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仿真试题(三)语文试题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及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焙(bèi)烧靓(jìng)妆晕(yùn)车亟(jí)来问讯 B. 祓(fú)除订(dìng)正挑剔(tī) 春风骀(dài)荡 C.档(dǎng)案解(xiè)数下载(zài) 煊(xuǎn)赫一时 D.嫉(jí)恨打的(dī) 足癣(xuǎn) 抛头露(lù)面【参考答案】B 【试题解析】各项错误读音为:A亟qì来问讯 C档dàng D打的dí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在今年的冬奥会上,小将周洋勇夺女子短道速滑1500米冠军,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二十周岁前就问顶冬奥会冠军的中国选手。
B.美国如何维持世界超强的地位,继续在变换莫测的时局里扮演维护现有秩序的角色,将会是今后华盛顿的决策者所无法规避的挑战。
山东潍坊2012-1013学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B卷(决胜六月压轴卷)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B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2013.5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l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量筒(liáng)攻讦(jié)黑魃魃(qū)大腹便便(pián)B.阜盛(fù)靓妆(jìng)入场券(quàn)不稂不莠(liáng)C.胡诌(zhōu)桎梏(gù)露头角(lù)时不我与(yǔ)D.模样(mó)拂晓(fú)煞风景(shā)靡靡之音(mǐ)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眩目爆冷门指手画脚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决绝下马威革故顶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C.跋扈无明火喧宾夺主辅车相依,唇亡齿寒D,狼藉互联网唾手可得鞠躬尽粹,死而后已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由于斯诺克世锦赛首日转播失误,英国广播公司一再道歉,____原因,并承诺他们将致力于尽可能多地向观众提供斯诺克节目。
(2)当今世界无论物质生活水平怎样提高,也绝不应该成为阅读滑坡的世界,任何一个____阅读的人都可能被生活淘汰。
(3)像其他大城市一样,这里也是高楼林立,车水马龙。
大都市的喧嚣给人以繁华之感,____有时也会让人感觉烦躁。
A.声明忽视即使/也B.申明忽略即使/也C.声明忽略尽管/但D.申明忽视尽管/但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史记》所记人物中,弱者哭,强者也哭;失败者哭,胜利者也哭。
作者对种种人物哭相的刻画,可谓是穷形尽相,人木三分。
B.推进土地流转,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所以要循序渐进,绝不能靠行政命令,搞一刀切,不然就会本末倒置。
C.这款智能电视,机身采取超窄边框设计,以银色为主色调,再配以月牙形底座,两者交相辉映,彰显出独特的设计风格。
2012年潍坊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高考模拟考试语文2012.3.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1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股肱.(gōng) 悭.吝(qiān) 嚼.舌头(jué) 人头攒.动(cuán)B.咋.舌(zé) 押解.(jiě) 轧.道机(yà) 戛.然而止(jiá)C.孝悌.(tì) 蹊.跷(qī) 刀削.面(xiāo) 麻痹.大意(pì)D.看.护(kān) 攻讦.(jié) 软着.陆(zhuó) 睚眦.必报(zì)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安分黄粱梦出类拔萃明枪易躲,暗剑难防B.喝彩嘉奖令老生常谈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青睐爆发户永葆青春众口铄金,积毁销骨D.部署辩护人鸦鹊无声为山九仞,功亏一篑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行走不够快,我们就跑了起来,跑步不够快,我们就飞了起来。
人生旅途上,我们不停地走,跑,飞,可我们的灵魂跟上我们的脚步了吗?B.河南“天价过路费案”的偷逃过路费数额由原来的368万元减至49万元,这个结果是公检法部门自身作为使然,还是媒体和公众的舆论使然?C.重法度是书法家理性化思维的体现,正如《书谱》所说:“一字乃终篇之准”。
而以文字为起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则是道法自然的书法大境界。
D.市工商局启动的“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规则”行动:万人晒话费账单、公开征集侵权证据,是加大反垄断执法力度、推进垄断行业改革的有效举措。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导演们在没有耐心或者能力关照..现实的情况下,对历史故事进行肆意改造已成为他们进行影视剧创作的看家本领。
201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试卷第1页,共9页绝密★启用前2012届山东省潍坊市高三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109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中国书法 ,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瑰宝。
书法以美的点画、字形和章法传达了书写者的艺术修养、性格气质和精神境界。
研习、欣赏书法作品, 可以增加书写的美感, 能增进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从而培养 的审美情趣。
A .独具匠心虽然但精致B .博大精深不管也优美C .博学多识既然就典雅D .源远流长不仅还高雅2、下列词语的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安装挖墙脚川流不息谈笑风生 B .妨碍侯车室一副对联言简意骇 C .凑合乌纱帽迫不及待走投无路 D .松弛明信片随声附和人情世故3、下列词语中划线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试卷第2页,共9页A .裨益(bì)抹布(mō)少不更事(gēng )暴殄天物(zhěn )B .花蔫了(yān )峰峦(luán )浑身解数(jiě)如火如荼(tú)C .采撷(xié)妖娆(ráo )有恃无恐(shì)乳臭未干(xiù)D .伛偻(lǚ)称(chèng )职强聒(guō)不舍莘莘学子(xīn )试卷第3页,共9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二、作文(题型注释)4、作文溪流再走一步是江河,江河再走一步是海洋;深秋再走一步是寒冬,寒冬再走一步便是春;挫折走一步或许是失败,失败再走一步可能就是成功。
其实,生活有时就像逆水行舟,它需要我们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执着不舍。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预测卷(三)语文试题.pdf
由分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非金属气体单质、酸和多数氧化物(如CO2 H2O SO3 HCl )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
由离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碱、盐
2、物质的组成、构成的描述:
①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元素组成 例: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
3、分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化学式前面加系数。若化学式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分子的个数。例
如:表示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4H2O:表示4个水分子。
4、化学式前面的数字的含义:表示分子的个数。例如:3H2O:3表示3个水分子。
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字的含义: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例如;H2O:2表示一个
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2、各元素的质量比
3.元素质量分数
练习:白板显示
作业:1、书后习题
2、看书
(1)一价钾钠氯氢银,二价钙镁氧钡锌,二四六硫二四碳,三铝四硅五价磷,
铁,单质零.
(2)原子团顺口溜: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负三记住磷酸根,正一价的是铵根.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复习课(二)》讲课教师:科目:化学课时:1总课时数: 教
学 目 标知识 与技能(1)了解原子的构成,初步了解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并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2)了解元素的概念,将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统一起来。 (3)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4)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 该元素的一些其他的信息。过程 与方法(1)充分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学习运用对比、归纳的方法在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3)运用形象恰当的比喻减少学生对微观世界的神秘感。 (4)学习运用寻找规律性和特殊性的方法处理信息。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1)对学生进行世界的物质性、物质的可分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育。 (2)逐步提高抽象思维的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 (3)保持对化学的浓厚兴趣,逐步积累化学用浯,真正进入一个化学世界。教 材 分 析教学重点1、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2、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教学难点1、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概念的形成。 2.元素的概念,元素符号的书写和意义,元素周期表的排列规律和相关信息。教 学 过 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备注 (设计目的、时间分配等)引言:这堂课我们来复习离子、化学式和化合价以及有关计算 新课:一、 离子 (一)、核外电子的排布 1、原子结构图: 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电性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 ①第一层最多容纳2个电子; ②第二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③最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 总结知识脉络 积极踊跃发言 1′ 10′ 采用学生总结、讨论的方式有助于知识的落实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设计目的、时间分配等)3、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 ①同一周期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电子层数=周期数 ②同一族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主族数 4、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失电子 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4 易得电子 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8(He为2) 不易得失电子 最外层电子数为8(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电子数为2)的结构叫相对稳定结构
山东省潍坊市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 语文试题(2012潍坊三模)Word版范文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2年高考考前适应性训练语文2012.5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2.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座号、考号分别填涂在答题卡及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船舷.( xián) 恫吓.(hè) 喝.(hè)倒彩喁.(yú)喁私语B.模.板(mó) 确凿.(záo)豁.(huò)免权不足齿数.(shǔ)C.遒劲.( jìng) 馄饨.(dun) 补给.(jǐ)舰处.(chǔ)心积虑D.供.( gòng)认行.(háng)伍压轴.(zhòu)戏削.(xiāo)足适履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璀璨钉书机劳燕分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B.返聘三部曲黄发垂髫差之毫厘,谬以千里C.遴选过渡期得隆望蜀麻雀虽小,五脏俱全D.行迹佼佼者为人处世己所不与,勿施于人3.依次填人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那无法遗忘的容颜,无法的记忆,那埋藏在心底的深深思念,从来不需要想起。
永远也不会忘记。
②黄昏的小镇显得格外,很少见到人影,只是偶尔听到凡声狗吠,小雨点打在二人的伞上,奏出寂寞的调子。
③己者从市招生考试办公室获悉,我市有5万7千名考生参加2012年夏季高考,比2011年减少近4千人。
A.湮没萧条大概B.淹没萧索大概C.湮没萧索大约D.淹没萧条大约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人年轻时有没有崇高的理想,对他一生为社会所做贡献的大小,往往具有说一..不二..的作用。
B.对庸俗文化渗透蔓延所带来的危害绝不可司空见惯....,必须加强教育引导,用先进文化占领思想舆论阵地。
C.随着行业的发展,家政服务员要经过专业培训才可上岗就业,而目前我国高学历、高技能的保姆还是凤毛麟角....。
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
2012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迸(bèng)裂颓垣(yuán)孱(chàn)头昙(tán)花一现B.擎(qíng)着瘦瘠(jǐ)荒冢(zhǒng)并行不悖(bèi)C.媲美( pì)干瘪(biē)自诩(xǔ)茕茕孑立(jié)D.攻讦(jié)蹩(bié)进氛围(fēn)离弦之箭(xián)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投缳人寰无上光荣礼尚往来B.诛杀株连共商国是文过是非C.荟萃国粹惨不忍睹残羹冷灸D.慷慨气概形似骷髅别出新裁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必须注意,文化传统的变化无论如何总是缓慢的、渐进的,不会一蹴而就。
B、轰隆的巨响,振聋发聩,游人打着手势在夸张的交谈,却好像失去了声音。
C、你可以想像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船如离弦之箭,稍差毫厘,便会撞得个粉碎。
D、靴子被退回来,那似乎是不可想象的。
是不是他买了那些靴子来作摆设的呢?这好像也不可思议。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所谓“文明”是指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等手段改造客观世界,通过法律、道德等制度群体关系,借助宗教、艺术等形式自身情感,从而最大限度地满足基本需要,实现全面发展所达到的程度。
②如果不理解这种不同文化结构之间的重要差异,就有可能用一种文化结构的标准来衡量另外一种文化结构的价值,甚至徒劳无功地将一种文化结构中的要素生搬硬套地到另一种文化结构中去。
A.调节协调迁移B.协调调节迁移C.协调调节移植D.调节协调移植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这一切初听起来过于神奇怪诞,却反映了人民对屈原的无限怀念之情。
B、一到春天,祖国的土地又苏醒过来,满怀信心的展现出盎然的生机和万卉争荣。
C、在我国,所有吃人的礼教、东方的智慧等等褒贬不一的议论,也多是围绕传统文化而发的。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附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夯实一脉相成精髓(suǐ)间不容发(fā)B.佳奖提纲挈领缴费(jiāo)前倨后恭(jù)C.泄露中西合璧矫正(jiǎo)妙语解颐(yí)D.翰旋明辨是非渲染(xuān)心广体胖(pán)【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A项:一脉相承;间不容发(fà)。
B项:嘉奖;缴费(jiǎo)。
D项:斡旋;渲染(xu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诛连九族不尽人情犯罪分子寥寥无几B.崭露头脚鬼哭狼嚎萎靡不振以儆效尤C.邻近年底泉香酒洌戛然而止面容姣好D.乏善可陈孽根祸胎声如洪钟灯火阑珊【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A.诛-株,尽-近;B.脚-角;C.邻-临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中国政府在果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同时,配之以的货币政策,并灵活运用价格、汇率、税率等经济杠杆,对拉动投资、刺激消费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②这次由美国引发的世界金融危机如海啸一般席卷了全球,牵涉各个领域。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带答案)
2012年高考语文仿真模拟检测试题(带答案)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高考资源网]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Ⅰ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咽喉/哽咽慑服/嗫嚅蛊惑/余勇可贾 B.矗立/抽搐荟萃/猝然臧否/否极泰来 C.拓本/落拓解数/解甲徜徉/逢场作戏 D.潜水/掮客囹圄/聆听对峙/有恃无恐【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A yān/yè shè/ niè gǔ;B chù cuì/cù pǐ;C tà/tuò xiè/jiě cháng/chǎng;D.qián lín��zhì/shì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委曲必需品以德报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B.慈祥满堂彩平心而论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C.防碍蘸水笔悠哉游哉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D.赈灾度假村功亏一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参考答案】C 【试题解析】“防碍”应为“妨碍”;“悠哉游哉”应为“优哉游哉”。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王刚一直想买一套中华书局八十年代出版的《史记》,这次去上海出差,终于买到了一套,真是妙手偶得啊![高考资源网] B.旱情仍在持续,人们在祈望上苍普降甘霖的同时,也采取了各种积极的办法应对灾难,比起古人只能诉诸宗教力量以祈风雨的做法已不可同日而语。
高级中学2012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
高级中学2012届高考第三次模拟语文科试卷参考答案1、【解析】C。
guī/kuī,pā/ba,juàn/quān。
A项,sù,shè/niè,lù/lòu;B项,pán,hé,sì/cì;D项,shū/shǔ,jī/qí,wěi。
2、【解析】C。
路人皆知:比喻人所共知的野心。
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确凿无疑”。
A.秀色可餐: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
B.斐然可观:形容才干或声名显著。
D.奇葩:珍奇的花,也比喻出众的作品。
3、【解析】D。
A项,句式杂糅,“我国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程度不等的差距是必须正视的事实”应该为“我国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程度不等的差距,这是必须正视的事实”。
B项,“他”指代不明;C项,搭配不当,“推进”与“质量品牌”不搭配,可在“质量品牌”后加上”建设“。
4、【解析】C。
根据先特殊再一般的规律判断,③应在第一个横线处,排除A与B。
⑤是对②的回答,⑤应紧随②后,排除D。
5、【解析】A。
B.妻:嫁;C.冠军:列于众军之首;D.西:向西进发。
6、【解析】C。
两个“乃”都是表连接的副词“就”。
A项,前者为判断词“是”;后者为动词“做”。
B项,前者为介词“把”;后者为连词“因为”。
D项,前者为助词,表判断,无义;后者为表原因的指代词“……的原因”。
7、【解析】B。
①③⑤是英布的经历,此时他还未带兵打仗。
8、【解析】C项。
【解析】C项。
“集中优势兵力”有误,应为“以少胜多”。
9、【答案】项籍之引兵西至新安/又使布等夜击坑章邯秦卒二十余万人/至关//不得入/又使布等先从间道破关下军/遂得入/至咸阳/布常为军锋/项王封诸将/立布为九江王/都六。
(多、漏、错断满2处扣1分。
“//”为可断可不断处)【译文】①有人给我看了相,说我当在受刑之后称王,现在,大概就是这种情形了吧?②正当这个时候,秦军加紧围攻赵国,赵国屡次派人来请求救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普通高考语文仿真试题(三)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第I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熨帖(yù) 供职(gōng ) 不更事(gēng ) 钟灵毓秀(yù)B.漂洗(piǎo ) 付梓(zǐ) 冠名权(guàn ) 恒河沙数(shù)C.甲壳(qiào ) 间断(jiàn) 黄澄澄(dèng ) 抵掌而谈(zhǐ)D.柏油(bǎi ) 馄饨(dùn ) 弄潮儿(nòng ) 吹毛求疵(cī)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震撼下马威鞭辟入里两全其美B.辨证结骨眼工于心计矫揉造作C.渲泄摄像机曲意逢迎计日程功D.款识电饭煲食不裹腹群贤毕至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这家企业改革的任务,是“减员”,更重要的是“增效”。
②预算即使制定得再,在执行过程中也难免发生变化。
③今年春节期间,山西某地发生了一起的假酒案。
A.不止正确耸人听闻B.不只正确耸人听闻C.不只准确骇人听闻D.不止准确骇人听闻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期待已久的《华尔街2:金钱永无眠》终于上映了,观众们拍手称快....,既被电影的史诗般的气质所征服,又对演员的演技赞不绝口。
B.为使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经济决策者们高瞻远瞩,从长计议....,制定政策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
C.中国制造业的冲击使美国失业率大幅提高,甚至导致美国经济的萧条,对这种祸起萧...墙.的现象,美国朝野众口一词,将解除困境的希望寄托在逼迫人民币升值上。
D.按照新课改精神,教师应当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根本,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时,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不要越俎代庖....。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当著名的澳大利亚小提琴家拉出令我熟悉而深情、悠徐而又感伤的主题旋律时,我觉得整个悉尼歌剧院化成了一朵云,而我正坐在云端。
B.“全国文明城市”是反映城市整体文明水平的荣誉称号,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和最重要的城市品牌,通过“创文”活动,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C.摩梭人有自己的母语——摩梭语,其文化为达巴文化,信奉藏传佛教,摩梭人作为中国唯一仅存的母系氏族,实行“男不娶,女不嫁”的“走婚”制度。
D.“雅”和“俗”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是文学界自古以来争论不休的话题,理不清这个关系,既影响作家的创作取向,又影响读者的阅读趣味。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孟子所发展,荀子所集大成,其后绵延不绝,及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学术流派。
儒学既是安身立命之学,更是经世致用之学,是二者的有机统一。
儒学作为一种安身立命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内圣”层面,所解决的是人的精神生活、精神境界、精神寄托、精神安顿问题,也就是我们现在常说的精神家园问题。
孔子讲“乐道”,讲“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孟子讲“养心”,讲“收其放心”,讲“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①之入我口”,皆在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皆在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并从此种满足与提升中获得精神的愉悦。
儒学作为一种经世致用之学,所突出的是儒学的“外王”层面,所要解决的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问题,是人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问题。
儒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强调“兼善天下”,强调“立人达人”。
孔子弟子子夏说过一句十分著名的话:“学而优则仕。
”(《论语〃子张》)表面上看,这是提倡一种读书做官论,然究其实质而言,这却是儒家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的最通俗表达。
在一定意义上,入世和用世是儒之为儒的关节点,在天下无道的现实面前,以道家为代表的隐者认为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则认为,正因为天下无道,才有变革现实的必要,在变乱世为治世、变无道为有道的过程中,人生才凸显出其意义与价值。
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包括儒学在内的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作用,这一点已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普遍认同与接受。
那么,儒学自身在未来中国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如何继承发挥儒学的积极作用呢?儒学的未来发展、未来前途显然不在于儒学地位的刻意拔高或刻意贬低,不在于将儒学玄学化或庸俗化,而在于实现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
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
“极高明”讲的是,儒学与道学一样。
“综罗百代,广博精微”。
“综岁百代”是说儒学乃是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的综合、总结,“广博精微”是说儒学的内涵丰富,见懈深刻。
“道中庸”讲的是,儒学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大众,很平常、很平实,不是“玄而又玄”的贵族化,玄学化的学问。
然而,现在儒学却被一部分学人弄得“玄而又玄”,即高明而不中庸,特别是现代新儒家的努力,强化了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以至陷入纯粹的形而上学的歧途。
这是一种值得注意,急需纠正的不良倾向。
儒学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就必须从形而上落实到形而下,必须跳出“玄学化”的怪圈,必须走出书斋,走向生活,走向实际,走向大众。
这样说,并不表明儒学的学理探究不必要,不重要,事实上,正常的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没有儒学的学理探究的不断深入,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便只是纸上谈兵,或误入庸俗化、低俗化的新的岐途。
应有更多的同仁来做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的工作,这是儒学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
(节选自2010年11月《光明日报》)[注]①刍豢:泛指牛羊犬豕之类的家畜,也指供祭祀用的牺牲。
6.下列关于儒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是孔子所创立的,但孟子和荀子分别为儒学的发展和集大成作出了极大贡献。
B.儒学创立虽然已有了上千年的历史,但发展至今仍有一定的生命力。
C.儒学将安身立命和经世致用做到了有机统一,“内圣”和“外王”并重。
D.儒学彻底解决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家园问题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问题。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孔子和孟子都主张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生活的满足,都致力于精神境界、道德境界的提升。
B.儒家原本就是“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综合总结了古往今来历史经验、思想文化,内涵丰富,见解深刻。
C.子夏说过“学而优则仕”,这虽然有提倡读书做官之嫌,但归根结底还是强调儒家的入世品格和用世精神。
D.道家历来主张洁身自好才是明智的选择,而儒家无论何时都将变革现实、变无道为有道作为自身的使命,并以此来凸显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8.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A.儒学既然具有安身立命之用,又有经世致用之效,所以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作为传统文化的儒学的滋养和作用。
这一点即将被有识之士认同与接受。
B.儒学原本就有大众化、平民化的特点,而“道中庸”体现的正是这一特点。
所以,儒学只要走大众化、平民化的道路就可以健康发展。
C.现代一些新儒家努力在强化儒学的高明的一面,削弱乃至舍弃了儒学的中庸的一面,致使儒学被弄得“玄而又玄”。
D.儒学的学理探究正是儒学的大众化、世俗化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不断深入儒学的学理探究,儒学才能避免走上庸俗化、低俗化的歧途。
三、(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简肃薛公墓志铭欧阳修公讳奎,字宿艺,姓薛氏,绛州正平人也。
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
初,太宗皇帝伐并州,太师①以策干行在,不见用。
公生十余岁,已能属文辞,太师顾曰:“是必大吾门,吾复何为?”乃不复事生业,务.施贷以赒乡闾。
后五十年,公始佐今天子参政事,为世名臣,如其言。
初举进士,为州第一,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于是乡里皆称之。
淳化三年,再举乃中,授腻州军事推官。
始至,取州狱已成书,活冤者四人。
用荐者拜大理寺丞、知莆田县,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莆田人至今以为德。
及居蜀,尤有善政。
民有得伪蜀时中书印者,夜以锦囊挂之西门,门者以白,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
公顾主吏藏之,略不取视,民乃止。
老捏告其子不孝者,子诉贫不能养。
公取俸钱与之,曰:“用此为生以养。
”母子遂相慈孝。
人皆以公为仁恩。
蜀人喜乱而易摇,公既镇以无事,又能顺其风俗,从容宴乐,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如逢蒙之射而方朔之占,无一不中。
拜参知政事。
公入谢.,上曰:“先帝尝言卿可用,吾今用卿矣。
”公益感激自励。
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既与政,尤挺立无所牵随。
欲绳天下,无细大,一入于规矩。
往往不可其意,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
家人笑其何必若此,公曰:“吾惭不及古人,而.惧后世讥我也。
”明道二年,明肃太后欲以天子衮冕见太庙,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曰:“太后必若王服见祖宗,若何而拜乎?”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
太后崩,上见群臣,泣日:“太后疾不能言,而犹数引其衣,若有所属,何也?”公邃曰:“其.在衮冕也。
然服之岂可见先帝乎?”上大悟,卒以后服葬。
以疾告归其政。
天子曰:“吾不可以数烦公。
“乃诏优公不朝,而使视事如故。
居岁中,数以告,乃.得还第。
景祐元年八月庚申,公薨于家,年六十有八,赠兵部尚书。
太常议曰:“谥法:一德不懈曰简,执心决断曰肃。
今其状应法。
”乃谥曰“简肃”。
(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有删改) 注①太师,薛奎父亲的赠号。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世皆不显.,而以公贵显:显达B.务.施贷以赒乡务:致力于C.破.奸发伏,逆见随决破:揭穿D.太后不能夺.,为改他服夺:强取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蜀人随之者万计,且.观公所为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已久疲B.吾惭不及古人,而.俱后世讥我也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C.其.在衮冕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D.数以告,乃.得还第无伤也,是乃.仁术也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薛公“执心决断“的一组是()①让其里人王严而居其次②悉除故时王氏无名租③及其临事,破奸发伏,逆见随决④而素刚毅,守节不苟合⑤则归卧于家,叹息忧愧,辄不食⑥臣下依违不决,公独争之A.①②④B.②③⑥C.①③⑤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薛公少年聪慧,十余岁即能属文,父亲对他寄予厚望,认定他能光大门第;后来果如其言,薛公参与政事,辅佐皇上,成为宋朝一代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