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综合拔高专项练习:句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填空题
把句子补充完整,在后边括号里注明作者或在书名号内注明出处。

1.月黑雁飞高,________________。

欲将轻骑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2.我家洗砚池头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爱深红爱浅红。

(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君子以自强不息。

—《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自胜者强。

—《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而死于安乐。

—《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来方知读书迟。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日不读十日空。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迈步总不迟。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海无涯苦作舟。

【答案】单于夜遁逃大雪满弓刀卢纶朵朵花开淡墨痕王冕桃花一簇开无主杜甫天行健周易胜人者有力老子生于忧患孟子少年不知勤学苦一日读书一日功学习不怕根底浅书山有路勤为径【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和作家作品。

1.出自卢纶《和章仆射塞下曲》,全诗为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2.出自王冕《墨梅》,全诗为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3.出自杜甫《江畔独步寻花》全诗为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4.语出《易传》中的《象传》。

意思是宇宙不停运转,人应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

5.出自老子《道德经》,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

6.选自《孟子·告子下》,忧愁患难的处境可以使人发奋而得以生存,安逸快乐的生活可以使人懈怠而导致灭亡。

指时时警惕,才能杜绝祸患。

7.谚语。

指人小时候不懂得刻苦学习,到老年才明白,但已经晚了。

8.意思是读一天书就有一天的收获,但如果有一天没读书就会丢失10天的读书的收获。

因为读书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天天都要学习。

9.意思是学习不怕基础差,只要开始努力学习就不算晚。

10.意思是如果你想要成功到达高耸入云的知识山峰的山顶,勤奋就是那登顶的唯一路径;如果你想在无边无际的知识海洋里畅游,耐心、尽力、刻苦的学习态度将是一艘前行的船,能够载你驶向成功的彼岸。

语言表达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并各仿写一句。

(有加点词的用上加点词)
1.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你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

(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些恐龙像它们的祖先一样两足奔跑,有些恐龙则用四足行走。

有些恐龙身长几十米,重达数十吨;有些恐龙则身材小巧,体重不足几公斤。

有些恐龙凶猛异常,是茹毛饮血的食肉动物;有些恐龙则温顺可爱,以植物为食。

(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火箭宛若一条蜿蜒的巨龙,划过一道绚丽的曲线,瞬间便消失在了苍穹之中。

(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啊,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______)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让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

(______)
仿写: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拟人小鸟在树上唱歌。

排比校园里的花开了,红色的;黄色的;橙色的,美丽极了。

比喻弯弯的月亮像小船。

反问难道
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夸张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

【解析】
考查修辞手法和仿写句子。

1.“探出头来”把笋当作人来写。

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而不是像童话形式。

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不能出现比喻词,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

2.六个“有些”连用,这是排比的修辞手法。

3.把“火箭”比作“巨龙”,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

4.“怎么……呢”是反问的句式,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5.“聋人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了”这是夸张的说法。

语言表达
按要求改写句子。

1.松脂在太阳光里闪闪地发出金黄的光。

(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人鱼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怎么会有春天呢?(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上飘着的浮云像红绸子。

(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了他们。

(1)改为“把”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为“被”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那芦花很像鸭绒,看着,心里就觉得暖和。

(改变句序,但不改变句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可是他明白了自己必须去,也就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改为双重否定句)
_________________
8.他着急地喊起来:“我怎么办呢?”(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他没看见!(改为直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不上学念书不行,起码要上夜校。

(改为肯定句)
_______________
【答案】松脂发出光。

小人鱼怎能不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呢?巨人终于明白,没有孩子的地方就不会有春天。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的红绸子。

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一下把他们吸引了。

他们被那雪地照映着的十双芦花鞋一下吸引了。

看着那芦花很像鸭绒,心里就觉得暖和。

可是他明白了自己不得不去,也就
坦然地接受了这个现实。

他着急地喊起来,喊他怎么办呢。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一定要上学念书,起码要上夜校。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缩写句子,学生需要注意方法。

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修饰成分,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

本题的“谁”是“松脂”,“干什么”——在“发出光”,故是:松脂在发光。

2.本题考查陈述句变为反问句,首先注意反问成分的变换,有否定词改时去掉,没有否定词改时加上,然后在句首加上“难道”,句尾加上“吗”,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本题把“觉得”改为否定“怎能不觉得”,句尾加上语气助词“呢”,句末的句号改为问号。

3.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等。

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

本题否定“没有”改为肯定“有”,否定“怎么会有”改为肯定“就会有”,去掉“呢”,句尾问号改为句号。

4.本题考查学生扩写的能力。

扩写句子时,在原句中加上修饰语,使句子更为具体形象,充实丰满即可。

本题可在“天上”前面加上修饰语“蓝蓝的”,“红绸子”前面加上修饰语“一块一块的”。

5.本题考查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和陈述句改成“被”字句。

陈述句改成把字句时是用介词“把”构成的表示主动意义的句子,因此句子中要含有“把”这个字。

其结构模式可以记作:甲把乙怎么样。

根据模式(1)小题,是“那十双被雪地映照着的芦花鞋,”把“他们一下吸引了”。

陈述句变被字句要把主谓宾结构颠倒过来,宾语在前被主语怎么了,(2)小题“他们”被“……的芦花鞋”一下吸引了。

6.本题考查改变句子语序,根据原有句子成分,特点,在不改变愿意的前提下改变词语顺序。

理解句子意思是“看着芦花心里就觉得暖和”,再加上原有的修饰词可得到另一句话。

7.本题考查将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转换为双重否定句的方法:①根据句子意思,选择恰当的双重否定词;②替换或删去原句中“要、得、都、应该、只好、一定、必须、肯定”等词语;③删去原句中“很、非常、十分、分外、更加”等表示程度深的词语;④检查改后的句子是否读得通顺。

本题把肯定“必须去”改为双重否定“不得不去”。

8.本题考查引述句和转述句之间的转换,需要注意:①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②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或“她”;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本题冒号和双引号要改为逗号,第一人称“我”要改为第三人称“他”,去掉“呢”,问号改为句号。

9.本题考查感叹句改为直述句,要将冒号和双引号加上,主观人物的主语由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

本题主观人物是雨来,他说的话要加上冒号和双引号,第三人称变为第一人称,改为: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10.本题考查将双重否定句改为肯定句,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找到双重否定词,然后改成带肯定的词语。

本题双重否定词是“不……不”,改成带肯定的词语“一定”,可改为“看见了区上的工作同志,说是孩子们一定要上学念书,起码要上夜校。


信息匹配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

A只要……就……B只有……才……C即使……也……
D如果……就…… E不是……而是…… F是……还是……
G尽管……还是…… H既……又……
1.()明天下雨,我们()不去春游。

(___________)
2.星期天,你()去逛街,()去爬山?(___________)3.()你得了第一,()不能骄傲。

(___________)
4.那()失败,()成功的开始。

(___________)
5.他一听,()惊异,()佩服。

(___________)
6.()你不放弃,()一定还有希望。

(___________)
7.()坚持锻炼,()会有健康的身体。

(___________)
【答案】D F C E H A B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使用。

熟读句子,分清分句前后之间的因果、假设、转折等各种关系。

然后再来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使句子连贯。

1.两个分句间是假设关系,可以用“如果……就……”
2.两个分句间是选择关系,可以用“是……还是……”
3.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即使……也……”
4.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不是……而是……”
5.两个分句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用“既……又……”
6.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要……就……”
7.两个分句间是条件关系,可以用“只有……才……”
语言表达
修改病句。

1.我认真地完成了各科作业和语文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树上结满了许许多多的苹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学们都很爱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
5.树上的小鸟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我们讨论并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是否认真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我断定小明这次考试大概能考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团结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服装厂增加了产量和质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只要锻炼身体,身体就会结实。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我认真地完成了各科作业。

#我认真地完成了语文作业。

树上结了许许多多的苹果。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习惯。

同学们都
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小鸟在树枝上尽情地歌唱。

这首词是辛弃疾写的。

#这首词的作者是辛弃疾。

我们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我们听取了校长的报告。

认真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我断定小明这次考试能考满分。

我们通过这次活动更加团结了。

服装厂增加了产量和提高了质量。

只有锻炼身体,身体才会结实。

【解析】
修改病句就是对句子的正确与否的判定,是对句子的结构和含义理解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完成时要细心分析所给句子,找出病因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即可。

1.“各科作业”包括了“语文作业”,所以去掉“和语文作业”。

2.此句中“结满”与“许许多多”意思重复,可去掉“满”。

3.搭配不当。

“吐痰”不是“人”,而是一种行为。

4.搭配不当。

“爱惜”运用不当,应改为:同学们都很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5.“树上”与“在树枝上”意思重复,删去“树上的”。

6.搭配不当。

去掉“的作者”。

7.词序颠倒,应改为:我们听取并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8.“是否”“提高”两面对一面,应去掉“是否”。

9.成分累赘。

“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

10.成分缺失,加上主语“我们”。

11.搭配不当。

质量不能用增加,在和前面加上“提高”。

12.关联词使用不当,将“只要……就”改为“只有……才”。

填空题
给下面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____)翅膀上裹着白云(____)它看见垂柳披上了长发(____)如雾如烟(____)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____)水底立刻浮起一朵朵红莲(____)她们捧起了水(____)像抖落一片片花瓣(____)
2.(____)这是琥珀(____)孩子(____)他高兴地说(____)有两个小东西关在里面呢(____)一只苍蝇(____)一个蜘蛛(____)这是很少见的(____)
3.大海啊(____)哪一颗星没有光(____)哪一朵花没有香(____)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____)
4.青铜拿着一只大布口袋(____)钻进芦苇荡的深处(____)那些毛绒绒的(____)蓬松松的(____)闪着银光的芦花(____)将它们从穗上捋下来(____)
5.当(____)少林寺(____)风靡全国时(____)他也学会了一套足以乱真的醉拳(____)
【答案】,;,;,,,…… “ ,。

” ,“ ,,。

” !???,,、、,。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加标点的能力。

1.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

“它看见燕子飞过天空”和“它看见一群姑娘来到河边”句子间是并列关系,用分号。

“像抖落一片片花瓣”句子后面表示略举的省略,用省略号。

2.引语在提示语的前面和后面。

即提示语在两个引语的中间,提示语后面用逗号。

说的话用引号。

3.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问号用在一句话未尾,表示疑问的语气。

4.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

陈述句结束用“句号”。

“那些毛绒绒的”和“蓬松松的”是并列的词组之间用顿号
5.标示电影名称用书名号,一句话未结束,需要停顿,一般用“逗号”。

陈述句结束用“句号”。

选择题
在下面句中横线上填入的内容,最恰当的一组是()
凭着健壮的体魄,你可支撑起________________;凭着顽强的毅力,你可以攀登上________________;凭着旺盛的精力,你可以开垦出________________;凭着超人的智慧,你可以描绘出________________。

A.一方蔚蓝的天空一片肥沃的土地一座巍峨的山峰一幅精美的画

B.一方蔚蓝的天空一座巍峨的山峰一片肥沃的土地一幅精美的画卷
C.一幅精美的画卷一片肥沃的土地一座巍峨的山峰一方蔚蓝的天空
D.一座巍峨的山峰一方蔚蓝的天空一片肥沃的土地一幅美丽的画卷
【答案】B
【解析】
考查补充句子。

这道题从结构上看是“动词+名词”,应按照语言习惯合理搭配即可。

根据词语的搭配可知“撑起天空”“攀登山峰”“开垦土地”“描绘画卷”。

排序题
把下列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在括号里写上序号。

(一)
(________)我捡起一片黄叶往眼上一罩,呵,真是一片金色的世界。

(________)一阵阵秋风,不仅把夏天送走,而且带来了金黄色的乐趣。

(________)我在树下做作业,槐树不停地把它那黄黄的“头发”抖落
在我的作业本上。

我用它做了标本,作为一次自然作业,老师还给我打了满分呢!
(________)房是黄的,树是黄的,就连那橙红色的柿子都成了橘红色的了。

(________)院子里的槐树叶子黄了,在秋风的轻拂下慢慢摇动,显得更苍老。

(二)
(________)一天,我找来一根小鞭子,赶着小鸭到村边的小溪去游泳。

(________)暑假,我到农村奶奶家度假。

(________)可是,一到溪边,它们都活跃起来。

“扑通!扑通”跳进水里,游起来。

此刻,我情不自禁地吟出一句古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________)奶奶家养了一群小鸭。

(________)路上小鸭晃着胖胖的身体,好像要摔倒似的。

【答案】4 1 3 5 2 3 1 5 2 4
【解析】
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

把排列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连贯的话,能训练对句子的理解能力、有条理表达能力和构段能力。

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把握语段的写作顺序,并从中找到前后句互相勾连的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正确的排序。

(一)“一阵阵秋风,不仅把夏天送走,而且带来了金黄色的乐趣。

”这是开头,引出秋天,接下来写到“院子里的槐树叶子黄了,在秋风的轻拂下慢慢摇动,显得更苍老。

”应该排在它的后面。

“我在树下做作业,槐树不停地把它那黄黄的“头发”抖落在我的作业本上。

”都是和“树叶”有关,下面“我捡起一片黄叶往眼上一罩,呵,真是一片金色的世界。

”紧连上一句的黄色的树叶。

所以“房是黄的,树是黄的,就连那橙红色的柿子都成了橘红色的了。

”最后“我用它做了标本,作为一次自然作业,老师还给我打了满分呢!”这段话按照有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了秋天到了的景色变化。

(二)本段被人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先点明时间、地点,所以“暑假,我到农村奶奶家度假”是第一句;再写出事情的起因,即“奶奶家养了一群小鸭”。

“一天,我找来一根小鞭子,赶着小鸭到村边的小溪去游泳”;然后写事情的经过赶鸭子游泳,先是路上,接着是到了小溪里,所以第四句是“路上小鸭晃着胖胖的身体,好像要摔倒似的”;第五句话是“可是,一到溪边,它们都活跃起来。

”最后写看到此景,我吟出一句古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