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菜甜菜夜蛾的暴发 因素、产生规律、为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白菜甜菜夜蛾的暴发因素、产生规律、为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大白菜甜菜夜蛾的暴发因素、产生规律、为害特征及防治措施
甜菜夜蛾是一种杂食性害虫,近年来该虫在大白菜上为害猖獗,60%的大白菜地均有不同程度的产生,严重地块虫株率达到100%,给农户们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那么,农户们该怎样预防大白菜甜
菜夜蛾呢?本文将带领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一、甜菜夜蛾暴发成灾的重要因素
1.伏秋旱频繁,有利害虫产生。

高温干旱,有利于甜菜夜蛾暴发,因素是7-8月份干旱对寄生甜菜夜蛾的重要天敌白僵菌繁
衍不利,故幼虫成活率高,危害严重。

2.用药不得法。

一是用药不及时。

广大农民常常不见虫不治,
失去治虫的最佳时期。

甜菜夜蛾幼虫防治适时是卵孵高峰期,此
时幼虫个体小,食量小,群体为害,没有引人注目的危害状。


治最迟不能超过3龄,3龄以后则分散食害,抗性增强,防治效果甚差。

二是药量大、水量小,很难做到均匀喷洒。

三是缺乏有用组织,治虫行动不统一。

3.虫体抗药性的增加。

长期不合理用药导致甜菜夜蛾抗药性大幅度提高。

二、产生规律
该虫1年产生4-6代,成虫昼伏夜出,有假死性,白天多藏在叶丛、土缝或杂草中,阴天整天危害。

多在下午羽化,活动时间以晚上20-24时为盛,雌蛾羽化后数小时即可交配,一般第2天开始产卵,以羽化后的第3-5天内产卵最多,卵多产于叶背的叶脉分叉处,(您可以登录知种植网查询各种蔬菜瓜果的种子和优秀公司。

)以植株成长高大茂密浓绿的作物多,且多产于植株中部,成虫寿命多为7-15天。

成虫对糖、醋液及发酵液等有强趋化性,对黑光灯有较强趋光性。

三、为害特征
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留下表皮成透明小孔,3龄后可将叶子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致使菜苗死亡,3龄以上的幼虫可把菜心吃光,并留下大量粪便,使其失去商品性,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四、防治措施
1.诱杀成虫。

可利用糖、酒、醋混在一起液或是甘薯、豆饼等发酵液加少量敌百虫诱杀,或用杨(柳)树枝诱集成虫,以5-7根杨(柳)树枝扎成一把,每亩插10余把,于每天早晨露水未干时捕杀诱集成虫,杨(柳)树枝干枯时,可洒清水润湿,10-15天换1次。

2.采用黑光灯诱杀成虫。

3.摘除卵块和初孵幼虫。

在产卵盛期到卵块孵化前及时摘除卵块,并利用1龄幼虫群集叶背取食的习性,摘除有虫叶子。

4.药剂防治。

随着人们对环境,健康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食品的关注日益密切,化学农药的应用越来越受到制约,但在生产实践中,化学防治仍十分必要,选择药剂时就应选择一些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特别应该提倡生物防治。

采用细菌杀虫剂如苏云杆菌(BT乳剂)1000倍液或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6000-80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喷雾。

为了减轻和
延缓甜菜夜蛾抗药性的产生,要堤防不同农药复配和交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