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TCD结果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8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TCD结果分析
危薇;汪静秋;徐志彬
【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的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的特点.方法选取88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作为病例组,均进行TCD检查,将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急性期TCD频谱图改变79例(89.77%),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9例(21.59%),减慢或频谱信号消失64例(72.73%),脉动指数增高51例
(57.95%).结论 TCD可检测脑梗死急性期的血流动力学异常,反映血管功能状况,可为脑梗死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依据.%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s of the Transcranial Doppler (TCD)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cute stage. Methods Eighty-eight patients in the acute s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selected and examined by TCD. The results were analyzed. Results TCD's frequency spectrogram changed in 79 cases (89.77%), blood flow rate for corresponding infarction increased in 19 cases (21.59%), frequency spectrum decreased or disappeared in 64 cases (72.73%), and pulsatility index raised up in term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cute stage in 51 cases (57.95%). Conclusion TCD can detect the abnormality of hemodynamics for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cute stage, which can reflex the function of the arteries and provides more dependable evidence for the diagnosi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期刊名称】《海南医学》
【年(卷),期】2012(023)008
【总页数】2页(P102-103)
【关键词】脑梗死;经颅超声多普勒
【作者】危薇;汪静秋;徐志彬
【作者单位】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四川泸州 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四川泸州 646000;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四川泸州 646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3.33
脑梗死是由于颅内血管及其分支的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成,导致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从而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
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能检测脑梗死急性期的脑血管功能异常,能为其诊断提供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依据,且操作简便,可重复性强。
本文对88例脑梗死急性期的患者行TCD检查,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神经内科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年龄50~72岁,平均(6
2.34±6.39)岁。
其中男性58例,女性30例,均符合1995年全国脑血管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包括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和失语等。
全部病例均在就诊后24 h内行CT或MRI和TCD检查。
CT或MRI不能确诊者,72 h后复查。
经CT或MRI证实,大面积梗死(>3 cm2)25例,小面积梗死(≤3 cm2)63例。
梗死所属动脉:大脑前动脉(ACA)12例,大脑中动脉(MCA)47例,大脑后动脉(PCA)18例,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11例。
合并高血压66例(75.00%),糖尿病17例(19.32%),冠心病9
例(10.23%),高脂血症5例(5.68%)。
1.2 方法使用德国DWL公司生产的Multi Dop L1型TCD仪,适当调整仪器的
采样容积、增益、显示标尺等参数,利用2 MHz脉冲探头,患者取仰卧位,通过颞窗探测双侧ACA、MCA和PCA;取俯卧位通过枕窗探测双侧椎动脉(VA)和基
底动脉(BAS)。
计算机自动记录各血管的收缩期峰值(Vs)、舒张期流速(Vd)和平均
流速(Vm)和脉动指数(PI),并观察频谱、频窗形态。
参照焦明德[1]所著的正常值
标准。
2 结果
2.1 频谱图特点频谱图改变79例(89.77%),频谱图像圆钝或呈高阻力波形56例(6
3.63%),频谱基本形态存在,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动脉血管出现频谱紊乱39例(4
4.32%),出现频窗充填,回声频谱28例(31.82%),血流频谱缺如或明显降低
12例(13.64%)。
频窗清晰、频谱正常9例(10.23%),均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2.2 血流速度改变①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9例(21.59%)。
其中舒张期血流速度增加7例(7.95%),提示该动脉轻度狭窄。
收缩期和舒张期血流速度均增加12例(13.64%),提示该动脉中度狭窄。
②与梗死灶相对应的动脉血流速度减慢或频谱信号消失64例(72.73%),考虑该动脉严重狭窄或供血不足。
③病灶区血流速度正常者5例(5.68%),均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2.3 脉动指数改变病灶区动脉PI值增高51例(57.95%),考虑为血管外周阻力增大,血管弹性减退。
其中有3例TCD异常的患者首次CT检查正常,经复查为脑
梗死。
3 讨论
脑梗死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血栓形成、血管栓塞和低灌注。
TCD虽不能直接反映脑
梗死的部位和范围,但可根据脑动脉的频谱形态、音频特点、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反映脑动脉的狭窄、痉挛和缺血等病理状态,在动脉发生血供障碍后迅速产生变化,
在超早期的脑梗死患者中发生阳性改变。
本研究有3例TCD异常的脑梗死患者首次CT检查正常,说明TCD对脑梗死的检测可早于CT,相关文献也曾报道TCD
可为CT检查未见异常的患者提供特异性的血流动力学资料[2]。
大部分患者TCD
表现为脑动脉硬化症,即频谱图圆钝、PI值增高等,这是由于脑动脉硬化症好发
于老年人,本组患者年龄50~72岁,因而多数有此种表现。
中老年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此类患者的血管内可有内膜溃疡、粥样斑块或附壁血栓,当斑块脱落时可导致远端动脉栓塞从而形成脑梗死。
血流速度的异常增快是血管狭窄导致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敏感指标[3],本组部分患者脑动脉频谱紊乱和出现回声
频谱,血流速度增快,脉动指数增高,说明有不同程度的脑血管狭窄,可能是由于血管本身的硬化狭窄或血管内的血栓物导致的。
脉动指数正常而血流速度高于正常值,同时频谱增宽、声频粗糙,可闻及高调乐音性或粗钝的涡流声频者,为血管痉挛。
血流速度减慢可能是由于梗死后局部脑水肿,局部血管扩张以及长期的动脉硬化导致的脑血管顺应性降低,脑血流速度降低造成的脑供血不足[4]或脑血管的严
重狭窄(超过95%)造成。
相关研究也表明,脑梗死与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狭窄、以及脑供血不足有关[5]。
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多数在起病初期即出现病灶侧的血流
速度明显减慢,甚至消失和逆流信号等,可成为诊断急性脑梗死的可靠依据[6]。
临床上可根据TCD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治疗:血流速度偏快者以括血管治疗为主,
血流速度减慢者用活血或增加脑血流量的药物为主,合并有动脉硬化和狭窄者加用预防血栓的药物,严重狭窄者避免剧烈运动。
个别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频窗清晰、血流速度正常可能是由于病灶较小或未累及探测血管的主干,该动脉脑供血未受影响等原因造成,但也不能排除动脉末梢的病变,特别是M1或M2段狭窄的患者[7]。
TCD可准确反映出颅内血管动力性改变,使我们了解脑血管的功能状况,获得CT 和MRI难以得到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对脑梗死的检出早于CT和MRI等影像学方法,且由于操作简便,具有其不可替代的优越性。
但TCD也具有局限性,如受操
作者技术影响较大、不能探测到颅内细小动脉、其结果易受颅骨密度、探测部位和方向影响,因此TCD应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与临床,以提高诊断脑梗死的敏感性,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参考文献
[1]焦明德.临床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9:84.
[2]刘迎春.19例急性期、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TCD监测结果分析[J].山东医药,2003,43(17):335.
[3]Aaslid R,Markwalder TM,Nomes H.Nonivasive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recording of flow velocity in basal cerebral arteries[J].J Neurosurg,1982,57(6):769-674.
[4]张雄伟,陈而东,吴积炯.临床经颅多普勒超声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1993:196.
[5]马宁,王少君.TCD与CT在脑梗死诊断中的对比分析[J].吉林医
学,2010,31(8):1066.
[6]耿晓非,魏东宁,陈兵,等.动脉硬化性脑梗塞的早期TCD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0,16(9):683-684.
[7]Arenillas JF,Molica CA,Mintaner J,et al.Progression and clinical recurrence of symptomatic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a long-term follow-up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study[J].Stroke,2001,32(12):2898-2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