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双桥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北省双桥区高三上学期语文第二次调研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
1. (2分)下面语段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上了小岛,穿行于岛上古老的市集。

这里售卖当地的海产以及各式日用所需,摊位上的货物在阳光下泛着五光十色,无论是摆摊的大娘,还是购物的食客,每个人的脸上都是简单而丰盛的快乐。

岛上的居民仿佛是生活的哲学家,工作时神情认真,用餐时一脸喜悦,与世间万物和平相处,心无旁骛地度过每分每秒。

对于习惯了车水马龙的都市人而言,这一片土地有着难以名状的奇异之美。

A . 五光十色
B . 心无旁骛
C . 车水马龙
D . 难以名状
2. (2分) (2017高三上·大连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参加2018年韩国平昌冬奥会的中国短道速滑队,是由十六名集训队员中挑选出的优秀选手组成的,是一支新老结合、充满希望的队伍。

B . 历代改革的督行者大都是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广泛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治政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于一体的“政治强人”。

C . 针对春运期间长途行车路况复杂、驾驶员容易疲劳及拼车人相互不熟悉等情况,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大家出行注意安全。

D . 土耳其政府军对伊拉克北部库尔德工人党武装的进攻早有准备,从上月底就开始向士伊边界一带集结部队,并部署了大量重型武器。

3. (2分)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传统礼貌称谓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 这就是您家母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老人家就行的。

B . 令媛这次在儿童画展上获奖,多亏您悉心指导,我们全家都很感谢您。

C . 我们家家教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要清清白白做人。

D . 令郎不愧是丹青世家子弟,他画的马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
4.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清顺治八年(1651年),顺治在祭告黄帝文中曰:“自古帝王,受天明命,继道统而新治统。

”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皇帝这句话看似简单,实则内涵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探析中国现代转型之艰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视角。

何谓“道统”与“治统”?简单来说,前者主要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这些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思想传统。

后者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的传统。

作为“道统”的儒家思想传统,虽在历史上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几千年里基本上“天下所极重”。

儒家思想自有真理的闪光点和恒久的魅力,但历代帝王看重的是它所宣扬的仁义道德等对封建专制统治合法性的诠释,倚重的是它所宣扬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对封建专制统治秩序的巩固,从而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

因此,历代帝王都把“继道统”作为巩固自己统治的重中之重。

不过,以“继道统”为基础的“新治统”,其“新”是极其有限的。

一个新王朝替代前朝,不会去否定其封建专制,而是认为前朝统治失德离道,所以天命转移。

不去否定封建专制的“新治统”,只能表现为对治理之术细枝末节的修修补补,实践中则是封建专制统治在总体上不断强化。

中国历史上,“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强大到把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政权纳入自己的发展轨道,强大到在西方列强不断的侵略下始终没有瓦解。

从这个意义上说,“道统”与“治统”对于保持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有着积极作用。

但是,这种深厚的积淀也使中国天然地缺乏走出传统社会的思想资源和体制基础。

当中国要向现代社会转型时,“道统”与“治统”就成为沉重的历史包袱。

世界上许多国家经历过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艰难历程,但像中国这样历经百年、遍尝艰辛的却很少。

譬如,日本在19世纪中叶与中国境遇相似,但它通过明治维新顺利地向现代转型,不应忽略的一点就是它没有中国这样的“道统”与“治统”。

历史底蕴的缺乏在转型时反而成为优势,使其更容易放弃“原来的自己”。

而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有识之士也希望通过改良挽救民族危亡,但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却阻碍中国的现代转型。

近代I历史上,早期改良派人物王韬说:“器则取诸西国,道则备自当躬。

盖万事而不变者,孔子之道也,儒道也,亦人道也。

”这是当时的代表性思潮。

此后的“中体西用”思潮和洋务运动,与其说是向现代转型的一种努
力,不如说是对“道统”与“治统”的竭力维护。

再往后,即使辛亥革命敲响了封建专制的丧钟,依然有袁世凯称帝的闹剧。

只有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才真正终结维护封建专制的“道统”与“治统”,中国也由此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向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摘编自叶帆《道统、治统与现代转型之艰》)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中国向现代转型艰难的原因,从刚刚入主中原的满族顺治皇帝祭告黄帝文中关于“道统”“治统”的话中可见一斑。

B . 道统主要指古代圣君、贤臣、孔孟诸位圣人的思想传统,即儒家的思想;治统主要指体现为一定继承性的政治统治传统。

C . 儒家思想传统被认定为道统,历史上虽然也曾遭到其他思想挑战,但在几千年里可以说被天下人极为看重。

D . 历代帝王注重的不是儒家思想的真理和魅力,而是其对封建专制合法性的诠释及对统治秩序的巩固作用。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 为巩固统治,历代帝王均对承继道统极为看重,在此基础上,形成“天下以道而治”的共识,因此,道统与治统根深蒂固。

B . 替代前朝的新王朝不会去否定封建专制,只能表现为对统治细节的修补,客观上强化了封建专制统治。

C . 道统与治统在中国历史上根深蒂固,非常强大,并未因少数民族政权强势侵入而被弱化,并未因西方列强不断侵略而被割裂。

D . 作为思想资源、体制基础的道统与治统保持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和统一性,却成为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沉重的历史包袱。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19世纪中叶中国与日本境遇相似,却没有能够通过改良或革命向现代转型,不可忽视的一点是中国有根深蒂固的道统与治统的羁绊。

B . 中国在鸦片战争之后,各种关于改良的思潮、运动,与其说努力同现代转型,不如说竭力维护道统与治统。

C . 辛亥革命敲响封建专制的丧钟,仍有称帝闹剧发生;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开始真正向现代转型,区别在于是否真正终结道统与治统。

D . 所谓“继道统”,是为巩固专制统治;所谓“新治统”,是为完善专制统治。

两者均是对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阻碍。

5. (9分)(2017·湖北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诗词,除了课堂与考试,也可以变成《中国诗词大会》这样的综艺节目,引发全民追捧;二胡,除了街头与舞台,也可以走进直播平台,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的一次演出,吸引21.5万观众;故宫除了景点与博物馆,也可以化身折扇、玩偶、便签,一年文创产品的销售额达10亿元……传统文化,正抖落历史的尘与土,脚步轻快地跟上了时代。

日前,中办国办印发《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其中提到“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改造陈旧的表现形式,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普及中华诗词、音乐舞蹈、书法绘画等,举办经典诵读、国学讲堂、文化讲坛、专题展览等活动。

鼓励媒体开办主题专栏、节目。

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

这为传统文化的开发挖掘指明了道路:既保有传统的魅力,又带着时代的创意。

谈及传统文化,言必及深邃与厚重。

同时,任何一种文化,其生命力也来源于开放性与多义性,来源于多维度阐释的可能。

古语云:“爱如一炬之火,万火引之,其火如故。

”传统文化也是如此,任何人取一星火光,都可收获智慧的启迪。

正如一曲《琵琶行》,在陈寅恪先生的笔下,成就了《元白诗笺证稿》这样的名著;在今天“90后”“00后”的手中,变成了网络上一曲流行歌曲。

正因为可以取之而不竭,文化才能呈现出多元丰富的包容。

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选修了一门梵文课,课堂上只有他一个学生,“绝学”的凄凉景象大抵如此。

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就不能只有“阳春白雪”一种样态,也不妨亲近“下里巴人”。

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的观众人数累计达到11亿人次,在这些人里,又有多少懵懂少年,喜欢上了诗词?有多少普普通通的人,感受到了诗词的韵味?诗词变身综艺,乐器走进直播,这些传统文化找到了新的落点,也就有了焕发新一轮蓬勃生命力的可能。

当然,强调传统文化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传统文化要媚俗,自降格调来满足所有人的口味。

传统文化的阐释
不是没有下限的,它不能走上市侩化、神秘化、功利化的套路。

我们对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信心,平上去入、唱念做打、银钩铁画,自有它的魅力。

对传统文化的诠释,如果从形变变成了神变,模糊了本来的面貌,反而是打着弘扬的旗号,却丢弃了内在的魂魄。

(摘自《光明日报》2017年5月10日期)
材料二:
一场二胡直播吸引21.5万用户,一位古筝主播年收入超千万元——平日里许多传统艺术表演家想都不敢想的受关注度,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一些进军网络直播平台的传统音乐艺术表演家身上。

箜篌、古筝、琵琶……这些普通人在古诗词里读到,却没有什么机会看到的乐器,正由演奏者在直播平台上真实展现。

平日里“冷门”的传统乐器,为什么放到网络直播平台上就“火”了?这首先要归功于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比如,中央民族乐团中胡首席蔡阳,平时如果到国家大剧院演出,观众最多的时候也不过2000人左右。

这还是在文化资源和传统艺术爱好者集中的北京。

但是,一旦网上直播,艺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全国甚至全世界喜欢这门艺术的人都可以观看。

(摘自人民网2016年4月7日)
材料三:
全国政协委员、非物质文化保护专家田青表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不能为了迎合流行而搞“转基因”。

田青委员坦言,在传统艺术保护问题上自己是“保守派”,传统艺术要坚持自己本质的东西,不能“转基因”。

“转基因的结果就是迎合人,这不是艺术家要做的事,艺术家要有自己的坚持和创造。

”田青认为,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让自己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不变非常重要。

“假如为了迎合年轻人,所有的戏剧都改成流行音乐了,那干吗还要200个剧种,”田青表示,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自己的底线,比如昆曲古琴要有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迎合。

(摘自《中国日报》2015年3月3日)
(1)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为准确的一项是()
A .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来源于报纸和网络,所谈内容各有侧重,但它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同时都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创新这个话题。

B . 材料一,材料二都谈到利用互联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

材料二侧重谈利用互联网传播的助力,
使艺术传播突破时空障碍。

C . 从材料二可知,把传统艺术放到直播平台去表演,让观众看到更多平时看不到的乐器,这种形式更优于在音乐厅、剧场表演的传统形式。

D . 材料三中田青委员认为传统艺术要坚守住本质的东西,让传统文化和传统艺术原汁原味保持自己的基因。

他明确反对将戏剧改成流行音乐。

(2)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合理的两项是()
A . 材料一中以季羡林的故事为例,来说明我们的传统文化要避免“绝学化”,不能像德国的“梵文”那样“阳春白雪”,需要亲近普通民众。

B . 材料一提出不能“丢弃了内在的魂魄”,材料三提出“坚守住本质的东西”,都是为了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媚俗,不能自降格调来迎合观众的口味。

C . 材料一以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为例,来说明传统文化要找到新的落点,才能焕发新一轮的蓬勃的生命力。

D . 材料二运用数字说明,通过网络直播平台,无论是观看人数还是经济收入,传统表演艺术家都可能得到体面的回报。

E . 材料三强调,传统艺术的从业人员要坚持底线,如需要一定文化积累和修养才懂得欣赏的昆曲古琴,就不能因为听众现在还没达到这一修养就去搞网络直播。

(3)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应该注意哪些方面?请根据三则材料概括并作简要分析。

6. (12分) (2020高二上·北海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吃一口自己田里的米
杨汉光
我把母亲接到城里住,她的一亩三分责任田就租给同村的张六叔耕种,田租是每年300斤大米。

开始,张六叔
把上好的大米送进城来,煮出的饭又软又香。

母亲说,张六叔心眼儿好,做什么事都不会亏待人。

可是两年后,张六叔送来的米就不好了,煮出的饭粗糙无味,难以下咽,我不想吃这种饭,叫母亲也不要吃,但母亲照吃不误,她说吃老六送来的米,就想起乡下的田。

张六叔又一次送米来时,母亲抓起一把米,看了看问:“老六,我租给你的田专出这种糙米?”张六叔不好意思地说:“这种米是在城里便宜买的。

现在种田不容易。

”母亲说:“我知道种田难。

这样吧,那田租减一半,你以后每年送150斤米给我就行了,但一定要我那块田种出的大米。

”张六叔非常感激,立即把糙米拉走,改送好米来。

大约又过了两三年,有一天,张六叔空手来我家,对母亲说:“老嫂子,这田是越种越难种了。

你是不是再减点田租?”母亲笑一笑说:“老六,我不跟你说田租了。

我的田你照种,送多少米来随你的心意,十斤八斤也行。

吃一点乡下的米,我心里舒坦。


此后,张六叔的每年只送几斤米来。

我说:“这个老六叔,也太吝啬了。

”母亲说:“不要多讲,随他。

种田苦,你看他头发都快白完了,老得多快。

”谁知,老六叔还不知足,这年冬天,他进城来对母亲说:“老嫂子,种田实在难啊!要贴百把块钱给我,我才敢种你的田。

”一向宽容的母亲也捺不住性子了,她没好气地说:“老六,你不要得寸进尺。

天下哪有倒贴钱租田的道理?这田你不种就算了,我另租给人种。

”张六叔说:“那你就租给别人种吧。


我陪母亲回乡下的老家,处理那一亩三分田。

我许多年没有回老家了。

看见村里新建了一些小洋楼,原来最穷的刘二叔也住上小洋楼。

母亲说:“刘二叔心眼儿好,我们就把田租给他种吧。

”我和母亲走进刘二叔的家里,说想把田租给他种。

可我们还没讲完,刘二叔就摇头拒绝了。

母亲说:“老二,你听我说完。

我是送田给你种,并不收田租,一年只要两斤米,吃一口家乡饭就行。

”刘二叔说:“老嫂子,要米你就拿,你的田我却不敢种,一年苦到头,连小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

我两年前就改跑生意不种田了。

你看河对面,野草长得最高的那一块就是我的田。

”我向门外望去,小河两边茫茫的田野上,确实东一块西一块地长着高高的野草。

我和母亲再也不敢提租田的事。

母亲老了,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

我们也不得不像刘二叔一样,让那一亩三分田生长野草,另外再拿钱交水费和这种费那种费。

第二年夏天,母亲一个人悄悄地又回老家去。

我不放心,追到老家。

那时正是收割稻谷的时节,田野上打谷机响个不停。

母亲顶着烈日,在她的一亩三分田上割野草。

我站在田边问:“妈,你干什么?”母亲说:“这么肥的田,丢荒可惜啊!”母亲连头都不抬一下,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

我理解母亲对土地的深情。

我不忍心劝阻母亲,但又不愿让她受苦,于是只好走下田去,递给母亲一瓶矿泉水,接过她手里的镰刀。

从此,我每年都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

虽然田里的收获远不够我支付工钱,但我依然坚持下去,只为让
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

(节选自《中山日报》)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 . 小说巧设悬念,前一部分写张六叔由愿意租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到不愿意的整个变化过程,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 . 弃农从商的刘二叔对自家田里“野草长得最高”无动于衷,与张六叔的坚韧勤劳和母亲的眷恋土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C . 文中关于小洋楼的记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农村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喜人的变化,旨在说明经商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

D . 小说写母亲“双手颤巍巍地割着野草”,这一细节就是为了表明母亲年迈体衰、已经没有能力回乡种田的客观事实。

(2)小说画线处写“我”坚持贴钱请人耕种母亲的一亩三分田,“只为让母亲能吃上自己田里的米”,请分析这一做法的深意。

(3)小说在情节设置上颇具匠心,请简要分析“我”和母亲准备租田给刘二叔的这一情节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7. (11分)(2020·定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陈怀,合肥人。

袭父职为真定副千户。

永乐初,积功至都指挥佥事。

从平安南,进都指挥使,莅山西都司事。

再从张辅擒安南贼简定,从都督费瓛征凉州叛人虎保,皆有功。

仁宗立,进都督同知。

宣德元年,代梁铭为总兵官,镇宁夏。

时官军征交阯者屡败,诏发松潘军援之,将士惮行。

千户钱宏与众谋,诈言番叛,帅兵掠麦匝诸族。

番人震恐,遂反。

杀指挥陈杰等,陷松潘、叠溪,围威、茂诸州。

指挥吴玉、韩整、高隆相继败绩,西鄙骚然。

诏遣鸿胪丞何敏、指挥吴玮往招之,而命怀统刘昭、赵安、蒋贵帅师数万随其后。

玮等至,贼不顺命。

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击贼,复松潘。

比怀至,仍用玮前锋,遂复叠溪,降二十余寨。

招抚复业者万二千二百余户,归所掠军民二千二百余人,事遂定。

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

怀留镇四川。

在镇骄纵不法,干预民事,受赇庇罪人,侵夺屯田,笞辱佥事柴震等,数为言官所劾。

帝降敕责让,复避御史王礼弹章示之。

怀引罪。

置不问。

六年,松潘勒都、北定诸族暨空郎、龙溪诸寨番复叛。

怀遣兵战败,指挥安宁等死者三百余人。

怀乃亲督兵深入,破革儿骨寨,进攻空郎乞儿洞。

贼败,斩首坠崖死者无算。

革儿骨贼复聚生苗邀战。

击破之,剿戮殆尽。

于是任昌、牛心诸寨番闻风乞降,群寇悉平。

久之,巡按御史及按察使复奏:“怀僭侈逾分。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宣宗怒,召怀还,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

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

正统二年以原官镇大同。

时北人来贡者日给廪饩,为军民累。

怀言于朝,得减省。

居二年,以老召还,命理中府事。

九年春,与中官但住出古北口,征兀良哈。

还与马亮等同封,而怀得平乡伯。

十四年扈驾北征,死土木。

赠侯,谥忠毅。

子辅乞袭爵,吏部言非世券,执不许。

景帝以怀死事,许之。

(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三》,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B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C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D . 每旦/令三司官分班立/有事跪白/怀中坐/称旨行遣/且日荒于酒/不饬边备/致城寨失陷/
(2)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袭父职,是指儿子承袭已死的父亲的爵位或官职。

承袭者只能承袭比原有爵位低一级的爵位。

世袭罔替即世袭次数无限、而且承袭原有爵位。

B . 御史,官名,职掌弹劾百官,巡按州县,考察官吏。

C . 廪饩,由官府提供的薪俸,一般按月供给。

D . 世券,又称铁券。

明代赐予功臣,使其世代享有特权的凭证。

外刻其功,中镌其过。

若子孙犯罪,取券勘合,折其功过予以赦减。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陈怀战功卓著。

他先后参加平定安南、擒拿安南贼人,征伐凉州叛贼的战役,都立有战功,职位一路升迁。

B . 钱宏诈称番人反叛并率兵抢掠,导致番人造反,攻陷松潘。

陈怀率领吴玮与龙州知州薛继贤收复了松潘。

C . 陈怀虽然战功大,但他不够奉公守法,多次被言官弹劾并遭到皇帝的责备,皇帝把弹劾他的奏章给他看,他向皇帝认了错。

D . 陈怀镇守地方时,考虑到地方军民的负担沉重,向朝廷汇报,使负担得以减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进左都督,厚赍金币,而绌玮功不录。

②命文武大臣鞫之,罪当斩。

下都察院狱,宥死落职。

四、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
8. (7分)(2017·深圳模拟)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


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①。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①断肠天:指繁花似锦的春日。

断肠:销魂。

(1)两首咏柳诗中,李诗以柳自喻,曾诗以柳喻人(喻指社会上的某种人),请简要分析两首诗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2)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李诗中的“逐”字和曾诗中的“倚”字在诗中的表达效果。

五、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
9. (3分)(2017·盘山模拟)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但绝不能放弃提升自己的品德。

屈原《离骚》中的“________,________”两句也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2)
在《赤壁赋》中客人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慨我们个人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认为北伐抗金应当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像南朝宋刘义隆草率出兵,虽有“________”之雄心,也只怕会有“赢得仓皇北顾”的结局。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2分)
10. (1分) (2018高一下·黄陵开学考)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題。

经常伏案工作的人,一定会得颈椎病。

颈椎病往往不单是颈椎问題,还可能是身体整体出了一些状况,只是表现出颈推病症而已。

所以,要颈椎健康,就一定不要伏案工作。

只有颈椎健康了,才能活得更轻松,更健康。

①经常伏案工作的人并非一定会得颈椎病。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11. (1分) (2019高二上·温州期末) 根据要求写一段100字左右的文字。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以细节传情,从日常生活中选取那些感受最深的细节和场面,寄托内心的深情。

请运用第一人称,描写你的家庭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细节,体现深情。

要求至少运用两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