, 耗__能__多__;_经__济__欠__发__达__,_更__新__慢_______。 (3)能源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血液,从“开源”的角度谈谈江苏的 能源发展:_开__发_新__能__源__;__能_源__跨__区__域__调_配__等__。
(3)乡镇工业发展分散造成的基础设施成本高、服务设施效益不 佳等问题 乡镇企业非常分散,浪费土地,增加道路、给水等基础设施的 投资,也不易形成一定规模的农村生产和生活的服务中心。有 不少乡镇企业属于污染较大行业,并且这些企业规模小、经济 力量有限,难以进行污染治理,因此极易造成污染大规模扩散, 破坏生态。 (4)普遍存在几个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 ①小城镇规模扩大了20倍,但城市规模相对在缩小,这不利于 解决城乡矛盾;②城市优势不突出,特色不明显,不利于辐射 和带动周边发展;③缺少特大型城市,难以带动全省快速发展, 因此影响江苏省的综合竞争力。
(4)与苏南相比,在苏北工业化进程中,你认为有哪些不利条件? 答案:工农业基础较差,资金缺乏;劳动力素质较低,观念落后; 政府的决策水平与管理水平较低;科技与教育水平较低;人才较 缺乏。 解析:由表格数据知,纺织业能耗增幅升降百分点最小,节能降 耗明显。当前苏中、苏南地区的高能耗、低技术含量的工业向苏 北转移明显。苏北地区发展晚,工业基础薄弱,资金缺乏,劳动 力素质低,科技水平低。
材料三 材料四
(1)从材料一和材料四可以看出,山东省工业化主要表现在 ___工__业__产__值_增__加____、__从_事__第__二__产__业__的_人__口__数__增__加__两个方面。(4分) (2)从材料四可以看出,山东省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主要表现在 ___城_市__面__积__增__加____、 _城_市__人__口__占__总_人__口__的__比__重__上_升__两个方面。(4分) (3)山东省是我国著名的水果之乡,你认为城市化对该省水果生产 有哪些影响。(4分) 答案:有利:随着城市人口增加,水果需求量增大。不利:城市发 展使农业用地减少,果树种植受到影响。 (4)据材料三,若两地的矿产资源大规模开发,试简要分析将给当 地带来哪些影响? 答案:利: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弊:占用耕地;污 染环境;加重交通压力。 分析考虑问题应注意尽可能全面,如 分析“影响”时应从利弊两个方面去回答。
核心解读
重难点1 (工业化与城市化)苏南模式
在江苏苏南地区,乡村工业已成为整个工业的半壁江山,乡村 工业的发展,也促进了苏南的城市化。“苏南模式”可归为以 下特点:
特点
优越性
集体经营为主
提高经济效益,发展规模经济,利于 集体福利事业的发展
规模大,实力强
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
依靠城市,服务城市 吸取城市技术,进入城市市场,成为
-9.35
化学原料及 化学制品制
造业
非金属矿物 制品业
纺织业
造纸及 纸制品业
石化、炼焦 及核燃料 加工业
2 216.93 6.98 7.42 -0.44
960.05 624.78 328.32
5.91 8.05 -2.14 -0.50 14.34 -14.84 14.98 16.44 -1.46
259.89 -8.40 3.75 -12.15
学生答题
得分
纠错分析
(1)工业产值增加,从事第二产业 的人数增加
4分
第(1)小题中工业化的主要表
现需要从文字信息和图像信息中
(2)城市面积增加 城市人口比重 不断上升
4分 提取,缺一不可。第(2)小题中城 市化的主要标志是城市人口占总
(3)利:水果市场需求量增大;
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面积扩大
弊:占用农业用地,果树种植受到 4分 。第(3)小题需要从两个角度去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