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岭三章此去泉台招旧部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断头今日意如何?
今即将兵败身死我该写些什么。

创业艰难百战多。

身经百战才创立了这番革命事业,多么的不易啊!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这次我要到阴间去召集已经牺牲过的同志,带领十万英灵击败国民党反动派!二、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南方已经打了十年的仗了,我死后,我的头颅要挂在城门上。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那些还活着的同志要多多努力,一定要用胜利的消息来祭奠我。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革命者四海为家,含有血腥味的风雨应当有止境。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今天为正义的事业牺牲生命,反动派必将失败,自由幸福的美好理想必将实现。

知识拓展:
阅读课文《梅岭三章》,完成下列三小题。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1)“旌旗十万斩阎罗”运用了哪些意象?其作用是什么?
(2)怎样理解“此头须向国门悬”这句话的含义?
(3)“人间遍种自由花”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出其表达的作用。

答案:
(1) 意象:“旌旗”“阎罗”。

“旌旗”代表的是革命大军,“阎罗”代表反动势力,“斩”充满气势,写出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的痛恨,以及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展现了作者虽处绝境,却无一丝一毫颓唐之意,诗句壮怀激烈、酣畅淋漓。

(2) 此句典故出自《史记·伍子胥列传》。

春秋时期,吴越争雄。

楚人伍子胥认为吴的敌人是越,而不是齐,多次提醒夫差,要警惕越国报仇。

夫差听信谗言,疑伍子胥谋反,逼他自杀。

伍子胥临死时,对身边人说:“抉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

”后来吴国果然被越国灭掉。

而诗中此句含义是:自己即使牺牲了,也希望头悬国门,看看反动派是怎样被人民打垮的。

(3) 比喻。

“自由花”比喻革命的胜利,生动地写出了作者对革命必胜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