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期超重和肥胖的研究进展(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儿童期超重和肥胖的研究进展(上)
受遗传和生物学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多重影响,儿童期超重和肥胖(overweight,OW/obesity,OB)现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一大严峻挑战。

研究提示,造成肥胖的两大关键因素:饮食不良和缺乏运动,也是导致早亡、一系列慢性疾病和经济健康负担的主要原因。

早期及时地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儿童期超重和肥胖的发生,可以最大可能地降低成长后期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但截至目前为止,并无有效的干预措施报告以供临床实践。

在上述背景下,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芬伯格医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学系的Smith 等人就儿童期肥胖的理论背景以及预防和治疗等方面做了全面探讨,回顾了儿童期超重和肥胖的病因学、预防性干预措施和治疗学,以及临床并发症和精神心理并发症等相关方向的研究进展,并为未来儿童期超重和肥胖领域相关研究指明了方向。

本文将就该报告的重点内容做以介绍,以供国内广大业者学习实践。

1. 儿童期肥胖的流行病学
儿童期 OW/OB 依据的诊断指标为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以 BMI 介于第 85 百分位数与第 94 百分位数之间认为超重,以 BMI 等于或高于第 95 百分位数认为肥胖。

调查统计显示,2013 年发达国家儿童青少年期的男性和女性肥胖检出率分别为12.9% 和13.4%。

在美国,1999 至 2016 年间,2-19 岁儿童发生肥胖的比例为18.4%,其中的 5.2% 符合严重肥胖诊断(BMI 相较第 95 百分位数高出 120%)。

2-5 岁和 16-19 岁儿童的肥胖发生率在 2011-2012 年间和 2015 年-2016 年间呈持续上升态势。

与保持健康体重的同龄人相比,在儿童和/或青少年时期体重处于肥胖范围的儿童和青少年出现成年期肥胖的可能性高出5 倍。

与肥胖相比,严重肥胖与心脏代谢、成年期肥胖以及早亡的风险增加存在密切关联。

有研究显示,低社会经济地位(low-socioeconomic status,
SES)家庭背景的年轻群体相较于高SES 家庭背景的年轻群体,OW/OB 发生率更高。

在2011-2014 年间,最低收入水平背景的2-19 岁儿童中有 18.9% 符合肥胖诊断标准,而最高收入水平背景的儿童中这一比例仅为 10.9%。

受多种社会生态学因素的影响,低 SES 家庭背景的儿童往往有更大OW/OB 发生风险,而不能及时接受健康干预使得这类儿童的情况继续恶化。

2. 儿童期肥胖的病因学
儿童期OW/OB 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摄入能量高于消耗能量,进而出现体重增加和体内脂肪储存过多。

一系列致肥胖行为可以导致机体摄入和消耗热量的失衡,最常见的不良行为包括大量摄入含糖饮料和低营养、高饱和脂肪食品、缺乏锻炼和久坐、睡眠时间缺乏。

2.1 儿童超重和肥胖的概念模型
遗传学、生物学、心理、行为、人际关系和外界环境等因素均参与到儿童期OW/OB 的发病机制中来。

基于上述因素,现有OW/OB 干预措施的主要目标便是控制和解决这些因素,帮助儿童建立科学正确的体育锻炼和膳食摄入模式,严格限制含糖饮料的摄入,积极调节睡眠方式。

目前,有多种概念模型帮助我们实现上述目标。

2.1.1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
生物心理社会模型将儿童成长发育的生物学基础与环境和心理社会影响相结合,以识别和管理儿童期OW/OB 发生发展进程,该模型纳入考虑的因素有:各种生物学因素、环境、心理和行为风险因素,此外,机体自我调节功能的动态完善过程也是该模型重点考虑的内容。

该模型认为个体发育的生物学基础可以作为预防OW/OB 发生发展的主要靶向目标,具体干预措施如行为疗法和认知行为疗法,旨在通过重构不良信念和建立健康的饮食行为取代 OW/OB 风险信念和行为。

2.1.2 生态系统理论(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EST)
该理论认为,发展个体嵌套于一系列环境系统中,系统与个体相互作用并影响着个体发展。

例如,对儿童来说,较微观的生态环境可以是家庭或学校,而这两者都嵌套于更大的社会环境中——社区和社会。

儿童个体特征(例如性别,年龄)在家庭和社区环境水平之内和
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影响OW/OB 的发生发展过程。

EST 模型通过识别由个体儿童特征所调节的各种风险因素,靶定了儿童期OW/OB 的若干预测因子,基于EST 模型的大量研究反复证实了社区暴露和儿童个体属性对体重的影响。

2.1.3 6C 模型
6C 模型是一种发展性生态模型,6 个 C 分别代表细胞,儿童,家族,社区,国家和文化,分别对应生物学和遗传学,个人行为,家庭特征,家庭之外的因素(包括同龄人群和学校),地区和国家机构,以及特定的文化规范。

每个C 都包含有导致儿童期肥胖的风险因素,它们在整个儿童发育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例如,对学龄前儿童而言,肥胖易感基因(细胞),过多的媒体暴露(儿童),父母的饮食摄入倾向(家族),不健康的同伴的食物选择倾向(社区),国民经济衰退(国家),文化影响(文化)都可参与导致体重增加和肥胖的发生发展。

2.1.4 儿童期肥胖的发展级联模型
Smith 及其同事在早期发表的研究报告中描述的模型提供了一个纵向理论框架,可以用于阐明多种风险和保护因素的累加效果和扩散效应究竟如何跨生物心理社会领域和不同发展阶段最终导致儿童期OW/OB 发生的。

该模型探讨了多种途径以及变量和结构的不同组合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变量和结构最终可以导致儿童期肥胖。

该模型关注单一个体和个体间的儿童期发育过程,同时也承认个体嵌套于更广泛的生态系统中。

2.2 社会心理因素
导致儿童期肥胖的主要风险因素包括:生物学母亲的精神和躯体健康状况;儿童的精神健康状况;可能发生污名化和欺凌行为的与同辈和家人的互动;以及家庭功能和家庭环境,包括子女教育方式,家庭管理和家庭常规保健等。

2.2.1 生物学母亲的精神和躯体健康状况
已有大量研究证实,父母过高的压力水平与子代较高的体重水平
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胎儿的压力暴露,如孕妇皮质醇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升高,与胎儿出生后 24 个月的 BMI 升高有关。

与没有压力暴露的母亲相比,母亲在怀孕期间经历心理压力和焦虑的孩子在 10 岁时,脂肪储量、BMI、皮下和内脏脂肪指数、肝脂肪分数以及肥胖发生风险更高。

此外,高压力水平的父母在食物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快餐,而不是优先选择去市场采购新鲜食材为孩子做上一顿营养均衡的饭菜,他们也往往没有精力和财力支持孩子的体育锻炼或限制孩子呆在屏幕前的时间。

生物学母亲的精神健康状况也与儿童OW/OB 的发生有关。

研究提示,产妇抑郁症状或可预示学龄前儿童的肥胖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电视观看时间过长和体育锻炼水平较低)的发生。

另一项研究发现,与抑郁症状较轻的母亲的孩子相比,患有严重抑郁的母亲的孩子更容易出现肥胖。

此外,产妇的心理健康也可能对儿童的喂养行为产生负面影响。

例如,低收入母亲抑郁症状的加重与通过喂食以抚慰孩子的行为增加有关。

迄今为止,很少有针对儿童肥胖的干预措施设有同时专门控制抚养者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的附加措施。

2.2.2 儿童的精神健康状况
不良的自我调节和相关的气质结构(例如反应性和冲动性)是潜在的致肥胖危险因素。

气质描述了儿童在反应性和自我调节方面的行为倾向。

负性反应的特点是反应迅速而造成的负面影响强烈且难以缓解。

以负性反应为主要行为特征的婴儿和儿童的OW/OB 发生风险更高,此外,与拥有更高自我调节能力的幼儿相比,自我调节能力较低且无法控制冲动的幼儿在9 年内有更高的肥胖和快速增重的发生风险。

有研究指出,3 岁时较差的情绪自我调节能力是 11 岁时发生肥胖的独立预测因子。

在整个童年时期,情绪调节能力不足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均是肥胖和体重增加发生的预测因素。

2.2.3 污名化和欺凌行为
体重相关污名化是指对肥胖人群的各种歧视(明显的或是不明显的),可以显著损害肥胖儿童的生活质量,导致一系列不健康行为(如社会孤立,体育活动减少和从医动机缺乏)的出现而加重肥胖。

此外,体重相关污名化还会助长欺凌行为,给儿童带来更为严重的精神心理问题,例如抑郁、体重进一步增加以及改变现状的动机的持续缺乏。

2.2.3 家庭功能和家庭环境
研究显示,家庭功能、亲子关系、家庭沟通水平以及一系列积极的支持策略与儿童期OW/OB 的发生密切相关。

在有权威性(温暖且有指导力)的父母的引导下,儿童更容易形成健康的饮食及运动习惯,这类儿童BMI 要明显低于其他家庭类型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儿童。

1 岁时生活在某些家庭功能或家庭支持不尽完善的家庭(家庭压力较大、缺少父亲、母亲抑郁、居家限制、不整洁的居住环境等)的儿童,其21 岁的 BMI 明显高于其他儿童。

编辑 | Rabbi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