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 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及答案)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
1.家庭用的灯泡是由开关控制的,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开灯"“关灯”,其科学含义是( )。
A. 开灯是指断开开关,关灯是指闭合开关
B.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闭合开关
C. 开灯是指闭合开关,关灯是指断开开关
D. 开灯和关灯都是指断开开关
【答案】 C
【解析】【解答】开灯就是使电路连接,即将开关闭合;而关灯就是将电路断开,即将开关断开。
【分析】将开关闭合可以使电路连接,将开关断开可以使电路断开。
2.如图所示,用导线把灯泡、电池和四种物品分别相连,灯泡一定不发光的是(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解答】连接电路的几种物品中,导体可以使小灯泡亮起来,绝缘体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对选项进行分析,可知塑料笔外壳是绝缘体,不能接通电路,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所以D选项符合题意。
【分析】导体可以接通电路,而绝缘体则不能。
3.遥控器换电池的时候,电池槽内有“+”的地方应与电池的( )相连。
A. 铜帽的一端
B. 锌壳的一端
C. 两端都可以
【答案】 A
【解析】【解答】电池槽的+代表正极,表示应该放置电池的正极一端,而电池正极的一端就是有铜帽的一端。
【分析】了解电池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 电池
B. 电表
C. 电笔
D. 电路检测器【答案】 A
【解析】【解答】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的是电池。
A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完整电路所需要的电路元件。
5.一节干电池上标有“1.5 V”字样,它表示( )。
A. 电池的重量
B. 电池的长度
C. 电池的电压
D. 电池工作的时间
【答案】 C
【解析】【解答】电池上“1.5V"的字样代表的是电池的电压。
C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压也称作电势差或电位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其大小等于单位正电荷因受电场力作用从A点移动到B点所做的功,电压的方向规定为从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
电压的国际单位制为伏特(V,简称伏),常用的单位还有毫伏(mV)、微伏(μV)、千伏(kV)等。
6.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这位科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爱迪生
C. 爱因斯坦
D. 牛顿【答案】 B
【解析】【解答】点灯是由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
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爱迪生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响美国的100位人物第9名。
7.下列提供的材料中,能够组成一个简单电路的是( )。
A. 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B. 两根导线,两节电池,一个开关
C. 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两根导线,一个开关
【答案】 C
【解析】【解答】简单电路最少要具备一节电池、两根导线、一个开关和一个小灯泡。
C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电路或称电子回路,是由电气设备和元器件,按一定方式联接起来,为电荷流通提供了路径的总体,也叫电子线路或称电气回路,简称网络或回路。
8.下列物体中可用来接通电路的是()。
A. 橡皮
B. 塑料尺
C. 铅笔芯
D. 纸板【答案】 C
【解析】【解答】A.橡皮属于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B.塑料尺属于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C.铅笔芯属于导体,符合题意;
D.纸板属于绝缘体,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9.下列做法,不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 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B.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C. 绝缘体不用保护
D. 移动电器时不用切断电源
【答案】 B
【解析】【解答】A.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属于不安全用电,不符合题意;
B.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障碍,属于安全用电,符合题意;
C.绝缘体也应该保护,不符合题意;
D.移动电源时应该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人体可以接受的安全用电的范围较小,所以在生活中用电时一定要谨遵安全用电的原则。
10.我们上课时制作的电路检测器,()。
A. 不可以检测家用电路
B. 可以检测任何电路,包括家用电路
C. 有时候能检测家用电路,有时候不能检测家用电路
【答案】 A
【解析】【解答】我们上课时使用的电路是在安全用电范围内的,即小于36V,所以不能用课上的电路检测器检测家用电器,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家用电路的电压是220V,如果用课堂上使用的电路检测器对其检测,会烧坏检测器。
11.发明电灯的科学家是()。
A. 爱迪生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答案】 A
【解析】【解答】发明电灯的科学家是爱迪生,A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分析】电灯是由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他经过无数次的实验终于找到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从而发明了我们现在的电灯。
12.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是( )。
A. 1.5 V
B. 36 V
C. 220 V
【答案】 C
【解析】【解答】对人体不能造成危害的最大电压是36V,超过这个安全电压就会对人造成危害,根据题目所给出的选项,其中C答案220V高于36V,是对人有危险的电压值。
故答案为:C
【分析】家庭用电就是220V的交流电,平时在家中用电时要一定注意安全用电,不用湿手去拔插头、触摸插座,不用手直接触摸插孔等。
13.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发出的光与把这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相比( )。
A. 较亮
B. 较暗
C. 一样
【答案】 B
【解析】【解答】电源相同的情况下,串联电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并联电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
故答案为:B
【分析】电源相同情况下,串联电路电流小,并联电路电流大。
1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
A. 用羊毛摩擦过的钢笔杆能够将碎屑吸引起
B. 磁铁能把钢针吸引起
C. 在干燥的天气里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甚至在夜晚能看到火花
D. 女孩子在梳头发时,头发总是吸在塑料梳子上
【答案】 B
【解析】【解答】ACD答案中都有摩擦的过程,最终使两个不同的物体带上了不同的电荷,而发生了相互吸引,是摩擦起电现象。
B答案磁铁吸引钢针是因为此帖的磁性能吸引铁、镍等金属的性质,并不是摩擦起电。
故答案为:B
【分析】摩擦起电的实质是电荷的转移,没有发生电荷转移的现象一定不是摩擦起电。
15.根据串联与并联的特点,家里、教室里的照明电路一般是用( )的方式
连接的。
A. 串联
B. 并联
C. 不确定
【答案】 B
【解析】【解答】电路连接方法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的灯泡只能一齐亮灭,并联的灯泡可以分别控制亮灭。
我们家里、教室的照明电路通常是用并联的方法连接的。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分析,可知串联电路的电压是用电器的电压之和,而并联电路的电压与各用电器的电压相等。
二、填空题
16.将两只灯泡接入电路,小灯泡也有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图甲所示的两只灯泡属于________,图乙所示的两只灯泡属于________
【答案】串联;并联
【解析】【解答】甲中的电路连接方式是将两个小灯泡用一个通路连接起来的,乙中的小灯泡是用两个通路连接起来的,所以甲中的灯泡属于串联,乙中的灯泡属于并联。
【分析】根据电路中的通路来判断电路的连接方式。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小灯泡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发光,原因是________.
【答案】不能;开关没有闭合
【解析】【解答】题目的电路中,开关没有闭合,小灯泡是不能亮的。
【分析】开关不闭合就不能构成通路,小灯泡就不能亮起来。
18.如图所示,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橡皮的导电性,你认为电路检测器的小灯泡________ (填“会”或“不会”)发光。
通过检测可以知道,橡皮________ .(填“容易导电”或“不容易导电”)
【答案】不会;不容易导电
【解析】【解答】小灯泡是不会亮的,因为橡皮是绝缘体,不能使电路连通。
通过测量,可知,橡皮是不容易导电的。
【分析】橡皮是不容易导电的,因此不能将电路连通,所以小灯泡不会亮。
19.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用________擦拭用电器,也不能用________触摸电器和开关。
【答案】湿布;湿手
【解析】【解答】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用湿布擦拭用电器,也不能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因为电器沾上水容易漏电,造成触电。
【分析】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用电时,一定要避免电器和开关沾水。
20.为连接电路进行排序。
________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________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
________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答案】 1;3;2
【解析】【解答】根据电路连接的顺序,应该是:1.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2.把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上,再连接上导线;3.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
所以序号应该依次填写123.
【分析】在做实验时掌握电路连接的顺序,就可以轻松解答此题。
21.如图中的灯泡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部分组成。
电源通过________的时候,小灯泡才能发光。
【答案】玻璃泡;灯丝;金属架;连接点;灯丝
【解析】【解答】灯泡是由玻璃泡、灯丝、金属架以及连接点四部分组成的,其中,只有电源经过灯丝的时候,灯泡才会发光。
【分析】熟记灯泡的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有动力,就是________;另一个是要有________.
【答案】电源;电路
【解析】【解答】我们知道,要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要有动力,就是电源;另一个就是要有电路。
【分析】牢记电流形成的两个条件,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3.________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它的制作材料一般都有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开关;导体;绝缘体
【解析】【解答】在电路中,开关断开则电路断路,开关闭合则电路通路。
所以,开关是控制电路中电流通断的元件。
开关的制作材料既有导体又有绝缘体。
【分析】开关是控制电流通断的装置。
24.物体摩擦产生________。
【答案】静电
【解析】【解答】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物体摩擦便会产生静电。
【分析】本题考查静电的产生。
25.电路连接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种方法,家庭照明电路是用________方法连接的。
【答案】串联;并联;并联
【解析】【解答】一般电路连接方式分为串联和并联两种,生活中为了方便起见,使用的是并联的连接方式。
【分析】本题考查电路。
三、实验综合题
26.在括号里填出小灯泡各部分的名称。
【答案】
【解析】【解答】电灯泡从上到下的结构是:玻璃泡、灯丝、金属架和两个连接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金属的结构。
27.根据小明的检测记录,推测4接头接线盒里面的电线连接方式,把你推测的连接方式画在下面。
接线头1-21-31-42-32-43-4
通路通通
断路断断断断
【答案】
【解析】【解答】由题目给出的数据得知,检测电路时,1和2之间是接通的,3和4之间也是接通的,其他的连接方式都是断开的。
【分析】要掌握题目中图表的识别方法,自己可以在草稿中将每个接头之间的联系先画出来。
28.想一想,能使小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
【答案】电池中的铜帽与锌壳以及小灯泡中的金属头与金属螺纹这四个点中,灯泡中的一个点与电池中的一个点连接,其他两个点用一根导线连接的方式能使小灯泡发光。
【解析】【解答】灯泡发光的连接方式的共同特点主要是将灯泡的连接点和电池的两端用导线连接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灯泡发光。
29.
(1)将两个充气气球紧挨着悬挂在约1米长的木尺上,用羊毛制品分别摩擦两个气球相互接触的部位。
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2)通过实验,我们进一步发现带电气球相互靠近时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仔细观察,我们能得出________
②这种现象和我们了解的________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答案】(1)两个气球向相反方向运动
(2)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
;磁铁
【解析】【解答】经过摩擦之后,两个气球上就带上了相同的电荷,所以向相反的方向运动。
根据实验,可以得出: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与我们了解的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分析】同名电荷相互排斥,异名电荷相互吸引。
30.物体的导电性。
【答案】
【解析】【解答】在几种物体中,属于绝缘体的是:干木块、橡胶和玻璃;属于导体的是:铁钉、铅笔芯和硬币。
【分析】根据物体是否具有导电性可以将物体分为导体和绝缘体,善于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