臀小肌注射法体位

合集下载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

2岁以下婴幼儿
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
注 意
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或股 外侧肌进行注射
肌内注射常用注射部位
高丹凤 泰山护理职业学院
肌内注射术(2)
肌内注射
注射部位:
选取肌肉丰厚且远 离大血管、神经处 常用的部位:
1.臀大肌(最常用) 2.臀中肌、臀小肌 3.股外侧肌
4.上臂三角肌等
Diagram
臀大肌 定位方法
1.十字法
2.连线法
臀大肌定位方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 右侧划一水平线,然 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 垂线,将一侧臀部分 为四个象限,其外上 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 部位。
臀大肌定位方法
2.连线法
髂前上棘
注射部位
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 线,其外上1/3处为注射部 位。
臀裂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定位法
2.三横指法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构角法
以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 于髂前上棘与髂嵴下缘处, 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 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此 区域即为注射部位。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2.三横指法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标 准)
三、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方法
注射区域: •大腿中断外侧
•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
注射区域:
•取上臂外侧,肩峰下 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作 小剂量注射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将一定量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目的:(1)给予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不能或不宜口服的药物。

(2)药物不能或不宜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药效时采用。

(3)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部位: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1)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线,将一侧臀部位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2)联线法:从髂前上棘至尾骨作一连线,其外1/3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三角形区域,其食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部位。

(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患者的手指宽度为准)。

3、股外侧肌注射定位法:大腿中段外侧。

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膝关节上方。

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

4、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薄,只可做小剂量注射。

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避免刺伤神经和血管,不能在有炎症、硬结、瘢痕等部位注射。

2、需要两种以上药物同时注射时,应注意配伍禁忌。

3、同时注射多种药液时,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4、注射时做到二快一慢(进针、拔针快,推药慢)。

5、切勿将针梗全部刺入,以防针梗从根部折断。

6、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臀大肌注射,避免损伤坐骨神经,应选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

7、长期注射的病人,轮流交替注射部位。

病历介绍:8床XX 患者女,70岁,因双下肢麻木入院,现遵医嘱予维生素B1 100mg 肌肉注射。

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齐,指甲已修剪,洗手,双人核对医嘱。

协治疗床边评估:核对床头卡。

护士:“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病人:“XX”护士:“您好,XX,我是今天的治疗班护士,我叫XX,请先让我核对您的手腕带好吗?”病人:“好的。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通常用于给药物或疫苗进行注射。

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保证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臀部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正确进行注射操作。

首先,选择注射部位。

臀部肌肉注射的常用部位是上外侧臀部肌肉,这个部位有着较大的肌肉容量,适合进行注射操作。

在选择注射部位时,需要注意避开骨头和神经血管,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接着,清洁注射部位。

在进行注射前,务必要对注射部位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以避免在注射过程中引入细菌造成感染。

可以使用酒精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擦拭,确保表面干净无菌。

然后,确定注射角度和深度。

一般来说,臀部肌肉注射的角度是90度,即垂直于皮肤表面。

注射的深度则取决于注射液体的性质和容量,通常在1-1.5英寸之间。

在进行注射前,需要对注射液体的性质和容量有清楚的了解,并按照医嘱确定合适的角度和深度。

最后,进行注射操作。

在一切准备就绪后,可以进行注射操作。

首先用手指捏起注射部位的皮肤,然后用另一只手握住注射器,将针头垂直刺入皮肤,注射液体进入肌肉组织。

在注射完成后,需要缓慢地拔出针头,并用消毒棉球对注射部位进行按压,以避免出血和渗出。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避免在有疤痕或皮下组织硬结的部位进行注射;二是避免在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或异常情况时进行注射;三是避免在同一部位连续进行多次注射,以免造成局部损伤和疼痛。

总之,臀部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操作步骤,正确的操作能够确保注射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进行注射前,务必要对注射部位进行选择、清洁、确定角度和深度,然后进行注射操作。

希望以上介绍能够帮助您正确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肌肉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技术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法
肌内注射—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对2岁以下的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
其臀大肌尚未发育好,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 经的危险,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 若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绪,同时嘱患 者保存原位不动,固定局部组织,以防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2)联线法
从髂前上棘至尾骨 作一联线,其外1/3处 为注射部位。 注意避免损伤 坐骨神经
肌内注射—定位方法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方法(1)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方法(1) 以构成一个三角区域,其示 示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 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 在髂嵴、示指、中指之间 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 射区
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肌肉注射时注意事项? 如何减轻注射时患者的疼痛?
肌内注射技术
内容提要
定义 目的 注射部位 定位方法 注射技术 注意事项 注射时减轻疼痛的技术
肌内注射—定义
肌肉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注射部位
肌内注射项
断针移位,同时尽快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 取出;如果断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 医生处理 对需长期注射者,应该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并选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者减少硬结的发 生。如因长期注射出现局部硬结时,可以采 取热敷,理疗等方法予以处理
特殊患者注射注意事项 小儿肌肉注射 恶液质病人 血液系统疾病的病人 浮肿病人 肥胖者及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 注射部位有瘢痕,皮肤病者 有“惧针”心理者
肌内注射—减轻疼痛的注射技术
肌肉注射产生疼痛的可能原因 针头不锐利、有钩 注射时患者姿势不良,使注射部位肌肉处于紧张状

小儿肌肉注射

小儿肌肉注射

注射器的选择
根据药液粘稠度、刺激性强弱及药量多少等选择合 适的注射器 对于注射药量不足1ml者可选择1 ml注射器,1 ml 注射器针柄长度为1.8 cm左右,不致进针过深,针头 较细对组织的损伤较小(适合新生儿)
体 位
俯卧位
一般患儿均采取俯卧位(家长夹住患儿并固定好 患儿的腰及上肢防止患儿手触摸针头污染注射区,避 免划破患儿的手及臀部的皮肤)。
这是怎 么了?
小儿肌内安全注射
八钢医院:陈琳
教 学 目 标
1.小儿肌肉注射的部位
2. 注射器和针头的选择 3.注射时的体位及注意事项
注 射 部 位
最理想注射的部位:
股外侧肌
其次:
臀小肌 臀中肌
上臂三角肌
股外侧肌定位
髂前上嵴至股骨外侧髁连线分为三等份,其中份即 为股外侧肌肉注射的安全区,该区上界距髂前上棘约 3~3.5 cm,下界距髌骨上缘约2.8~3.2 cm,在股外侧 中段部位。
注意事项
对懂事的孩子在进行操作前要加强与患儿的沟通,说明打针的必要性,做好心理疏导, 态度和蔼可亲,使其有安全感同时也能分散注意力。尽量使患儿的肌肉放松,减少不良
反应。
护士做好注射前的三查七对工作,务必做到准确无误,防止感染。 如药物在使用前需作过敏试验,要密切观察孩子有无异常或不适。如有无胸闷、气短、 呼吸不畅、苍白、青紫或烦躁不安,立即采取相应措施。 肌注过程中,对婴幼儿要固定好,不让其挣扎乱动,以免弄断针头。肌内注射拔针后采 用错位按压法 。 注射后不要立即离开,应停留在医院观察15分钟左右。 如孩子诉说打针部位疼痛,走 动不便,要严密观察。必要时请医生检查。
新生儿肌注时采用屈体位,即四肢屈曲交叉于胸 前,可能使其感觉安全、舒适。

肌肉注射

肌肉注射

(二)临床表现 注射当时即出现神经支配区麻木,放射 痛,肢体无力和活动范围减少。约一周 后疼痛减轻。但留有固定麻木区伴肢体 功能或完全丧失,发生于下肢者行走无 力,易摔跤。局部红肿,疼痛,肘关节 活动受限,手部有运动和感觉障碍。受 累神经及神经损伤程度;根据受累神经 支配区运动,感觉障碍程度,分为完全 损伤,重度损伤,中度损伤和轻度损伤。 分度标准如下;
3.配制药液浓度不宜过大,每次推注的 药量不宜过快过多。股四头肌及上臂 三角肌施行注射时,若药量超过2毫升 时,须分次注射。经过临床试验
用生理盐水注射液稀释药物后肌内注射, 比用注射用水稀释药液后肌内注射, 能减轻病人的疼痛。 4.轮换注射部位。 二.神经性损伤 (一)发生原因 主要是药物直接刺激和局部高浓度药物 毒性引起神经粘连和变性坏死。
• (二)临床表现
• 在注射后数小时局部出现红,肿,热 和疼痛。局部压痛明显。若感染扩散, 可导致全身菌血症,脓毒败血症,病 人出现高热,畏寒,谵妄等。 • (三)预防及处理
• 出现全身感染者,根据血培养及药物 敏感试验选用抗生素。
• 四.针口渗液 • (一)发生原因 • 反复在同一部位注射药液,每次注射 药量过多,局部血液循环差,组织对 药液吸收缓慢。 • (二)临床表现 • 推注药液阻力较大,注射时有少量液 体自针眼流出,拔针后液体流出更明 显。
•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 的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 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 体位。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 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 按医嘱备药液。
护理评估
• 1 、患者的病情、注射原因、药物性质。 • 2 、患者注射部位的皮肤与肌肉情况。 • 3 、患者的基本情况,是瘦弱还是肥胖, 是儿童还是老年人。 • 4 、患者的心理情况及配合程度。 • 5 、所有药物可能产生的疗效与不良反 应。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它可以快速、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人体内,对于一些需要快速治疗的疾病,尤其是急救药物的使用,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途径。

然而,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效果的好坏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臀部肌肉注射的正确定位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消毒酒精棉球、注射器等工具。

在进行注射前,一定要保证手部清洁,可以使用洗手液或者消毒酒精对双手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同时,也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清洁消毒,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下来,找准注射部位。

通常,臀部肌肉注射的最佳注射部位是在臀大肌的上外侧。

具体来说,可以将臀部分为四等分,然后在外上象限进行注射。

这个部位是肌肉较为丰满的地方,适合进行注射。

在找准注射部位后,可以用消毒酒精棉球对该部位进行再次消毒,以确保注射过程的无菌。

然后,进行注射。

在准备好药物和注射器后,可以将药物抽入注射器中,然后将针头插入已经找准的注射部位。

在插入针头后,需要先抽回一些药液,以确保没有抽到血管。

如果抽到了血液,需要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将药物直接注入血管内。

确认没有抽到血液后,可以慢慢注射药物,然后轻轻拔出针头,并用消毒酒精棉球进行包扎。

最后,进行注射后的处理。

在完成注射后,需要对注射部位进行轻轻的按摩,以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分散。

同时,也需要注意观察注射部位是否有异常情况,如红肿、疼痛等,及时处理。

总之,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药物给药方式,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注射效果至关重要。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找准注射部位,进行无菌操作,并在注射后进行适当的处理。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大家能够更加准确地进行臀部肌肉注射。

护考高频考点——肌内注射法

护考高频考点——肌内注射法

护考高频考点——肌内注射法肌内注射法是将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一)目的1.和皮下注射同,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2.不宜或不能作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者。

(二)部位应选择肌肉较厚,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的部位。

其中以臀大肌为最常用,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及上臂三角肌。

1.臀大肌注射定位法(1)十字法。

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一侧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从髂后上棘至大转子连线),即为注射区。

(2)联线法。

取髂前上棘和尾骨线的外上三分之一处为注射部位。

2.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这样骼嵴、食指、中指便构成一个三角形,注射部位在食指与中指间构成的角内。

此处血管、神经较少,且脂肪组织也较薄,故被广泛使用。

(2)以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自体手指宽度)为标准。

为使臀部肌肉松弛,可取以下各种体位。

侧卧位:上腿伸直,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开。

坐位:坐位椅要稍高,便于操作。

3.股外侧肌注射部位为大腿中段外侧,位于膝上10cm,髋关节下10cm处约7.5cm 宽。

此区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部位较广,适用于多次注射者。

4.上臂三角肌注射法。

为上臂外侧自肩峰下2-3指,此处肌肉分布较臀部少,只能作少剂量注射。

三角肌九区划分法;把三角肌的长度和宽度中线都均分为三等分,使三角肌成为九个区,分别为三角肌上、中、下1/3部的前、中、后区。

1.三角肌的上1/3部的前、中、后区为三角肌肌内注射的绝对安全区。

2.三角肌的中1/3部的前、中、区为相对安全区。

3.三角肌的中、下1/3部的后区深面,因有桡神经通过,为三角肌注射的危险区。

4.三角肌的下1/3部的前、中区因肌肉太薄不能作肌内注射。

(三)用物注射盘内无菌注射器2-5ml,针头6-6.5号,按医嘱备药液。

(四)操作方法1.将用物备齐携至床边、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协助病人取适当体位。

肌内注射

肌内注射

定位
臀中肌和臀小肌注射定位 1)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 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 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 指构成的角内 2)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病儿应以其手 指的宽度为标准
定位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 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 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 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 2~3横指处。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 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 到治病的目的
部位
部位一般选择肌肉丰富且距离大血管及神 经较远处,常用部位为臀大肌,其次为臀 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定位
臀大肌注射部位定位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 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 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 内角为注射区 2)连线法 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 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体位
可取坐位或卧位 1)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 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可供 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 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目的
操作步骤
按医嘱吸取药物 核对 协助患者不取合适体位,选择注射部位 常规消毒皮肤 二次核对,排尽空气 穿刺推药 拔针按压 再次核对 操作后处理
注意事项
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及无菌操作原则 两种药物同时注射时注意配伍禁忌 对两岁以下的幼儿不宜选择臀大肌 长期注射的患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法

肌肉注射法

二、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法
(1)以示指尖和中 指尖分别置于髂前 上棘和髂嵴下缘处, 髂嵴、示指、中指 间的三角区 为注射 部位
(2)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人手指宽度为标准)
三、股外侧肌肌内注射定位
在大腿中段外侧, 位于膝关节上10cm, 髋关节下10cm处, 宽度为7.5cm的区 域为注射部位。
最常用的部位:臀大肌
其次: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上臂三角肌
一、臀大肌注射定位法
十字法
连线法
(1)十字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作一水 平线,然后以髂嵴最高点作 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划分 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为 注射部位,注意避开内角。
(2)连线法
取髂前上棘与尾骨联线的 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的原则:
1、认真执行查对制度 2、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3、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4、注射部位的选择 5、排除空气 6、检验回血 7、进针的深度 8、减轻不适与疼痛
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和无菌操作原则 2、需要同时注射几种药物时,先注射刺 激性较弱的药物,然后注射刺激 性较强的药物。 3、2岁以下婴幼儿最好选择臀中肌和臀 小肌注射
肌 内 注 射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IM)

王娟
教学目标
1、掌握肌肉注射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肌肉注射的定位方法 3、熟悉肌肉注射的原则
肌肉注射的目的
用于不宜口服或不宜静脉注射,且要 求比皮下注射更快发生疗效,药物刺激性 较强或药量较大,不适于皮下注射 。
注射部位选择
4、若发生针头折断,应先稳定患者情 绪,嘱患者保持原位不动,固定局 部组织,以防断针移位,同时尽快 用无菌血管钳夹住断端取出;如断 端全部埋入肌肉,应速请外科医生 处理。 5、长期注射者应交替更换注射部位, 并选用细长针头,以避免或减少 硬结的发生。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

肌肉注射操作流程肌肉注射法(intramuscular injection.IM)是将一定剂量的液体药物注入肌肉组织的方法。

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脊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在外上四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肌肉注射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注射臀大肌时应避免损伤坐骨神经。

体位:可取卧位或坐位。

(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彩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流程:1、戴口罩洗手2、物品准备:治疗盘内备70%-75%酒精、2%-2.5%碘酒、无菌棉签、弯盘、一次性注射器、注射药物、启瓶器、砂轮、注射卡、污物缸、快速手消毒剂,利器收集器,按需要准备无菌物品(如无菌手套,无菌持物钳,镊等)。

3、把用物放于治疗车或治疗盘上,并携至病人床旁4、核对姓名、床号(与病人及床头卡核对)、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检查药物是否过期,检查药物有无浑浊、沉淀,瓶口有无松动、裂痕;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5、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处置中三查七对。

6、排尽抽取药物注射器内空气。

7、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分开皮肤,右手持针如握笔姿势,以中指固定针栓。

针头和注射部位程mp,快速刺入肌肉内,一般进针约2.5~3cm(针头的2/3,消瘦者及病儿酌减)。

8、松开左手,抽动活塞,如无回血,固定针头,注入药物。

注射完毕,以干棉签按压进针处,同时快速拔针。

9、帮助病人卧于舒适体位,清理用物;将注射器弃至利器收集器,再次洗手。

臀部肌内注射法实训报告

臀部肌内注射法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臀部肌内注射法是一种常见的药物注射方法,主要用于治疗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或刺激性较强的药物。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模拟操作,提高我们对臀部肌内注射法的理解和操作技能。

二、实训目的1. 熟悉臀部肌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2. 掌握臀部肌内注射的部位定位方法。

3. 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确保注射安全、准确。

三、实训内容1. 注射部位选择臀部肌内注射最常用的部位是臀大肌,其次是臀中肌和臀小肌。

选择注射部位时,应考虑以下因素:- 肌肉较厚,便于注射。

- 离大神经、大血管较远,避免损伤。

- 患者体型、年龄、性别等因素。

2. 注射部位定位臀部肌内注射部位定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 三角定位法:以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为基准,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注射部位在三角区域内。

3. 注射步骤(1)准备物品:无菌注射器、无菌棉签、碘伏、酒精、干棉球等。

(2)患者取舒适体位:侧卧位、俯卧位或坐位。

(3)注射部位消毒:用碘伏消毒注射部位,范围超过注射点5cm。

(4)注射:手持无菌注射器,快速刺入皮肤,深度约2-3cm,回抽无回血后,缓慢注入药物。

(5)注射完毕后,迅速拔出针头,用干棉球按压注射点。

4. 注意事项(1)注射前,仔细核对患者信息、药物名称、剂量等。

(2)注射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不适,立即停止注射。

(3)注射后,观察注射部位,如有红肿、硬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4)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掌握了臀部肌内注射法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训过程中,我们注意到以下几点:1. 注射部位的选择和定位是注射成功的关键。

2. 注射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3. 注射后,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肌肉注射部位角度流程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部位角度流程注意事项

肌肉注射部位角度流程注意事项肌肉注射部位、角度、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肌肉注射部位。

(一)臀大肌。

- 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原因是此处肌肉较厚,且无大血管和神经通过,可减少注射时的损伤风险。

- 联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联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

这一区域同样基于肌肉丰厚且相对安全的考虑。

- 注意:2岁以下婴幼儿不宜选用臀大肌注射,因为幼儿在未能独立行走前,臀大肌发育不完善,注射时有损伤坐骨神经的危险。

(二)臀中肌、臀小肌。

- 定位方法。

- 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髂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其食指与中指构成的内角为注射区。

这种定位方式能准确找到肌肉丰厚且安全的区域。

- 髂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以病人的手指宽度为准)。

此方法简单易行,方便医护人员操作。

(三)股外侧肌。

- 位于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关节上10cm的范围。

此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注射范围较广,可供多次注射,尤其适用于2岁以下幼儿,因为幼儿臀大肌注射不安全,而股外侧肌相对安全且肌肉较发达。

(四)上臂三角肌。

- 位于上臂外侧,肩峰下2 - 3横指处。

此部位肌肉较薄,只可作小剂量注射。

一般多用于疫苗接种等小剂量药物的肌肉注射。

二、肌肉注射角度。

- 一般情况下,肌肉注射时应垂直进针(90°角)。

垂直进针可以确保针头快速穿过皮肤和皮下组织,准确进入肌肉层。

这样能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同时使药物更好地注入肌肉内,有利于药物的吸收。

- 对于消瘦者或小儿,可适当减小进针角度(约45° - 60°角)。

消瘦者和小儿的肌肉层相对较薄,如果垂直进针可能会直接刺入骨骼,造成损伤,所以适当减小角度更为安全。

三、肌肉注射流程。

(一)注射前准备。

- 护士准备。

-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

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臀部肌肉注射是一种常见的医疗操作,它可以用来给患者注射药物或者其他治疗性物质。

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种常用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之前,医护人员需要确认患者的身份信息,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情况。

同时,需要准备好所需的药物、消毒用品和注射器具。

确保注射器具的清洁和消毒是非常重要的,这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的风险。

接着,确定注射部位。

一般来说,臀部肌肉注射的常见部位是在臀大肌的上外侧。

在进行注射前,医护人员需要让患者保持放松状态,这样可以更容易找到正确的注射部位。

在确定了注射部位之后,医护人员需要进行皮肤消毒,这可以减少皮肤表面的细菌数量,降低感染的风险。

然后,进行注射操作。

医护人员需要将注射器的针头插入到臀大肌的上外侧,然后缓慢地注射药物。

在注射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注射器的稳定,避免药物外溢或者伤害到患者的组织。

注射完成后,需要将注射器缓慢地拔出,并且用消毒棉球轻轻地按压注射部位,这可以减少出血和疼痛。

最后,进行后续处理。

注射完成后,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的情况,确保没有出现异常反应。

同时,需要将使用过的注射器具进行正确的处理,包括清洁、消毒和丢弃。

这可以有效地减少医疗废物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总之,臀部肌肉注射是一项常见的医疗操作,正确的注射定位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医护人员需要在进行臀部肌肉注射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希望通过本文介绍的臀部肌肉注射定位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进行相关的医疗操作。

肌肉注射与肌肉起止点疗法资料

肌肉注射与肌肉起止点疗法资料

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是一种常用的药物注射治疗方法,指将药液通过注射器注入肌肉组织内,达到治病的目的。

不是什么情况下都能进行肌肉注射的,如在注射部位有硬结、感染时就不宜做肌肉注射治疗。

肌肉注射主要适用于:不宜或不能做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发生疗效时,以及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时。

注射部位肌肉注射最常用的注射部分为臀大肌,其次为臀中肌、臀小肌、股外侧肌及三角肌。

肌肉注射很重要的是对注射部分的精确定位。

臀大肌注射定位: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右划一水平线,从髂嵴最高点向下做一垂直平分线,将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中外上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连线法:从髂前上棘到尾骨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为注射部位。

臀中肌、臀小肌注射定位:该处血管、神经分布较少,且脂肪组织较薄,目前使用日趋广泛,定位方法有两种:a以食指尖和中指尖分别置于骼前上棘和髂嵴下缘处,在髂嵴、食指、中指之间构成一个三角形区域。

注射部位在食指和中指构成的角内。

b骼前上棘外侧三横指处。

病儿应以其手指的宽度为标准。

股外侧肌注射定位:位置为大腿中段外侧:一般成人可取髋关节下10cm至膝上10cm 的一段范围,该处大血管、神经干很少通过,且部位较广,可供多次注射。

上臂三角肌注射定位:上臂外侧,肩峰下2~3横指处。

此处肌肉较臀部肌肉薄,只能做小剂量注射。

注射体位可取坐位或卧位(1)卧位:臀部肌内注射时,为使局部肌肉放松,减轻疼痛与不适,可采以下姿势:侧卧位:上腿伸直,放松,下腿稍弯曲。

俯卧位:足尖相对,足跟分垂,头偏向一侧。

仰卧位:常用于危重病人及不能翻身的病人,采用臀中肌、臀小肌注射法较为方便。

(2)坐位:为门诊病人接受注射时常用体位。

可供上臂三角肌头,如注射用药为油剂或混悬液,需备较粗的针头;按医嘱备药液。

操作程序(1)备齐用物排携床边,核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作。

(2)帮助病人取适当体位,用2%碘酒和70%乙醇或单独用3%络合碘消毒皮肤,待干。

(3)排尽抽取药物之注射器内空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