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一地理 必修2 3.2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共5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美洲:美国
南美洲:阿根廷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 非洲:南非
干 旱 半 干 旱 气 候 区
植 被 稀 疏
不适 宜经 营种 植业 只适 宜发 展畜 牧业
大
生产规模大
牧
场 放
特 点
专业化程度高
牧
商品率高
业
乳畜业
1.概念 随着城市发展而形成的面向城市市场的商品
化、集约化畜牧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
商品谷物农业:耕地面积广阔,机械化程
度高,农产品商品率很高,农作物以小麦和 玉米为主,多分布在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 家的新开发地区。
世界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分布区
俄罗斯 乌克兰
中国
加拿大 美国
澳大利亚
阿根廷
一、分布范围
商品谷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 (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气候控制的发达国家)
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二、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类型的概念
农业地域类型,是指在不同的地 区,利用当地的优势条件,发展 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并在地区 之间开展商品交换所形成的农业 经营单位或地域单位的组合。
布局原则:因地制宜,扬长避短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
二、农业地域类型
2.生产布局发展趋势:
自给自足 “小而全”
分散 “千篇一律”
粗放型
商品化生产
商品化 专业化 集中 地域分工 集约型
农业生产地域分工的主要标志
二、农业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活动的分类
按生产 对象分
按投入 状况分
按产品 用途分
种植业 畜牧业 混合农业
一般分布在地广人稀、 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生 产力水平低下的地区
生产资料或劳动力
粗放型农业:投入较低的劳力、资本 密集,技术和资金
密集
集约型农业:劳动、资金、技术投入高 多分布在发达的国
商品化农业:是以销售产品为目
家以及发展中国家 的新开发区。
的进行农业生产的,商品率高
自给型农业:产品大多数甚至全
部供自己及家庭享用,商品率低
主要分布在比较落 后的国家和地区。
二、常见的农业地域类型
草和饲料种植
市 场 因
经济发达,城市水平 高,需求量增大
素
人们的饮食习惯
地域类型 气候 草场 分布 产品
机械化程度
市场 生产特点
乳畜业
大牧场放牧业
气候温和湿润 以人工草场为主
半干旱、干旱气候 以天然草场为主
城市、人口密集地区 地广人稀的地区
牛奶及奶制品为主
肉、皮、毛为主
高
较高
以本地市场为主 以外地市场为主
•④土壤(土地) 是农作物的物质 基础,影响农业 的产量和农 作物 的种类。
•⑤地形 影响农业的类型:a、平原地区适宜 发展耕作业;b、坡度较小(小于25°)的低 山丘陵地区适宜发展梯田;c、山区适宜发展 畜牧业和林业
4,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
1、地域性。 原则:因地制宜
2、季节性、周期性。 原则:不违农时 练习、以下句子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交通——陆上交通与海洋运输发达
社会经济 因素
市场广阔,政策扶持 科技水平高,机械化程度高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很低,可大规模经营
限制条件—灌溉
【热带种植园农业】
1.概念:以大种植园和农场为主,专门生产热带经 济作物,产品大量进入国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 程度很高 2.分布:橡胶种植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巴西。咖 啡种植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及非洲。
虚拟布局:
养鱼
有水库
果园
乳牛
丘陵山区,适
因鲜牛奶易变质,应
宜发展经济林业
选择在距城镇较近且交
通便利的地方
花卉
花卉要保鲜且其生长需大量的
水,在有水源且离城镇近的
地方合理
小麦 平地,面积大,也有水灌溉,距城镇远,地价低。
某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等农业 类型,应怎样进行区位选择?为什么?
(2)便利的交通运输 水源充足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机械化水平高
(4)地广人稀
(5)先进的农业科技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大牧场放牧业:草原面积较大,适宜放牧牲畜,
具有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商品率高等特点。
大牧场放牧业
干 旱、 半 干 旱 气 候 区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图
世界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哪些国家与地区?
1、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地域性
2、春播、夏种、秋收、冬藏 。 季节性、周期性
3、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地域性
4、我国有这样的农谚:秋分早,霜降迟
寒露种麦正当时 。 季节性、周期性
一、农业区位因素:小结
自然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因素
气候 热量:不同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并且制约 农作物的产量,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等。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少。水稻生产过 程需要精耕细作要求人口众多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同时水 稻单产高可以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人口: 人口稠密, 劳动力丰富
影响亚洲水稻种植的区位因素
(1)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生产经验 (5)稻米是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主要分布区:东亚、南亚、东南亚
水稻种植业形成的区位因素
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 的热带、亚热带和温 带季风气候区 。热 量充足,降水丰沛, 雨热同期,适合水稻 好暖喜湿的特性。
地形:主要集中在 沿海平原、河流中 下游平原和三角洲 地区。
因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同时水稻在生长季节需 水量很大,要求田地平整,排灌方便的地方。
混合型农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 这些国家的经济状况如何?
我国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居民将低洼易有洪患处挖成池 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 称为“基堤”, 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如此既能 防洪,又能增加收入,而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 的物料,尚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是一种具有生态 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
产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奶酪等。 2.乳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
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
3.区位要求
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乳
牛奶
畜
业
乳制品
运输不便 不耐贮藏
近城 消市 费郊 市区 场
4.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以西欧乳畜业为例
饲 气候温凉 多雨雾,
料 因
利于多汁牧草生长
素 地形平坦,利于牧
劳动力 科技
劳动力的数量、素质、成本都对农业类型有影响。如东 亚劳动力丰富,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农业。
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保 鲜、冷藏技术的推广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通过技 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 不利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
生产技 技术装备可以大幅度的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涉及到培育 术 良种、耕种、栽培、水肥控制及防治病虫害等方面技术。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市场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 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交通 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其产品需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尤其是 运输 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业类型,更需有快捷便利的交通。
政策 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起着鼓励、限制、调整、决 策的作用。如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
政策
影响商品 农业的区 位,此类 农业必须 有快捷便 利的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例三: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例四:
种子(提高单产)
机械(提高劳动生 产率 )
农药(提高产量)
化肥(增加农业的 产出)
商品率高,机械化水平高,经济效益好
混合型农业
世界主要混合型农业:谷物生产+牲畜饲养
1. 分布:西世欧界---欧洲、北美、大洋洲等 中国---珠江三角洲基塘生产
2. 特点: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重视规模和效北益美 3. 生产方式: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有机结合
4. 经济状况:发达国家或地区
南非 澳大利亚 新西兰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 地域类型
第二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二、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1、什么是农业? 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
2、什么是农业生产活动?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以 获得所需产品的生产活动。
3、影响农业生产和布局的三大因素: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 在一年内交替进行
•③灵活的生产选择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 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 适应性.
墨累-达令盆地的混合农业
区位因素分析
气候——热量充足、降水较少(位于大分水岭的雨影区)
自然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水源——灌溉水源充足
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
区位优势:自然条件优越,地广人稀,交通便利,高度 发达的工业,科技水平高。
生产特点: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二、美国商品谷物农业
(一)分布 中部平原地区(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美国中部平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优势区位条件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1)优越的自然条件
地势平坦开阔 土壤肥沃
桑基鱼塘
蔗基鱼塘 果基鱼塘 花基鱼塘 菜基鱼塘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
(1)分布 东南部和西南部的草原地区
墨累--达令盆地
(2)生产特点 ④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①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 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 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
•②有效合理的农事安排
一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自然条件 1、红壤地区植树造林选用马尾松 土壤 2、吐鲁番盆地生产长绒棉和高糖分水果 光照、水源 3、水稻种植分布界限偏北 气候 4、横断山区种植的农作物品种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地形 二组:分析下列农业活动的主要社会经济因素 1、蔬菜的无土栽培技术 技术 2、海南岛建成我国的天然橡胶生产基地 政策、气候 3、产自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 交通、市场 4、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苹什么 市 场
影响农业社 会经济因素
市场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例一:
决定农业的类 型和规模
长
4 3 12
江 口
1 城市中心区 2 蔬菜.奶牛.花卉区 3 棉花蔬菜和奶牛区 4 商品粮.棉产区
市场
农业区位因素
例二:从“谷贱伤农”到“增产涨价”
政府制定 相应政策, 直接干预 农业生产
2005年以来,我国已经连续两年共四次启 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 次在6个小麦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国家最低 收购价政策给农民吃了“定心丸”,近几年我 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由于最低收购价政策的 “托市”效应,粮食增产之后未出现“谷贱伤 农”现象。
自然条件、 社会经济、 科学技术
(1)影响农业的自然条件主要有哪些?
光照、热量、水分、土壤和地形
• ①光照 是生物的能量源泉,光照长短、光照强弱影响 作物的分布和产量
•②热量 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 ,影响农作物 的产量、作物种类、耕作制度(熟制)、栽培方法
•③水分 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它是绿色农业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还是营养物质的 输送者。
水源 特别是干旱地区,农业发达地区一般分布在水 源充足的地方,如新疆的绿洲农业。
(
因
地
地制
域宜
性、
、 季 节 性 、
因 时 制 宜
周、
期不
性违
农
时
)
(2)影响农业的技 术因素
技术装备
劳动力 影响农业 技术因素
种植方式 耕作制度
单种、间种、套种、混种及连种。
生产技术
(3)影响农业的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
亚洲水稻种植的特点、原因及发展措施
特点
原因
发展措施
小农经营
家庭为主,人 均耕地少
集约经营
单产高 精耕细作,但农村 控制人口数量 商品率低 人多,自给为主
机械化水平低 体力劳动为主 加快机械化发展
水利工程量大 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科技水平低 靠传统经验
加大科技投入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太空育种的效益和成果吸引了美国、俄罗 斯,保加利亚、菲律宾等国家,都希望与我国 合作。上天“修炼”回到“尘世”的太空种子, 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必将洒播广袤的大地, 生产出更多更好的太空食品,给人类带来无限 的福音
科技
社会经 济因素
光照:不同地区光照不同,不同农作物对光照要求也不同 降水: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 年降水量<400mm地区往往只能发展畜牧业 因此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
土壤 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如 酸性红壤宜种植茶树等;肥沃的土壤单产高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发展耕作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 业,农作物随海拔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