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异位1例的经验教训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ICC导管异位1例的经验教训
标签:导管异位;护理;教训
PICC(peripherauy inserl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

此技术在肿瘤化疗中较常
见,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降低了因化疗引起的静脉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在PICC置管过程中及留置期间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缩短导管的使用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现介绍1例导管异位的护理教训。

1病例资料
患者,女性,52岁,直肠癌术后,由外院带回PICC管,PICC管由左侧贵要静脉进入45cm,导管外露10cm,连接可来福无针孔密闭输液接头,已于外院行一周期化疗,此次住我科拟行第二周期化疗。

患者由外院出院后回家休养两周,此间未进行任何处理。

入我院后立即给予更换敷贴,冲管。

冲管时发现有阻力,但经过多次稀释肝素液(1∶125)冲管后点滴通畅,遂行化疗,化疗过程中多次出现点滴不畅,均经过冲管后转好;第二周期化疗结束后,患者未诉明显不适。

休息14d,此间给予換敷贴及冲管,14d后进行第三周期化疗。

到第三周期第二天时,病人出现左上肢内侧疼痛,查体无肿块及肢体浮肿现象,未引起注意;第三天化疗结束,病人仍诉疼痛,遂行X片,示PICC导管未进入锁骨下静脉,而是由锁骨下反折回进入了上肢表浅静脉(图1),遵医嘱立即予拔管,拔管后病人主诉疼痛缓解。

2讨论
本患者所用的PICC管为Groshoug式(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三向瓣膜式)PICC;型号7715405规格4Fr连接可来福无针。

密闭型输液接头,型号01.C-CLC2000。

导管异位为PICC置管过程中的并发症之一,出现导管异位的原因与患者的局部血管的解剖变异有关,导管固定不牢,患者肢体活动过度,可引发导管的漂移,肿瘤患者在住院期间大多选择回家休养,这类带管出院的患者,在非住院的环境中未进行导管的维护,并缺乏有关导管自我维护的相关知识,均会造成PICC留管的并发症发生。

病人第一周期未在我院进行,根据病人自己主诉无明显不适,且点滴通畅。

到第二周期前在家休养,未对导管进行必要的维护且无自我维护知识,第二周期到我院化疗时点滴不畅.液体经PICC导管的重力滴速一般在80滴/min以上,如滴速小于50滴/min,提示导管堵塞,可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管腔,给予一定压力,同时更换敷贴及肝素帽,所以当滴速小于50滴/min时,我们给予了反复冲洗管腔,更换敷贴及肝素帽。

这种方法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不明显。

到第三周期化疗时病人出现左上肢疼痛,逐渐发展为左上肢不能上举,触之即疼。

当时首先考虑病人病情有变
化,是否有淋巴结转移,但经过排查后排除;其次考虑为导管刺激造成;最后,考虑为PICC导管异位造成。

经过拍X光片发现为后者所致。

患者导管末端在左上臂内侧的表浅静脉内,由于输入的化疗药物刺激所引起的疼痛,通过拔出导管后疼痛随即缓解且不影响上肢上举。

3经验教训
此次护理虽未对病人造成不良后果,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很多:①置管时一定是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且严格按程序进行。

注意无菌操作。

②置管后拍X光片,以确定导管是否在锁骨下静脉内。

③观察置管部位肢体情况,是否有肿胀、疼痛,经过处理后肿胀疼痛是否缓解。

④倾听病人的主诉,对病人的主诉要重视,同时查找原因,给予合理的解释。

⑤观察点滴是否通畅,不通畅时及时查找原因。

⑥带管回家的病人做好宣教工作,如置管肢体不能用力,不能提重物,定期更换敷贴及肝素帽,定期进行冲管以免造成感染及管腔堵塞等。

[参考文献]
[1] 宋葵,戴雪松. 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对策[J].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42-744.
[2] 吴红娟,陈雪峰,张美英,等. 肿瘤患者PICC置管主要并发症及其相关因素分析[J]. 中华护理杂志,2008,43(2):134-135.
[3] 徐忠欣,褚艳丽. 经PICC行化疗护理体会[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 26(6):641.
(收稿日期:2009-07-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