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用探讨邓梅芳广州百货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风险,企业内部审计作为一种监督控制手段,具有对企业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的作用。
本文从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及其在国有企业风险管理中的作用,提出具体应用的方法,以探讨提高内部审计管理企业风险的效果。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导向;应用
2001年国际内部审计协会重新修订《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内部审计转向以风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
2004年美国COSO 委员会颁布《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使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实践中日趋成熟。
2006年我国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全面风险管理在国有企业中得到高度重视,并落实推广。
内部审计通过参与企业风险管理,有效提高自身工作的成就感、获得感。
本文拟对提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成效进行探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含义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在审计全过程中对各种可能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将风险控制融入传统审计方法中,提高风险防范的一种风险管理手段。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作用
一是帮助改进和完善企业风险管理体系。
内审人员可以在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及本行业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结合本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出现的风险,帮助管理层改进、完善风险管理体系。
二是以第三者的身份从全局的高度客观公正地管理风险。
内审机构具有独立性,不从事具体业务活动,这使得他们可以从独立、客观的角度对审计风险进行识别、评估和分析。
三是指导企业建立风险应对策略。
内审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从事的工作长期接触企业风险,积累了较大的知识和经验,能够从专业化角度去识别风险,并向企业管理层提供风险应对策略。
四是在企业的各个层面中形成风险意
识。
通过对员工进行风险培训,使风险意
识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各个层面。
通过内部
审计揭发了企业存在的风险问题,在员工
中起到了警示效应,在员工进行的各项业
务工作中树立了风险观念,有效遏制风险
高发情况。
五是内部审计具有省力、高效的杠杆
作用。
企业风险管理部门可以参考内部审
计结果确定风险的发展趋势和高风险领
域,减少重复工作;相对于聘请社会中介
机构,内部审计能实时掌握企业动态,将
管理要求融入到风险管理各个层面。
三、以风险管理为核心完善国有企业内
部审计
国有企业面临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事
实,内审机构通过风险审计对风险管理进
行监督和再管理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提高内审机构的客观性和独立性
根据《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23号—
内部审计机构与董事会或最高管理层的关
系》,国有企业可从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
出发选择内审工作模式,内审机构可接受
高管层和董事会的直接双重管辖,独立于
其他部门开展工作,制定内部审计相关规
章制度。
内审机构向高管层汇报审计结
果的渠道应保持畅通,沟通及时;保持内
审工作的客观、独立,与被审计单位的人
事、经费、组织等方面减少关联,不使自
己的判断受他人的左右。
内审人员应重新
定义自身的作用,内审工作不再是单纯的
基础性的审查监督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
提供更高一层的咨询和确认服务,努力做
好企业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的角色。
(二)加强内审人员风险管理理念的
培育
内部审计由“监督”向“服务”转
变。
内审人员的主要工作由事中、事后审
计,及时反馈查错防弊转变为防范审计,
针对国有企业管理和控制存在的问题提出
改进措施,在事前查堵漏洞,防止资产流
失,以提高经济效益,最终增加企业的价
值。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提出了
“风险组合观”的概念,要求分析风险的
时候使用风险组合的理念,所以内审人员
需要较强的职业判断能力,以国家有关审
计准则以及内部控制规范等为指引,保持
高度的危机感,结合实践经验,对高级管
理层风险偏好、风险程度计算、风险征兆
捕捉等及时做出专业判断。
(三)提升内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
《内部审计实务标准:属性标准1210
专业能力》对内部审计师专业胜任能力的
要求是“审计人员应具备履行各自职责所
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
审计部门
作为一个整体应该具备或应获取履行职责
时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其他能力”,具
体包括:一是熟练运用内部审计标准、程
序和技术的专业能力;二是具备开展业务
所必需的会计学、经济学、金融和信息
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三是良好的沟通技能
和流利的表达能力等等。
内审机构应逐步
增加非会计专业背景人员,以组成有综合
能力的审计项目组,开展多种类型审计项
目。
新入职内审人员应在上岗前到企业
分、子公司或不同职能部门实习,熟悉各
项具体业务程序。
(四)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机制的实
践应用
1.建立健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制度
由于社会行业众多,各行各业所遇到
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国家在规范审计制
度、审计准则方面已经有法可依,然而作
为一种创新的审计模式,国家法律并不可
能规范到具体每个行业、每个单位的操作
细节,因而在推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
有企业中的落实方面,需要企业自身去完
善自我的审计制度管理,国有企业要针对
自身的实际情况,完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的操作规范,在制度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使审计人员更容易执行和得到其他部门的
理解与支持,从而提升审计质量。
2.以风险导向编制年度审计计划
内部审计参与企业风险管理,由于熟
悉本企业生产经营、业务流程、管理流程
和战略风险,因而容易识别相应风险,但
仍应对企业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以客观
下转(第163页)
范、规章制度和提升环境质量的标准规范,其中主要涵盖以下几项内容:
(一)环保战略、方针与政策。
实质上就是在1992年里约热内卢的会议之后,我们国家在1994年则是相继了相关环保的白皮书之中来将十二项基本战略予以确定出来。
(二)审计准则。
环境审计的依据和通常审计类型所运用的范围更为宽泛、法律规范多,所以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
五、环境审计程序
在具体进行环境审计的过程之中,一般都是要遵循相应的审计流程,才可以更加全方位的组织审计方式,加大审计的水平,确保审计的效率与质量。
审计程序通常有两类概念:
(一)在具体进行审计的阶段之中环节和步骤,也就是准备环节、实施环节以及报告三个环节,或者就是后续的审计阶段。
(二)这是审计活动之中势必会牵扯到一定的手续与要点。
比如针对资产审查的合法性、真实性、存在性以及审查所有权;针对负债审查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全方位性;但是在具体进行全方位性审查的时候,要将环境风险事项、评估损失数一一予以查明,另外值得注意的就是还得要将其中潜在的负债数据予以查证。
(三)在环境审计的报告环节,要预先的将环境审计报告以及改建环境管理建议书拟出来。
六、环境审计报告
环境审计报告,主要针对的是环境报
告或者是环境状态的证实,尤其针对的是
环境危害的出现或者是治理业绩方面的数
据,和相关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合法
性以及效益来予以佐证。
环境审计报告一般包括如下要点:
(一)环境状态
1.该区域范围或者是组织环境的实际
情况,所出现的风险和针对内外部因素的
影响;
2.遵守环保法律规范以及实施环保标
准的实际情况。
(二)会计信息
1.运用资金的合法规范性;
2.相关环保的费用、负债以及资产的
真实可靠性与合法规范性;
3.环保或者是负债实施评估;
4.会计报告之中相关会计信息披露的
真实可靠性以及合法规范性。
(三)治理绩效
1.环保治理客户实现预计的目标以及
法定标准的最终成效,针对其内部所展现
出来的微观效益和对外所体现出来的社会
效益;
2.评估环境治理的成本和效益。
七、内部环境审计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
键就在于环境保护;强化环保管理和实施
内外环境审计已经成为最为棘手的工作任
务之一;像是实现优良的环保目标,首先
需要将人们的环保意识树立起来,并逐步
的予以强化,大范围予以宣传,在最大限
度之上来渲染气氛。
(二)环境审计,不但要求财务会计,
以及审计方面的技能,还得要具备环保技
术专业知识。
注册环境审计人员的实物标
准以及道德准则也相继的提出了诸多现
标准。
(三)理论主要来源于实现,为了可
以更快的将独具特色的环境审计理论与方
式打造出来,那么就得建议我们审计学会
来组建学者、专家与审计工作人员,深入
到实施环境审计的试点之中。
首先是选择
其中的部分区域,从宏观的社会效益来进
行分析;其次则是选择部分区域,主要是
以治理环境而出现绿色产品选择为落足
点;统筹安排项目、构建方案以及进行审
计。
在经过一系列的实践探索之后,来积
极创新环境审计的理论与实践。
财
参考文献:
[1]陆雄文.管理学大辞典[M].上海
辞书出版社,2013.
[2]刘旭红.环境审计报告比较研究[J].
财会通讯,2011 (30):38-41.
[3]王海兵.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内部
审计的发展趋势[J].中国内部审计,2015
(02):16-20.
[4]云南财贸学院内部审计课题组.论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环境[J].黑龙江财专学
报,2000 (02):27-31.
公正的角度去分析和评价企业存在的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进而确定组织年度审计计划。
3.围绕企业经营目标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审计不单单是一种现代审计方法,更是一种新的先进的综合性审计理念。
它关注企业经营的各种风险点,将多种审计方法进行有效地整合组织,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企业经营目标为出发点;二是能协助企业进行各种风险的预测;三是对风险管理是否按期发挥有效功能进行确认;四是具有咨询职能,协助企业管理层进行企业风险管理,控制内部流程。
4.以事实为依据出具风险管理审计报告
从为公司服务的角度出发,提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审计建议:(1)报告的内容
要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风险管理和内部
控制的情况,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分析
风险产生的原因、危害、涉及的范围,并
提出防范风险的措施;(2)报告要反映风
险管理运行情况的结论和改善风险管理的
建议,重点突出风险活动的后果以及对实
现公司经营目标的重要性;(3)说明报告
的适用范围,支持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积
极参与风险管理活动。
5.创新和发展风险分析和评估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是完全摒弃传统
技术的新模式,是建立在传统技术上的创
新与改进。
是将风险控制方法融入传统审
计方法中的一种创新,因而在分析和评价
可能产生的审计风险方面仍然会使用传统
的数据收集、统计分析等方法,并在实践
中借助计算机审计技术,提高审计效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社会行业所具有的复
杂性,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的应
用是一项长期探讨的课题。
国有企业在管
理和防范企业风险时,可积极借助内部审
计的力量,分析探讨出最佳的全面风险控
制方案,最终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目
标。
财
参考文献:
[1]张蓓蓓.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式在
计划阶段的应用[J].北方经贸,2017 (11).
[2]王林卯.基于风险导向开展公立医
院“三产”企业内部审计[J].中国内部审
计,2018 (10).
[3]胡玲玲.国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模
式对我国的启示[J].决策探索(下),2018 (02).
上接(第1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