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症肺炎是呼吸内科危重疾病,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急促、肺部湿啰音及痰鸣音等,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1-2]。

目前,临床治疗重症肺炎一般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该疗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吸出气管内痰痂和分泌物,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但多数患者只能维持短期疗效,影响预后[3]。

研究发现[4-5],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具有降低痰液黏稠度,使黏稠痰液迅速裂解的作用,且其经雾化吸入后可直达患者肺部,起效快速,疗效显著。

但目前关于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在重症肺炎患者的应用价值尚未完全明确。

基于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二者联合应用对重症肺炎的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重症肺炎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5~72岁,平均(61.86±4.63)岁;病程1~5d,平均(1.55±0.15)d;病情:早发性23例,晚发性17例;肺野病变:单侧21例、双侧19例;研究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6~75岁,平均(6
2.77±5.01)岁;病程2~6d,平均(2.51±0.25)d;肺野病变:单侧20例、双侧20例;病情:早发性25例,晚发性15例。

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及肺野病变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符合《实用内科学》中关于重症肺炎的诊断标准[6],患者呼吸道溢出脓性分泌物;
②对本研究方案具有禁忌证;③近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药物治疗;④未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1.2.2 排除标准 ①肺外感染;②合并有肺部恶性肿瘤、血栓塞;③伴有其他器质性疾病;④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且凝血功能异常;⑤妊娠期及哺乳期;⑥意识障碍,耐受性及依从性较差;⑦临床资料不完整。

1.3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患者治疗前严格禁食4h,取平卧位,操作前常规给予100%纯氧吸入,保证操作期间氧合;治疗前5min静脉推注丙泊酚1mg/kg,并于气管导管内注入2%利多卡因行气道黏膜表面麻醉,麻醉后经人工气道置入将纤维支气管镜,负压(100mmHg)吸出气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
宋超1,于红蕾2,王妍1,李涛1,王鹏志1,王秋艳1*(1. 秦皇岛军工医院重症医学科,河北秦皇岛066000;
2. 秦皇岛军工医院肿瘤科,河北秦皇岛 066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的疗效。

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2月秦皇岛军工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肺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

比较两组治疗2周后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的血气指标、细胞因子及呼吸力学指标水平。

结果 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氧合指数及肺顺应性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白细胞、血清白细胞介素-6、血清C-反应蛋白及水平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支气管镜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可通过升高血氧分压、血氧饱和度及氧合指数水平,改善患者血气,降低气道阻力、气道峰压,升高肺顺应性,增强患者呼吸功能,并能缓解炎症,提高疗效。

关键词:重症肺炎;支气管镜;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炎症;肺顺应性;气道阻力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52(2021)04-0449-04
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1.04.022
基金项目: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902A159)
*通信作者,E-mail:doctorwangqy@
管内痰痂和分泌物;而后注入生理盐水15ml进行灌洗,反复抽吸后负压吸出,灌洗2~4次,以灌洗液澄清透明为准,1次/d,治疗2周。

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3ml+0.9%氯化钠注射液3ml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治疗,调节氧流量为6~8 L/min,10min/次,2次/d,治疗2周。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 治疗2周后,参照《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7]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其中显效为患者咳嗽、咳痰、心音低钝、胸痛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未见明显阴影;有效为患者咳嗽、咳痰、心音低钝、胸痛等临床症状基本缓解,胸部X线片检查显示可见阴影灶区明显缩小;无效为以上症状均无改善。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血气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采用PL2000PLUS血气生化分析仪测定两组血氧分压(partial oxygen pressure,PaO2)、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SaO2)及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

1.4.3 细胞因子水平 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抽取两组静脉血5ml,离心机3 000r/min离心10min,取血清,采用Countess II FL全自动细胞计数仪检测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

1.4.4 呼吸力学指标 于治疗前、治疗2周后,根据HAMILTON-C1呼吸机显示数据统计气道阻力(resistance airway,Raw)、肺顺应性(compliance static,Cst)及气道峰压(peak airway pressure,PIP)。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临床疗效为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采用χ2检验。

PaO2、SaO2、OI、WBC、IL-6、CRP、Cst、Raw及PIP为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 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间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在(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4026(65.00)11(27.50)3(7.50)37(92.50)对照组4016(40.00)14(35.00)10(25.00)30(75.00)χ2 4.501
P0.034
2.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PaO2、SaO2、OI水平均升高,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2)。

2.3 两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WBC、血清IL-6、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表3)。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x±s)
组别例数
PaO2(mmHg)SaO2(%)OI
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
研究组4048.46±4.0786.97±6.5231.688<0.00179.88±5.7596.02±4.8713.547<0.001235.39±28.61301.74±35.279.240<0.001对照组4048.77±4.9179.84±7.2022.548<0.00180.52±6.2390.94±7.28 6.878<0.001241.25±31.08275.36±38.11 4.387<0.001 t0.307 4.6420.477 3.6680.877 3.213
P0.759<0.0010.634<0.0010.3830.002
表3 两组细胞因子水平比较(x±s)
组别例数
WBC(×109/L)IL-6(kU/L)CRP(mg/L)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 研究组4016.78±3.3910.39±2.560.510<0.001232.15±12.2986.35±17.54 3.055<0.00154.81±9.1513.08±5.1225.171<0.001对照组4016.23±3.5413.15±3.020.621<0.001235.31±13.93132.48±19.6926.964<0.00153.67±10.2321.39±7.0828.820<0.001 t0.710 4.409 1.07611.0640.525 6.015
P0.480<0.0010.285<0.0010.601<0.01
2.4 两组呼吸力学指标水平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2周后,两组Cst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Raw、PIP均降低,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4)。

表4 两组呼吸力学指标水平比较(x±s)
组别例数
Cst(ml/cmH2O)Raw[cmH2O/(L·s)]PIP(cmH2O)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治疗前治疗2周后t P 研究组4038.16±5.7871.59±8.8619.986<0.00114.93±0.648.52±0.5747.303<0.00136.81±3.2816.23±1.9833.973<0.001对照组4039.40±6.3160.16±7.9212.966<0.00115.12±0.619.45±0.8634.011<0.00136.05±3.5217.67±2.4327.177<0.001 t0.916 6.083 1.359 5.701 1.4460.099 2.905
P0.362<0.0010.178<0.0010.151 1.3210.005
3 讨论
据流行病学[8]报道,重症肺炎的死亡率高达40%,此类患者多伴有呼吸衰竭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生命[9-10]。

目前,临床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虽能清除患者气道炎症产物及有关病原菌,促进患者咳嗽、咯痰、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恢复,但其对部分病情严重的患者疗效不明显,且预后较差[11]。

因此本研究在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重症肺炎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雾化吸入治疗,进一步探讨该治疗手段对重症肺炎的影响。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的主要成为乙酰半胱氨酸,其作为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前体,能够使肺泡蛋白酶活性降低,促使黏液蛋白裂解,进而有助于使痰液液化变薄,利于排出[12];且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经雾化吸入给药后,可直接作用于患者病灶组织,使患者痰液中酸性黏蛋白多肽二硫键断裂,降低痰液黏稠度,进而使黏稠痰液迅速裂解排除,并能刺激患者气道上皮纤毛运动,增强痰液清除,改善患者咳嗽、咳痰等症状,提高疗效[13]。

此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可有效清除气道分泌物,改善患者通气效果与肺顺应性,从根本上降低患者呼吸机的支持力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研究组总有效率及Cs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Raw、PIP明显低于对照组,提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可显著增强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疗效。

本研究结果还发现,治疗2周后,研究组PaO2、SaO2、OI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WBC及血清IL-6、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提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可通过升高PaO2、SaO2、OI水平,改善患者血气,并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分析其原因可能为: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可有效促进患者肺部病原菌转阴,消除细菌毒素对患者周围组织的损害,抑制机体局部炎症反应[14];同时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作为一种抗氧化剂,不仅可促进T淋巴细胞含量增加,还能加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进而有助于清除细菌和病毒在呼吸道上的吸附,解除炎性分泌物对患者通气效果的影响,从而可有效改善机体肺组织氧合功能,改善患者血气[15]。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肺泡灌洗联合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重症肺炎,可通过升高PaO2、SaO2、OI水平,改善患者血气,降低Raw、PIP水平,升高Cst水平,增强呼吸功能,并能减轻炎症,提高疗效,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新平. 血清肺表面活性蛋白D、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1
检测对老年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
[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9, 47(8): 923-926.
[2] ALIYA N, ROBERT F B, SAIMUL M, et al. Disparities by sex
in care-seeking behaviors and treatment outcomes for pneumonia
among children admitted to hospitals in Bangladesh[J]. PLoS One,
2019, 14(3): 213-238.
[3] 黄艳华, 刘建华, 张永兰. 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治疗儿童重症肺
炎支原体肺炎81例临床观察[J]. 中国医刊, 2017, 52(10): 88-91. [4] FIONA M R, RITA R, JOCELYN C, et al. Impact of the change
in WHO’s severe pneumonia case definition on hospitalized
pneumoniaepidemiology: case studies from six countries[J]. Bull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9, 97(6): 386-393.
[5] 高华. 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方案治
疗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效果[J/CD]. 国际感染病学(电子版),
2020(1): 65-66.
[6] 陈灏珠, 林果为.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
社, 2011: 117-118.
[7] 孙明, 王蔚文.临床疾病诊断及疗效判定标准[M]. 北京: 中国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10: 15-21.
[8] 冯岳, 姚宝燕, 王秀莲. 血必净联合抗菌药物在ICU重症肺炎治
疗中的疗效评价[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0, 11(2): 96-99. [9] TIMOTHY T, AMBROSE A, PAUL M, et al. An exploration of
mortality risk factors in non-severe pneumonia in children using
clinical data from Kenya[J]. BMC Med, 2017, 15(13): 201-202. [10] 王菲, 李松. 乌司他丁对老年重症肺炎病人呼吸功能、肺表面
活性蛋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J]. 实用老年医学, 2020, 34(1):
54-57.
[11] 林洁如, 贾崇高, 曹珊, 等. 肺泡灌洗液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细
胞选择素对成人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J].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 43(11): 1332-1335.
[12] 陈浩. 雾化吸入布地奈德和乙酰半胱氨酸溶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 14(15): 141-143. [13] 张翊欣, 刘琦, 彭莉花, 等. 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噻
托溴铵治疗尘肺的研究[J/CD].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 6(22): 114-115.
[14] 王保贵, 张豪, 徐晓玲. 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联合奥司他韦
胶囊治疗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研究[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36(11): 1440-1442.
[15] 孙天宇, 刘斌, 李琦, 等. 长期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溶液对支
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J].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20,
41(4): 355-358.
收稿日期:2020-11-19;修回日期:2021-01-25
(本文编辑:高天虹)
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的临床特征分析
钟雪锋1,李毅2,方保民2,李燕明2,柯会星2,孙铁英2*(1. 北京医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730;2.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北京 100730)
摘 要:目的 探讨老年人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的临床特征。

方法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确诊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47例老年流感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平均年龄(86.47±11.62)岁,近50%的患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91.5%的患者有发热,最高平均体温为(38.34±0.75)℃,以中低热为主。

咳嗽、咳痰的比例分别为74.5%、66.0%。

平均氧合指数(283.94±65.93)mmHg。

使用奥司他韦治疗后,第2天平均体温明显下降至(37.34±0.77)℃,第3天平均体温降至正常(36.96±0.62)℃,住院病死率为2.1%。

年龄≥90岁老人组住院率(100%)和60~<90岁老人组住院率(74.1%)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5)、需无创通气支持率差异有显著性。

≥90岁老人组脓毒症概率更高和第7天治愈率更低。

结论 老年患者流感多表现为中、低热,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病程初期即可出现明显低氧血症。

年龄≥90岁老年人组有更高的住院率,需更多的无创呼吸机支持治疗。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高龄;脓毒症;老年人
中图分类号:R37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8552(2021)04-0452-04
doi:10.3969/j.issn.2095-8552.2021.04.023
流行性感冒(以下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每年10月开始我国各地陆续进入流感冬春流行季节[1]。

流感急性起病,大多数人呈自限性,但也有部分人出现肺炎或引起基础心肺等基础疾病加重,发展成重症病例,甚至出现脓毒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多器官功能不全或死亡。

流感病毒在老年人中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2010年甲型流感全球大流行曾导致20万例患者死亡,50%~90%的死亡发生在老年人群中[2]。

流感病毒也是护理机构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率为4%~94%(平均33%),死亡率可能接近55%[3]。

流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持续增加[4-5],这可能是由于免疫力衰退和老年人存在较多的基础疾病所致。

因此老年流感尤其需要关注。

本文总结了47例老年患者流感的临床特征,并比较90岁以上高龄老年患者和普通老年患者流感的临床特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3月北京医院老年病区所有确诊的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老年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

将年龄≥60岁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分组,分为≥90岁老人组和60~<90岁老人组,比较流感的临床特征差异。

流感的诊断符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修订版)》确诊病例[1]。

1.2 研究方法
1.2.1 收集一般资料 包括年龄、性别、慢性基础疾病等。

1.2.2 临床表现 包括发热、肌痛、鼻塞、流鼻涕、咽痛、咳嗽、咳痰、喘息、呼吸困难、乏力、
*通信作者,E-mail:suntieying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