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部损伤527例回顾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胸部损伤527例回顾性分析
标签:胸部损伤;中医药疗法;病机特点;用药特点
胸部损伤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伤科疾病,根据损伤程度的不同可分为单纯挫伤、肋骨骨折、肋骨骨折合并血气胸。

自1998年起,笔者共收治527例胸部损伤患者,采用自制背心式弹力带配合外敷膏药加内服中药治疗,获得了理想的疗效。

现做回顾性分析,粗浅讨论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27例,男326例,女201例;年龄最大81岁,最小13岁;外来暴力致伤487例,胸胁屏伤40例;93例患者有肋骨骨折,21例合并小量血气胸。

主要表现为患处肿胀疼痛,拒按,咳嗽及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伤后至来诊时间2小时~10天。

2治疗方法
2.1 背心式弹力带的制作
取宽8cm、长超出患者胸围周径15cm的市售弹力带3~4条,并列缝结在一起,末端留下约20cm长不予缝合,其上分别缀以尼龙粘扣,以便粘合固定及调整固定压力。

弹力带内面衬以海绵,范围不超过患者的胸前后中线,粘贴后呈筒状,贴扣处置于前正中线部位,在筒的上缘对齐两侧锁骨中线部位从后向前订一布带,起上提固定带的作用。

2.2 固定方法
先在患处敷上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膏药(为我院治疗跌打损伤的经验方,由制剂室制备,药物组成:透骨草、丁香、当归、川芎、红花、五加皮、石菖蒲、血竭、乳香等),每7天更换一次。

让患者端坐,抬起两臂,术者将弹力带两端分别从患者背部绕至胸前,两条背带的固定点置于背部与锁骨中线对应的位置,置胸部损伤部位位于弹力带之内,嘱咐患者做深吸气的瞬间逐条把弹力带粘紧,松紧度以患者自觉患处疼痛明显减轻,弹力带有一定的张力而不能左右转动,又不影响呼吸为宜。

最后将两背带分别从背后绕过肩至胸前带体上缘贴扣处粘贴,松紧以两背带拉紧为度。

2.3内服中药药物组成
醋延胡索15g,川楝子15 g,郁金15g,白芨20 g,当归12 g,川芎10 g,降香12 g,柴胡9 g,枳壳10 g,甘草6 g,米酒50 g。

煎服方法:中药与米酒加清水600ml,煎取至300ml,分2次服用。

加减:胸胁刺痛明显者加红花12 g,桃仁9 g,炒乳香9 g;胀痛明显者加木香9 g,香附9g,青皮9 g;气虚者加黄
芪30g,党参18g;喘咳、痰多者加半夏9g,陈皮12g;陈旧性胸胁损伤加何首乌15 g,鸡血藤12 g。

3疗效标准及结果
3.1疗效标准优:胸胁部肿胀消失,咳嗽、深呼吸时无痛感,无胸闷;良:胸胁部肿胀减退,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减轻,差:胸胁部肿胀有所减轻,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好转不明显。

3.2治疗结果本组527例,经7~34天的治疗,平均19天,结果优407例,良120例,无差病例,优良率为100%。

4 讨论
4.1 胸部损伤的病机特点(1)肺系症状,迟时而发胸部损伤的患者,一开始除局部表现为疼痛、肿胀、皮下瘀斑、转侧不利外,肺系症状并不明显。

在伤后3~7天,部分患者随病情演变,逐渐循经入脏出现胸闷、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咳引胸痛、性情抑郁等肺系表现。

这是由表入里,由气血到脏腑的病理发展过程。

(2)病在阳位,偏上偏表胸,为清阳之区,属人体之上焦,为肺之府,而肺又为五脏之“华盖”,居于上,主一身之表。

故胸部损伤,是阳位之伤;且虽伤在肌表(胸),但可应于里(肺)。

(3)气滞为主,损肺伤肝本病初期,病理不同于其它损伤,不是是血瘀为主,也不能用活血化瘀法来治疗。

因为虽伤在胸与胁,实则伤于肺、肝与“气海”;且肝肺损伤的病理也以气机失调为主要表现,故见胸闷、窜疼、咳嗽、抑郁诸症。

气机失调后,若得不到正确及时的疏导,反过来又会加重肝肺的损伤。

可见,胸部损伤的病理以气滞为主,血瘀次之;病位以肺为主,肝脏次之。

(4)兼夹众多,表现不一本病病理以气滞为主,而气郁乃“六郁”之首,加之肺为贮痰之器,又于大肠为表里,因而气滞还可与各种不同的病理因素相兼夹。

如肩瘀、夹痰、热结、化火、津亏、伤阴、耗气等,中后期还可出现气滞痰阻、痰瘀互结的复合表现。

4.2 胸部损伤的用药特点(1)及早用药,防止入脏对胸部损伤的患者,不能见痛止痛,大量服用活血化消肿止痛之品。

等3~7日后,当患者出现咳嗽引痛、痰中带血、胸闷之时方才理气化痰,活络止血。

这样就耽误了病情,降低了疗效,增加了痛苦。

在临床上不管伤后有无肺系症状,均应做到三早:早诊断、早治疗、早服药(以理气为主),这样才符合中医既病防变的原则。

(2)药用轻清,性宜升浮《温病条辨.治病法论》提出了胸部损伤的治疗原则,“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

”其用药要求质地轻清,性宜上浮,煎煮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难以奏效。

(3)行气为主,理肺调肝治疗本病,当以行气为重点,或宣肺、或疏肝;多用气药,且多用归肺、肝二经之气药。

(4)相因制宜,随症加减治疗本病在充分考虑以上三要素的同时,另据本病兼夹多的病理特点而有所取舍。

如见胸闷、咯痰、气促、苔腻、脉滑,此为痰阻,应加化痰药;若见腹胀、便秘、苔厚、脉实,此为热结,当加泻下清热药;若见汗少、口渴、苔燥、脉软,此为津亏,宜加生津药;若见身热、心烦、汗多、口渴、舌红、脉数,此为化火,宜加泻火药;若有低热、盗汗、身倦、便干、少苔、脉细数,此为伤阴,宜加补阴
药。

4.3 治疗机理弹力带外固定符合胸廓生理和动静结合的固定原理,加之外敷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药膏,从而有利于胸胁部软组织的修复。

中药内服重在宽胸理气、活血止痛。

以上几种方法联合应用,相得益彰,从而收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但临床应用时须密切注意患者病情变化,如合并有进行性血气胸或内脏损伤者,则应由胸外科医师进行抢救后再应用本治疗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