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RACTICE
实习实训
107OCCUPATION2014 01
个凹槽,它与底板上的相应凹槽用键形零件固定,为了固定键,基体底部的前、后、左、右设有4个螺孔,以便使用紧固螺钉进行固定。
有了设计思路后,笔者再讲解主视图的投射方向应该如何确定,其他视图应该怎样投影、剖切才能表达得最清楚、完整。
教师用此方法多讲几个例子后,学生对
简单夹具体的设计开始有了思路,就知道怎样去画图了。
图3
四、总结
在多媒体教室上机床夹具课,笔者收获颇多。
社会在进步,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教学技能也要不断地更新进步,这样才能教好学生,教会学生。
过去,我们一味地指责学生,指责教材,认为这门课没法上,上课画个
图就需要好长时间,学生还看不懂,没人听。
现在我们将Pro/E 软件应用到这门课程,画图的时间节省了,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提高了,老师更容易讲课了,学生也学得会了。
同时教学相长,老师自己的Pro/E 水平和夹具设计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
所以,这是一次满意的、双赢的教学实践。
参考文献:
[1]王咏梅,李春茂,张瑞萍.Pro/ENGINEER Wildfire5.0中文版基础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屠国栋.机床夹具(第三版)[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湖南兵器工业高级
技工学校)
摘 要:本文从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普遍问题入手,阐述问题产生的原因和相关对策。
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对中职学校的教育发展提出了明确的任务。
十一五期间,中职教育将为社会输送2500万中等职业技能人才。
为此,加强中等职业学生的职业技能,使他们更好更快地成为对社会有用的技能型人才,是我们教职人员面临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 顶岗实习 技能
中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文/李 燕
一、顶岗实习的必要性
中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出能适应企业和社会需要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换言之,学生走进中职学校时,我们教职人员就应该明确对学生的教育目标——顺利就业。
然而,传统模式下的中职教育深刻影响了教育实习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接受式的,往往是教师讲学生听,在教授内容上重理论知识,却容易忽视能力方面的培养。
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主动思维能力,更别说在创新能力上得到长足的发展。
学生对待知识的探索缺乏起码的主观能动性,在其职业技能的实际动手能力方面更是无法得到良好培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加强了顶岗实习的力度,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缩短学生进入企业实际工作的适应时间。
顶岗实习模式应充分注意到学生能力的有效培养。
实习效果通过多种评定标准,不仅目的性强,而且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既保证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实践,又同时做到了企业对人才的储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顶岗实习中,学校和实习单位的角色由原来的主导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实习实训
P
RACTICE
108
OCCUPATION
2014 01
性转变为辅助补充性角色,主要在宏观上起到管理指导作用。
在具体实习教学中,则让实习生发挥自身的主动性,这样职业技能就会得到有效提高,让学生在实践中对理论知识进行认知,在实践中学会自我管理,逐步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二、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近期,笔者学校安排机械、数控、机电等专业三年级学生到校外相关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笔者按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选取了60多名实习生进行跟踪调查和访谈,调查结果显示,合作企业普遍反映不少学生就业后,存在不少缺陷。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帮助学生实现良好就业的重要使命,针对学生在实习中的表现,笔者总结几点笔者学校学生目前存在的不足。
1.缺乏远大的人生理想和信念
人生理想和信念的确立,其实就是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完善的过程。
根据调查得知,笔者学校部分顶岗实习学生没有明确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缺乏合理的规划。
他们从学校走向企业,面对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单一的流水线操作,感到很不适应,这些主要表现为在实习过程中缺乏工作积极性、不思进取、得过 且过。
2.进入企业后适应能力较差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中职学生管理规定,中职三年级学生要按专业不同被推荐到企业的对应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目的是使学生能将学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相结合,实现中职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顺利过渡。
学生进入企业实习,首先要在心理上接受由学生到员工的身份转换;其次要遵从企业的管理规定,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不能上班要履行请假手续等等,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企业对员工的要求。
经过跟踪调查,笔者学校赴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向员工角色的转换普遍较慢,多数需要经过三个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岗位要求,还有部分学生做事拈轻怕重,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致使他们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从而被迫中断实习。
3.普遍缺乏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人的成长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从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的社会化过程,中职学生也不例外。
笔者学校的中职三年级学生大多数都是处于18岁的年龄段,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很强的自我意识,不愿意受他人约束,他们渴望被关注被尊重,渴望与他人交流,希望在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但调查结果显示:中职学生由于长期在生活学习中缺乏自信和被认可,没有很好掌握与人交谈、倾听的艺术和技巧,不能与上司、同事和睦相处,较难协调各方面的人际关系。
面对与他人的分歧,往往用冷漠、争吵甚至打架斗殴等消极方式来解决。
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直接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部分学生有强烈的挫败感,最终无法正常进行顶岗实习工作。
4.个人综合素质亟待提高
笔者一直在中职学校从事机械专业的一线教学,发现
学生普遍存在“重专业,轻基础;重功利,轻素质;重操作,轻知识”的思想意识。
具体表现为:学生不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导致无法顺利完成专业课学习;学生不注重人文素质的提高,即重学做事,轻学做人,这种现象导致的后果是了个人综合素质不高。
具体表现为他们在生产流水线上实习操作时,只求速度,不求质量,多次出现次废品而导致返工的现象。
另外少数学生的自控能力差,实习期间屡次出现迟到、旷工、打架等违纪行为。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
1.加强实习前就业指导,使学生有充分思想准备笔者学校的专业课程设置处处体现着“以学生为主体,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早在学生中职一年级时,就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等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也特别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和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
同时还尽量安排学生与往届的优秀毕业生进行交流,从他们身上学习宝贵的经验。
多管齐下使得学生在校期间就具备明确的职业目标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有利于学生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以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
2.强化实习前技能训练,以员工的标准要求学生为了使得学生达到顶岗实习的技能要求,笔者学校将学生技能操作工考核培训安排在中职二年级的第二学期。
学生对技能等级证考核很重视,大部分学生都能认真训练掌握相应的技能,学校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应该注重学生工作态度的考核,可以参照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准则:不迟到早退,不旷工,不拈轻怕重,能吃苦耐劳,具有协作的团队精神等。
并将这项考核纳入到学生技能考核中去,不合格者必须留校接受再次培训。
最终的目的就是使学生具备正确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培养学生爱岗敬业的优秀品质。
3.加强心理辅导,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心理健康教育是关系人才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职学生人际交往、与人有效沟通等能力较弱。
因此,要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心理发展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际交往中的不快或冲突。
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为人处世心态:不与人斤斤计较,心胸开阔,懂得倾听,尊重理解关心体贴他人,以真诚谦虚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
中等职业教育有别于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它主要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顶岗实习是中职学生毕业前必经的环节,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的外在延伸,是教育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
既能使学生受到教育,接受工作实际锻炼,又能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顶岗实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从而实现中职毕业生的完美就业。
(作者单位:安徽省马鞍山工业学校)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