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级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复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第七单元学会依法保护自己
【课标要求】
1.知道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
2.知道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了解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基本内容;
3.了解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知道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可能发展为违法和犯罪,自觉抵制“黄、赌、毒”和邪教“法轮功”等不良诱惑;
4.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知道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树立自我保护意识,能够运用法律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重点、难点】
1.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2.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
3.自觉抵制不良诱惑,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材料一:国家文化部队网吧管理明文规定:16岁以下的未成年人进入网吧等互联网服务营业场
所,必须由其监护人陪伴;不得容留未成年人夜间在网吧上网。
材料二:中学生小陈迷恋上网,不断旷课,偷父母和同学的钱上网,还经常彻夜不归,其父亲老陈对此想尽办法,可儿子仍然不能自拔。
这次儿子又失踪了,老陈苦苦寻找了三天,走遍了当地的网吧,最后才在一家网吧找到了小陈。
在寻找儿子的过程中,老陈发现,在一些网吧中,很多中小学生整夜泡网吧。
材料三:为了给广大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近日,山东全省重拳出击,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一批非法经营的黑网吧、电子游戏厅被依法取缔,还学生一个健康的环境,还校园一片洁净。
请回答:
(1)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我国哪些法律?
(2)中学生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哪部法律?为什么?
(3)请你用所学知识劝劝小陈,你会说什么?(要求回答两点即可)
(4)请你结合实际具体说说应如何做到文明健康上网。
(要求回答两点即可)
(5)材料一、三体现了未成年人的哪项保护?只要有了这项保护以及家庭、学校的保护,小陈就能改正错误吗?请说明理由。
解读归纳:总结材料分析题解题思路。
解答材料分析题,应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一、要仔细审题,读懂题意和看清要求。
此题旨在考查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需要社会、家庭、学校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也需要未成年人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方法。
二、要回归教材,寻找知识的落脚点。
三、要多向思维,答案多元。
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分析问题,全面地认识问题。
第(3)问和第(4)问要点可以有很多,学生可以联系杜绝不良行为,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自觉抵制不良诱惑,增强自我保护等几个方面、不同的角度回答,只要符合题意,观点正确即可。
四、要多种方法并用。
答题时不要固守某种解题思路或方法,而应多种方法结合使用,如发散与聚合相结合、分析与归纳相结合、事例与道理相结合等,只有把这些方法综合或交替运用,才能解答好材料分析题。
五、要准确衔接。
学生如果能明确题目要求,准确地做出第一问的答案,就可以沿着这一思路针对性地解答后面的问题,使几个问题之间准确衔接,从而保证试卷答案的完整性与准确性。
答案:(1) 材料二中的网吧经营者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2)小陈的行为违反了我国的义务教育法。
因为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小陈是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他应该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应该遵守学校纪律,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而小陈旷课泡网吧没有认真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因而是违法的。
(3)①勿以恶小而为之;②一个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不是先天决定的,往往源自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③不良行为任其发展就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犯罪;④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⑤自觉抵制不良诱惑等。
(4)①充分利用网络优势促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②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或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③文明上网,不浏览低俗信息(或不浏览不健康网页);④科学安排上网时间(或不沉溺于网络);⑤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⑥自觉接受老师(或父母)的监督;⑦不欺诈网友;⑧不去网吧上网。
(要求回答两点即可)
(5)材料一、三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
有社会保护和家庭、学校保护,小陈不一定能改正错误,社会各方面的保护和帮助,只是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必要条件,还要通过未成年
人自身的努力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可见,小陈在依靠社会保护的同时,还应该增强自律能力,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走近中考】
1.【2010浙江】 (10分)湖州某中学携手公安机关,开展了一场以“为了孩子的笑脸,我们共同守护”为主题的校园安全广场活动。
警官和心理专家一再强调: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同时,还为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避险的建议:
1.不与歹徒正面冲突,能急中生智、巧妙周旋当然好,如若不能,快跑也是最佳途径之一
2.遇到危险分子,连扫把都是很好的武器
3.逃离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不要拥挤;
4.如有条件及时拔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5.…………
请回答:
(1)校园安全广场活动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哪两方面保护?为什么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2)为什么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保全生命是首要选择?从珍爱自己生命或尊重他人生命两个角度中任选一个,结合材料中相应的避险建议,分析这些建议的合理之处。
【跟踪训练】
2.自2010年3月以来,在我国部分省区相继出现几起不法分子闯入校园,实施暴力行为,造成多名无辜少年儿童伤亡,影响非常恶劣,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警示我们()
①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②青少年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③学校要加强安全防范④面对侵害,只能忍气吞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显示,有70%的青少年是受互联网色情暴力内容影响而诱发盗窃、抢劫、强奸等严重犯罪的。
这()
①启示我们要提高自己的控制力,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②说明一般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③告诉我们预防违法犯罪,必须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启示我们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09泰安中考)中学生王某平时无心学习,迷恋网吧,曾因小偷小摸受到学校的处分。
但他不思悔改,后来竟发展到持刀抢劫、致人重伤,结果受到刑法处罚。
这则案例警示我们()
①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是学校的中心工作②只有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③预防违法犯罪,要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
④不良行为如果不及时改正,发展下去,就可能导致犯罪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2010中考试卷)据调查,部分在校学生有过被不法分子敲诈、勒索的经历。
假如遇到类似的情况,你的正确做法是:()
A.以牙还牙,以暴制暴
B.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C.想办法凑钱给他们,花钱买平安
D.告诉老师、家长或拨打“110”报警
6.材料一: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湘潭湘乡私立育才中学发生一起伤亡惨重的校园踩踏事件,造成8人死亡、26人受伤;2010年3月23日早上7点20分,福建南平实验小学门口,一名
中年男子手持凶器一连伤害13名小学生,造成8死5伤;2010年4月12日16时30分,广西合
浦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M处发生一起凶杀事件,造成2死5伤……
速行动,努力构筑保护校园的安全屏障。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强调,要严打
严防,使“犯罪分子不敢和不能对孩子下手”,全国警力正以前所未有的
密度和频率出现在各地校园。
(1)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的发生,折射了什么问题?请分别从学校、未
成年人自身两个角度分析。
(2)校园安全屏障的构筑体现了什么?
参考答案:1. (1)①学校保护和社会保护。
②未成年人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然而,
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因此,要给予未成年人特殊的保护。
(2)①生命是地球上最珍贵的财富,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但生命属于每个人只有一次。
或:生命健康权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权利,是公民参加一切社会活动、享有其他一切权利的基础。
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失去了意义。
注意自身生命安全和健康,也是我们对自己的关爱和责
任。
除了为正义而献身外,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②从珍爱自己生命角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生命是顽强的,也是脆弱的。
珍爱生命的人,在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轻易放弃生的希望。
因此,当危险降临时,不与歹徒正面冲突、快跑是正确的选
择。
运用扫把作武器、打报警和急救电话等,是永不放弃生的希望的表现。
从尊重他人生命角度:每个人的生命都是有价值的,我们在珍爱自己生命的同时,也应该肯
定、尊重他人的生命。
因此,逃离时不拥挤,下楼时让女生和小同学走楼道内侧、打报警和急救电
话是关爱他人生命的要求。
2.A
3.D
4.B
5.D
6、(1)学校:一些学校安全意识淡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未成年人的安全教育不到
位,没有尽到学校保护的责任。
未成年人自身:未成年人生活经验不足,各方面都还不够成熟,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也不
够强,容易遭受不法侵害。
(2)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法律是震
慑和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法律维护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教案问题最佳解决方案】
【教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